1
|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形成机理及含油气性 |
赵澄林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2
|
|
2
|
内蒙阿南凹陷中生代储层沉积特征和地质模式 |
赵澄林
刘孟慧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1 |
3
|
|
3
|
塔里木中部地区东河砂岩段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 |
朱筱敏
张强
赵澄林
吕雪雁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6
|
|
4
|
扬子板块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其全球性对比研究 |
李儒峰
刘本培
赵澄林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0
|
|
5
|
东营凹陷沙四段盐湖的深水成因模式 |
袁静
赵澄林
张善文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6
|
|
6
|
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的三种成因机理 |
陈丽华
赵澄林
友亮
王雪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9
|
|
7
|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成岩作用与有机质演化的关系 |
纪友亮
赵澄林
刘孟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6
|
|
8
|
辽河油田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层预测 |
崔勇
栾瑞乐
赵澄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3
|
|
9
|
东濮凹陷地层流体的热循环对流与成岩圈闭的形成 |
纪友亮
赵澄林
刘孟慧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8
|
|
10
|
板桥和歧北凹陷沙河街组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陈纯芳
赵澄林
李会军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7
|
|
11
|
渤海湾盆地“四扇一沟”沉积体系及其油气意义 |
赵国连
赵澄林
叶连俊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5 |
30
|
|
12
|
黔南Triticites带旋回层序碳同位素特征及冰川型海平面变化 |
李儒峰
刘本培
赵澄林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2
|
|
13
|
皖南浙西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硅岩物源与环境类型初探 |
赵国连
赵澄林
王东安
李任伟
魏俊之
|
《现代地质》
CAS
CSCD
|
2001 |
7
|
|
14
|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深部储集层次生孔隙成因探讨 |
王鹏
赵澄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15
|
渤中凹陷地震-沉积相研究 |
赵国连
赵澄林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16
|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特征 |
王鹏
赵澄林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9
|
|
17
|
辽河盆地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演化模式及其分布 |
张忠民
朱伟
赵澄林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18
|
深层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及其与异常超压泄漏的关系——以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板中地区滨油组为例 |
崔勇
赵澄林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19
|
水介质的化学性质和流动方式对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 |
袁静
赵澄林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59
|
|
20
|
多井测井储层表征技术在八面河油田中的应用 |
马晓昌
崔勇
赵澄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