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荣合剂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侯玉芬 陈柏楠 +9 位作者 周涛 金星 周黎丽 秦红松 刘春梅 李昭辉 韩秋成 刘明 刘洪普 赵绚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30例随机分为脉荣合剂治疗组(n=100),通塞脉片对照组(n=30)。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全部有效。脉荣合剂治疗组明显优于通塞脉...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30例随机分为脉荣合剂治疗组(n=100),通塞脉片对照组(n=30)。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全部有效。脉荣合剂治疗组明显优于通塞脉片对照组(P<005)。脉荣合剂有降低血脂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对TC、VLDL、HDL、LDL、AI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血流变学的多数指标亦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荣合剂 肢体动脉硬化性 闭塞症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毒感染相关性中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金星 刘明 +5 位作者 赵绚德 孟红 李念虎 秦红松 周黎明 杨文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免疫荧光技术和电镜技术 ,对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患者的血液和血管组织进行检测 ,发现巨细胞病毒的感染及基因表达率分别为 42 .5 9% ,2 8.95 % ,较对照组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 .0 1)。同时 ,应用...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免疫荧光技术和电镜技术 ,对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患者的血液和血管组织进行检测 ,发现巨细胞病毒的感染及基因表达率分别为 42 .5 9% ,2 8.95 % ,较对照组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 .0 1)。同时 ,应用解毒祛瘀法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研究证实 :1巨细胞病毒感染是造成ASO的始动病因 ;2“邪毒”是造成 ASO瘀滞的病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动脉闭塞 病毒感染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解毒汤体外抑制人巨细胞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明 秦红松 +2 位作者 孟红 金星 赵绚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四妙解毒汤 人巨细胞病毒 体外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活血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念虎 赵绚德 金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药治疗 解毒活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8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尚德俊 赵绚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7,共3页
我们自1975年8月~1983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87例,现总结如下,并着重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387例中,男性385例(99.48%),女性2例(0.52%);发病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48岁,以21~40岁最多。
关键词 闭塞性脉管炎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剑军 赵绚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15-216,共2页
复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分析姜剑军1赵绚德21.山东中医药大学1995级研究生(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日益引起临床重视,而有关LDVT后的... 复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分析姜剑军1赵绚德21.山东中医药大学1995级研究生(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日益引起临床重视,而有关LDVT后的再次血栓形成,文献中鲜见报道。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复发性 LD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坏疽的局部处理(附114例分析)
7
作者 尚德俊 赵绚德 +3 位作者 赵纯修 杨东海 范全心 李世荣 《山东医药》 CAS 1981年第1期14-15,共2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溃疡和坏疽,具有缺血性坏疽的特性,正确的局部处理,对解除病人痛苦、促进创口愈合和保存肢体有重要意义。1965年7月~1979年12月,我们应用小剂量腰麻对11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坏疽作局部处理,效果满意,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溃疡和坏疽,具有缺血性坏疽的特性,正确的局部处理,对解除病人痛苦、促进创口愈合和保存肢体有重要意义。1965年7月~1979年12月,我们应用小剂量腰麻对11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坏疽作局部处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坏疽 切除缝合 趾部 切除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疾病 创口感染 坏死组织 局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菱克栓酶配合中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8
作者 姜剑军 金星 +1 位作者 戚忠玺 赵绚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96-297,共2页
关键词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克栓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感染成因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明 赵绚德 秦红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病毒感染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06例血流变学观察
10
作者 金星 秦红松 赵绚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30-32,共3页
老年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06例血流变学观察金星,秦红松,赵绚德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aselercaisoblit-erans简称ASO)为老年期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致残率高,甚至危及生命[1]。本病的发生... 老年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06例血流变学观察金星,秦红松,赵绚德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aselercaisoblit-erans简称ASO)为老年期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致残率高,甚至危及生命[1]。本病的发生、进展与血液流变性质异常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血流变学 ASO 周围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塞性动脉硬化156例血液流变学观察
11
作者 金星 赵绚德 尚德俊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对156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进行检测、临床观察。数据记录分析后发现:①患者血液流变学特征为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全血比高切牯度超过正常人组(P<0.001);红细胞压积无明显改变(P>0.05... 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对156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进行检测、临床观察。数据记录分析后发现:①患者血液流变学特征为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全血比高切牯度超过正常人组(P<0.001);红细胞压积无明显改变(P>0.05)。②血液流变性改变与临床病情变化呈正相关。③血液流变性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密切关系。④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改善本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 动脉硬化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解毒汤免疫调节及保护血管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明 赵绚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旨在探讨解毒益气化瘀方剂四妙解毒汤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及抗巨细胞病毒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妙解毒汤可通过诱导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 - 2的产生、增强 L AK细胞活性等活化宿主免疫功能的间接途径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对血管... 旨在探讨解毒益气化瘀方剂四妙解毒汤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及抗巨细胞病毒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妙解毒汤可通过诱导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 - 2的产生、增强 L AK细胞活性等活化宿主免疫功能的间接途径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表明四妙解毒汤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病毒感染的有效控制来防止血管内皮损伤 ,从而打断了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理过程中的起始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解毒汤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巨细胞病毒 实验研究 免疫调节 血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血液流变性变化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13
作者 金星 赵绚德 秦红松 《微循环学杂志》 1996年第2期29-30,共2页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06例,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比健康对照组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液流变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观察
14
作者 赵绚德 金星 《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取得良好效果。治疗前后部分患者经纤维蛋白原和体外血栓检测对比,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体外血栓各值明显下降(P<0.05~0.001);大部分患者溃疡及坏疽创面顺利愈合,截肢率为9.94%,...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取得良好效果。治疗前后部分患者经纤维蛋白原和体外血栓检测对比,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体外血栓各值明显下降(P<0.05~0.001);大部分患者溃疡及坏疽创面顺利愈合,截肢率为9.94%,截肢平面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体外血栓
原文传递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金星 秦红松 +4 位作者 刘明 赵绚德 孟红 张精勇 张大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闭塞症 肢体动脉 ASO 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关性研究 并发症 HCMV感染 病例 硬化 死亡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