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1
作者 赵蓓文 刘婧怡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6,181,182,共20页
根据与中国的相关性,可以将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萌芽阶段、以出口限制为主的审查阶段、审查内容从出口转向投资的阶段、审查频率上升和限制范围扩大的阶段。目前,美国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呈现... 根据与中国的相关性,可以将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萌芽阶段、以出口限制为主的审查阶段、审查内容从出口转向投资的阶段、审查频率上升和限制范围扩大的阶段。目前,美国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呈现出外资安全审查权限扩大、强化对行业领域的审查、外资审查与外贸审查直接关联、审查的法定期限延长、区别对待不同国家、对华差别审查常态化等特点。特朗普第二任期在对华外资安全审查方面会出现新的变化和趋势。伴随着中美战略博弈的变化,美国对华外资安全审查将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其叠加效应会导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规模萎缩,中国企业赴美投资不确定风险增加。有鉴于此,中国宜坚持对等原则,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专项立法,加强尽职调查和培训,加强对重要基础设施并购和对国家经济稳定运行产生影响的外资并购的审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安全审查 投资 美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双重劣势的新策略:中企境外身份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蓓文 徐思行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60,共16页
近20年来,中资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既呈现高速增长特征,又表现出低于发达经济体甚至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并购交易完成率。中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活动面临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受到新兴经济体身份的来源国劣势危害。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资企业在... 近20年来,中资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既呈现高速增长特征,又表现出低于发达经济体甚至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并购交易完成率。中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活动面临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受到新兴经济体身份的来源国劣势危害。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资企业在126个国家的跨国并购数据,建立反事实研究框架,使用多种匹配方法,实证证明了中资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时使用境外子公司身份可以作为企业层面一项减少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危害、提高并购交易成功概率的主动性策略。异质性分析的结论显示,该策略在中资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流向国家中均适用,对非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采用该策略可以获得高约两倍的成功概率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资企业 跨国并购 境外身份 外来者劣势 来源国劣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32
3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81,共6页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分析以及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国际比较,得出选择怎么样的企业融资结构与一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融资方式的历史沿革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进行了...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分析以及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国际比较,得出选择怎么样的企业融资结构与一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融资方式的历史沿革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 融资结构 融资模式 融资结构理论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及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2,共6页
本文根据WTO多哈发展议程的有关要求,将金融服务贸易放到投资这一框架中进行考虑,分析了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发展的动因,并通过与制造业相比较的方式对其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得出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经济效应可能为... 本文根据WTO多哈发展议程的有关要求,将金融服务贸易放到投资这一框架中进行考虑,分析了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发展的动因,并通过与制造业相比较的方式对其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得出金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经济效应可能为正,而政治效应几乎为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对外直接投资 WTO 跨国公司 节约成本论 区位理论 经济效应 政治效应 金融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国际进程与入世后人民币资本帐户的开放 被引量:9
5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6,共6页
本文从关于资本自由流动的国际争论出发,通过研究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国际进程,对入世后人民币资本帐户的开放政策进行了思考,最后得出人民币资本帐户的开放必须坚持一个策略、三项原则,并按照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作出的承诺逐步开放的结论。
关键词 资本项目 自由化 国际进程 入世 人民币 资本帐户 中国 世界贸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市场与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相互影响及其在中国的不完全传递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外汇市场 证券市场 中国 价格波动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设计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蓓文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6,共4页
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主要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单线控制模式、双线控制模式和多线控制模式。由于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核心传导机制和外围传导机制冲击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因此,中国应借鉴巴西、韩国等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 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主要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单线控制模式、双线控制模式和多线控制模式。由于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核心传导机制和外围传导机制冲击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因此,中国应借鉴巴西、韩国等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方式,在现有高频债务监测预警系统和市场预期调查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包括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对外债务、外汇交易等四个子系统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形成以多线控制模式为主,单线控制模式和双线控制模式为辅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全面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流动 监测预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蒙代尔三角”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1-35,25,共6页
本文从“蒙代尔三角”和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出发,分析了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情况下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并存的可能性,进而提出在一个类似于钟摆效应的区间内,一国当局可以在一定的幅度内灵活地根据实际经济... 本文从“蒙代尔三角”和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出发,分析了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情况下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并存的可能性,进而提出在一个类似于钟摆效应的区间内,一国当局可以在一定的幅度内灵活地根据实际经济情况来选择和调整它的汇率政策和对资本流动情况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波兰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经验和教训的分析,本文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必须在稳定中增加弹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代尔三角 人民币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经济安全视角下的外资风险传导与扩散机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文通过对外资风险传导机制的分析,阐明了由外资引起的国家经济不安全产生的原因、机制和主要环节。论文指出,由外资引起的国家经济不安全主要通过两级传导机制进行扩散。其中,核心传导机制通过市场结构、国际收支等主要环节直接影响... 本文通过对外资风险传导机制的分析,阐明了由外资引起的国家经济不安全产生的原因、机制和主要环节。论文指出,由外资引起的国家经济不安全主要通过两级传导机制进行扩散。其中,核心传导机制通过市场结构、国际收支等主要环节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三个关键领域;外围传导机制通过资源配置、人才争夺、汇率压力等主要环节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相关领域,使外资风险形成扩散化趋势。核心传导机制的不安全比较显性,但外围传导机制的不安全效应更复杂,范围更广,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际经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外资风险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初中国的外资政策与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引资战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4-38,共5页
本文从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引资战略,着重研究了世纪初中国外资政策的选择与战略定位,以及如何通过培育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使中国成功地走上通往经济强国... 本文从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引资战略,着重研究了世纪初中国外资政策的选择与战略定位,以及如何通过培育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使中国成功地走上通往经济强国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资政策 国家竞争优势 外资利用 跨国公司 投资战略 资源组合 WTO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 知识产权保护 集聚效应 错位竞争 全球化生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与WTO多边投资框架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5,共6页
论文通过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关于建立多边投资框架的努力进行阐述,分析了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的产生及其经济影响,进而研究在OECD《多边投资协定》已经流产的情况下,WTO多边投资框架建立的... 论文通过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关于建立多边投资框架的努力进行阐述,分析了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的产生及其经济影响,进而研究在OECD《多边投资协定》已经流产的情况下,WTO多边投资框架建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规则 WTO 多边投资框架 可行性 经济全球化 OE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0期60-63,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得出银行控股公司不仅是中国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模式,还是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律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发展模式 金融监管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美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直接投资激励政策的国内外效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9,共6页
本文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激励政策国内和国际效应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虽然激励政策在总体上对一国的国民经济有利,但它产生了扭曲,只能达到次优而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同时,它还会产生包括税收竞争、国际收入分配不均衡、地区冲突... 本文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激励政策国内和国际效应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虽然激励政策在总体上对一国的国民经济有利,但它产生了扭曲,只能达到次优而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同时,它还会产生包括税收竞争、国际收入分配不均衡、地区冲突升级以及国际贸易格局扭曲等较大的国际负效应。因此,只有建立全球统一的外资政策,对激励政策的使用也加以规范,才能够减少扭曲,更有效地推动投资自由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激励政策 政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以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蓓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贸易投资一体化 国际分工 平衡问题 中美贸易 利益分配 国际直接投资 一体化进程 生产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演变与中国的外资政策调整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3,共6页
本文试图从博弈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变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回顾中国从第一阶段吸收港澳台资本到第二阶段吸收大型跨国公司到第三阶段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开拓市场的整个过程,本文提出改革... 本文试图从博弈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变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回顾中国从第一阶段吸收港澳台资本到第二阶段吸收大型跨国公司到第三阶段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开拓市场的整个过程,本文提出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是中国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和集聚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新阶段中国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多地通过制度优化来创造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实施中国与跨国公司的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外资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度型开放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蓓文 《开放导报》 2022年第4期38-44,共7页
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横向的国际比较、理论内涵的新变化、“双循环”下的典型特征、自贸试验区探索的创新实践以及“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协同发展六个方面,剖析中国从历史到现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国问题与全球经济治理... 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横向的国际比较、理论内涵的新变化、“双循环”下的典型特征、自贸试验区探索的创新实践以及“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协同发展六个方面,剖析中国从历史到现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国问题与全球经济治理相互关系的逻辑演进,提出中国以制度型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创新的六大逻辑: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到制度型开放的历史逻辑,从国内外理论研究到开放政策实践的比较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内涵变化的理论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典型特征的现实逻辑,自贸试验区探索与制度型开放创新实践的中国逻辑,“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协同发展的全球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全球经济治理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的欧洲、欧元及其相关政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蓓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55,共5页
欧洲货币体系是70年代以来欧洲瞩目的焦点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 ,欧洲货币体系在90年代取得了巨大进展 ,现在已进入第三阶段的发展。围绕欧元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以及一些宏观经济问题 ,本文从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外... 欧洲货币体系是70年代以来欧洲瞩目的焦点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 ,欧洲货币体系在90年代取得了巨大进展 ,现在已进入第三阶段的发展。围绕欧元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以及一些宏观经济问题 ,本文从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外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以及东扩等几个方面出发 ,对新世纪的欧洲、欧元及其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国际储备货币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利用外资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蓓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4-80,共7页
控制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种:单导模式、双导模式和多导模式。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资风险控制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利用外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对基础指标(国家)、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抗风险能力指标和企业易受... 控制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种:单导模式、双导模式和多导模式。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资风险控制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利用外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对基础指标(国家)、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抗风险能力指标和企业易受伤害程度指标(行业)的监测,全面控制外资风险在中国的传导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 风险控制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FDI宏观经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蓓文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共6页
文章从WEF对美国、英国、俄罗斯、波兰和中国制度建设情况的系统评估及比较出发,说明转型国家FDI宏观经济传导机制的特殊性,进而建立中国有FDI流入IS/LM/BP模型的新框架。认为在受到各种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中国FDI流入的国民收入效应仍... 文章从WEF对美国、英国、俄罗斯、波兰和中国制度建设情况的系统评估及比较出发,说明转型国家FDI宏观经济传导机制的特殊性,进而建立中国有FDI流入IS/LM/BP模型的新框架。认为在受到各种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中国FDI流入的国民收入效应仍然是确定的;但是,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FDI促进中国国民收入的提高相对较少。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中长期内缓解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宏观经济 一般均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在中国金融国际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蓓文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金融国际化 外资银行 商业银行 外资金融机构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非银行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 外汇交易中心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