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吕虹蕾 岳晨琪 +4 位作者 幺颖 高宁 柴倩文 路明惠 魏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3,共7页
目的:构建急诊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312例急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7∶3的比例将病人划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建模组218例... 目的:构建急诊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312例急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7∶3的比例将病人划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建模组218例,验证组94例。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和专家函询形成急诊病人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调查表对病人进行调查,基于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312例急诊病人中有28例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8.9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失禁情况、感知能力、移动能力是急诊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χ^(2)=4.648(P=0.590),建模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46[95%CI(0.914,0.978)],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84.7%;验证组AUC为0.905[95%CI(0.728,1.000)],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77.0%。结论:急诊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失禁情况、感知能力、移动能力对其具有影响,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适用于急诊病人的压力性损伤个体化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患者虚拟现实镇痛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曹灿灿 王艳梅 +2 位作者 路明惠 柴倩文 魏力 《天津护理》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患者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进行镇痛的体验和需求,为制定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6月至9月对26例参与VR镇痛的肺癌术后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患者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进行镇痛的体验和需求,为制定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6月至9月对26例参与VR镇痛的肺癌术后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术后患者使用VR镇痛的体验及需求可归纳为VR镇痛的积极体验(认可VR镇痛效果、促进心情愉悦)、VR镇痛的消极体验(体验新鲜事物的畏惧感、使用中的不适感)及术后VR镇痛的需求(丰富VR镇痛内容和提升VR技术的需求、VR操作指导需求、环境安静和使用安全需求、沟通交流需求)3个主题。结论:肺癌术后VR镇痛整体呈现较好的镇痛效果和体验,但仍存在一定的服务需求。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诉求,探寻应对策略,完善肺癌术后患者VR镇痛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虚拟现实技术 镇痛 体验 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路明惠 柴倩文 +2 位作者 岳晨琪 吕虹蕾 魏力 《天津护理》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各16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照顾者首发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量表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各16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照顾者首发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量表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首发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得分为(23.53±6.18)分;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准备度与照顾者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呈正相关(r=0.309,P<0.05),与家庭社会医疗支持水平呈正相关(r=0.24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有无照顾经验、照顾者的人数、患者的Rankin等级、照顾者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医疗社会支持水平为首发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健康宣教,并帮助患者和照顾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照顾者准备度 老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4
作者 康杰 路明惠 +4 位作者 彰金 王金环 康庆 杜娟 王琳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22年1月—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型子宫造影管... 目的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22年1月—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型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进行造影操作,对照组采用普通子宫造影管,手工推注。依据两组4D超声下输卵管通畅性分组进行置管依从性的比对。结果 试验组4D超声下输卵管通畅率:输卵管通畅2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组27例,输卵管阻塞13例。对照组4D超声下输卵管通畅率:输卵管通畅19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组25例,输卵管阻塞16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得分无统计学差异;输卵管通畅患者和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得分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一种子宫造影管及造影操作装置的设计及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造影管 造影操作装置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5
作者 岳晨琪 吕虹蕾 +4 位作者 王艳梅 曹灿灿 路明惠 柴倩文 魏力 《天津护理》 202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构建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过渡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初步构建量表的维度和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法、预调查、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修改条目,形成正式量表。2022... 目的:构建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过渡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初步构建量表的维度和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法、预调查、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修改条目,形成正式量表。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手术的176例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包括疾病知识、应对能力、个人状态、社会支持4个维度,22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853%。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3、0.86,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433、0.351(P<0.05),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54,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0、0.958、0.602、0.709;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62,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3~1.000。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用于评估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射频消融术 出院准备度 量表 信效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霞 路明惠 +1 位作者 徐岩 侯桂英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7年第5期1894-1896,共3页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中心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干预组应用行动研究法建立自我...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中心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干预组应用行动研究法建立自我管理行为流程,即确定、评估问题后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计划实施干预,如此螺旋式循环3个阶段后评价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总分及伙伴关系、情绪处理、问题解决和自我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行动研究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可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常规健康教育 行动研究法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急诊就诊综合评估及管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路明惠 柳国芳 +1 位作者 李淑嫒 姜永梅 《护理学报》 2016年第16期26-28,共3页
分析了急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包括机体功能不全、精神行为异常、多重用药。认为结合该特点进行急诊老年患者综合评估非常重要。急诊老年患者综合评估开展条件有:改善急诊就诊环境,成立多学科综合评估团队,加强急诊专业人员的配置,合... 分析了急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包括机体功能不全、精神行为异常、多重用药。认为结合该特点进行急诊老年患者综合评估非常重要。急诊老年患者综合评估开展条件有:改善急诊就诊环境,成立多学科综合评估团队,加强急诊专业人员的配置,合理选择筛查和综合评估工具等。在我国急诊未来的发展中,需进一步完善急诊老年综合管理制度,构建符合我国医疗环境的急诊老年综合评估服务体系,制定能够准确筛选急诊高危老年患者的就诊指标,使老年综合评估在急诊得到广泛合理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患者 照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转导医岗位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及其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永梅 赵宝春 +2 位作者 陈强 路明惠 张洁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轮转导医岗位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三院区新入职护士轮转导医岗位182名为试验组,按照导医岗位标准与要求实施培训;选取同期新入职护士102名为对照组,未轮转导医岗位... 目的探讨轮转导医岗位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三院区新入职护士轮转导医岗位182名为试验组,按照导医岗位标准与要求实施培训;选取同期新入职护士102名为对照组,未轮转导医岗位,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施培训;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效果。结果试验组轮转导医6个月,第1、3、6月度间理论、操作及服务培训考核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转完毕导医岗位回临床科室后考核行为礼仪规范优良率、护患沟通满意率、医护配合协调率、应急事件处置合格率、年度理论操作优良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转导医岗位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对指导老师的带教也可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医岗位 轮转 新入职护士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气囊压力监测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路明惠 王淑芳 +1 位作者 魏力 徐艳丽 《循证护理》 2020年第11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外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在预防(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Cochrane提供的系统评价手册中的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外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在预防(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Cochrane提供的系统评价手册中的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随机对照研究文献7篇,研究对象986例,总体质量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可将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 cmH 2O(1 cmH 2O=0.098 kPa),同时降低了机械通气病人VAP发生率[RR=0.48,95%CI(0.35,0.64)]、误吸发生率[RR=0.53,95%CI(0.40,0.69)]、住院时间[MD=-2.87,95%CI(-5.11,-0.62)],且试验组24 h声门下吸引量多于对照组[MD=20.00,95%CI(18.85,21.15)];而病人的病死率[RR=0.93,95%CI(0.75,1.15)]及机械通气时间[MD=-2.85,95%CI(-5.68,-0.02)]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可将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 cmH 2O,有利于减少误吸的发生,降低VAP的发生率,但是对病人的死亡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囊压力监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机械通气患者气囊压力达标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淑芳 路明惠 徐艳丽 《天津护理》 202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囊压力达标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6月ICU住院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9年7至12月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囊压力达标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6月ICU住院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9年7至12月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比较两组的护理人员气囊压力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气囊压力的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气囊压力管理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囊压力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效提高气囊压力达标率,降低护理工作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气囊压力 达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咽拭子采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11
作者 康杰 路明惠 +2 位作者 田润溪 范姣 王琳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咽拭子采集装置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核酸采集点进行采样的医务人员12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咽拭子采集方法,试验组采用新型咽拭子采集装置采集。记录两组咽拭子采集时间,评...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咽拭子采集装置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核酸采集点进行采样的医务人员12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咽拭子采集方法,试验组采用新型咽拭子采集装置采集。记录两组咽拭子采集时间,评价被采集对象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咽拭子采集时间(22.84±2.57)s,短于对照组(27.56±2.4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咽拭子采集装置能有效提高采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拭子 采集装置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路明惠 魏力 徐艳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期226-228,共3页
快速康复外科(ERAS)类似于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择期手术患者中通过建立标准化术后康复流程及多学科团队支持,帮助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一种多模式医疗方法,以控制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1]。胰十二... 快速康复外科(ERAS)类似于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择期手术患者中通过建立标准化术后康复流程及多学科团队支持,帮助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一种多模式医疗方法,以控制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难度较大,吻合口瘘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较高的医疗和护理要求[2]。2012年欧洲快速康复外科协会发布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快速康复指南》[3],为PD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机械心肺复苏仪及其临床应用现状
13
作者 路明惠 唐晓燕 +1 位作者 于普艳 姜永梅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第8期754-756,共3页
介绍了几种临床常见的机械心肺复苏仪及临床应用现状,以《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为依据,为机械心肺复苏仪的使用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机械心肺复苏仪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虹蕾 岳晨琪 +4 位作者 陈金 徐薇薇 柴倩文 路明惠 魏力 《天津护理》 2023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软件提取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和...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软件提取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和gCLUTO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504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共1239篇,英文文献265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89篇文献,包括中文文献38篇(42.70%)、英文文献51篇(57.30%)。该领域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纳入的文献发表于63种期刊,其中中文期刊25种,英文期刊38种。纳入文献的合著率为91.01%。有基金支持的文献共45篇(50.56%)。研究主要涉及的人群包括ICU患者、手术患者以及老年患者。中文文献共提取98个主题词,英文文献共提取主题词59个。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分为4组:Braden评分、预测、压力性损伤、预测模型。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分为4组:ICU(重症监护病房)、Pressure ulcers(压力性损伤)、nomogrand(列线图)and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今后研究应强化预测模型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未来可以开展不同专科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研究、机器学习算法的培训及护理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机器学习算法 预测模型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研究法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段伶伶 王维维 路明惠 《天津护理》 2019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老年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外科就诊的老年DVT患者共56例,实施6个月基于行动研究法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老年患者对DVT的认知情况、自我...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老年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外科就诊的老年DVT患者共56例,实施6个月基于行动研究法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老年患者对DVT的认知情况、自我管理的水平。结果:干预后6个月患者对DVT的疾病认知情况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干预后DVT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行动研究法能够改善老年DVT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法 深静脉血栓 疾病认知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芬兰老年认知障碍预防模式的多因素干预对首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柴倩文 路明惠 +5 位作者 李书砚 吴安娜 刘宪 孟梦 张楠 魏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10期721-729,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芬兰老年认知障碍预防模式的多因素干预对首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住院的首发卒中后... 目的探讨基于芬兰老年认知障碍预防模式的多因素干预对首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住院的首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2年1—6月入院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入院患者5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院前接受基于芬兰老年认知障碍预防模式的多因素干预。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评估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6个月的总体认知功能及康复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最终对照组纳入49例,其中男35例,女14例,年龄(64.67±7.47)岁;干预组纳入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66.68±8.75)岁。干预前2组的总体认知功能和康复依从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第3、6个月干预组的总体认知功能得分、康复依从性总分、饮食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健康行为依从性得分分别为(26.36±2.36)、(125.96±13.80)、(23.30±5.26)、(27.72±4.46)、(43.66±6.80)分和(27.26±3.71)、(152.44±9.06)、(30.12±6.42)、(33.32±3.02)、(52.36±4.70)分,与对照组的(24.04±4.50)、(116.67±10.26)、(19.31±3.95)、(25.29±3.45)、(40.59±4.33)分和(24.27±4.33)、(138.92±16.71)、(24.20±4.48)、(30.00±5.53)、(47.65±8.0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31~-2.67,均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和时间因素、组间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得分及康复依从性总分、饮食、康复锻炼、健康行为依从性得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值为8.33~18.08,F时间值为135.71~944.69,F交互值为5.46~27.30,均P<0.05);时间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06.23,P<0.05)。结论基于芬兰老年认知障碍预防模式的多因素干预可以改善首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及康复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多因素干预 首发 康复效果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决策困境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艳梅 王美君 +4 位作者 曹灿灿 王冰洁 柴倩文 路明惠 魏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33期4579-4584,共6页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决策困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住院治疗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困境量表(DCS)、家庭...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决策困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住院治疗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困境量表(DCS)、家庭关怀度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问卷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决策困境与家庭关怀度、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决策困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0%(180/200)。18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DCS得分为(30.04±9.77)分,76.7%(138/180)的患者得分≥25.0分,存在决策困境;25.0%(45/180)的患者得分≥37.5分,存在决策延迟。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状态、糖尿病病程、家庭关怀度和焦虑抑郁是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决策困境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在截肢决策过程中面临一定的困境。临床医护人员应合理评估患者职业状况、疾病病程、家庭关怀度和患者心理状态,制订个性化的决策支持策略,以提高决策质量,防止决策延迟导致的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决策困境 问卷调查研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应用的Meta分析
18
作者 曹灿灿 魏力 +3 位作者 路明惠 徐嵩 柴倩文 王艳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30期4144-4151,共8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等8个数据库,搜集关于VR技术缓解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9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等8个数据库,搜集关于VR技术缓解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9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开展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VR技术能降低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MD=-1.13,95%CI(-1.29,-0.96),P<0.001]、术后12 h疼痛评分[MD=-0.49,95%CI(-0.73,-0.24),P<0.001]、术后24 h疼痛评分[MD=-0.73,95%CI(-0.92,-0.54)、P<0.001]、术后48 h疼痛评分[MD=-0.69,95%CI(-0.84,-0.53),P<0.001]、术后72 h疼痛评分[MD=-0.37,95%CI(-0.59,-0.16),P<0.001]、术后换药时疼痛评分[MD=-1.11,95%CI(-2.06,-0.16),P=0.02],且能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MD=8.31,95%CI(6.57,10.06),P<0.001]。结论作为非药物干预手段,VR技术可缓解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但今后仍须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VR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虚拟现实 术后疼痛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ICU危重患者持续气囊压监测下机械通气压力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淑芳 路明惠 +2 位作者 徐艳丽 王双林 魏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持续气囊压监测下有效压力范围,以达到既能保证通气质量又能减少黏膜损伤,且不增加气管导管移位及误吸发生率的目标。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急创中心重症监护病房(...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持续气囊压监测下有效压力范围,以达到既能保证通气质量又能减少黏膜损伤,且不增加气管导管移位及误吸发生率的目标。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急创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非肺部疾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危重患者9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床头抬头30°的卧位;持续测囊压法保证3组气囊压力分别维持在20、25、30 cmH2O(1 cmH2O=0.098 kPa)。每小时记录1次患者平静时的呼吸机漏气量、血氧饱和度、有无气管导管移位;于拔除气管导管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查看有无黏膜损伤;行胸部X线检查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痰细菌培养检查。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危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囊压30 cmH2O组气道黏膜损伤患者明显多于20 cmH2O组(例:8比4,P<0.05);而囊压20 cmH2O组与囊压25 cmH2O组间、囊压25 cmH2O组与囊压30 cmH2O组间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囊压在20、25、30 cmH2O时,气囊漏气(例:14、10、12)、气管导管移位(例:18、11、1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3、4、3)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h):77.07±65.34、80.80±70.20、77.60±65.23,ICU住院时间(d):5.70±3.74、5.30±4.57、6.23±3.51,均P>0.05〕。结论在低囊压(20 cmH2O)下不会增加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低囊压在气道黏膜损伤方面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囊压 危重患者 机械通气 压力值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6
20
作者 路明惠 李书砚 +3 位作者 孙艳 王幼琳 柴倩文 魏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30期4088-4094,共7页
目的检索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相关证据,并进行证据评价与总结,为制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脑卒中认知康复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系统检索美国国家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 目的检索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相关证据,并进行证据评价与总结,为制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脑卒中认知康复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系统检索美国国家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校际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Science Direct、National Stroke Foundation、中国指南网、医脉通、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训练方面的指南、专家共识、RCT、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Ⅱ)、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 2)、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其中6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7篇RCT研究,总结了20条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证据。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证据总结与评价,以期为基于虚拟现实的认知康复技术实践规范的制订提供参考,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 虚拟现实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