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国荣 郜亚昆 +5 位作者 辛梦娜 李雯晖 赵世博 刘亚 王成涛 孙宝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0-158,共9页
目的:基于化学改性法制备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并评价其稳定性。方法:采用乙酸酐酯化法制备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紫外-可见光谱图结果显示:醇溶性栀子红... 目的:基于化学改性法制备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并评价其稳定性。方法:采用乙酸酐酯化法制备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紫外-可见光谱图结果显示: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1 nm;制备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水溶性栀子红色素∶乙酸酐=1∶20(m∶V),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为室温;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可溶于无水乙醇和水中,扩大了溶解范围;醇溶性栀子红色素衍生物在室内散射光、高温、酸性、氧化剂、无Sn2+和Fe2+离子存在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结论:通过化学改性法获得栀子红色素衍生物,其溶解范围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红色素衍生物 制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中多种组分对乳酸链球菌素与香芹酚抑菌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辛梦娜 袁栋栋 +2 位作者 刘国荣 赵世博 韩非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67,共12页
目的:在模拟体系中,抑菌剂或其活性成分与菌体直接接触时,可以发挥良好的抑制作用,然而,当其被添加到复杂的食物体系中使用时,相较模拟环境下的抑制效果变差。本研究旨在探索复杂的肉品体系中多组分对乳酸链球菌素和香芹酚的抑菌活性的... 目的:在模拟体系中,抑菌剂或其活性成分与菌体直接接触时,可以发挥良好的抑制作用,然而,当其被添加到复杂的食物体系中使用时,相较模拟环境下的抑制效果变差。本研究旨在探索复杂的肉品体系中多组分对乳酸链球菌素和香芹酚的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菌落总数,分别探究肉中多种组分对乳酸链球菌素与香芹酚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水溶性的肌红蛋白和水不溶性的肌原纤维蛋白都对乳酸链球菌素和香芹酚的抑菌活性产生了不利影响;亚油酸对乳酸链球菌素和香芹酚的抑菌活性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多种游离氨基酸和糖原未见明显的影响。结论:较高浓度的蛋白组分和脂肪组分对乳酸链球菌素与香芹酚的抑菌活性都有负面影响,而多种游离氨基酸和糖原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组分 乳酸链球菌素 香芹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铂纳米粒子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抑制检测碘离子 被引量:6
3
作者 路丽霞 王洋 +2 位作者 蔺晓晓 李欣瑶 辛梦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9,共6页
合成了柠檬酸钠保护的铂纳米粒子(Pt NPs),其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的反应,产生有色产物;而碘离子(I^-)对铂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定范围内随着I^-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基... 合成了柠檬酸钠保护的铂纳米粒子(Pt NPs),其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的反应,产生有色产物;而碘离子(I^-)对铂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定范围内随着I^-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基于此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I^-的比色传感方法。I^-的肉眼识别可在几秒内完成,定量检测可在10 min之内完成。此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8 nmol/L,检测范围较宽,为20~5000 nmol/L。相对于以纳米粒子的聚沉-分散为基础的比色法,此方法不需要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没有复杂的有机合成过程,操作简便、成本低。将此方法成功用于实际食盐样品和水样中I^-的检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粒子 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 碘离子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