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术后CT随访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邓传宗 顾志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36-338,共3页
本文对57例钻孔术后及慢性硬脑腔膜下血肿患者进行了定期CT随访观察,在术后半个月内73.3%的血肿腔仍有积液和积气,术后1个月81.8%恢复正常,至2月全部恢复正常。认为头颅CT扫描早期可决定治疗,术后可动态了解脑的扩张以及血肿腔消失过... 本文对57例钻孔术后及慢性硬脑腔膜下血肿患者进行了定期CT随访观察,在术后半个月内73.3%的血肿腔仍有积液和积气,术后1个月81.8%恢复正常,至2月全部恢复正常。认为头颅CT扫描早期可决定治疗,术后可动态了解脑的扩张以及血肿腔消失过程,后期对确定残废程度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CT表现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 CT扫描 血肿 钻孔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亚低温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传宗 顾志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1999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对3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分成亚低温(32~34℃)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亚低温组生存率66.7%(10/15),对照组46.7%(7/15),随访良好率亚低温组亦高于对照组(70%...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对3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分成亚低温(32~34℃)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亚低温组生存率66.7%(10/15),对照组46.7%(7/15),随访良好率亚低温组亦高于对照组(70%>42.8%)。结论:早期亚低温治疗有明显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其神经功能,而且亚低温治疗是安全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干损伤 原发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脑移植治疗脑外伤瘫痪
3
作者 邓传宗 顾志恺 +9 位作者 罗宗鼎 陈长 刘正 刘道坤 徐慧君 武义呜 冯家竺 施碧涛 周嘉伟 周也仁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胎脑移植对脑外伤瘫痪的效果。方法:以机械性脑外伤瘫痪模型鼠观察伤后2周行胎脑移植鼠术后病理学及脑电功率谱变化,并与无移植外伤及正常鼠比较。9例脑外伤后遗瘫痪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胎脑移植,并与4例按常规治疗的类似... 目的:探讨胎脑移植对脑外伤瘫痪的效果。方法:以机械性脑外伤瘫痪模型鼠观察伤后2周行胎脑移植鼠术后病理学及脑电功率谱变化,并与无移植外伤及正常鼠比较。9例脑外伤后遗瘫痪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胎脑移植,并与4例按常规治疗的类似病人对照。结果:随访观察显示移植病人肢体瘫痪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头颅CT及脑电功率谱亦明显改善。结论:实验和临床结果均提示胎脑移植对脑外伤后遗瘫痪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脑移植 脑外伤瘫痪 脑电功率 胎脑组织 脑电动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及胚脑移植患者脑电地形图观察
4
作者 邓传宗 徐广银 +4 位作者 徐慧君 吕广明 金国华 顾志恺 罗宗鼎 《解剖与临床》 1999年第3期131-134,F003,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脑外伤和胚脑移植病人临床价值。方法:应用NDC-200型脑电地形图仪对临床颅脑外伤患者及胚脑移植患者进行脑电信号检测和脑电功率谱分析。结果:脑外伤患者损伤侧病理性ξ波和θ波的绝对功率值和相对功率值均明显地...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脑外伤和胚脑移植病人临床价值。方法:应用NDC-200型脑电地形图仪对临床颅脑外伤患者及胚脑移植患者进行脑电信号检测和脑电功率谱分析。结果:脑外伤患者损伤侧病理性ξ波和θ波的绝对功率值和相对功率值均明显地高于健侧和对照组;但经胚脑移植后,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上述现象明显恢复并与正常对照组接近。结合在鼠脑额叶皮层损伤后进行胚脑移植的脑电地形图资料及形态学观察证实脑电地形图有改善的大鼠均有移植区存活良好的佐证。结论:脑电地形图能准确地定性、定量和定位反映脑功能状态的改变,并且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功能测试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胚脑移植 脑电地形图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后脑组织自由基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孙树清 吴中学 +5 位作者 张友平 李佑祥 刘道坤 邓传宗 季艳琴 凌树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36-239,共4页
为了解脑损伤后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 ,将 4 2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组 3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损伤灶周围脑组织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 ,双缩脲... 为了解脑损伤后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 ,将 4 2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组 3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损伤灶周围脑组织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 ,双缩脲法测定组织蛋白 ,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显示 ,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颅脑损伤后损伤灶周围脑组织匀浆中SOD活力下降 ,72h达最低值 ,然后缓慢回升 ,但一直低于假手术组与正常组 (P <0 .0 5 ) ;脑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在伤后迅速上升 ,72h达最高值 ,后虽有下降 ,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上述变化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大鼠脑损伤后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SOD在 7d内持续降低 ,MDA持续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脑损伤 自由基 脑水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6
作者 邓传宗 《交通医学》 1990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世纪初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高达60~70%。五十年代后期由于采用高渗性溶液、皮质类固醇,肺功能不全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气管插管和控制性机械换气。到七十年代中期死亡率下降10~15%,然而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仍为50%左右。近年来... 本世纪初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高达60~70%。五十年代后期由于采用高渗性溶液、皮质类固醇,肺功能不全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气管插管和控制性机械换气。到七十年代中期死亡率下降10~15%,然而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仍为50%左右。近年来,颅脑损伤又有增多加重趋势。据国内六城市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1982年发病率为55.4/10万,年死亡率6.3/10万。国外发达国家之发病率较国内更高。尽管颅脑损伤诊治工作有所进展,然而它作为当今世界各国一个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尚有待进一步解决。一.GCS体系(包括Glasg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渗性溶液 肺功能不全 颅内血肿 机械换气 流行病学调查 气管插管 皮质类固醇 GLASGOW 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脑膜瘤大小分型的建议及其意义 被引量:27
7
作者 高宜录 顾志凯 +2 位作者 陈建 邓传宗 刘道坤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脑膜瘤以大小分型尚无统一意见,使各文献报道缺乏可比性,有必要找出脑膜瘤大小分型方法和提出分型标准的建议。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428例不同部位脑膜瘤病人资料,根据肿瘤的横径、竖径和矢状径,计算出平均径。以肿瘤的平均径为基础,... 目的脑膜瘤以大小分型尚无统一意见,使各文献报道缺乏可比性,有必要找出脑膜瘤大小分型方法和提出分型标准的建议。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428例不同部位脑膜瘤病人资料,根据肿瘤的横径、竖径和矢状径,计算出平均径。以肿瘤的平均径为基础,结合多数作者报道的脑膜瘤大小的分组资料,提出不同部位脑膜瘤大小分型的建议,并讨论其临床意义。结果凸面、矢旁、镰旁、侧脑室、天幕、嗅沟和蝶骨嵴脑膜瘤的平均径为4.11~4-35 cm,可采用相同分型标准;小型,小于或等于3 cm;中型,大于3 cm小于或等于5 cm;大型,大于5 cm。鞍部、颅中窝、桥小脑角、岩斜区、小脑、枕大孔区脑膜瘤的平均径为2.23~3.25cm,可采用相同分型标准:小型,小于或等于2 cm;中型,大于2 cm小于或等于4 cm;大型,大于4 cm。根据提出的分型标准将409例脑膜瘤进行分类,各部位脑膜瘤小、中、大型的数量呈正态分布,分型标准与大多数作者报道相近。结论脑膜瘤平均径比最大径更能代表脑膜瘤的实际大小,也符合临床医生记述的习惯。这种脑膜瘤大小的分型方法简单方便,与多数作者的报道资料接近。对脑膜瘤大小实行统一的分型标准,不仅有利于规范脑膜瘤大小的统计,增加相似报道的可比性,也对脑膜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肿瘤大小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鸿帼 陆健 +1 位作者 胡振民 邓传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89-691,共3页
目的 提高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46例。所有病例均做了MRI检查 ,其中 2 6例同时做了CT检查。结果  46例 5 4个肿瘤 ,囊腔型 42个 ,典型表现为囊腔大、结节小及结... 目的 提高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46例。所有病例均做了MRI检查 ,其中 2 6例同时做了CT检查。结果  46例 5 4个肿瘤 ,囊腔型 42个 ,典型表现为囊腔大、结节小及结节显著异常强化 ;实质型 12个 ,肿瘤信号强度在T2WI明显升高 ,增强后显著强化 ,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结论 CT和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尤其是MRI的多轴位成像及增强扫描可避免肿瘤及壁结节的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p5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国 邓传宗 +1 位作者 陈建 顾志恺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研究PCNA、p5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良、恶性及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脑膜瘤全切除治疗并经12~134个月随访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的PCNA、p53抗原,以显微镜下的细胞核内出现棕色颗粒为... 目的研究PCNA、p5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良、恶性及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脑膜瘤全切除治疗并经12~134个月随访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的PCNA、p53抗原,以显微镜下的细胞核内出现棕色颗粒为阳性,计算两者的表达率。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肿瘤细胞的标记指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PCNA、p53在不同病理形态脑膜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脑膜瘤、非典型性脑膜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2)良性脑膜瘤中PCNA的表达在复发组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而p53的表达在复发组与初发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CNA、p53蛋白的表达与脑膜瘤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关系。(2)良性脑膜瘤结合PCNA的表达情况可用来判断有无复发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PCNA P53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额叶皮质损害和胚脑移植的脑电地形图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慧君 吕广明 +3 位作者 武义鸣 徐广银 凌树才 邓传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用NDC-200型脑电地形图仪对单侧额叶皮质损害及损害后移植胚脑皮质的大鼠进行脑电功率谱及脑电地形图(BEAM)的检查。结果发现大鼠伤侧额叶皮质Delta(δ)波和Theta(θ)波与Alpha(α)波和Beta(β... 用NDC-200型脑电地形图仪对单侧额叶皮质损害及损害后移植胚脑皮质的大鼠进行脑电功率谱及脑电地形图(BEAM)的检查。结果发现大鼠伤侧额叶皮质Delta(δ)波和Theta(θ)波与Alpha(α)波和Beta(β)波(DT/AB)之比明显高于健侧(P<0.05)。损害后3d、2周、4周、8周,其结果无差别。额叶皮质损害后2周鼠接受了胚脑皮质移植,移植鼠存活2个月和5个月时再次进行脑电功率谱的检查,发现损害后2周移植鼠在2个月时即已呈现两侧DT/AB之比相接近(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皮质缺损处均有存活良好的移植物,脑电地形图表现左右功率值相近似的动物,其移植区较大。选功率值左右对称动物,在处死前在健侧皮质注射荧光素快蓝(fastblue,FB),在移植侧丘脑注射DiamidinoYelow(DY),在移植区发现有少量标记的FB及DY细胞。但其密度较其周围宿主皮质内标记细胞为低。表明移植物与宿主脑有可能重建丘脑、皮质神经环路。NADPH-d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移植区有NOS阳性纤维伸入宿主皮质,并见宿主皮质NOS阳性神经元突起伸向移植区,表明两者相互整合。以上结果提示,脑内移植治疗脑外伤是具有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胚脑移植 内质损害 脑电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树清 吴中学 +3 位作者 刘道坤 邓传宗 陈建 蔡用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方法。方法 9例单纯颈内动脉供血,其中6例采取球囊瘘内闭塞术,3例采用瘘口一同闭塞的颈内动脉闭塞术。11例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瘘的供血动脉及瘘口栓塞。栓塞后7例仍有供血者3例经压颈1个月...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方法。方法 9例单纯颈内动脉供血,其中6例采取球囊瘘内闭塞术,3例采用瘘口一同闭塞的颈内动脉闭塞术。11例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瘘的供血动脉及瘘口栓塞。栓塞后7例仍有供血者3例经压颈1个月瘘口消失,2例疗效不满意,患者未再来治疗,2例采取经岩下窦途径和经眼静脉途径。1例单纯由颈内动脉脑膜支供血的行γ刀治疗。结果 13例栓塞后造影瘘口完全闭塞,7例栓塞后造影瘘口有显影,术后采取压迫患侧颈总动脉1个月,半年后3例造影瘘口消失,2例疗效不满意,失去随访,2例经眼静脉、岩下窦栓塞海绵窦取得成功。γ刀治疗1例,症状消失。19例随访6个月未见瘘口再通。结论 介入栓塞是治疗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促醒治疗及预后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志恺 邓传宗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3期212-213,共2页
自1986年7月~1995年12月,本院对72例严重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集中后续治疗,并进行头颅CT、脑干诱发电位及脑电功率谱随访检查。51例(70.8%)在经过平均96天的昏迷期(30天~334天)后恢复意识,其中1... 自1986年7月~1995年12月,本院对72例严重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集中后续治疗,并进行头颅CT、脑干诱发电位及脑电功率谱随访检查。51例(70.8%)在经过平均96天的昏迷期(30天~334天)后恢复意识,其中19例(37.3%)恢复工作或学习中残17例(33.3%),重残15例(29.4%)认为脑外伤长期昏迷者经过积极治疗,部分病人可望恢复意识。认为头颅CT、脑干诱发电位及脑电功率谱可从不同角度估价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预后并提供明确的额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脑外伤 昏迷 促醒治疗 预后预测 脑干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新生血管形成基因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剑新 邓传宗 +4 位作者 张新中 高宜录 周文科 周国胜 蔺玉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Endostatin基因(EScDNA)对大鼠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pSecTagA-ES-cDNA和pSecTagA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VC-304),并以 RT-PCR、Western Blot分别从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鉴定转染是否成功。然后以 FCM测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Endostatin基因(EScDNA)对大鼠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pSecTagA-ES-cDNA和pSecTagA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VC-304),并以 RT-PCR、Western Blot分别从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鉴定转染是否成功。然后以 FCM测细胞凋亡情况,MTT实验测细胞活力,验证Endostatin基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再以C_6胶质瘤细胞植于SD大鼠腋部皮下制作胶质瘤模型。将pSecTagA-EScDNA直接瘤内注射。分别观察记录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转染细胞PCR、Western分别检测到EScDNA和ES;FCM示细胞凋亡增加,MTT示细胞活力降低,肿瘤生长曲线示肿瘤生长明显受抑。说明Endostatin基因体内应用,具有明显抑制C_6胶质瘤的效应。结论:Endosti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从而对胶质瘤达到抑制作用,为临床抗血管形成基因治疗胶质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类 遗传学 神经胶质瘤 治疗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9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柳 顾志恺 邓传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8-1320,1327,共4页
目的:探讨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及其适宜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21次手术为病理证实的26枚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结果:VHL患者产生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45.4%)明显高于散发性脑血管母细胞瘤所产生的多灶病变(3.... 目的:探讨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及其适宜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21次手术为病理证实的26枚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结果:VHL患者产生多灶性脑血管母细胞瘤(45.4%)明显高于散发性脑血管母细胞瘤所产生的多灶病变(3.73%)。囊结节瘤18枚及实质性肿瘤8枚中,除1例实质性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而行次全切除外,余皆全切。手术后死亡1例,随访发现7例有肿瘤复发,复发间隔2~127个月,平均51个月。结论:MRI多轴位及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肿瘤及瘤结节,对囊结节瘤应避免手术探查遗漏,实质性肿瘤力争全切除。多灶病变易复发及产生新病灶而需要多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多灶 VHL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患者桥小脑角显微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剑新 周文科 +2 位作者 张新中 梁宗浩 邓传宗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4-555,共2页
目的:探讨患听神经瘤时的桥小脑角局部显微解剖,确定肿瘤和桥小脑角的结构相互关系,阐明肿瘤切除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肿瘤的血供来源、与颅神经及血... 目的:探讨患听神经瘤时的桥小脑角局部显微解剖,确定肿瘤和桥小脑角的结构相互关系,阐明肿瘤切除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肿瘤的血供来源、与颅神经及血管、重要结构等的解剖关系。结果:小脑前下动脉是听神经瘤主要供血来源(48例),少部分肿瘤由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参与供血(5例),1例由基底动脉发出分支参与供血;小脑大前静脉是肿瘤的引流静脉,主要经岩静脉回流至岩上窦;面神经位于肿瘤的腹侧36例(其中上部8例,中部22例,下部6例)、肿瘤上极3例、肿瘤下极5例、肿瘤背侧3例(其中上部2例,下部1例),位于瘤内1例;三叉神经和滑车神经均位于肿瘤的上极或前上方;Ⅸ、Ⅹ、Ⅺ颅神经位于肿瘤的下极或下外侧。结论:患听神经瘤时桥小脑角神经血管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掌握这些神经血管位置的变化,对于保留神经血管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解剖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基础和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树清 刘道坤 +8 位作者 邓传宗 陈建 顾志凯 高宜录 吴中学 张友平 李佑祥 姜除寒 杨新建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6期482-483,共2页
目的:血管铸形法作海绵窦区的铸形血管解剖及选择典型的能够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作出分类的病例资料,做对比研究,以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新鲜颅底标本,从动脉和静脉分别注入铸形剂,获得海绵窦血管铸形标本。选择6例包括... 目的:血管铸形法作海绵窦区的铸形血管解剖及选择典型的能够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作出分类的病例资料,做对比研究,以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新鲜颅底标本,从动脉和静脉分别注入铸形剂,获得海绵窦血管铸形标本。选择6例包括典型的能够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作出分类的病例资料的DSA影像资料及特殊合并脑干感染的临床病例。结果:海绵窦及其交通窦显示良好,颈内动脉及微小血管显示完全。显微结构显示清晰,且骨骼被漂白,铸型美观。临床典型病例能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作出分类,并与形态学基础良好对比。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基础和临床对比研究对临床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颈动脉 对比 血管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出血再手术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进明 陈建 +2 位作者 刘道坤 邓传宗 倪兰春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出血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出血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 ,对再出血的原因作了分析。结果 :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自理 16例 ,轻残...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出血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出血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 ,对再出血的原因作了分析。结果 :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自理 16例 ,轻残 10例 ,重残 8例 ,死亡 8例。结论 :导致继发出血的原因可能为术中操作不规范 ,止血不彻底、手术时机不宜、术后颅内压变化诱发远隔部位血肿、血管舒缩机制障碍及全身病理情况所致继发出血等。临床应根据上述原因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方能避免或减少部分继发出血和再次手术 ;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即时复查 CT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再手术 颅内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抗原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涟沭 刘道坤 +5 位作者 邓传宗 顾志恺 陈长 蔡用武 陈健 高宜录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 Ki- 6 7抗原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原发性星形细胞瘤89例。使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块的 Ki- 6 7抗原 ,并算得 Ki- 6 7指数。生存分析单因素使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 目的 :探讨 Ki- 6 7抗原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原发性星形细胞瘤89例。使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块的 Ki- 6 7抗原 ,并算得 Ki- 6 7指数。生存分析单因素使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 logrank(对数秩 )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 COX比例风险模型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Ki- 6 7L I在组织学分级 Grade 、 、 中分别为 2 .6 7%± 1.6 2 % ,6 .71%± 3.89% ,8.0 7%± 3.84%。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Ki- 6 7指数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有关 (logrank<0 .0 1)。在 Grade 中 ,Ki- 6 7指数 >2 .5 %与 Grade 中 Ki- 6 7指数≤ 2 .5 %的患者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在Grade 中 ,Ki- 6 7指数≤ 2 .5 %与 >2 .5 %的患者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Ki- 6 7指数随着各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 ;Ki- 6 7指数 >2 .5 %提示预后较差。在同一病理级别中 ,Ki- 6 7指数不同 ,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联合利用组织病理检查及 Ki-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星形细胞肿瘤 KI-67抗原 基因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脑损伤脑组织匀浆SOD、MDA的含量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树清 刘道坤 +2 位作者 邓传宗 陈长 蔡用武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7-58,共2页
42只 SD大鼠 ,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 ,Feeney' s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成功建立了创伤性脑损伤模型 ,并测定了脑组织匀浆不同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丙二醛 ( MDA)的含量改变 ,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同时测定了血浆 MDA的... 42只 SD大鼠 ,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 ,Feeney' s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成功建立了创伤性脑损伤模型 ,并测定了脑组织匀浆不同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丙二醛 ( MDA)的含量改变 ,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同时测定了血浆 MDA的含量改变。结果 :脑外伤后脑组织匀浆 MDA血浆 MDA及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 ,而脑组织匀浆 SOD降低 ,P<0 .0 5。脑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匀浆 MDA、SOD分别呈正、负相关关系。提示 :脑外伤后确曾发生明显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并与脑水肿互为因果关系。早期补充外源性自由基能减轻脑外伤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SOD 丙二醛 脑组织匀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组织提取液对体外培养雪旺氏细胞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柳 邓传宗 +2 位作者 顾晓松 张沛云 王晓冬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72-373,共2页
目的 :了解脑组织提取液对体外培养雪旺氏细胞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的雪旺氏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加脑组织提取液组 ,对细胞形态和数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体外培养的雪旺氏细胞在加入脑组织提取液后细胞增殖加快 ,并出现细胞突起细... 目的 :了解脑组织提取液对体外培养雪旺氏细胞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的雪旺氏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加脑组织提取液组 ,对细胞形态和数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体外培养的雪旺氏细胞在加入脑组织提取液后细胞增殖加快 ,并出现细胞突起细长 (为对照组的 2~ 3倍 )、互相延伸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雪旺氏细胞在接触脑组织提取液后 ,表现为细胞增殖加快 ,突起生长明显的功能活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氏细胞 体外培养 脑组织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