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网孤立运行时的调频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邵明燕 刘瑞叶 吕殿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5,共6页
微网在主网发生故障或检修时运行于离网模式下,此时处于孤立状态的微网必须要有自身的调频能力。提出了一种孤立微网的频率控制策略,提高了孤立微网的抗频率干扰能力。提出的控制策略针对各种微源对频率调节的不同特性和能力,将微网中... 微网在主网发生故障或检修时运行于离网模式下,此时处于孤立状态的微网必须要有自身的调频能力。提出了一种孤立微网的频率控制策略,提高了孤立微网的抗频率干扰能力。提出的控制策略针对各种微源对频率调节的不同特性和能力,将微网中调频微源分类处理,通过设置判定条件和参数决定各微源是否参与调频以及参与分量,使得孤立微网具有经济快速的调频策略。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微网仿真模型,验证所提出调频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微网 频率调节 风电调频 蓄电池调频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负荷电压和电流前馈的V/f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邵明燕 李晓磊 +2 位作者 王晓燕 孙冰 刘纪东 《山东电力技术》 2016年第2期5-10,共6页
为了稳定离网模式下微网的频率和电压,以含有多种分布式发电的微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蓄电池的孤立微网的频率电压控制策略。针对传统的V/f控制策略没有考虑负荷结构变化的问题,蓄电池的控制基于V/f控制的思想,增加负荷电流和... 为了稳定离网模式下微网的频率和电压,以含有多种分布式发电的微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蓄电池的孤立微网的频率电压控制策略。针对传统的V/f控制策略没有考虑负荷结构变化的问题,蓄电池的控制基于V/f控制的思想,增加负荷电流和电压的前馈,计及系统负荷结构和参数的双重变化。根据该控制方法建立详细的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并与传统的V/f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同时,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包含有多种分布式发电的微网系统,对孤岛模式下不同系统状态进行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负荷电压电流前馈的V/f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和实用的,该控制方法能快速调节离网模式下微网的频率和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光伏发电 频率电压控制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微网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殿君 刘瑞叶 邵明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8-83,共6页
针对微网储能系统受容量的限制,从而引起微网运行不稳定,提出一种改进的微网协同控制策略.采用双层协同控制结构,初级控制是蓄电池储能系统,次级控制是微网管理系统(MMS).初级控制保证微网频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次级控制保证微网中最大... 针对微网储能系统受容量的限制,从而引起微网运行不稳定,提出一种改进的微网协同控制策略.采用双层协同控制结构,初级控制是蓄电池储能系统,次级控制是微网管理系统(MMS).初级控制保证微网频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次级控制保证微网中最大的备用容量.采用详细的微源模型,准确地描述了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原动机部分对微网系统的影响,建立带有详细微源模型的微网仿真系统,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协同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并能够保证供电质量的要求,有较理想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协同控制 储能系统 孤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代谢调控蛋白RXR/GSK-3β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旭 邵明燕 +4 位作者 张雪峰 王晓平 张倩 李春 王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6期2448-2451,共4页
从糖脂代谢调控蛋白类视黄醇X受体(RXR)/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对心力衰竭的分子调控机制和相互作用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中药治疗心力衰竭调控的干预环节和潜在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糖脂代谢 调控机制 类视黄醇X受体 糖原合酶激酶-3Β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XR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5
作者 邵明燕 陈旭 +7 位作者 马林 王晓平 李伟利 张倩 王媛媛 李春 王伟 王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8期3005-3009,共5页
视黄醇X受体(RXR)是一种核激素受体,可与体内约1/3的多种核受体形成异源二聚体或者同源二聚体,调控体内生长发育过程,同时与糖脂代谢平衡及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RXR作为转录因子能被配体调节,其结构上有一个特殊的配体结合口袋... 视黄醇X受体(RXR)是一种核激素受体,可与体内约1/3的多种核受体形成异源二聚体或者同源二聚体,调控体内生长发育过程,同时与糖脂代谢平衡及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RXR作为转录因子能被配体调节,其结构上有一个特殊的配体结合口袋是小分子的天然结合位点,非常适合设计小分子的药物靶点,因此,RXR成为核受体超家族中非常有开发前景的成员之一。梳理近年RXR在心脏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作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发现状,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干预环节和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视黄醇X受体 配体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对心力衰竭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伟利 王晓平 +6 位作者 张雪峰 邵明燕 陈旭 马林 张倩 李春 王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期258-262,共5页
对心力衰竭时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并总结目前中药干预线粒体自噬缓解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新的研究环节。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线粒体自噬 中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介导的AMPK通路在冠心病脂质代谢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马林 陈旭 +6 位作者 邵明燕 张雪峰 王晓平 李伟利 张倩 李春 王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4期2248-2251,共4页
对脂联素介导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在冠心病脂质代谢中的分子调控作用机制和中医药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脂联素治疗可有效激活AMPK通路,改善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降低三酰甘油和低密度... 对脂联素介导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在冠心病脂质代谢中的分子调控作用机制和中医药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脂联素治疗可有效激活AMPK通路,改善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降低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脂联素/AMPK通路成为目前药物研发的主要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联素 脂质代谢 调控机制 中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中脂毒性的机制研究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田雪 邵明燕 +7 位作者 马林 江艳艳 姜茜茜 孙乾斌 王晓平 王伟 李春 王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3期2168-2172,共5页
综述正常心肌脂肪酸代谢、代谢紊乱诱导潜在的脂毒性物质产生及其激活后相关机制等,从中医药入手,以期找到改善脂毒性、保护心功能的潜在治疗方案。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脂毒性 中医药防治 脂肪酸 心力衰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七片调控神经酰胺通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小鼠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田雪 陈旭 +7 位作者 张亚雯 姜茜茜 江艳艳 孙乾斌 刘恬恬 邵明燕 马林 王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9期3547-3553,共7页
目的探究丹七片(DQP)基于神经酰胺通路抗心肌脂毒性的药效及机制研究。方法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七片组、辛伐他汀组。利用超声、血生化、病理切片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 目的探究丹七片(DQP)基于神经酰胺通路抗心肌脂毒性的药效及机制研究。方法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七片组、辛伐他汀组。利用超声、血生化、病理切片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等技术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七片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升高(P<0.01或P<0.001),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降低(P<0.05或P<0.01)。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显示,丹七片能够减轻小鼠心肌损伤的程度,改善病理结构变化。血清检测结果提示丹七片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P<0.05)、肌钙蛋白I(P<0.001)的表达,进而减轻心脏损伤程度。此外,丹七片干预后可明显下调单链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长链1(SPTLC1)及SPT长链2(SPTLC2)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并明显降低心肌组织内神经酰胺含量(P<0.001)。结论丹七片可能通过调控从头合成途径关键限速酶单链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来降低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神经酰胺水平,从而改善小鼠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丹七片 单链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 神经酰胺 鞘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10 kV母线出线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宝 刘纪东 +2 位作者 卢鹤 郭翔 邵明燕 《山东电力技术》 2017年第8期70-72,75,共4页
某变电站10 kV I母线近期内发生了多起故障,TV爆裂。对故障发生的经过进行详细介绍,结合负荷曲线、相电压等参数和现场巡视深入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认为在设备已经老化的线路上过重载运行、缺少母线消谐装置、分界开关零序保护不具方向... 某变电站10 kV I母线近期内发生了多起故障,TV爆裂。对故障发生的经过进行详细介绍,结合负荷曲线、相电压等参数和现场巡视深入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认为在设备已经老化的线路上过重载运行、缺少母线消谐装置、分界开关零序保护不具方向性是故障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减少配电线路故障的发生,提高配网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 接地 断线 电压互感器 分界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式瓷质绝缘子零值缺陷的综合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宝栋 邵明燕 +2 位作者 李晓磊 刘宝 王京琼 《山东电力技术》 2018年第12期31-35,共5页
对比分析瓷质绝缘子多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论述应用红外热像法检测瓷质绝缘子运行状态的方法和要求;根据两起瓷质绝缘子红外图谱及温度分布曲线的异常情况,分析判断出其中含有的劣化和低值绝缘子,并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了红外热像... 对比分析瓷质绝缘子多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论述应用红外热像法检测瓷质绝缘子运行状态的方法和要求;根据两起瓷质绝缘子红外图谱及温度分布曲线的异常情况,分析判断出其中含有的劣化和低值绝缘子,并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了红外热像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劣化绝缘子;最后通过与短路叉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红外热像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针对提高瓷质绝缘子安全运行给出了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化绝缘子 瓷绝缘子 红外热像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变换器终端滑模控制研究
12
作者 李晓磊 董旭 +3 位作者 邵明燕 李思远 张爱兰 朱彦玮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将终端滑模控制应用于Boost变换器中,建立了Boost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法模型。引入了指数控制律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改善Boost变换器的动态性能,设计了负载观测器以增强系统对负载干扰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对输入电压... 将终端滑模控制应用于Boost变换器中,建立了Boost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法模型。引入了指数控制律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改善Boost变换器的动态性能,设计了负载观测器以增强系统对负载干扰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对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系统控制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滑模 系统控制 BOOST变换器 负载观测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祛湿方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研究及转化应用
13
作者 李玲孺 孙文龙 +13 位作者 郑燕飞 李敬达 赵时鹏 张秀平 梁雪 宋新华 俞若熙 李英帅 孙紫薇 邵明燕 王超 王萌 李天星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第12期72-73,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干预NAFLD一线用药的空缺是目前防治NAFLD的瓶颈.NAFLD常与多种代谢紊乱同时发生,包括肝脂肪变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衰竭等一系列递进的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干预NAFLD一线用药的空缺是目前防治NAFLD的瓶颈.NAFLD常与多种代谢紊乱同时发生,包括肝脂肪变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衰竭等一系列递进的病理阶段.将NAFLD的治疗关口前移,注重全身代谢紊乱的调节,将病情控制在肝脂肪变性阶段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公共健康问题 病情控制 慢性肝病 病理阶段 肝脂肪变性 NAFLD 一线用药
原文传递
在心力衰竭中RXRα激活上调Ndufs4的转录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14
作者 邵明燕 李玲孺 +11 位作者 马林 宋超 李伟利 张亚雯 成文堃 陈云 杨晔 王倩 李春 王琦 王伟 王勇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02-1207,共6页
Myocardial infarction-induced heart failure (HF)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1].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that HF is characterized by impaired mitochondrial energy production [2]. Hence... Myocardial infarction-induced heart failure (HF)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1].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that HF is characterized by impaired mitochondrial energy production [2]. Hence, pharmacological targeting of energy production pathways 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against HF [3]. Retinoid X receptor a (RXRa) is a ligand-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IRED 心脏保护作用 RXRα
原文传递
自噬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以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晓平 张雪峰 +6 位作者 邵明燕 陈旭 张倩 郭冬青 王其艳 李春 王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20-4223,共4页
心力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肌重构是其核心病变,对其机制研究将大大提升临床心力衰竭的防治水平。自噬通过降解长寿命蛋白、细胞器等实现物质再循环以维持稳态。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自噬通量的改变对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发... 心力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肌重构是其核心病变,对其机制研究将大大提升临床心力衰竭的防治水平。自噬通过降解长寿命蛋白、细胞器等实现物质再循环以维持稳态。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自噬通量的改变对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多重调控作用,恢复或提高自噬通量对于心力衰竭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文章针对自噬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病理性心肌重构的作用和中医药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深入阐释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提供新的研究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心肌缺血糖酵解途径中AMPK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雪峰 张倩 +5 位作者 陈旭 王晓平 卢令慧 邵明燕 李春 王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82-1585,共4页
心肌缺血主要指心脏冠脉血流量减少,供氧能力减弱,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病变。心脏是一个高耗氧、高耗能、高代谢率的器官,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代谢需要。正常情况下70%~90%能量供应主要... 心肌缺血主要指心脏冠脉血流量减少,供氧能力减弱,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病变。心脏是一个高耗氧、高耗能、高代谢率的器官,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代谢需要。正常情况下70%~90%能量供应主要来源为脂肪酸氧化。但缺血缺氧情况下,心脏通过糖酵解产生少量的ATP给缺氧的心肌细胞补偿供能,以减轻缺血的心肌细胞进一步损伤。最新研究表明,在心肌缺血时,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的活化是一种适应性应激反应。活化的AMPK可有效抑制心肌坏死和和收缩功能障碍,是治疗心肌梗死、保护损伤心肌的新策略。文章针对心肌缺血糖酵解途径的变化和AMPK在心肌缺血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中西医结合药物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及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心肌缺血提供新的药物靶点与干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糖酵解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七片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林 邵明燕 +2 位作者 孙乾斌 李春 王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42-2950,共9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丹七片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冠心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丹七片的活性成分及其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冠心病的预测靶点;将两者靶点进行映射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丹七片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冠心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丹七片的活性成分及其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冠心病的预测靶点;将两者靶点进行映射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并筛选出65个核心靶点;再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gene ontology)生物过程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Cytoscape-3.6.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作用通路网络图。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模型,对关键活性成分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提示,丹七片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和丹参酮IIA等活性成分作用于炎症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通路,改善体内促炎或抗炎失衡,保护心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证实了丹七片治疗冠心病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其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丹七片 冠心病 作用机制 靶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