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古亚洲构造域中沉积型铀矿形成发育的沉积-构造背景综合分析 被引量:147
1
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4 位作者 彭云彪 荣辉 季东民 苗爱生 里宏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9-205,共17页
近20年的勘查实践表明,横贯中国北方的古亚洲洋造山带及其两侧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铀矿床形成发育的铀成矿构造域。研究认为,古亚洲洋造山带是重要的富铀地质体,盆-山耦合机制制约下的地表水系搬运沉积作用... 近20年的勘查实践表明,横贯中国北方的古亚洲洋造山带及其两侧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铀矿床形成发育的铀成矿构造域。研究认为,古亚洲洋造山带是重要的富铀地质体,盆-山耦合机制制约下的地表水系搬运沉积作用是形成铀源供给系统的必要前提,泥岩型铀矿表现为单一铀源供给系统,而砂岩型铀矿则表现为双重铀源供给系统并且铀储层砂体本身的"再生铀源"不容忽视。在逆冲-造山间歇期或裂后热沉降时期,相对松弛和稳定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利于沉积-成矿环境的形成,泥岩型铀矿需要同沉积期的稳定构造背景,而砂岩型铀矿不仅需要同沉积期的稳定构造背景,也需要成矿期具有适当掀斜作用的构造背景,有些矿床对成矿期后的构造环境还非常敏感。调查发现,当成矿期的含矿流场与沉积期的古水流体系基本一致时,铀储层砂体中层间氧化效率最高而且铀搬运通量最大,更加有利于成就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在区域古构造等因素的协同影响下,同沉积期的古气候背景是制约铀储层砂体和成矿期层间氧化带发育方向和规模的极为重要的地质因素。同沉积期古气候不仅制约了铀储层砂体发育的结构和规模,同时更重要地制约了铀储层内部和外部还原介质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铀储层砂体的形态和结构制约了层间氧化带发育的方向和轨迹,而铀储层内部和外部的还原介质则控制着古层间氧化带推进的里程及前锋线位置,铀矿化作用则与氧化还原地球化学障有关。基于此,毗邻古亚洲洋造山带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都是沉积型铀矿勘查的主要远景区,而针对目标沉积盆地,则需要在深入剖析盆地构造格架以及区域含矿流场补-径-排关系基础上,再依据含铀岩系自身的特征(古气候背景、还原介质类型与分布空间)圈定和评价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型铀矿床 铀成矿构造域 古亚洲洋造山带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晚中生代陆相盆地红-黑岩系耦合产出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的制约 被引量:62
2
作者 金若时 程银行 +7 位作者 李建国 司马献章 苗培森 王少轶 奥琮 里宏亮 李艳锋 张天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5-223,共19页
为研究中国北方陆相盆地红层-黑色岩系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制约,文章研究了国内外红-黑岩系与砂岩型铀矿赋存岩层的时空关系,筛选了10万余m岩心钻探资料,选择准噶尔、鄂尔多斯和松辽盆地这3个典型产铀盆地,通过编制盆地钻孔柱状图、典型地... 为研究中国北方陆相盆地红层-黑色岩系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制约,文章研究了国内外红-黑岩系与砂岩型铀矿赋存岩层的时空关系,筛选了10万余m岩心钻探资料,选择准噶尔、鄂尔多斯和松辽盆地这3个典型产铀盆地,通过编制盆地钻孔柱状图、典型地区连井剖面图及关键岩层的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对红-黑岩系和砂岩型铀矿的赋存岩层进行了垂向、横向上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发现:北方陆相盆地自西向东铀矿赋存地层的时代由中侏罗世过渡到晚白垩世;晚中生代至少存在6次大规模的富氧红层沉积事件:Ⅰ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BathonianOxfordian),Ⅱ早白垩世早中期(Berriasian-Barremian),Ⅲ早白垩世中期(Barremian),Ⅳ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Ⅴ晚白垩世中期(Coniacian)和Ⅵ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其中第Ⅰ、Ⅴ和Ⅵ期红层之下沉积了时代相近的黑色层,与之构成"红-黑岩系"的沉积结构,是北方砂岩型铀成矿的3个重要层位。典型盆地内地球化学表明,红层与黑色层的B、Sr和Cu元素含量及Fe^(2+)/Fe^(3+)、B/Ga、Sr/Cu和FeO/MnO比值具有明显的差异,结合黑色岩层中草莓状黄铁矿、碳屑、油斑和红层中碳酸盐岩的发育,认为红层为相对较强氧化环境,黑色层为相对较还原环境。连井剖面资料显示红层、黑色层与砂岩型铀矿空间关系密切,铀矿多产于红层与黑色层之间过渡带上,呈板状矿体赋存于灰色、绿灰色砂岩和细砂岩中。一般红层与黑色层垂向距离超过500 m不利于成矿。晚中生代陆相盆地内耦合产出的黑色岩系和红色岩系是古沉积环境由还原向氧化转变形成的垂向分带,前者为铀矿物质沉淀提供了"障",后者为表生流体溶解铀矿提供了"场"。文章初步提出了红-黑岩系垂向环境变化制约着北方陆相盆地砂岩型铀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新认识。这些认识不仅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更对目前正在开展的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红-黑岩系耦合 砂岩型铀矿 氧化-还原环境 红层 中国北方陆相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鲁盆地龙湾筒凹陷构造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谈顺佳 于常青 +3 位作者 聂逢君 陈振岩 严兆彬 里宏亮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935,共15页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指赋存于沉积盆地砂岩中的后生型铀矿床,分布范围较广,并且此类铀矿资源在世界铀资源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工业铀矿化类型。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六大中新生代盆地之一,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潜质好。一直以来...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指赋存于沉积盆地砂岩中的后生型铀矿床,分布范围较广,并且此类铀矿资源在世界铀资源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工业铀矿化类型。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六大中新生代盆地之一,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潜质好。一直以来是诸多铀矿地质研究者所关注的盆地,其中以开鲁盆地最为典型,特别是钱家店凹陷,其含铀层位的地球物理特征明显,与油伴生,成矿远景好。本文主要对与钱家店凹陷毗邻的松辽盆地西南部的开鲁盆地哲中凹陷中的龙湾筒凹陷进行地球物理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含铀目的层地震属性特征的处理分析,对研究区的构造形态、目的层物性变化及铀成矿前景进行初步预测,圈定了有利铀成矿潜力区域,为后续铀矿勘探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资源 开鲁盆地 龙湾筒凹陷 地球物理 前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生命线工程地震反应的超声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进忠 彭一民 +1 位作者 赵鸿儒 里宏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本文应用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地下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反应.按一般的场地条件,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地下生命线工程非均匀场地,均匀场地实验模型.除进行了解释震波传播的震相分析外.还重点展开了以质点振动为中心的一系列分析工作,结果... 本文应用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地下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反应.按一般的场地条件,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地下生命线工程非均匀场地,均匀场地实验模型.除进行了解释震波传播的震相分析外.还重点展开了以质点振动为中心的一系列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距离震中越近,地震地面运动的强度变化幅度及变化速率越大,从而对地下管线越不利;在软土覆盖层中,压缩波主要造成管线的径向弯曲变形.剪切波则主要引起管线的轴向伸缩变形或派生纵弯作用;当覆盖层较薄(厚度小于震波波长)时,地震地面运动强度的节律性变化,主要受基岩中震波波长的控制;地表覆盖层岩土性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强度有显著影响;不同性质的覆盖层介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各分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波的传播效应使地表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的质点振动状态下,在横向突变的非均匀覆盖层条件下,不同岩土单元的的接触部位,将存在显著的振动相位差异和强度差异:由于地下管线与周围岩土层变形一致,故上述关于地震地面运动的结果,也即不同条件下地下管线的变形特点.需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地下管线的抗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工程 地震反应 超声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的新境界——多波勘探 被引量:4
5
作者 里宏亮 赵德斌 赵鸿儒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0年第2期1-8,共8页
现行的地震勘探主要是用纵波进行的,其它波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被当作干扰波加以压制,这大大阻碍了地震勘探的能力和精度的提高,因此发展多波勘探已是当务之急.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波勘探研究的内容,针对需要利用地... 现行的地震勘探主要是用纵波进行的,其它波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被当作干扰波加以压制,这大大阻碍了地震勘探的能力和精度的提高,因此发展多波勘探已是当务之急.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波勘探研究的内容,针对需要利用地震方法解决的地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波勘探的基本思想,并对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 地震勘探 地震方法 震相分析 转换波 干扰波 横波分裂 勘探研究 折射波 纵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姚家组原生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找铀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建国 金若时 +8 位作者 张博 苗培森 杨凯 里宏亮 魏佳林 奥琮 曹民强 张红亮 朱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黏土矿物是砂岩型铀矿表生成矿流体水-岩作用的重要产物。本文以岩心光谱扫描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野外地质编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首次对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铀矿床及远离矿区的88个钻孔超过9 000 m岩心进行了系统的蚀变矿... 黏土矿物是砂岩型铀矿表生成矿流体水-岩作用的重要产物。本文以岩心光谱扫描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野外地质编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首次对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铀矿床及远离矿区的88个钻孔超过9 000 m岩心进行了系统的蚀变矿物填图,提取了主要黏土矿物和Fe^(3+)氧化物信息。结果表明,主要产铀层位姚家组原生黏土矿物组合主要是"伊利石+(蒙脱石)伊蒙混层",仅有少量的高岭石、绿泥石,它们与松辽盆地北部具有相似特征,是沉积期古气候的响应。而成矿段中,高岭石含量与铀矿物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是成矿流体轨迹的重要指标。原生砂岩的黏土矿物、Fe^(3+)氧化物矿物(化)信息往往呈现成层性或韵律式变化,而经过成矿流体改造的砂岩,其黏土矿物、Fe^(3+)氧化物信息往往呈现"舌状"或"正态曲线状"的突然变化,这些特征可以成为原生砂岩颜色判别和后生成矿流体追踪的重要指标,它们对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原生 流体轨迹 姚家组 砂岩型铀矿 钱家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家店铀矿床表生含氧含铀流体与深层酸性含烃流体的耦合成矿作用——来自岩心蚀变矿物填图的证据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建国 张博 +6 位作者 金若时 司庆红 苗培森 里宏亮 曹民强 魏佳林 陈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589,共14页
以岩心光谱蚀变矿物填图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野外地质编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氢氧同位素测试等方法,对开鲁盆地钱家店砂岩型铀矿床85个有效钻孔岩心开展了系统的蚀变矿物填图和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主要含... 以岩心光谱蚀变矿物填图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野外地质编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氢氧同位素测试等方法,对开鲁盆地钱家店砂岩型铀矿床85个有效钻孔岩心开展了系统的蚀变矿物填图和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主要含矿层上白垩统姚家组蚀变矿物主要有黏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伊/蒙混层及局部绿泥石)、铁的三价氧化物、黄铁矿、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等,它们呈现明显的分带特征:氧化带为高含量的“高岭石+Fe^3+氧化物”组合、过渡带为中等含量的“高岭石+蒙脱石(伊/蒙混层)”+高含量的“黄铁矿+铁白云石”组合;还原带则主要为高含量的“蒙脱石(伊/蒙混层)+伊利石+黄铁矿”组合,矿体主要分布在氧化‒还原过渡带和高岭石变化的梯度带上,并见有明显的高岭石、黄铁矿、铁白云石富集。②含氧含铀流体主要来自于WS、WN方向,其次为ES方向(也可能是WS向流体的分支),酸性含烃流体主要来自于NE向的断裂构造,流体温度介于40~120℃,两种不同性质流体的耦合作用是该地区的主成矿作用。③主成矿事件应发生在白兴吐“天窗”构造隆升之后,构造天窗在成矿系统中主要承担着还原障和地下水排泄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填图 流体性质 耦合成矿作用 砂岩型铀矿 钱家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家店凹陷含铀岩系姚家组高岭土化特征及高岭石氢氧同位素的流体指示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司庆红 李建国 +4 位作者 张博 苗培森 里宏亮 曹民强 朱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681,共15页
钱家店凹陷姚家组高岭石的形成与铀成矿存在流体上的密切联系。通过岩心观察、孔渗测试、光谱扫描及电镜扫描等方法分析了姚家组砂岩高岭土化蚀变空间特征,并对高岭石进行H-O同位素测试,以查明形成高岭石的相关流体及其特征。研究发现:... 钱家店凹陷姚家组高岭石的形成与铀成矿存在流体上的密切联系。通过岩心观察、孔渗测试、光谱扫描及电镜扫描等方法分析了姚家组砂岩高岭土化蚀变空间特征,并对高岭石进行H-O同位素测试,以查明形成高岭石的相关流体及其特征。研究发现:①高岭土化蚀变往往与砂岩的漂白和铀矿化关系密切,灰‒灰白色砂岩渗透率明显高于红‒红棕色砂岩,联井剖面反映姚家组砂岩的高岭土化与漂白程度总体呈现出沿NW-SE向逐渐减弱的趋势;②姚家组高岭石发育,含铀矿段及围岩砂岩的高岭石含量占黏土矿物的65%~90%,高岭石的δ18OV-SMOW值为–1.03‰~8.82‰,δDV-SMOW值为–115.87‰~–105.51‰,显示高岭石与水具有明显的O同位素分馏现象。以H-O同位素反演流体温度为切入点,从流体温度、流体性质与流向以及流体控制因素的角度探讨形成高岭石的相关流体特征,得到以下认识:①δD-δ18O特征表明形成高岭石的流体温度在40~120℃,且研究区西北部的姚家组砂岩高岭石形成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②与高岭石形成相关的流体可能主要是NW-SE向的较高温深层还原性含烃流体与SW和NW向的低温含氧地下水交汇的酸性流体耦合;③受控于掀斜与反转构造活动的构造天窗和西北部断裂是耦合流体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岩相非均质性和渗透性差异分别对地下水和还原性含烃流体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同位素 高岭石 蚀变 流体 姚家组 钱家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开鲁坳陷钱家店地区姚家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和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徐增连 张博 +5 位作者 里宏亮 李建国 曾辉 朱强 曹民强 魏佳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2-586,共15页
为了开展钱家店铀矿床砂岩型铀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对采集到的上白垩统姚家组19件砂岩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并结合前人成果,对姚家组的沉积物源及源岩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姚家组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矿物成分主... 为了开展钱家店铀矿床砂岩型铀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对采集到的上白垩统姚家组19件砂岩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并结合前人成果,对姚家组的沉积物源及源岩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姚家组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等;其轻重稀土比为6.96~14.66,均值为10.17;LaN/YbN为7.58~20.95,均值为11.74,说明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分馏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高度一致,也表明姚家组砂岩具有同源性;其ICV值为0.86~2.78,平均值1.34,大部分大于1,表现为未成熟的性质,为初次旋回的沉积物;修正后的CIA均值62.5,暗示源岩经历中等化学风化作用;砂岩碎屑为近源的第一次旋回沉积物,受沉积分选和再循环作用影响不大;姚家组源岩以火山弧物质和大陆上地壳长英质物质为主,源岩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开鲁坳陷形成于早白垩世随着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速度的减小而在东北地区出现的北西-南东向拉张构造环境中,并接受盆地西部大兴安岭南段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岩、火山岩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开鲁坳陷 地球化学 物源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早白垩世义县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演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增连 李建国 +6 位作者 朱强 里宏亮 曾辉 魏佳林 张博 曹民强 洪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4-1934,共11页
研究白垩纪植物演替与气候变化对认识现今生态环境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开鲁盆地义县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孢粉学资料,也为该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东北部钱家店凹陷钻孔QIV−... 研究白垩纪植物演替与气候变化对认识现今生态环境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开鲁盆地义县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孢粉学资料,也为该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东北部钱家店凹陷钻孔QIV−65−136底部泥岩样品分析,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并建立了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Protoconiferus组合。根据典型分子时代分布、重要种属含量上的变化及横向组合对比,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层位相当于义县组。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植被景观为在湖盆的周围山地生长着松科高大乔木,伴有罗汉松科、杉科及少量苏铁科、南美杉科、掌鳞杉科等植物,林下、湖岸地区生长着桫椤科、紫萁科及莎草蕨科等蕨类植物。整体面貌以针叶植物为主,所处的气候环境为湿润的暖温带—亚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义县组 孢粉组合 古气候 矿产勘查工程 开鲁盆地 钱家店凹陷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鲁盆地钱家店铀矿床铀的赋存状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博 李建国 +6 位作者 苗培森 赵龙 司庆红 里宏亮 曹民强 朱强 魏佳林 《华北地质》 2021年第2期40-48,共9页
采用电子探针、能谱及背散射分析、扫描电镜、微区X射线荧光等实验方法,详细研究了钱家店铀矿床铀的赋存形式、含铀矿物类型,并对铀矿物相关的矿物组合类型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钱家店铀矿区铀的赋存形式包括铀矿物、吸附态铀... 采用电子探针、能谱及背散射分析、扫描电镜、微区X射线荧光等实验方法,详细研究了钱家店铀矿床铀的赋存形式、含铀矿物类型,并对铀矿物相关的矿物组合类型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钱家店铀矿区铀的赋存形式包括铀矿物、吸附态铀以及含铀矿物三大类。其中,铀矿物类型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次之,仅在局部可见含钛铀矿物等;吸附铀主要为高岭石吸附和有机质吸附。铀矿物常与黄铁矿、铁白云石、高岭石等密切共生,多呈胶状发育在黄铁矿、铁白云石边缘及裂隙内,也有呈粒状、球粒状独立分布,少数分布在碎屑颗粒内部。(2)研究区至少存在两期铀成矿相关流体:一期中性-弱碱性含铀流体形成的铀矿物围绕黄铁矿边缘发育,形成环边、似环边状,同时形成铁白云石为主的碳酸盐围绕黄铁矿外围发育;另一期含铀流体形成的铀矿物呈脉状充填在黄铁矿内部,无碳酸盐形成。(3)铀矿物(特别是铀石)中含有丰富的磷元素,扫描电镜也发现部分样品中存在富磷元素的微球粒状的铀石集合体,初步认为这是低温流体下微生物参与铀成矿作用的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铀的赋存状态 铀矿物 钱家店铀矿 开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铀矿床后生蚀变作用及其对铀成矿的约束 被引量:68
12
作者 荣辉 焦养泉 +7 位作者 吴立群 季东民 里宏亮 朱强 曹民强 汪小妹 李青春 谢惠丽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目前对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铀矿床成因的认识存在明显争议.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RD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该矿床后生蚀变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该矿床不同类型砂岩中矿物蚀变作用类型有:赤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粘土化... 目前对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铀矿床成因的认识存在明显争议.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RD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该矿床后生蚀变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该矿床不同类型砂岩中矿物蚀变作用类型有:赤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粘土化、碳酸盐化和铀矿化,其中黄铁矿化包括胶状黄铁矿化、草莓状黄铁矿化和粒状黄铁矿化,粘土化主要包括水云母化、高岭石化和伊利石化,碳酸盐化包括方解石化、铁白云石化和菱铁矿化.红色砂岩和黄色砂岩以赤铁矿化、褐铁矿化、水云母化、高岭石化、伊利石化和方解石化为主,但黄色砂岩中赤铁矿化、褐铁矿化及水云母化程度略低;灰色不合矿砂岩以微弱赤铁矿化、黄铁矿化、高岭石化、伊利石化、铁白云石化和菱铁矿化为主;灰色含矿砂岩中以黄铁矿化、高岭石化、伊利石化、铁白云石化、铀矿化和菱铁矿化为主;原生灰色砂岩以黄铁矿化和菱铁矿化为主.钱家店铀矿床演化历史和矿物之间的穿插关系分析显示,成岩期矿物蚀变以菱铁矿为代表,形成于中性—弱碱性环境;成矿早期矿物蚀变以赤铁矿、针铁矿、黄铁矿、水云母和高岭石等为代表,形成于酸性环境;成矿晚期矿物蚀变以伊利石和铁白云石为代表,形成于弱碱—碱性环境;成矿期后矿物蚀变以方解石为代表,形成于碱强碱性环境.因此,钱家店铀矿床经历了成岩期中性—弱碱性环境→成矿早期酸性环境→成矿晚期弱碱—碱性环境→成矿期后碱—强碱性环境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 砂岩型铀矿 钱家店铀矿床 松辽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结构定量表征及制约因素 被引量:17
13
作者 曹民强 荣辉 +4 位作者 陈振岩 焦养泉 里宏亮 王岩 李青春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53-3466,共14页
层间氧化带精细结构的量化表征对揭示砂岩型铀成矿规律至关重要.利用系列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编图对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结构进行了量化表征,发现该矿床层间氧化带主要由红色砂岩、浅黄色砂岩、灰白色砂岩、灰色含矿砂岩和原生... 层间氧化带精细结构的量化表征对揭示砂岩型铀成矿规律至关重要.利用系列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编图对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结构进行了量化表征,发现该矿床层间氧化带主要由红色砂岩、浅黄色砂岩、灰白色砂岩、灰色含矿砂岩和原生灰色砂岩构成,分别对应于强氧化亚带、弱氧化亚带、微弱氧化亚带、过渡带和还原带.铀矿化与层间氧化带内部结构关系密切:工业铀矿体主要发育在过渡带,微弱氧化亚带矿体连续性相对较差,弱氧化亚带发育零星铀矿化,还原带靠近过渡带一侧发育低品位的零星铀矿化.铀储层内部结构和沉积相对层间氧化带发育具有重要制约作用:辫状河砂体及辫状分流河道砂体是氧化带发育区域;辫状分流河道边部及分流间湾中决口扇砂体是过渡带发育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 砂岩型铀矿 钱家店铀矿床 松辽盆地 铀储层 沉积学
原文传递
开鲁盆地东北部钱家店凹陷晚白垩世姚家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增连 魏佳林 +5 位作者 曾辉 里宏亮 李建国 朱强 张博 曹民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5-1735,共11页
对于开鲁盆地姚家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晚白垩世孢粉学资料,而且为该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钻孔QIV-48-61深315~447m井段的岩心做了详细采样、描述,并进行了孢粉化石的处理、鉴定和... 对于开鲁盆地姚家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晚白垩世孢粉学资料,而且为该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钻孔QIV-48-61深315~447m井段的岩心做了详细采样、描述,并进行了孢粉化石的处理、鉴定和分析,在其中的10个层位中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73属88种,并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依次为Schizaeoisporites-Cyathidites-Tricolpo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Taxodiaceaepollenites和SchizaeoisporitesExesipollenties-Tricolpopollenites,根据孢粉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及与外区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将其时代划归为晚白垩世Coniacian晚期-Santonian早期,其层位相当于姚家组.根据孢粉母体植物形态和生态特征、干湿度环境和气候环境,将其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植被、干湿度和气候带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第1演化阶段(405.9~413.2m)沉积时期植被面貌大体为针叶林与草本共生,对应于湿润、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第2演化阶段(389.7~405.9m)植被面貌演化为以高大乔木型针叶树种占优势地位,并出现一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对应于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第3演化阶段(336.0~389.7m)植被面貌与第1阶段相似,为针叶林与草本共生,干旱化有所缓解,对应于半湿润-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古气候 姚家组 晚白垩世 钱家店凹陷 开鲁盆地 古生物
原文传递
开鲁坳陷钱家店地区砂岩型铀、铼等多矿种综合勘查开发关键技术及找矿重大突破
15
作者 陈振岩 季东民 +14 位作者 李清春 满安静 里宏亮 张泽贵 雷安贵 王雷 陈星州 曹民强 王衡 杨松林 熊耀华 肖程 张雷 李岩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8期14-17,共4页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核电、军工、航空航天、精细化工等领域对铀、铼和钪等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目前,我国铀、铼和钪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均在50%以上,其中铀资源达到80%.在大国激烈博弈背景下,为争取发展主动权,国家层面多...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核电、军工、航空航天、精细化工等领域对铀、铼和钪等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目前,我国铀、铼和钪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均在50%以上,其中铀资源达到80%.在大国激烈博弈背景下,为争取发展主动权,国家层面多次建议加大相关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力度,以破解相关产业发展面临的"铀荒"和"铼荒".辽河油田以国家能源和矿产安全为己任,多年来,依托国家重大研发计划、中石油集团公司和辽河油田公司近10余个科技专项,默默耕耘,不断探索,开创了油气田企业开展铀矿勘查的先河,并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整体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企业 产业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 对外依存度 辽河油田公司 航空航天 整体技术水平 综合勘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