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海晚更新世以来火山玻璃分布特征与物源分析 |
李学杰
田成静
钟和贤
张江勇
廖志良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南海西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钟和贤
黄磊
崔兆国
|
《海洋地质前沿》
|
2013 |
10
|
|
3
|
中国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规律及沉积分异模式 |
梅西
李学杰
密蓓蓓
赵利
王中波
钟和贤
杨浩
黄湘通
何梦颖
熊伟
张勇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4
|
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 |
张勇
姚永坚
李学杰
尚鲁宁
杨楚鹏
王中波
王明健
高红芳
彭学超
黄龙
孔祥淮
汪俊
密蓓蓓
钟和贤
陈泓君
吴浩
罗伟东
梅西
胡刚
张江勇
徐子英
田陟贤
王哲
李霞
王忠蕾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5
|
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
赵利
彭学超
钟和贤
蔡观强
李波
李顺
田成静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6
|
南海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
邱燕
彭学超
朱本铎
钟和贤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7
|
南海西沙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 |
邱燕
姚伯初
李唐根
鲍才旺
钟和贤
龚跃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8
|
南海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成果综述 |
陈泓君
彭学超
朱本铎
钟和贤
黄永健
孙桂华
王立飞
郭丽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9
|
南海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Ba的地球化学特征 |
蔡观强
邱燕
彭学超
张玉兰
钟和贤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0
|
南海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
朱照宇
邱燕
周厚云
陈俊仁
欧阳婷萍
钟和贤
谢久兵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2 |
10
|
|
11
|
中国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与认识 |
秦绪文
石显耀
张勇
李学杰
李军
肖桂义
许振强
王宏斌
吕文超
吴浩
姚永坚
尚鲁宁
杨楚鹏
王中波
高红芳
王明健
密蓓蓓
钟和贤
胡刚
陈泓君
黄龙
罗伟东
梅西
徐子英
田陟贤
王忠蕾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2
|
南海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
蔡观强
邱燕
彭学超
钟和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3
|
南海西南陆坡末次冰期以来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气候意义 |
吴庐山
朱照宇
邱燕
陈芳
陈超云
钟和贤
周厚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4
|
南海海盆东南部大型深水浊积扇体系及其成因的构造控制 |
高红芳
钟和贤
孙美静
聂鑫
姜涛
黄文凯
杜文波
陈家乐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5
|
花东海盆浊流沉积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李波
王艳
钟和贤
张江勇
李顺
李学杰
高红芳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6
|
西菲律宾海西部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李波
石显耀
李学杰
李顺
王艳
高红芳
钟和贤
田成静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7
|
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赵利
蔡观强
钟和贤
徐子英
李波
李顺
田成静
|
《地质学刊》
CAS
|
2017 |
10
|
|
18
|
南海与台湾岛东部海域浅地层碳酸盐旋回 |
张江勇
赵利
李波
李学杰
钟和贤
田成静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9
|
东太平洋海盆CC区沉积物因子分析揭示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演化信息 |
匡耀求
黄永样
钟和贤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4 |
5
|
|
20
|
南海中北部表层沉积硅藻的高分辨空间分布及其与现代环境因子的关系 |
李顺
吴聪
陈炽新
荆夏
李学杰
蔡观强
钟和贤
张江勇
李波
张金鹏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