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肠病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钟燎原 吴达军 +2 位作者 罗超 陈维顺 周红兵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5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临床分析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被引量:1
2
作者 钟燎原 张选均 +4 位作者 周红兵 陈维顺 易新民 金少纯 阳月新 《湖南医学》 1998年第6期356-357,共2页
贲门失弛缓症(简称AC)经气囊扩张术可在X线透视下和内镜下进行。前者操作较费时,也较难对准狭窄的贲门部;后者经内镜活检孔道置囊,其气囊直径较小,故扩张效果均欠满意。自1996年7至1998年2月作者等用自制气囊和国产... 贲门失弛缓症(简称AC)经气囊扩张术可在X线透视下和内镜下进行。前者操作较费时,也较难对准狭窄的贲门部;后者经内镜活检孔道置囊,其气囊直径较小,故扩张效果均欠满意。自1996年7至1998年2月作者等用自制气囊和国产气囊经内镜放置对本症进行治疗,现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驰缓症 内镜 气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3
作者 钟燎原 周红兵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内窥镜 腹腔镜 合并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法治疗胃粘膜脱垂 被引量:2
4
作者 钟燎原 金少纯 《湖南医学》 1999年第5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胃粘膜脱垂 电凝法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微创治疗急性胰腺
5
作者 钟燎原 周红兵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内镜鼻胆管引流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套扎与硬化剂治疗的疗效对比
6
作者 钟燎原 陈维顺 +1 位作者 周红兵 金少纯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9期651-652,共2页
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简称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我们1999-04/2004-11对EV出血病人进行内镜下套扎(EVL)和硬化剂注射(EVS)治疗,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对比,现总结... 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简称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我们1999-04/2004-11对EV出血病人进行内镜下套扎(EVL)和硬化剂注射(EVS)治疗,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对比,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套扎 硬化剂 EV 出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微创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探讨
7
作者 钟燎原 周红兵 陈维顺 《中国现代医药科技》 2003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依据入选标准,选择BAP病人24例,在内科综合治疗48~72h无效时行内镜治疗。结果 15例内镜下见乳头部充血、水肿,3侧结石嵌顿。2例蛔虫嵌顿,ERCP插管成功22例,其中10例单...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依据入选标准,选择BAP病人24例,在内科综合治疗48~72h无效时行内镜治疗。结果 15例内镜下见乳头部充血、水肿,3侧结石嵌顿。2例蛔虫嵌顿,ERCP插管成功22例,其中10例单行ENBD,12例行EST,共取出蛔虫2例,结石7例。术后2~4h诉腹痛减轻者9例,血压上升转平稳者3例,2~4d内腹部体征均有明显好转,导管留置4~7d。除1例形成假性囊肿外,其余均在术后4~28d好转出院。结论 内镜治疗BAP可解除胆道梗阻,达到外科引流效果,是BAP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治疗 急性胰腺炎 BAP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8
作者 钟燎原 吴达军 金少纯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7期483-48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观察近期止血效果、远期出血率...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观察近期止血效果、远期出血率、脾脏厚度和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联合术后病人脾功能亢进缓解,远期出血率降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VL+PSE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脾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滑导丝超选联合鼻胆管引流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红兵 吴达军 +2 位作者 钟燎原 陈维顺 金少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超滑导丝超选联合鼻胆管引流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120例ERCP术或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患者。70例高危患者术后置鼻胆管引流(A组),与50例非引流患者(B组)对照,64例超滑导丝超选... 目的探讨内镜下超滑导丝超选联合鼻胆管引流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120例ERCP术或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患者。70例高危患者术后置鼻胆管引流(A组),与50例非引流患者(B组)对照,64例超滑导丝超选后插管(C组),与56例非超滑导丝超选插管(D组)对照,观察术后4、12及24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A、B组患者术后4、12及24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187.32±65.13)、(487.54±121.84)、(297.68±79.64)和(327.67±97.86)、(689.47±236.58)、(436.82±173.58)(P<0.05),高淀粉酶血症分别为8.57%和24.00%(P<0.05),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0与16%(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胰管显影率分别为11.43%和24%(P<0.05),差异有显著性。C、D组患者术后4、12及24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148.58±45.41)、(411.43±108.97)、(237.38±59.76)和(388.53±106.34)、(728.64±248.42)、(478.57±197.25)(P<0.05),高淀粉酶血症分别为6.25%和25.00%(P<0.05),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3.13%与10.71%(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胰管显影率分别为0和35.71%(P<0.05),差异有显著性。A组中联合超滑导丝者术后4、12及24h的血清淀粉酶值均低于不使用超滑导丝者,且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低于不使用超滑导丝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下超滑导丝超选后插管联合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鼻胆管引流 超滑导丝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生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维顺 罗虹雨 +3 位作者 朱宜人 钟燎原 周红兵 张选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3451-345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反流特点,反流与胃黏膜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名青年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常规胃镜检查,24h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监测,HE染色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改良Giemsa染色行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胃镜... 目的:探讨生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反流特点,反流与胃黏膜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名青年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常规胃镜检查,24h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监测,HE染色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改良Giemsa染色行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胃镜与胃黏膜组织检查多为正常黏膜或轻度浅表性炎症,仅2名胃镜下有胆汁反流,6名Hpylori阳性.未见溃疡、糜烂、萎缩及肠化生.胆红素监测均有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胃反流,abs>0.14的时间百分比为12.5%±8.8%,短时间反流频率62.8±36.0次、长时间反流频率5.9±3.8次、最长反流时间53.5.0±50.3min,其中立位反流时间显著性长于卧位(P=0.017).胃内pH>4的时间百分比为13.91%±10.1%,与胃内abs>0.14的时间百分比比较无相关性.结论:正常生理条件下均存在生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不同个体、不同体位其反流程度不一,但这种反流不引起胃黏膜的病理性改变,也不引起胃内pH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胃反流 青年人 胆汁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维顺 张选均 钟燎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2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胆汁返流性胃炎 (BRG)的内镜诊断方法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14 6例具有返流症状的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内镜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BRG内镜下多为全胃炎 (5 8.8% ) ,伴返流性食管炎 (6 4 .7% ) ,消化性溃疡 (47.1% )及有幽... 目的 :探讨胆汁返流性胃炎 (BRG)的内镜诊断方法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14 6例具有返流症状的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内镜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BRG内镜下多为全胃炎 (5 8.8% ) ,伴返流性食管炎 (6 4 .7% ) ,消化性溃疡 (47.1% )及有幽门变形及开闭失调 (36 .8% )者均较非BRG增多 (P <0 .0 5 ) ,内镜与组织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 6 9.9% ,在两者诊断不一致的患者中 ,部分属假性返流 ,部分为药物及酒精性胃炎。结论 :内镜诊断BRG ,需结合与返流相关的内镜影像及组织学综合分析 ,并重视病史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返流性胃炎 BRG 影响因素 内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水多参数检测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达军 王仁和 +3 位作者 罗超 陈维顺 钟燎原 周红兵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CEA、LDH、CHOL、TP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0例患者的胸腹水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胆固醇(CHOL)、总蛋白(TP)水平,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恶性组标本的胸腹水LDH、TP比较无显著... 目的探讨检测CEA、LDH、CHOL、TP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0例患者的胸腹水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胆固醇(CHOL)、总蛋白(TP)水平,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恶性组标本的胸腹水LDH、T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CEA、CHO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胸腹水CEA在鉴别良恶性胸腹水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THOL。结论检测胸腹水的CEA、THOL有助于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水 癌胚抗原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理特征分析40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维顺 罗虹雨 +3 位作者 朱宜人 钟燎原 周红兵 张选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417-2420,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40例青年人原发性BRG为观察组,均经临床、内镜及胃内24h胆汁监测确诊;取同期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取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和改... 目的: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40例青年人原发性BRG为观察组,均经临床、内镜及胃内24h胆汁监测确诊;取同期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取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和改良Giemsa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淋巴细胞浸润较轻,0-2级占87.5%,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者多伴Hpylori感染,胃小凹延长者占22.5%、毛细血管扩张和间质水肿均为40.0%(肠化生12.5%,黏膜萎缩20.0%),Hpylori感染者22.5%(除肠化生及Hpylori感染外),其他黏膜病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胃窦病变重于胃体.结论:青年人原发性BRG具有化学性胃炎的部分特征,而且有向黏膜萎缩与肠化生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 青年人 病理 内镜 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镜被检者口服甘露醇后肠道准备不良与大肠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维顺 钟燎原 张选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1期4-4,共1页
关键词 结肠镜 甘露醇 大肠肿瘤 肠道准备 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结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丹 陈维顺 +1 位作者 钟燎原 金少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圈套结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3月-2004年1月收治的5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仅行食... 目的评估内镜下圈套结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3月-2004年1月收治的5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仅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术后2周复查胃镜,观察曲张静脉消失情况,随访患者8个月,指标为再出血率、死亡率、血常规等.结果治疗组曲张静脉消失快,再发出血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白细胞也显著性升高(P<0.01),机体免疫力提高,死亡率低.结论内镜下结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脾功能亢进 出血 静脉结扎 脾栓塞 门静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胃造瘘术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红兵 钟燎原 +3 位作者 陈维顺 李亚玲 田双莲 宾冬英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1-732,共2页
关键词 胃造口术 胃镜 肠道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肠道清洁法用于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达军 陈维顺 +2 位作者 钟燎原 周红兵 罗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术前用药法 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人24h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宜人 陈维顺 +4 位作者 李舜午 罗虹雨 钟燎原 周红兵 张选均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5期487-488,496,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胃内pH值变化及是否伴有胆汁反流,为应激状态下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探讨。方法对收治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0危重病人(观察组)利用便携式pH监测仪和Bilitec2000胆汁监测仪进行24h动态胃内pH值及胆汁...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胃内pH值变化及是否伴有胆汁反流,为应激状态下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探讨。方法对收治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0危重病人(观察组)利用便携式pH监测仪和Bilitec2000胆汁监测仪进行24h动态胃内pH值及胆汁反流监测,并观察抑酸剂对胃内pH值的影响。对照组为20例有上腹症状,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的门诊病人。结果观察组好转20例、死亡8例,放弃抢救2例。发生AGML并出血2例。观察组胃内pH>4者17例、部分时间pH>4者13例,对照组所有病人仅部分时间pH>4,两组比较P<0.001。观察组pH<4时间(min)(151.4±382.6)明显少于对照组(1086.3±295.0)(P<0.001),观察组用抑酸剂的病人胃内pH值<4时间(11.6±28.4)明显少于未用抑酸剂者(291.10±51.05)。观察组胃内胆红素吸光值(abs)>0.14的时间(min()231.3±319.3)与对照组(341.9±273.9)差异无显著性(P=0.21)。结论危重病人胃酸分泌受抑制,胃内pH值增高,部分同时伴有胆汁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胃内pH监测 胃内胆汁监测 胆汁反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维顺 罗虹雨 +3 位作者 朱宜人 钟燎原 周红兵 张选均 《中国医学工程》 2008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胃镜检出的258例青年人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其中76例进行了24h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的监测(Bilitec2000),另选相匹配的18例非反流性胃炎进行pH及胆汁反流监测的对照。结... 目的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胃镜检出的258例青年人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其中76例进行了24h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的监测(Bilitec2000),另选相匹配的18例非反流性胃炎进行pH及胆汁反流监测的对照。结果所有患者除有上腹痛外,多有上腹饱胀、烧心、呃逆、反酸、呕吐等胃肠动力障碍表现,其中伴消瘦者116例(44.9%),胃镜多为急性胃粘膜炎症表现,缺乏典型内镜特征,24h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的监测(Bilitec2000)与对照组比较在反流时间百分比、最长反流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这种反流的增加与胃内pH>4时间无相关性。结论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可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其临床及内镜缺乏特征性表现,24h动态胃内胆汁反流的监测(Bilitec2000)是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原发性 青年人 24hpH监测 Bilitec 2000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达军 罗超 +2 位作者 陈维顺 钟燎原 周红兵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8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乙肝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浓度。结果慢性乙肝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乙肝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浓度。结果慢性乙肝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6±0.59)mmol/L vs(4.46±1.16)mmol/L,P<0 01],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9.85±21.36)μmol/L vs(6.96±2.47)μmol/L,P<0 01]。慢性乙肝组血清胆固醇水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增高进行性下降,总胆汁酸水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增高而明显升高。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固醇与胆汁酸水平可以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是预测病情、判断肝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肝硬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