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强度、时间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NLRP3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余敏 罗翱 +6 位作者 李钢 钟馨仪 杜曜宇 周敏 黄云龙 韩洁 伍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25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时间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和炎性细胞因子[白...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时间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予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1组、电针2组,每组15只,各组再按干预时间的不同(2、3、4周)分为3个亚组(每组5只)。电针1组和电针2组均取丰隆和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电流强度分别为4 mA、2 m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肝脏IL-1β和IL-18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NLRP3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1组和电针2组干预2、3、4周后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电针1组比较,电针2组2、3、4周后大鼠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同组内各时间点比较,电针1组干预4周后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最低(P<0.05)。结论不同强度、时间电针可影响NAFLD大鼠治疗效果,其中电流强度4 mA且干预4周的作用更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关市农村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钟馨仪 卢韦任 +2 位作者 林书帆 黄斯豪 潘思行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5期23-28,共6页
目的调查韶关市农村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自制问卷,于2023年10月至12月对韶关市大塘路社区的455名常住的农村居民展开调查... 目的调查韶关市农村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自制问卷,于2023年10月至12月对韶关市大塘路社区的455名常住的农村居民展开调查,统计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的居民知晓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农村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30~60岁(β=-0.6913,OR=0.610,95%CI:0.356~1.045,P=0.003)和>60岁(β=0.8878,OR=2.957,95%CI:1.158~7.553,P=0.006)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倾向性是30岁以下居民的0.610和2.957倍;有慢性病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倾向性是无慢性病居民的1.682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结论韶关市农村居民,以中青年群体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偏低,必须针对重点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平台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家庭医生 知晓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层面浙江省农民职业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若冰 胡莹 +4 位作者 许瑞 吕晓瑶 钟馨仪 王成军 费喜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325-328,331,共5页
选取浙江省临安、磐安、龙泉、开化等4个市(县),对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先运用DEA模型的方法测算出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再运用Tobit模型着重研究农民职业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具有差异... 选取浙江省临安、磐安、龙泉、开化等4个市(县),对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先运用DEA模型的方法测算出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再运用Tobit模型着重研究农民职业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具有差异的因素各不相同,经济作物占比、耕地细碎化等都对其具有显著性影响。且浙江省综合技术效率低,农民职业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对耕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农民职业分化 耕地利用效率 DEA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焦亡非经典途径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钟馨仪 唐成林 余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9-545,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细胞焦亡非经典途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15)和高脂造模组(n=45),高脂造模组以定制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NAFLD模型。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选取30只... 目的:观察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细胞焦亡非经典途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15)和高脂造模组(n=45),高脂造模组以定制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NAFLD模型。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选取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0)、电针组(n=10)和非穴浅刺组(n=10),另从普通饮食组中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电针组大鼠于双侧“丰隆”“肝俞”穴行电针干预,予疏密波,频率4 Hz/20 Hz,电流强度3 mA;非穴浅刺组大鼠于双侧“丰隆”“肝俞”穴旁5 mm处浅刺,电针刺激参数同电针组。两组干预均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5 d,连续干预4周。干预后,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形态;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IL)-1β、IL-1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消皮素D(GSDMD)、GSDMD末端氨基结构域(GSDMD-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1、IL-1β、IL-18及TNF-α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GSDMD、Caspase-11、IL-1β、IL-18及TNF-α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胞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脂滴呈片状堆积;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非穴浅刺组大鼠肝细胞脂滴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LPS、IL-1β、IL-18、TNF-α含量升高(P<0.01);肝脏组织GSDMD、Caspase-11、IL-1β、IL-18、TNF-α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1),GSDMD-N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非穴浅刺组大鼠血清LPS、IL-1β、IL-18、TNF-α含量降低(P<0.01),肝脏组织GSDMD、IL-1β、IL-18、TNF-α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肝脏组织GSDMD-N蛋白表达及Caspase-11 mRNA表达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肝脏组织Caspase-11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非穴浅刺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LPS、IL-1β、IL-18、TNF-α含量降低(P<0.01);肝脏组织GSDMD、Caspase-11、IL-1β、IL-18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1),GSDMD-N蛋白及TNF-α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电针干预可抑制NAFLD大鼠肝细胞焦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LPS含量,下调细胞焦亡非经典途径相关因子GSDMD、GSDMD-N、Caspase-11、IL-1β、IL-18、TNF-α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电针 细胞焦亡 消皮素D(GSDMD)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及时程电针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PERK/ATF4/CHOP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罗翱 余敏 +3 位作者 李钢 唐成林 钟馨仪 杜曜宇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6,共9页
目的:基于肝脏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分析不同强度、不同时程电针“丰隆”“足三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 目的:基于肝脏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分析不同强度、不同时程电针“丰隆”“足三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高脂模型组、假电针组、强刺激电针组、弱刺激电针组,每组15只,每组再分为2、3、4周3个亚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双侧“丰隆”“足三里”,疏密波(4 Hz/20 Hz),电流强度分别为4 mA、2 mA,持续20 min,1次/d,每周治疗5 d,休息2 d;假电针组只连接电针仪,不通电。不同时程亚组分别干预2、3、4周。干预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PERK、ATF4、CHOP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红色脂滴聚积明显,强刺激电针组4周时大鼠肝细胞红色脂滴明显减少。与同时程普通饮食组比较,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与肝脏组织PERK、ATF4、CHOP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同时程高脂模型组比较,强、弱刺激电针组血清ALT、AST含量及肝脏组织PERK、ATF4、CHOP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与同时程假电针组比较,强、弱刺激电针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与肝脏组织PERK、ATF4、CHOP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强刺激电针组大鼠肝脏组织PERK、ATF4、CHOP蛋白表达降低(P<0.01),弱刺激电针组大鼠2、3、4周时肝脏组织PERK、CHOP蛋白表达降低(P<0.01),2周时ATF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同时程强刺激电针组比较,弱刺激电针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及肝脏组织PERK、ATF4、CHOP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本组2周时比较,强、弱刺激电针组大鼠3、4周时血清ALT、AST含量及肝脏组织PERK、ATF4、CHOP mRNA与PERK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强刺激电针组3、4周时肝脏组织ATF4蛋白表达降低(P<0.01),强刺激电针组4周时、弱刺激电针组3周和4周时肝脏组织CHOP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本组3周时比较,强、弱刺激电针组大鼠4周时血清ALT、AST含量,PERK、ATF4、CHO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强、弱刺激电针组4周时肝脏组织PERK、CHOP蛋白表达降低(P<0.01),强刺激电针组4周时肝脏组织ATF4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丰隆”“足三里”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ERK表达进而靶向调控下游ATF4/CHOP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从而发挥肝脏保护效应;电针强度4 mA治疗4周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电针 内质网应激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