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6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被引量:
8
1
作者
钱宗武
李仕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不同于已有《中国语言学史》类著作的写作模式,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史的写作思路是把中国语言学史放在中外社会发展和中外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撰写。在此视角下可以发现中西方语言学史的发展规律是一样一样的,都经过了哲学孕育时期...
不同于已有《中国语言学史》类著作的写作模式,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史的写作思路是把中国语言学史放在中外社会发展和中外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撰写。在此视角下可以发现中西方语言学史的发展规律是一样一样的,都经过了哲学孕育时期、语文学时期和语言学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
中国语言学史
哲学孕育时期
语文学时期
语言学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系统
被引量:
5
2
作者
钱宗武
陈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8,共5页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对十三经注疏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正本清源工作,故阮刻《十三经注疏》成为诸本中较善之册。追溯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成书过程,辨述版本流变,考证阮校实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嘉庆十三年文选楼单刻本,...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对十三经注疏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正本清源工作,故阮刻《十三经注疏》成为诸本中较善之册。追溯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成书过程,辨述版本流变,考证阮校实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嘉庆十三年文选楼单刻本,一是嘉庆二十一年南昌府学合刻本。两本相校,互有异同。现流传较广的中华书局本《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底本是南昌府学本,有待于参用文选楼本重加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勘记》
文选楼本
南昌府学本
中华书局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凰雌雄演变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被引量:
4
3
作者
钱宗武
钱玉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3,128,共7页
汉语常用词汇手段来区分性别,凤和凰是运用专门称谓区分性别的一组词。表示雄性的"凤"开始属于无标志范畴,可以表示整个类别"凤凰",包括有标志词"凰"的词义范围,雌雄统称,后来经历了专指雄性到今天专指...
汉语常用词汇手段来区分性别,凤和凰是运用专门称谓区分性别的一组词。表示雄性的"凤"开始属于无标志范畴,可以表示整个类别"凤凰",包括有标志词"凰"的词义范围,雌雄统称,后来经历了专指雄性到今天专指雌性的发展演变,其演变过程与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和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
雌雄演变
阴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镬”的文化引申及古词音义流变的逻辑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宗武
梁莹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镬"词义系统中"镇水之物"这一义项,是在人类认知模式和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双重影响下引申出来的。汉语古词常有义项缺失,通过对古词形音义的理据分析,可以恢复古词音义流变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镬
文化引申
音义流变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无“也”字说
被引量:
7
5
作者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5-59,共5页
《尚书》无“也”字说钱宗武一部《尚书》竟没有一个文言中常见的高频词“也”。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所有的文言语法书几乎都认为“也”在文言中是个语气助词,主要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语气。《尚书)也有大量的判断句,为什么没用...
《尚书》无“也”字说钱宗武一部《尚书》竟没有一个文言中常见的高频词“也”。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所有的文言语法书几乎都认为“也”在文言中是个语气助词,主要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语气。《尚书)也有大量的判断句,为什么没用“也”表示判断语气?进而言之,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也”
《尚书》
标识功能
修辞功能
语气助词
判断句
现代汉语
句末语气词
语法功能
文言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今文《尚书》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
被引量:
6
6
作者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首次对今文《尚书》语气词进行穷尽性语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其篇目词次,考察其发展变化,演绎其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其结论对于研究文献语言语气词的生成和演变具有理论价值。
关键词
语气词
今文《尚书》
语用特征
语用分析
言语
语言
篇目
发展变化
演变
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词义借代修辞引申的理据和类型
被引量:
2
7
作者
钱宗武
朱淑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6-61,共6页
经典语义学研究词义引申忽视词义借代引申,虽有学者曾涉足此域,然而对于源头文献语言借代引申的研究尚称薄弱。今文《尚书》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又以多义词为主,词义具有可分析性。以今文《尚书》作为语料,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着...
经典语义学研究词义引申忽视词义借代引申,虽有学者曾涉足此域,然而对于源头文献语言借代引申的研究尚称薄弱。今文《尚书》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又以多义词为主,词义具有可分析性。以今文《尚书》作为语料,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借代修辞格促进词义引申的具体路径,首次概括出今文《尚书》借代引申的八个类型,并从而推论出作用于词义的心理联想导致引申,词义引申产生辞格,辞格的系统化又反作用于引申的多样化,如此互为因果,推动词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借代
修辞引中
理据和类型
今文《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今文《尚书》被动句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钱宗武
龙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3-18,共6页
甲文没有被动句式,西周金文中已出现被动句式,汉语被动句式究竟是如何形成发展的,素无定论。本文首次对今文《尚书》被动句进行穷尽性的全面考察和分析研究,不仅填补了今文《尚书》专书语法研究的空白,而且还系统论述了汉语被动句...
甲文没有被动句式,西周金文中已出现被动句式,汉语被动句式究竟是如何形成发展的,素无定论。本文首次对今文《尚书》被动句进行穷尽性的全面考察和分析研究,不仅填补了今文《尚书》专书语法研究的空白,而且还系统论述了汉语被动句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动因,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些传统结论也提出新的见解。诸如:汉语真正的被动句式不是“春秋以后的事”。最先产生的汉语被动句是语义被动句,然后才出现语法被动句,后来语义被动句和语法被动句并行,语义被动句不断衰减,语法被动句的形态也经过简单—繁化—再简化的发展过程。“于”字句表示被动是汉语语法被动句的最早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句
形成机制
发展动因
今文《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水江文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12
9
作者
钱宗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8-94,134,共8页
清水江文书是反映贵州清水江流域苗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民间史料文献,具有文本数据的独特性和文献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本文详细分析了清水江文书前五十年研究成果的类型,总结出三个阶段一个中心的研究特征,并对清水江文书的后续研究和...
清水江文书是反映贵州清水江流域苗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民间史料文献,具有文本数据的独特性和文献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本文详细分析了清水江文书前五十年研究成果的类型,总结出三个阶段一个中心的研究特征,并对清水江文书的后续研究和清水江学的研究,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设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综述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汉语概略语刍论
被引量:
1
10
作者
钱宗武
邢芙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6,共5页
概略语是语言中由音节较长的固定说法经过压缩、截略或统括而形成的词语。概略语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催化语言结构产生的偏移性变动,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对语言结构的选择,是人类的语言认知能力对复杂信息传播采取的有效策略。构...
概略语是语言中由音节较长的固定说法经过压缩、截略或统括而形成的词语。概略语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催化语言结构产生的偏移性变动,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对语言结构的选择,是人类的语言认知能力对复杂信息传播采取的有效策略。构造概略语应坚持区别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俗成性原则。概略语的深入探讨对于当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汉语
概略语
定名理据
形成机制
构造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今文《尚书》的语法特点及语料价值
被引量:
4
11
作者
钱宗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6-62,共7页
研究表明今文《尚书》有若干重要语法特点:用不同形态的同义词表示自称代词的单复数;“厥”“其”同用,功能分工;没有结构助词“者”和句末语气助词“也”;叹词丰富,句末疑问语气词却极贫乏;有四种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省略方式...
研究表明今文《尚书》有若干重要语法特点:用不同形态的同义词表示自称代词的单复数;“厥”“其”同用,功能分工;没有结构助词“者”和句末语气助词“也”;叹词丰富,句末疑问语气词却极贫乏;有四种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省略方式特殊,省略成分复杂。这些语法特点主要是与后代文献历时比较的结果,不是个别的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是具有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历时比较
语法特点
语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有+S”式专论
被引量:
5
12
作者
钱宗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0-103,121,共5页
这是第一篇探讨《尚书》“有+S”式复音词的专论。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尚书》“有+S”的主要结合方式,对学术界的一些传统见解提出不同看法。文章认为“有+S’式是汉语词汇附音式复音化的最早形式,“有”没有词汇意义,“有”既...
这是第一篇探讨《尚书》“有+S”式复音词的专论。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尚书》“有+S”的主要结合方式,对学术界的一些传统见解提出不同看法。文章认为“有+S’式是汉语词汇附音式复音化的最早形式,“有”没有词汇意义,“有”既不是助词、介词,也不是类似西语的词缀,“有”仅为一个附加音节。汉语词汇复音化的早期动因是调正音节、和谐语调。“有”大约在《尚书》时代进入附音词的构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有
附音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尚书》重言词中的语义关系
被引量:
4
13
作者
钱宗武
杨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7-81,共5页
重言词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源头文献《尚书》重言词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探求其联系,以期为汉语重言词的研究提供早期语料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尚书》
重言词
语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句首句中语助词研究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4
14
作者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6-69,共4页
本文分析了今文《尚书》语助词在共时状态中的内在联系、构词方式、语用特征和语法作用以及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情况。
关键词
《尚书》
语助词
语法
古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文》车部字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
2
15
作者
钱宗武
王传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97-400,418,共5页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的文字,反映了造字时代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说文》车部字的解读,力图再现先民对车的认识和使用、车制与战争、交通运输、等级观念、祭祀刑律等方面的古代文化。
关键词
《说文》
车部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典回归的永恒生命张力——《尚书》学文献整理研究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4
16
作者
钱宗武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2-53,共12页
随着当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和理论重建,《尚书》学文献整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整理,而是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为国故修理序、为经典作新解的学术活动,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梦想的重要环节。从学术史角度考量,它一方面与中国学...
随着当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和理论重建,《尚书》学文献整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整理,而是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为国故修理序、为经典作新解的学术活动,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梦想的重要环节。从学术史角度考量,它一方面与中国学术史上每隔数百年就会出现一次的回归原典运动相呼应,另一方面,又是中国传统学术继上世纪"整理国故运动"实现现代学术转型之后的又一次转型标志,展现传世经典与时代互动强大的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学文献
整理研究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冈得名新解
被引量:
1
17
作者
钱宗武
杨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运用语言学方法,首次考证出“蜀”字古音义同“独”。“蜀冈”兀立,命名实源自拔起于平原的“独冈”,破解了千百年“蜀冈”得名之谜。这是语源研究一个成功范例。
关键词
蜀冈
得名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学大道 兴我华夏
被引量:
2
18
作者
钱宗武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8-48,共1页
[栏目主持人语]《史通》云: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此论虽以史学立言,犹不失真灼。盖《易》主筮言,《礼》尚节文,《诗》长咏歌,《周礼》善于置官,《春秋》精于褒贬,此皆先王治乱之一端。然《书...
[栏目主持人语]《史通》云: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此论虽以史学立言,犹不失真灼。盖《易》主筮言,《礼》尚节文,《诗》长咏歌,《周礼》善于置官,《春秋》精于褒贬,此皆先王治乱之一端。然《书》阐释帝王政理,兴废存亡;引导个体明德,修齐治平;实为治政之宏规,稽古之先务,修身之典则。故汉唐以来,上自庙堂,下至闾里,人莫不习。解之为史鉴,援之以赞治,释之为训诫,授之为教化,引之以立论,《书》之大经大史地位,莫可比肩;千年显学,赫赫煌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
大道
华夏
栏目主持人
《尚书》
《史通》
《周礼》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女(汝)、尔、乃、而”研究
被引量:
3
19
作者
钱宗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3-126,共4页
本文第一次对《尚书》“汝、尔、乃、而”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对文言对称代词研究的传统观,大多有辩证,诸如:《尚书》的“汝、尔、乃、而”仅出现在人物对话中、单复数同形;“汝、尔、乃”没有格的区别;“汝、尔”感情表达有差别...
本文第一次对《尚书》“汝、尔、乃、而”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对文言对称代词研究的传统观,大多有辩证,诸如:《尚书》的“汝、尔、乃、而”仅出现在人物对话中、单复数同形;“汝、尔、乃”没有格的区别;“汝、尔”感情表达有差别。同时,还多侧面地证实了“尔”代替别的对称代词逐渐演变为“你”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对称代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自称代词及其特点
被引量:
2
20
作者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1-65,共5页
《尚书》自称代词及其特点钱宗武《尚书》自称代词系统的研究,始于何定生1928年发表的《〈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可惜六十多年来,几无嗣响。《〈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囿于当时语法研究的水平,特别是《尚书》训诂研究的水平...
《尚书》自称代词及其特点钱宗武《尚书》自称代词系统的研究,始于何定生1928年发表的《〈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可惜六十多年来,几无嗣响。《〈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囿于当时语法研究的水平,特别是《尚书》训诂研究的水平,不尽全面客观,结论亦待商榷。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尚书》
人称代词
《论语》
“吾”
语法研究
汉语史
《尔雅·释诂》
《孟子》
主语
“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被引量:
8
1
作者
钱宗武
李仕春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基金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1YJA740048)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201018C)
文摘
不同于已有《中国语言学史》类著作的写作模式,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史的写作思路是把中国语言学史放在中外社会发展和中外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撰写。在此视角下可以发现中西方语言学史的发展规律是一样一样的,都经过了哲学孕育时期、语文学时期和语言学时期。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
中国语言学史
哲学孕育时期
语文学时期
语言学时期
Keywords
academic thought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history of Chinese linguistics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
era of philology
era of linguistics
分类号
H0-0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系统
被引量:
5
2
作者
钱宗武
陈树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8,共5页
基金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0649)
文摘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对十三经注疏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正本清源工作,故阮刻《十三经注疏》成为诸本中较善之册。追溯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成书过程,辨述版本流变,考证阮校实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嘉庆十三年文选楼单刻本,一是嘉庆二十一年南昌府学合刻本。两本相校,互有异同。现流传较广的中华书局本《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底本是南昌府学本,有待于参用文选楼本重加整理。
关键词
《校勘记》
文选楼本
南昌府学本
中华书局本
Keywords
Collating Notes
edition of Wenxuanlou
edition of prefecture school of Nanchang
the version by China Publishing House
分类号
G256.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凰雌雄演变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被引量:
4
3
作者
钱宗武
钱玉蓉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3,12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YY027)
文摘
汉语常用词汇手段来区分性别,凤和凰是运用专门称谓区分性别的一组词。表示雄性的"凤"开始属于无标志范畴,可以表示整个类别"凤凰",包括有标志词"凰"的词义范围,雌雄统称,后来经历了专指雄性到今天专指雌性的发展演变,其演变过程与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和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凤凰
雌雄演变
阴阳观念
Keywords
Feng and Huang
referential evolution of gender
concepts of Yin and Yang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镬”的文化引申及古词音义流变的逻辑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宗武
梁莹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YY027)
文摘
"镬"词义系统中"镇水之物"这一义项,是在人类认知模式和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双重影响下引申出来的。汉语古词常有义项缺失,通过对古词形音义的理据分析,可以恢复古词音义流变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镬
文化引申
音义流变
逻辑
Keywords
"Huo"
cultural extension
shifts of sound and meaning
logic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无“也”字说
被引量:
7
5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湖南师大中文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5-59,共5页
文摘
《尚书》无“也”字说钱宗武一部《尚书》竟没有一个文言中常见的高频词“也”。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所有的文言语法书几乎都认为“也”在文言中是个语气助词,主要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语气。《尚书)也有大量的判断句,为什么没用“也”表示判断语气?进而言之,现代...
关键词
“也”
《尚书》
标识功能
修辞功能
语气助词
判断句
现代汉语
句末语气词
语法功能
文言语法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今文《尚书》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
被引量:
6
6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扬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3,共3页
文摘
在首次对今文《尚书》语气词进行穷尽性语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其篇目词次,考察其发展变化,演绎其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其结论对于研究文献语言语气词的生成和演变具有理论价值。
关键词
语气词
今文《尚书》
语用特征
语用分析
言语
语言
篇目
发展变化
演变
演绎
Keywords
modal particles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agmatic limits
pragmatic features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词义借代修辞引申的理据和类型
被引量:
2
7
作者
钱宗武
朱淑华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6-6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YY027)
文摘
经典语义学研究词义引申忽视词义借代引申,虽有学者曾涉足此域,然而对于源头文献语言借代引申的研究尚称薄弱。今文《尚书》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又以多义词为主,词义具有可分析性。以今文《尚书》作为语料,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借代修辞格促进词义引申的具体路径,首次概括出今文《尚书》借代引申的八个类型,并从而推论出作用于词义的心理联想导致引申,词义引申产生辞格,辞格的系统化又反作用于引申的多样化,如此互为因果,推动词义的发展。
关键词
词义借代
修辞引中
理据和类型
今文《尚书》
Keywords
metonymy
rhetorical extension
motivation and types
Jinwen Shangshu (Non-classical Shangshu)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今文《尚书》被动句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钱宗武
龙峰
机构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3-18,共6页
文摘
甲文没有被动句式,西周金文中已出现被动句式,汉语被动句式究竟是如何形成发展的,素无定论。本文首次对今文《尚书》被动句进行穷尽性的全面考察和分析研究,不仅填补了今文《尚书》专书语法研究的空白,而且还系统论述了汉语被动句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动因,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些传统结论也提出新的见解。诸如:汉语真正的被动句式不是“春秋以后的事”。最先产生的汉语被动句是语义被动句,然后才出现语法被动句,后来语义被动句和语法被动句并行,语义被动句不断衰减,语法被动句的形态也经过简单—繁化—再简化的发展过程。“于”字句表示被动是汉语语法被动句的最早形式。
关键词
被动句
形成机制
发展动因
今文《尚书》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水江文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12
9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8-94,134,共8页
基金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11&ZD096)
文摘
清水江文书是反映贵州清水江流域苗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民间史料文献,具有文本数据的独特性和文献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本文详细分析了清水江文书前五十年研究成果的类型,总结出三个阶段一个中心的研究特征,并对清水江文书的后续研究和清水江学的研究,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综述
前瞻
Keywords
Qingshui River Documents
review
prospect
分类号
K0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汉语概略语刍论
被引量:
1
10
作者
钱宗武
邢芙蓉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6,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2BYY027)
文摘
概略语是语言中由音节较长的固定说法经过压缩、截略或统括而形成的词语。概略语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催化语言结构产生的偏移性变动,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对语言结构的选择,是人类的语言认知能力对复杂信息传播采取的有效策略。构造概略语应坚持区别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俗成性原则。概略语的深入探讨对于当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关键词
当代汉语
概略语
定名理据
形成机制
构造原则
Keywords
modem Chinese
shortened expressions
motives
mechanism
principles
分类号
H136.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今文《尚书》的语法特点及语料价值
被引量:
4
11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6-62,共7页
文摘
研究表明今文《尚书》有若干重要语法特点:用不同形态的同义词表示自称代词的单复数;“厥”“其”同用,功能分工;没有结构助词“者”和句末语气助词“也”;叹词丰富,句末疑问语气词却极贫乏;有四种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省略方式特殊,省略成分复杂。这些语法特点主要是与后代文献历时比较的结果,不是个别的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是具有系统性。
关键词
尚书
历时比较
语法特点
语料价值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有+S”式专论
被引量:
5
12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0-103,121,共5页
文摘
这是第一篇探讨《尚书》“有+S”式复音词的专论。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尚书》“有+S”的主要结合方式,对学术界的一些传统见解提出不同看法。文章认为“有+S’式是汉语词汇附音式复音化的最早形式,“有”没有词汇意义,“有”既不是助词、介词,也不是类似西语的词缀,“有”仅为一个附加音节。汉语词汇复音化的早期动因是调正音节、和谐语调。“有”大约在《尚书》时代进入附音词的构词系统。
关键词
尚书
有
附音词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尚书》重言词中的语义关系
被引量:
4
13
作者
钱宗武
杨飞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7-8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YY027)
文摘
重言词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源头文献《尚书》重言词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探求其联系,以期为汉语重言词的研究提供早期语料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尚书》
重言词
语义关系
Keywords
Shangshu
Sound overlapped word
Standard of the definition of semanteme relation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句首句中语助词研究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4
14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6-69,共4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今文《尚书》语助词在共时状态中的内在联系、构词方式、语用特征和语法作用以及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情况。
关键词
《尚书》
语助词
语法
古代汉语
Keywords
JinWen Shanshu(今文尚书)
auxiliary words indicating mood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文》车部字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
2
15
作者
钱宗武
王传东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97-400,418,共5页
文摘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的文字,反映了造字时代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说文》车部字的解读,力图再现先民对车的认识和使用、车制与战争、交通运输、等级观念、祭祀刑律等方面的古代文化。
关键词
《说文》
车部
文化
Keywords
Shuo Wen
Chebu
culture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典回归的永恒生命张力——《尚书》学文献整理研究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4
16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2-5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55)
文摘
随着当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和理论重建,《尚书》学文献整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整理,而是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为国故修理序、为经典作新解的学术活动,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梦想的重要环节。从学术史角度考量,它一方面与中国学术史上每隔数百年就会出现一次的回归原典运动相呼应,另一方面,又是中国传统学术继上世纪"整理国故运动"实现现代学术转型之后的又一次转型标志,展现传世经典与时代互动强大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尚书》学文献
整理研究
价值
Keywords
literature on Shang Shu
sorting
valu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冈得名新解
被引量:
1
17
作者
钱宗武
杨飞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YY027)
文摘
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运用语言学方法,首次考证出“蜀”字古音义同“独”。“蜀冈”兀立,命名实源自拔起于平原的“独冈”,破解了千百年“蜀冈”得名之谜。这是语源研究一个成功范例。
关键词
蜀冈
得名
考证
Keywords
Shu Gang Ridge
gaining its name
textual research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学大道 兴我华夏
被引量:
2
18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8-48,共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2&ZD155)
文摘
[栏目主持人语]《史通》云: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此论虽以史学立言,犹不失真灼。盖《易》主筮言,《礼》尚节文,《诗》长咏歌,《周礼》善于置官,《春秋》精于褒贬,此皆先王治乱之一端。然《书》阐释帝王政理,兴废存亡;引导个体明德,修齐治平;实为治政之宏规,稽古之先务,修身之典则。故汉唐以来,上自庙堂,下至闾里,人莫不习。解之为史鉴,援之以赞治,释之为训诫,授之为教化,引之以立论,《书》之大经大史地位,莫可比肩;千年显学,赫赫煌煌。
关键词
《书》
大道
华夏
栏目主持人
《尚书》
《史通》
《周礼》
《春秋》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女(汝)、尔、乃、而”研究
被引量:
3
19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科研处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3-126,共4页
文摘
本文第一次对《尚书》“汝、尔、乃、而”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对文言对称代词研究的传统观,大多有辩证,诸如:《尚书》的“汝、尔、乃、而”仅出现在人物对话中、单复数同形;“汝、尔、乃”没有格的区别;“汝、尔”感情表达有差别。同时,还多侧面地证实了“尔”代替别的对称代词逐渐演变为“你”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尚书》
对称代词
研究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自称代词及其特点
被引量:
2
20
作者
钱宗武
机构
湖南师大科研处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1-65,共5页
文摘
《尚书》自称代词及其特点钱宗武《尚书》自称代词系统的研究,始于何定生1928年发表的《〈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可惜六十多年来,几无嗣响。《〈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囿于当时语法研究的水平,特别是《尚书》训诂研究的水平,不尽全面客观,结论亦待商榷。然而...
关键词
今文《尚书》
人称代词
《论语》
“吾”
语法研究
汉语史
《尔雅·释诂》
《孟子》
主语
“台”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国语言学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钱宗武
李仕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系统
钱宗武
陈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凤凰雌雄演变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钱宗武
钱玉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镬”的文化引申及古词音义流变的逻辑
钱宗武
梁莹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尚书》无“也”字说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今文《尚书》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词义借代修辞引申的理据和类型
钱宗武
朱淑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今文《尚书》被动句研究
钱宗武
龙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清水江文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钱宗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当代汉语概略语刍论
钱宗武
邢芙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今文《尚书》的语法特点及语料价值
钱宗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尚书》“有+S”式专论
钱宗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尚书》重言词中的语义关系
钱宗武
杨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尚书》句首句中语助词研究的几点认识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说文》车部字的文化阐释
钱宗武
王传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经典回归的永恒生命张力——《尚书》学文献整理研究及其当代价值
钱宗武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蜀冈得名新解
钱宗武
杨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书》学大道 兴我华夏
钱宗武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书》“女(汝)、尔、乃、而”研究
钱宗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尚书》自称代词及其特点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