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下沉治理机制构建——基于“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课程的行动研究 |
阮琳燕
李晓琦
张以瑾
王曦影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2
|
|
2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实证研究--基于对我国9个省份107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分析 |
钟秉林
赵应生
洪煜
阮琳燕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3
|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力演化的个案研究 |
阮琳燕
曹婧筠
赵宇轩
侯轶男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中小学学者型教师的实践素养与发展机制 |
汤博闻
朱志勇
阮琳燕
郝少毅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女性试管助孕的质性研究 |
张馨月
阮琳燕
姜爱东
何丽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拒绝上学青少年父母亲职压力研究及家校社医联合干预路径探索 |
何颖鑫
阮琳燕
张椿娥
何丽
|
《中华家教》
|
2024 |
0 |
|
7
|
开放大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认知图景及建构研究——结构化理论的视角 |
张遐
马腾飞
刘京鲁
叶超
阮琳燕
|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
2022 |
8
|
|
8
|
青少年拒学研究的历史沿革与我国解决学校出勤问题的干预模型建构 |
阮琳燕
任彦名
师艳荣
何丽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3
|
|
9
|
高校学术委员会参与治理的制度理想与现实困境——组织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
王文杰
阮琳燕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10
|
中小学学者型教师内涵与培养路径的探究 |
朱志勇
汤博闻
阮琳燕
郝少毅
|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11
|
校园欺凌与拒学行为潜在关联的多个案研究 |
阮琳燕
蔡辰
何丽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22 |
4
|
|
12
|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角下的“拒学”概念、成因及应对策略 |
阮琳燕
史晓宇
何丽
王曦影
|
《中华家教》
|
2021 |
5
|
|
13
|
他们为什么不上学?中学生拒绝上学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史晓宇
阮琳燕
何丽
|
《社区心理学研究》
|
2023 |
2
|
|
14
|
高职专业课教师的TPACK及其专业发展的外部机制与内部动因——基于W学院的个案研究 |
周治燕
阮琳燕
|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
2023 |
2
|
|
15
|
失业人员困境的质性研究:以Y社区为例 |
蔡辰
何丽
阮琳燕
|
《心理学进展》
|
2022 |
0 |
|
16
|
科学幼小衔接的教育生态治理:从凝聚共识到形成合力 |
刘宇洁
阮琳燕
|
《社会治理》
|
2022 |
2
|
|
17
|
跨越历史经纬的互生共荣——中伊教育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
赵路平
黄传慧
阮琳燕
楚琳
许静
|
《女报》
|
2024 |
0 |
|
18
|
“自我革命”的挑战:一位大学教师的“祛魅”之路 |
朱志勇
阮琳燕
|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19
|
从“教师知识共享”到“优质教师资源均衡”——新手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个案研究 |
阮琳燕
施玉茹
朱志勇
|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20
|
多重认同叠合机制:新教师专业发展角色冲突的和解路径 |
阮琳燕
马永鑫
朱志勇
|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