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糖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双向因果关联研究:基于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
1
作者 倪雪桐 阿合叶尔克·哈冷别克 +6 位作者 汤建敏 曹腾瑞 陶丽新 郑德强 李强 韩玉梅 杨兴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07-1613,共7页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我国NAFLD患病率在20年间持续增长。目前有队列研究已证实NAFLD和血糖异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二者的时序关系仍不明确。目的以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为研究人群,运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我国NAFLD患病率在20年间持续增长。目前有队列研究已证实NAFLD和血糖异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二者的时序关系仍不明确。目的以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为研究人群,运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分析NAFLD和血糖异常之间的双向时序关联。方法基于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研究,收集2016—2021年的随访资料,每年随访1次,包括问卷与体格检查信息。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4838名研究对象。以肝脂肪变性指数(HS)和空腹血糖(FPG)为NAFLD与血糖异常的替代指标构建交叉滞后面板模型,并按照性别与BMI进行分层,探索不同人群中NAFLD与血糖异常的时序关系。结果(1)总人群中,交叉滞后路径系数β_(基线HS→随访FPG)为0.009(95%CI=0.002~0.016),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方向交叉滞后路径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中双向的交叉滞后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_(基线HS→随访FPG)为0.025(95%CI=0.015~0.035),β基线FPG→随访HS为0.026(95%CI=0.014~0.038);而男性中两个方向的交叉滞后路径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BMI≥25.0 kg/m^(2)的人群中,交叉滞后路径系数β_(基线HS→随访FPG)为0.114(95%CI=0.103~0.125),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方向交叉滞后路径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25.0 kg/m^(2)的人群中,双向的交叉滞后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_(基线HS→随访FPG)为0.101(95%CI=0.092~0.111),β基线FPG→随访HS为0.021(95%CI=0.012~0.03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人群与BMI≥25.0 kg/m^(2)人群中存在从NAFLD到血糖异常的单向时序关系;女性人群与BMI<25.0 kg/m^(2)人群中存在NAFLD与血糖异常的双向时序关系,本研究为临床上对NAFLD和血糖异常这两种疾病采取共同防治的治疗思路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糖异常 双向时序关系 队列研究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阿合叶尔克·哈冷别克 汪嘉卉 +3 位作者 欧欣 佟超 倪雪桐 杨兴华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7期816-82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Sinomed、VIP数据库发表的文献,自建库以来到2022年4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 目的系统评价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Sinomed、VIP数据库发表的文献,自建库以来到2022年4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患者14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服用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OR=3.44,95%CI(2.46,4.83),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的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3,95%CI(0.16,1.14),P=0.09]。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有效性方面,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优于单用贝那普利,安全性方面两组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贝那普利 联合用药 氢氯噻嗪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水平模型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汤建敏 佟超 +3 位作者 倪雪桐 阿合叶尔克·哈冷别克 曹腾瑞 杨兴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8-521,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集中8126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用Excel 2019软件整理... 目的了解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集中8126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用Excel 2019软件整理数据。使用SPSS 26.0和Stata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8126名老年人中2574人检出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为31.68%。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95,95%CI:1.67,2.26),65~<70岁(OR=1.23,95%CI:1.19,1.27),70~<75岁(OR=1.20,95%CI:1.16,1.25),75岁及以上(OR=1.31,95%CI:1.27,1.36),吸烟(OR=1.05,95%CI:1.01,1.09),抑郁症状(OR=1.05,95%CI:1.02,1.08),居住在农村(OR=1.08,95%CI:1.05,1.11),患糖尿病(OR=1.05,95%CI:1.01,1.09),有情感问题(OR=1.13,95%CI:1.01,1.26),患脑卒中(OR=1.05,95%CI:1.00,1.10);未婚或丧偶或独居(OR=1.04,95%CI:1.02,1.07)与认知功能障碍高风险相关;小学文化程度(OR=0.66,95%CI:0.64,0.68)、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81,95%CI:0.79,0,83),个人年收入>24000元(OR=0.95,95%CI:0.93,0.98)与认知功能障碍低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及以上人群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现状严峻,且认知功能障碍患病具有区域聚集性,应针对女性、高龄、居住在农村、离婚或丧偶或未婚、吸烟、糖尿病、有情感问题、患有脑卒中、存在抑郁症状等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多水平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