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港口城市的集体记忆“码头遗产”--以上海为例 |
陆邵明
刁嘉辉
赵浩林
李钊
叶荔
汪现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2
|
空间蒙太奇 |
陆邵明
王伯伟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
3
|
乡愁的时空意象及其对城镇人文复兴的启示 |
陆邵明
|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2
|
|
4
|
建筑叙事学的缘起 |
陆邵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8
|
|
5
|
场所叙事及其对于城市文化特色与认同性建构探索——以上海滨水历史地段更新为例 |
陆邵明
|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2
|
|
6
|
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 |
陆邵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4
|
|
7
|
本期聚焦:记忆场所保护与活化利用 |
陆邵明
|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8
|
“物—场—事”:城市更新中码头遗产的保护再生框架研究 |
陆邵明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9
|
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
陆邵明
|
《规划师》
|
2006 |
38
|
|
10
|
上海古典园林曲水园空间结构中的网络特征 |
陆邵明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1
|
城镇景观重构中的全球性与地方性的耦合路径与其界面 |
陆邵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2
|
情结空间──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都市聚居环境中的再现 |
陆邵明
张慧姝
|
《规划师》
|
2001 |
8
|
|
13
|
是废墟,还是景观?──城市码头工业区开发与设计研究 |
陆邵明
|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
1999 |
19
|
|
14
|
塑造激动人心的共享空间 |
陆邵明
朱健
|
《新建筑》
|
2008 |
2
|
|
15
|
上海现代化变迁中的城市文化密码探寻 |
陆邵明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6
|
古运河环境景观设计——以无锡市环城四座公园的景观规划为例 |
陆邵明
张慧姝
|
《中国园林》
|
2003 |
6
|
|
17
|
景观化都市建筑学——从2004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看当代先锋建筑与教育 |
陆邵明
王利民
|
《华中建筑》
|
2006 |
3
|
|
18
|
探讨一种再生的开发设计方式——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 |
陆邵明
|
《新建筑》
|
1999 |
8
|
|
19
|
上海古典园林诗意生成的机制——以古漪园为例 |
陆邵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
2011 |
3
|
|
20
|
绿溪香行月中缘——上海闸北不夜城公共绿地景观设计 |
陆邵明
张慧姝
唐旗生
|
《中国园林》
|
200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