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CAIACN 006-2021降噪耳机质量分析
1
作者 卫文港 董桂官 +2 位作者 陈仁伟 邢广鑫 刘鑫楠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推动降噪耳机标准化工作,介绍了T/CAIACN 006—2021《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并依据该标准对当前市面上主流的降噪耳机进行降噪性能综合评测,分析入耳式、耳罩式降噪耳机降噪性能,总结得出降噪... 为推动降噪耳机标准化工作,介绍了T/CAIACN 006—2021《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并依据该标准对当前市面上主流的降噪耳机进行降噪性能综合评测,分析入耳式、耳罩式降噪耳机降噪性能,总结得出降噪耳机全频带最大降噪深度、平均降噪深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噪耳机 降噪性能 标准 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仁伟 张胜志 乔德平 《体育学刊》 CAS 1997年第3期73-75,共3页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跨世纪体育教师的“摇篮”,同时又是培养社会体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工作母机”,而田径课程又是它的主干课之一,探讨和研究它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高等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与教学的分析...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跨世纪体育教师的“摇篮”,同时又是培养社会体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工作母机”,而田径课程又是它的主干课之一,探讨和研究它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高等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与教学的分析认为: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及社会的需求产生了偏差,可能与它的定位有关,并提出相应的设想建议,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寻求思索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供有关决策部门和同仁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体育教育 田径运动课程 教学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准确度有效值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仁伟 朱长青 岳夕彪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6期20-22,26,共4页
电气参数测量中,有效值检测应用十分广泛。针对一般有效值检测方法的测量准确度普通偏低,根据平均值法和真有效值法的基本原理,先后设计了利用LMC6482放大器代替二极管的精密整流电路和基于真有效值转换器AD637的高精度转换电路。通过... 电气参数测量中,有效值检测应用十分广泛。针对一般有效值检测方法的测量准确度普通偏低,根据平均值法和真有效值法的基本原理,先后设计了利用LMC6482放大器代替二极管的精密整流电路和基于真有效值转换器AD637的高精度转换电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这两种有效值转换电路均能实现高准确度测量。精密整流电路仅限于标准信号,而基于AD637的转换电路的适用范围更广。该设计在数字多用表和有关有效值测量功能的虚拟仪器的设计上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整流电路 真有效值法 LMC6482 AD6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372的USB虚拟交流电压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仁伟 朱长青 +1 位作者 王军阵 岳夕彪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9期69-72,共4页
为了实现对交流电压进行安全、精确测量,设计实现了基于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2的虚拟交流电压表。系统以CH372芯片和单片机STC11F08XE构成USB控制通信模块,以精密电阻、仪用放大器AD620、继电器及真有效值转换器AD637组成精密调理电路,采... 为了实现对交流电压进行安全、精确测量,设计实现了基于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2的虚拟交流电压表。系统以CH372芯片和单片机STC11F08XE构成USB控制通信模块,以精密电阻、仪用放大器AD620、继电器及真有效值转换器AD637组成精密调理电路,采用VB6.0设计了友好的应用界面,实现了对交流电压的自动、手动量程的控制与测量。实验表明:该虚拟交流电压表的测量准确度达到了预定的误差要求。该设计在基于USB接口的虚拟多用表的设计和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372 虚拟交流电压表 VISUAL Ba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再次气管插管12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仁伟 刘平波 +3 位作者 高纪平 马乐龙 王敬华 曾德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以便积极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2004年1月施行CPB心脏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12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经再插管后6例存活,6例死亡,死亡率50%(6/12)。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以便积极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2004年1月施行CPB心脏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12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经再插管后6例存活,6例死亡,死亡率50%(6/12)。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应用综合治疗措施,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可以有效地减少再插管现象,有利于体外循环术后患者顺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插管法 气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体外循环手术期胰岛素抵抗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仁伟 罗金文 +2 位作者 易立文 刘剑 陈京南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婴儿围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进行观察,探讨IR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行CPB手术的婴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 目的:通过对婴儿围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进行观察,探讨IR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行CPB手术的婴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麻醉诱导后5 min、CPB启动前、CPB启动后15 min、主动脉开放5 min、CPB结束15 min 5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查血糖及血浆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同时记录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取HOMA-IR峰值时间点将患儿分为高IR组和低IR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别。结果:患儿围CPB期胰岛素、血糖及HOMA-IR在麻醉后逐渐升高,于主动脉开放后达到峰值,各时间点与麻醉诱导后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IR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手术强烈应激刺激引起的代谢紊乱程度能够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预后,降低CPB手术中患儿机体IR程度以及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的程度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胰岛素抵抗 预后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仁伟 祝兴元 +2 位作者 周文武 刘平波 高纪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对婴幼儿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乌司他丁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连续50例体重10 kg以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和(U组)对照组(C组),每组25...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对婴幼儿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乌司他丁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连续50例体重10 kg以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和(U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U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0 000 U/kg,C组未使用乌司他丁.选取CPB启动前、结束后1 h、1 d、7 d共4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术后1 d U组CD4+高于C组(P〈0.05),CD3+及CD4+/CD8+明显高于C组(P〈0.01),CD8+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7 d U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体外循环可抑制婴幼儿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乌司他丁能够改善体外循环造成的免疫抑制.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06TJ41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淋巴细胞/免疫学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在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仁伟 罗金文 +2 位作者 曾德斌 阳广贤 王敬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比较小儿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13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先心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实施右腋下小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102例,与同期胸骨正中切口手术主要诊断类似患儿102例... 目的比较小儿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13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先心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实施右腋下小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102例,与同期胸骨正中切口手术主要诊断类似患儿102例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24h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右腋下小切口优于胸骨正中切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能安全有效地完成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胸骨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仁伟 苏瑄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86-89,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活动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牧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观、特征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对西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了... 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活动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牧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观、特征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对西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村体育 发展研究 基本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与乌司他丁合用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仁伟 高纪平 +2 位作者 刘平波 周文武 王敬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乌司他丁合用对体外循环(CPB)术后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7 kg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新生儿及低体重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氨茶碱组(A组)、乌司他丁组(U组)、联合组(A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麻醉诱导后静脉...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乌司他丁合用对体外循环(CPB)术后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7 kg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新生儿及低体重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氨茶碱组(A组)、乌司他丁组(U组)、联合组(A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氨茶碱5mg/kg,并在CPB过程中按0.5 mg/kg/h维持;U组在CPB过程中按10000 U/kg应用乌司他丁;AU组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C组未给予氨茶碱及乌司他丁。选取CPB启动前(t_1)、结束时(t_2)、CPB后1 h(t_3)、CPB后6 h(t_4)、CPB后24 h(t_5)5个时间点,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CPB后1 h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水平。结果血浆TNF-α、IL-6、IL-8和IL-10在t_2开始升高,t_3达峰值;BALF中TNF-α、IL-6水平高于血浆水平。与C组相比,A组、U组、AU组CPB结束后各时间点血浆TNF-α、IL-6、IL-8、IL-10及BALF中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AU组效果更明显。结论氨茶碱和乌司他丁可抑制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围术期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炎症 氨茶碱/药理学 胰蛋白酶抑制剂/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干预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仁伟 罗金文 +1 位作者 黄鹏 邓喜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927-930,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对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n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mV SD)介入治疗后早期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湖南省...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对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n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mV SD)介入治疗后早期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经导管封堵介入治疗pmV SD术后早期发生CAVB且2周内行封堵器取出术的6例患儿临床资料。外科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并矫正并发畸形。结果 6例CAVB患儿中4例行三尖瓣隔瓣辅助切口; 1例VSD行带垫间断褥式缝合,5例行连续缝合自体心包补片修补术; 2例合并卵圆孔未闭同期修补。6例CAVB患儿行外科手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时间1~41 h,平均25. 4 h,2例因早期心动过缓,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所有患儿随访1~6年,平均26. 3个月,无1例发生死亡,心律及心功能基本正常,室间隔缺损修补处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无明显反流。结论 pmV SD经导管封堵介入术后发生CAVB的患儿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外科手术治疗,有利于CAVB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外科手术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陈仁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8,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等方法,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农牧民的体育价值取向趋于一致。社会发展和经济滞后、体育消费低、不良生活方式、余暇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等是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主... 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等方法,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农牧民的体育价值取向趋于一致。社会发展和经济滞后、体育消费低、不良生活方式、余暇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等是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对农村体育的宣传和经费投入,创编农村体育活动项目,建立配套的体育活动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 体育 发展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表象训练对分立运动技能学习与保持的实验研究——以背向滑步推铅球和挺身式跳远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仁伟 何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90,共5页
将表象训练运用于田径分立运动技能教学实践中,结果表明:在田径分立运动技能的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与保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有效的学习动机;可以缓... 将表象训练运用于田径分立运动技能教学实践中,结果表明:在田径分立运动技能的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与保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有效的学习动机;可以缓解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在技能表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训练 分立运动技能 技能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移动电站测速设备的硬件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仁伟 朱长青 +1 位作者 叶秀羲 岳夕彪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1期54-56,59,共4页
军用移动电站电磁干扰严重,为提高军用移动电站测速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高效机动需求,提出了将转速传感器采集的的脉冲信号频率先转换成直流电压再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显示的设计思想,提高了测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将USB总线技... 军用移动电站电磁干扰严重,为提高军用移动电站测速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高效机动需求,提出了将转速传感器采集的的脉冲信号频率先转换成直流电压再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显示的设计思想,提高了测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将USB总线技术应用于测速系统,以其方便快捷、即插即用、高性能、热插拔等优良性能满足测速设备的快速机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331 ICL7135 CH372 USB采集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适当切开修补室间隔缺损的近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仁伟 罗金文 +4 位作者 刘剑 黄鹏 曾德斌 刘平波 周文武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tricuspid valve detachment,TVD)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行VSD修补的1 0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1例采用TVD技术(... 目的探讨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tricuspid valve detachment,TVD)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行VSD修补的1 0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1例采用TVD技术(TVD组),810例未采用TVD技术(非TVD组)。所有患者在术前与术后3 d、1个月、6个月及1年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评估三尖瓣返流(tricuspic regurgitation,TR)情况。结果 695例补片修补VSD,其中TVD组209例(128例使用单独缝线修补瓣叶切口,81例使用VSD补片缝线),非TVD组486例;另326例直接缝合VSD,其中TVD组2例(使用VSD补片缝线直接修补瓣叶切口),非TVD组324例。671例进行了合并畸形手术,其中TVD组115例(占TVD组54.5%),非TVD组556例(占非TVD组68.6%)。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TVD组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非TVD组出现3例,均于术后10 d内恢复窦性。术后3 d VSD残余漏11例,其中TVD组3例,非TVD组8例;TVD组轻度以上的TR病例14例,非TVD组有47例。两组均无因TR和残余漏而再手术者。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1%VS 7.2%,P>0.05)。所有病人随访1年,无远期死亡病例,均无残余漏需远期再手术者。术后1年TVD组无轻度以上TR,非TVD组有8例轻度以上T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因TR再手术者。结论 TV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能改善VSD的暴露,与传导阻滞、手术时间延长以及TR无相关性。TVD能保护三尖瓣瓣叶结构,减少术后严重T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 三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仁伟 周文武 +4 位作者 黄鹏 曾德斌 刘剑 罗金文 刘平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2-283,共2页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S)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VSD合并RVOTS手术治疗76例。结果:全组均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VSD合并RVOTS术前易漏诊;术中仔细探查、有效疏通,效果良好。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右室流出道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仁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入手 ,以转变教育观念 ,开展素质教育为契机 ,构建高师体育新理念为先导 ,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教育教学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整体... 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入手 ,以转变教育观念 ,开展素质教育为契机 ,构建高师体育新理念为先导 ,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教育教学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研究和实践 .研究实践和结果表明 :应转变现行高师体育教育传统的与中学“对口”教学的“小师范”教学观念 ,重新建构高师体育教育教学面向终身教育和社会化开放的“大师范”教学新理念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探索教学规律和模式 ,更新教材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教学 教学改革 体育教育产业 高师 教材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项目迁移的项群训练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仁伟 霍凯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年第4期55-56,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等,以优秀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麦久的项群训练理论,对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项目的迁移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探寻出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项目迁移的特征和规律。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项群训练理论 竞技运动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体育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仁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年第2期4-5,共2页
发展成人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建立学习化社会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重新构建体育成人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 ,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是 2 1世纪我国体育成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体育成人高等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观念 教学管理 课程标准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仁伟 周文武 +3 位作者 罗金文 易立文 刘平波 高纪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8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手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总结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共33例。本组术毕停体外循环后置管测定肺动脉压力仍...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手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总结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共33例。本组术毕停体外循环后置管测定肺动脉压力仍超过体动脉压力(桡动脉置管测定外周动脉压)50%以上,术后1d给予鼻饲西地那非,初始剂量0.5mg/kg,每6h增加0.5mg/kg,直至2mg/kg。观察患者肺动脉压、体动脉压、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机吸入氧浓度的变化。出院前及出院后一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用三尖瓣返流法测定肺动脉压力。【结果】服用西地那非达极量(2mg/kg)1h以后,患者血氧分压上升,肺动脉压下降,体动脉血压无显著变化。使用西地那非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且无停用一氧化氮后肺动脉高压反跳现象发生。全组患者均顺利出院,出院后1个月复查无停药后肺动脉压力反弹。【结论】西地那非可有效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高血压 肺性/药物疗法 哌嗪类/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