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硬膜外血肿伴颞部骨折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中书 陈宇箴 +1 位作者 王晨 江晓云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外血肿伴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例颞骨骨折伴该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9例中有 9例手术治疗 ,手术率 47.4%。结论 保守治疗急性硬膜外血...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外血肿伴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例颞骨骨折伴该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9例中有 9例手术治疗 ,手术率 47.4%。结论 保守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伴颞骨骨折具有临床高危险性 ,即使血肿量仅 2 0 ml也要考虑手术治疗。必要时做增强 CT扫描检查有助于早期判断血肿的变化趋势 ,并选择相应的治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外血肿 颞骨骨折 CT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尽早接受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35
2
作者 陈宇箴 韦树德 +3 位作者 黄永旺 秦超 梁喜安 梁意能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及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介入栓塞治...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及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aSAH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66例)、中期组(95例)及晚期组(68例)。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血清指标及临床结局,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评估血清S100B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患者术后1周S100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C反应蛋白(CRP)显著降低,且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降低程度依次减小,任意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晚期组,早期组和中期组完全栓塞率高于晚期组(P<0.0167);早期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最高,中期组和晚期组依次降低(P均<0.05)。年龄大、动脉瘤直径大、入院Hunt-Hess分级高、晚期手术治疗及S100B水平高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S100B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2.785μg/L,曲线下面积为0.892,敏感性84.3%,特异性86.3%,约登指数为0.706,95%置信区间为0.844~0.940。结论: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尽早接受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能及早减轻脑组织损伤,降低血清S100B水平,且预后良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不同时机 血管介入栓塞 预后 S100钙结合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宇箴 朱春雷 +4 位作者 郑义亮 田学武 袁淮涛 胡克亮 李满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SAH组(10只)、胰岛素组(10只)、胰岛素+依达拉奉组(12只)。采用兔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SAH组(10只)、胰岛素组(10只)、胰岛素+依达拉奉组(12只)。采用兔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第1次注血后30min,胰岛素组及胰岛素+依达拉奉组皮下注射胰岛素0.2U/kg,每日3次,共7d;同时,胰岛素+依达拉奉组经耳缘静脉推注依达拉奉注射液0.5mg/kg,每日2次,共7d。制模第7d测量各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以评估CVS的程度,观察基底动脉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受体(InRa)的表达。结果胰岛素+依达拉奉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0.46±0.3)mm2]与假手术组[(0.48±0.4)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H组[(0.25±0.3)mm2]及胰岛素组[(0.30±0.3)mm2]明显小于假手术组(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血管内皮细胞InRa在SAH组和胰岛素组的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胰岛素+依达拉奉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观察显示:假手术组内皮细胞光滑,血管壁无增厚;SAH组及胰岛素组血管壁明显增厚,内皮细胞皱缩;胰岛素+依达拉奉组管壁稍厚,内皮细胞舒展无皱缩。结论胰岛素与依达拉奉联合运用可有效缓解兔实验性SAH后的C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胰岛素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延期性脑积水的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宇箴 朱春雷 +3 位作者 胡克亮 李满强 郑义亮 成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延期性脑积水的防治方法。方法在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行腰穿腰大池置管并注入尿激酶,夹管2小时后持续引流。结果36例无延期性脑积水,占90%,4例出现延期性脑积水,占10%。结论在脑室持续引...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延期性脑积水的防治方法。方法在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行腰穿腰大池置管并注入尿激酶,夹管2小时后持续引流。结果36例无延期性脑积水,占90%,4例出现延期性脑积水,占10%。结论在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行腰穿置管,注入尿激酶夹管2h后持续引流,能降低延期性脑积水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室出血 延期脑积水 尿激酶 蛛网膜下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宇箴 韦树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8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比较... 目的:探究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比较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为比较组患者采用经颞叶皮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程度、GC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1)研究组患者中血肿清除程度>90%患者的占比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2)研究组患者术后7 d的GCS评分、术后30 d的ADL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结论:用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血肿的清除程度,改善其意识障碍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侧裂入路 经颞叶皮层入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64例
6
作者 陈宇箴 朱春雷 +1 位作者 郑义亮 胡克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4期1694-1695,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本科2006年2月~2008年5月间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单纯脑出血6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完全清除血肿47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5例,术后再出血2例,死亡5例。结论小骨窗...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本科2006年2月~2008年5月间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单纯脑出血6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完全清除血肿47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5例,术后再出血2例,死亡5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能尽早彻底清除血肿,减轻继发性脑组织损害,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 早期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管健 邓文彬 +2 位作者 朱春雷 陈宇箴 郑义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用药14d。观察意识觉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以及康复期疗效即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结果治疗组意识觉醒时间、不同时期GCS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缓解脑血管痉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期治疗组GOS分级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残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并可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参附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联合即溶止血纱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陈宇箴 韦树德 《大医生》 2020年第1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析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联合即溶止血纱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 目的探析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联合即溶止血纱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联合即溶止血纱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进行内镜下清除脑内血肿方法治疗,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血肿残留5%以内分别占比85.00%、9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二次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时间指标、费用相比,研究组时间均较短,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ADL及NF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评分相比,研究组NFDS评分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联合即溶止血纱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明显,止血效果好,血肿清除率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外侧裂周围的脑组织功能,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外侧裂入路 即溶止血纱 基底节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韦述志 韦树德 陈宇箴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与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84例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资料。42例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单侧组),42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双侧组)。结... 目的探讨双侧与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84例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资料。42例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单侧组),42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双侧组)。结果术后4 h、12 h、24 h、72 h、7 d,两组颅内压呈逐步降低趋势(P<0.05),而且双侧组均明显低于单侧组(P<0.05)。术后第14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双侧组均明显低于单侧组(P<0.05)。双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43%,9/42)明显低于单侧组(35.71%,16/42;P<0.05)。伤后6个月,双侧组预后良好率(61.90%,26/42;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单侧组(42.86%,18/42;P<0.05)。结论对于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去骨瓣减压术具有一定效果,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较单侧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去骨瓣减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永旺 范学政 +4 位作者 梁喜安 梁意能 韦述志 韦树德 陈宇箴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6期120-121,共2页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室内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室内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引流管2 cm、4 cm处丝线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GO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观察组引流管2 cm、4 cm处丝线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室内出血患者治疗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脑室内出血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后,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下 脑室内出血 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义亮 朱春雷 陈宇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4期161-162,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患者,手术治疗105例,非手术治疗47例,随访1年,132例存活。92例患者恢复良好,轻残17例,中... 目的: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患者,手术治疗105例,非手术治疗47例,随访1年,132例存活。92例患者恢复良好,轻残17例,中残13例,重残10例,死亡20例,病死率为13.16%。结论:院前急救、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和有效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应积极救治,以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侧脑室行外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破入脑室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永旺 范学政 +4 位作者 梁喜安 梁意能 韦述志 韦树德 陈宇箴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侧脑室行外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破入脑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破入脑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实验组双侧脑室行... 目的探讨单侧、双侧脑室行外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破入脑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破入脑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实验组双侧脑室行外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单侧脑室行外置管引流治疗,分析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破入脑室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破入脑室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引流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恢复良好率为52.00%,高于对照组的恢复良好率24.00%,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0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破入脑室患者接受单侧、双侧脑室外置管引流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双侧脑室行外置管引流治疗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穿刺引流 高血压性脑出血 破入脑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克林澳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文彬 赵光虎 +3 位作者 管健 郑义亮 陈宇箴 成毅 《中国医药》 2006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克林澳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均在颅脑损伤后6h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克林澳静脉滴注,160mg/d,连续1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克林澳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均在颅脑损伤后6h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克林澳静脉滴注,160mg/d,连续14d为1个疗程。把意识觉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作为观察分析指标。结果2组对比,治疗组意识觉醒时间,不同时期GCS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缓解脑血管痉挛效果以及G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克林澳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可靠,可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克林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义亮 陈宇箴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5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微创组治疗后神经...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微创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有效率63.79%,手术组有效率43.1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损伤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CT立体定位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成像序列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海花 陈宇箴 巫新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0期1878-1880,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中应用磁敏感成像(SWI)序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10~2019.05期间4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CT、MRI检查资料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MRI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检查,分析颅脑外伤SWI序列病变特点。结果:40例颅脑外伤患者...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中应用磁敏感成像(SWI)序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10~2019.05期间4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CT、MRI检查资料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MRI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检查,分析颅脑外伤SWI序列病变特点。结果:4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单一性外伤22例,复合型外伤18例。40例颅脑外伤患者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16例:单纯DAI 6例,合并其他颅内外伤病变10例。SWI序列上DAI呈现出斑点低信号;MRI(包括SWI序列)检测出病灶数共计68个,SWI检出62个(91.18%),常规CT平扫检出病灶共计51个(75%),SWI序列检测DAI敏感性高于CT(P<0.05)。结论:SWI序列能够有效检出颅脑外伤颅内病变,在检出DAI方面更具敏感性,可有效评价颅脑外伤的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成像 颅脑外伤 核磁共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