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AIDS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建钢 钟志华 +1 位作者 吴小燕 桂希恩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病 (白念病 )在艾滋病 (AIDS)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方法 :对 2 0例HIV AIDS患者进行系统体检 ,重点观察口腔病损情况 ,并行刮片检查和真菌培养。结果 :全身症状主要为间断咳嗽、...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病 (白念病 )在艾滋病 (AIDS)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方法 :对 2 0例HIV AIDS患者进行系统体检 ,重点观察口腔病损情况 ,并行刮片检查和真菌培养。结果 :全身症状主要为间断咳嗽、长期腹泻、低热、肝脾肿大、进行性体重减轻。 18例发生严重的口腔白念病 ,1例伴消化道白念菌感染。结论 :HIV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易引起真菌、细菌、病毒等机会性感染 ,口腔白念病常被认为是HIV感染的先兆症状 ,也易合并或继发于其它病损 (如毛状白斑、卡波济肉瘤及口腔溃疡 ) ,对其早期诊治 ,可防止感染向口咽、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HIV感染 艾滋病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及AIDS患者常见口腔损害(附7例报道)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建钢 向黎 +1 位作者 桂希恩 李辉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鉴别诊断 HIV感染 AIDS 口腔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瘀证与老年舌微循环障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建钢 吴小燕 李辉菶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8-109,I001,共3页
目的 应用祖国医学血瘀证学说 ,分析舌微循环障碍在舌痛症中的发病作用 ,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方法 对 40例老年舌循环障碍患者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查 ,采用当归注射液为主的活血化瘀治疗。结果... 目的 应用祖国医学血瘀证学说 ,分析舌微循环障碍在舌痛症中的发病作用 ,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方法 对 40例老年舌循环障碍患者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查 ,采用当归注射液为主的活血化瘀治疗。结果 受检患者血液粘度多项指标升高 ,微血管形态、结构异常 ,毛细血管出现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舌微循环障碍属血瘀证局部表现 ,对老年患者应警惕瘀血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的活血化瘀疗法具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痛 微循环 血瘀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失败原因探析及再种植处理的体会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建钢 张文捷 +1 位作者 铁朝荣 帅李娅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522-523,543,共3页
目的分析种植义齿失败原因,探讨再种植手术技巧。方法 1998年1月—2010年1月623例种植修复病例中,失败病例31例,共计52枚种植体。从脱落时间、部位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分析失败原因;并对失败病例进行再种植及疗效评估。结果 52例... 目的分析种植义齿失败原因,探讨再种植手术技巧。方法 1998年1月—2010年1月623例种植修复病例中,失败病例31例,共计52枚种植体。从脱落时间、部位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分析失败原因;并对失败病例进行再种植及疗效评估。结果 52例脱落种植体,85%(44枚)发生于上部结构修复前,上颌第一磨牙种植体脱落率远高于其他牙位;上颌窦穿通和牙槽骨壁侧穿是种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并发症。失败病例的再种植时间为3~6个月,2枚种植体脱落后进行第3次种植手术并仍获得临床成功。结论骨整合作用是种植义齿存活的关键因素,它受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为骨质疏松所致的骨密度降低,后者包括局部病变(牙周病)和局部解剖条件限制,即上颌窦和下牙槽神经所致的骨量不足,种植失败后再种植仍能取得首次种植同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干燥^(60)钴灭菌表面脱钙异体骨修复种植周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钢 帅李娅 +3 位作者 张伟 铁朝荣 陈新明 赵怡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 :探讨种植周骨缺损修复的骨移植治疗新途径 ,提高种植义齿的成功率。方法 :冷冻干燥60 钴灭菌表面脱钙异体骨 ,修复 8例种植区骨缺损患者 ,观察种植体动度、GI及X线改变等临床指标。结果 :随访 6~ 2 4月 ,8例植骨手术均获成功 ,... 目的 :探讨种植周骨缺损修复的骨移植治疗新途径 ,提高种植义齿的成功率。方法 :冷冻干燥60 钴灭菌表面脱钙异体骨 ,修复 8例种植区骨缺损患者 ,观察种植体动度、GI及X线改变等临床指标。结果 :随访 6~ 2 4月 ,8例植骨手术均获成功 ,无一例种植体周围炎发生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良好 ,第 1年种植体周牙槽嵴顶吸收 1~ 2mm。结论 :冷冻干燥60 钴灭菌表面脱钙异体骨 ,既有一定的力学支持能力 ,又有骨诱导作用 ,且可塑性强 ,适用于修复不同形态的种植区骨缺损 ,并能室温保藏 ,携带方便 ,易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治疗 骨缺损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舌微循环障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建钢 吴小燕 李辉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2,108,共3页
目的 :探讨舌痛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舌微循环障碍所致舌痛患者进行组织学、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查 ,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此类患者虽无典型微血管炎症 ,但均存在明显的高粘血症及微循环障碍。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探讨舌痛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舌微循环障碍所致舌痛患者进行组织学、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查 ,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此类患者虽无典型微血管炎症 ,但均存在明显的高粘血症及微循环障碍。中西医结合治疗后 ,16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 ,2例患者症状好转。随访 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舌微血管障碍可能是舌痛的病因之一 ,采用当归注射液为主的中西医活血化瘀疗法 ,可获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痛 微循环障碍 血液流变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与腮腺肿瘤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建钢 范崇德 +1 位作者 魏爱娣 贺小玲 《医学新知》 CAS 1997年第4期149-150,156,共3页
为探讨人类乳头状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与腮腺肿瘤关系,采用PCR技术检测18例石蜡包埋的腮腺良、恶性肿瘤标本中HPV6.11和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15例多形性腺癌和3例恶性肿瘤标本中,HPV6,11均为阴性反应,HPV16,1... 为探讨人类乳头状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与腮腺肿瘤关系,采用PCR技术检测18例石蜡包埋的腮腺良、恶性肿瘤标本中HPV6.11和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15例多形性腺癌和3例恶性肿瘤标本中,HPV6,11均为阴性反应,HPV16,18阳性反应各1例(1/15和1/3)。提示HPV16,18有高度致癌性。考虑到腮腺与口腔组织所处的环境差异,HPV16,18的致癌作用可能表现为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种植术后上部结构的早期修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钢 铁朝荣 +2 位作者 张淑琴 杨大珍 李清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1-22,50,共3页
目的 :依据即刻加载种植理论 ,对一期法种植前牙进行早期、永久性牙冠修复。方法 :CDIC锥状螺旋和叶状种植体植入前牙缺失区 ,术后一周内完成釉质瓷或烤瓷牙冠修复。结果 :42枚前牙种植义齿随访0.5~2年 ,临床成功率95%。结论 :前牙CDI... 目的 :依据即刻加载种植理论 ,对一期法种植前牙进行早期、永久性牙冠修复。方法 :CDIC锥状螺旋和叶状种植体植入前牙缺失区 ,术后一周内完成釉质瓷或烤瓷牙冠修复。结果 :42枚前牙种植义齿随访0.5~2年 ,临床成功率95%。结论 :前牙CDIC种植术后 ,在无创伤条件下 ,可不经临时义齿过渡期 ,而直接进行早期、永久性牙冠修复 ,该方法能缩短修复周期 ,节省治疗费用 ,有利于保持牙槽嵴高度 ,及时满足患者美观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修复学 前牙 即刻加载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微循环障碍与活血化瘀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建钢 吴小燕 +1 位作者 贺凌飞 李辉奉 《中国微循环》 199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舌痛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舌微循环障碍患者进行了组织学、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研究,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此类患者虽无明显血管炎症,但均存在明显的高粘血症及微循环障碍。结论首次提出舌微血管障碍可... 目的探讨舌痛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舌微循环障碍患者进行了组织学、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研究,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此类患者虽无明显血管炎症,但均存在明显的高粘血症及微循环障碍。结论首次提出舌微血管障碍可能是香痛的病因之一,采用当归注射液为主的中西医活血化瘀疗法,可获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痛 微循环 活血化瘀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龈式非翻瓣微创种植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建钢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2-92,共1页
目的:随着种植器械的改进、种植技术的改良以及患者要求的提升,微创手术正在成为牙种植术的新潮流。作者通过多项改良的微创种植工具,经数年临床病例检验,提出一种新型种植手术方式,旨在减少手术损伤,更好地普及和推广种植技术。方法:... 目的:随着种植器械的改进、种植技术的改良以及患者要求的提升,微创手术正在成为牙种植术的新潮流。作者通过多项改良的微创种植工具,经数年临床病例检验,提出一种新型种植手术方式,旨在减少手术损伤,更好地普及和推广种植技术。方法:粘骨膜刻度探针(专利产品)测量种植区软组织厚度,结合CBCT或口腔全景片测量的牙槽骨厚度。在获得软硬组织测量数据后,采用有刻度标识的先锋钻(专利产品)制备种植窝洞,常规扩孔后植入种植体,抗菌素生理盐水冲洗窝洞。派利奥缓释剂封闭种植创口。一期法手术,无需缝合和拆线。结果:15例手术病例术后创口无出血、无水肿、无感染,多数患者不需口服抗菌药物。无一例种植体周围炎发生。讨论:该方式适用于牙间距较小的小直径(如2.8mm-3.0mm)种植体植入术。由于长期失牙后邻牙倾倒,常常致种植术区近远中径窄小;或者种植区牙槽嵴尖锐如山嵴状,唇侧骨质缺损(多见于上颌侧切牙);在此类解剖条件下,环切式非翻瓣术难以实施。而翻瓣手术创伤较大,患者不易接受。因此,采用穿龈式手术入路有其独特优点。穿龈术后遗留在窝洞内的上皮组织碎片经冲洗可基本清除,即便残余的少量上皮细胞也因无血供支配和细胞凋亡作用而不能生长(否则即成为肿瘤细胞)。结论:穿龈式非翻瓣手术简单易行,术后反应小,受到患者青睐。15年临床经验证实,无一例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全部病例均有良好的骨结合过程,未见纤维愈合病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术 微创手术 临床应用 测量数据 摘要 翻瓣 生理盐水冲洗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_(53)蛋白在口腔鳞癌和癌前病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建钢 WAYeudell 《医学新知》 CAS 1995年第2期57-58,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0例口腔鳞癌和4例口腔粘膜不典型增生标本,进行了P_(53)蛋白质(?)定。结果显示:80%的鳞癌标本和25%的不典型增生组织,出现P_(53),阳性细胞,本实验提示P_(53)畸变与口腔鳞癌的早期阶段有关。
关键词 抑癌基因 口腔肿瘤 鳞癌 癌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难忘的跨国“家访”——兼谈来华留学生教育
12
作者 陈建钢 张蓓蓓 许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5期704-705,共2页
通过一次越南留学生"家访",进一步加深了师生情谊,结合多年与海外留学生相处经历,更加深刻领悟到我国来华留学生政策的深远政治影响力。
关键词 留学生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细胞周期调控
13
作者 陈建钢 《医学新知》 CAS 1996年第1期46-47,共2页
自80年代中叶,Derynck第一次成功地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来,人们对其复杂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由于该细胞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功能,并且能与抑癌基因相协同,对上皮肿瘤产生强大的抑制效应,故... 自80年代中叶,Derynck第一次成功地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来,人们对其复杂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由于该细胞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功能,并且能与抑癌基因相协同,对上皮肿瘤产生强大的抑制效应,故已引起肿瘤学家的极大兴趣。随着TGF-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将有利于阐明细胞癌变机理,并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细胞周期 调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制基因(P_(53))与头颈部肿瘤
14
作者 陈建钢 《医学新知》 CAS 1994年第2期94-96,共3页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癌基因(oncogene)有直接关系.生物学家过去从这一角度来探讨肿瘤的发病机理.现在,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癌症的发生实际上是癌基因与肿病抑制基因(tumour suppressor gene)也称抗癌基因相互作用...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癌基因(oncogene)有直接关系.生物学家过去从这一角度来探讨肿瘤的发病机理.现在,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癌症的发生实际上是癌基因与肿病抑制基因(tumour suppressor gene)也称抗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的激活或后者的突变均能致癌,但机理却不相同:癌基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无限制地生长,而肿瘤抑制基因则是抑制细胞无控制的分裂,如果它发生突变,则细胞分裂的正常抑制将被解除,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抑制基因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尹林 陈建钢 +3 位作者 张汉东 吴文蕾 王志强 刘敏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2179-2182,共4页
目的评价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试验样本共计132例,其中66例对照组,66例试验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静脉滴注左奥硝唑氯化... 目的评价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试验样本共计132例,其中66例对照组,66例试验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静脉滴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给药剂量均为0.5 g,每日2次,3~5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时,试验组临床治愈率为95.45%(63/66),对照组为93.94%(62/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厌氧菌细菌清除率为95.45%(21/22),对照组为96.00%(24/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试验组痊愈率为95.45%(21/22),对照组痊愈率为92.00%(2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66),对照组为15.15%(10/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厌氧菌性口腔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明显优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奥硝唑 奥硝唑 口腔 厌氧菌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氟诱导的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贺凌飞 王阅春 +1 位作者 黄闽 陈建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 :研究硒对氟中毒诱导的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氟中毒组大鼠饮用含 15 0mg·L-1氟化钠 (NaF)的蒸馏水溶液 ,硒氟联合作用组大鼠饮用含 15 0mg·L-1氟化钠(NaF)和 2mg·L-1亚... 目的 :研究硒对氟中毒诱导的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氟中毒组大鼠饮用含 15 0mg·L-1氟化钠 (NaF)的蒸馏水溶液 ,硒氟联合作用组大鼠饮用含 15 0mg·L-1氟化钠(NaF)和 2mg·L-1亚硒酸钠 (Na2 SeO3 )的蒸馏水溶液 ,染毒 4周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 :氟中毒能明显诱导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的DNA损伤 ,总损伤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5 0 .2 0 %和 4 4 .80 % ,而硒对氟造成的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总损伤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4 .6 0 %和 12 .6 0 %。结论 :硒对氟中毒引起的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DNA损伤 口腔粘膜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措施和注意点 被引量:7
17
作者 顾琤 陆孝道 +3 位作者 于进玲 陈建荣 陆青松 陈建钢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适应证和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61例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57例,成功率93.4%,中转手术治疗4例。中转原因与过早下床活动、合...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适应证和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61例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57例,成功率93.4%,中转手术治疗4例。中转原因与过早下床活动、合并其他脏器伤、高龄同时伴有高血压病、CT检查Buntain分型Ⅲ型脾损伤有关。成功病例平均住院20d,47例获得门诊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取患者置入ICU严密监护,绝对卧床休息1~2周,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和红血球压积,动态床边B超检查,病情许可下作CT增强检查等措施,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在基层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创伤和损伤 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缓释蛋白质药物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淑芳 徐咏梅 陈建钢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用N (2 羟基)丙基 3 甲基氯化铵壳聚糖(QC)与三聚磷酸钠(TPP)离子交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粒子,粒径约为110~180nm.经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发现该纳米粒子与QC的结构比较发生了较大改变,形成了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且TPP连接到了纳米粒子Q... 用N (2 羟基)丙基 3 甲基氯化铵壳聚糖(QC)与三聚磷酸钠(TPP)离子交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粒子,粒径约为110~180nm.经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发现该纳米粒子与QC的结构比较发生了较大改变,形成了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且TPP连接到了纳米粒子QC上的铵基位点.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增加BSA的初始浓度可提高纳米粒子对BSA的包封率.交联剂的浓度从0.5g·L-1增加到0.7g·L-1时,纳米粒子对BSA的包封率可从46.7%提高到90%,且载药QC纳米粒子体外释放实验在初期的突释量明显减小(从43%减至28%),载药纳米粒子突释之后均呈现缓慢而持续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季铵盐 纳米粒子 蛋白质载体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综合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建钢 吴小燕 李辉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8-218,共1页
白塞综合(Behcer'ssyndrome,BS)又名单口-眼-生殖器三联征,90%以上的BS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病程长,易复发,治疗颇为棘手。BS的确切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有学者认为与微循环障碍[1... 白塞综合(Behcer'ssyndrome,BS)又名单口-眼-生殖器三联征,90%以上的BS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病程长,易复发,治疗颇为棘手。BS的确切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有学者认为与微循环障碍[1]和纤溶系统功能降低有关。祖国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氏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肿瘤与癌基因c-myc抑癌基因p53和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建钢 范崇德 +3 位作者 李清 贺小玲 喻伦银 毛永荣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PCR技术和核酸电泳方法,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和其它类型良恶性肿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c-myc和p53阳性率分别为50%(10/20)和25%(5/20,均远低于涎腺恶性肿瘤阳性率100%(3/3),提示c-myc表达与...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PCR技术和核酸电泳方法,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和其它类型良恶性肿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c-myc和p53阳性率分别为50%(10/20)和25%(5/20,均远低于涎腺恶性肿瘤阳性率100%(3/3),提示c-myc表达与涎腺上皮细胞增殖速度加快有关,其表达率升高,与细胞癌变有密切联系。p53阳性表达率,虽在恶性肿瘤较高,但仅为判断细胞分化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关于腮腺肿瘤与HPV关系,15例多形性腺瘤和3例腮腺癌中,HPV6.11均为阴性,HPV16.18阳性反应各为1例(1/5和1/3),远远低于HPV16.18在口腔肿瘤中的感染率,考虑到腮腺与口腔组织所处环境差异(后者易受烟草刺激),HPV16.18的致癌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P53 人乳头状瘤病毒 癌基因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