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识别能力在神经认知与社会功能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滔 屈威 +3 位作者 宋佳起 张蒙 范宏振 谭淑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神经认知通过面孔情绪识别影响社会功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3例,年龄(40±12)岁,首次发病年龄(24±8)岁,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总分(60.4±16.1...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神经认知通过面孔情绪识别影响社会功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3例,年龄(40±12)岁,首次发病年龄(24±8)岁,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总分(60.4±16.1)分。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MATRICS标准化认知成套测验(MCCB)和面孔情绪识别测试(FERT)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神经认知和面孔情绪识别能力。结果:在患者MCCB因子分和PSP子维度的关系中,快乐(ACME=0.021,P<0.01)面孔识别在社会有益活动维度上起到中介作用,悲伤(ACME=-0.026,P<0.05)和惊奇(ACME=-0.017,P<0.05)面孔识别在自我照料维度上起中介作用,悲伤(ACME=-0.025,P<0.05)和恐惧面孔识别(ACME=-0.025,P<0.001)在扰乱及攻击行为维度上起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识别可能在社会功能障碍的神经认知机制中起中介作用,且不同维度的社会功能障碍与特定情绪类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神经认知 面孔情绪识别 因果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针灸治疗结直肠癌文献计量学分析
2
作者 吴卉 陈海滔 姚庆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通过对近25年来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以“结直肠癌”和“针灸”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1... [目的]通过对近25年来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以“结直肠癌”和“针灸”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1998年1月至2023年12月针灸治疗结直肠癌领域的相关文献。筛选出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入Zotero软件进行查重,经数据格式转换后导入CiteSpace 6.2.R 6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307篇相关文献,文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2020年有显著增长。图谱中共出现262个核心作者,作者团队之间的合作较少。研究机构主要为各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机构间的合作联系呈现地域性。关键词分析可见,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耳穴贴压、电针、足三里、腹腔镜、胃肠功能等,未来研究方向将侧重于术后康复领域。[结论]针灸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领域需加强作者与机构间的合作,加强跨地区的研究合作,开展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为针灸在结直肠癌的应用推广提供充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结直肠癌 足三里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中医 肿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黄芩-苦参药对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黄闻柏 李鑫煜 +3 位作者 邢晨熙 陈海滔 姚庆华 姜靖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黄芩-苦参治疗结肠癌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药物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TCMSP平台获取黄芩-苦参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标;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搜索获得结肠癌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 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黄芩-苦参治疗结肠癌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药物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TCMSP平台获取黄芩-苦参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标;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搜索获得结肠癌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PPI)分析,构建PPI网络图;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制“黄芩、苦参-结肠癌成分-靶点-通路”图,并对网络图进行拓扑分析。从PDB数据库中获得的靶蛋白晶体结构导入Autodock软件,对活性成分和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筛选获得黄芩-苦参47种有效成分及167个蛋白靶点,其中与结肠癌相关潜在靶点124个。黄芩-苦参治疗结肠癌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木樨草素、黄芩素、刺芒柄花素、β-谷甾醇和豆甾醇等,通过调控蛋白质为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原癌基因(JUN)、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等关键疾病靶点起到抗结肠癌的效果。GO功能分析发现2019个条目,KEGG通路分析发现330个条目。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黄芩-苦参可能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结肠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芩-苦参药对活性成分与结肠癌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黄芩-苦参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并为黄芩-苦参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黄芩 苦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靶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营养的中西医全程管理新模式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海滔 陆怡 +2 位作者 徐超 郭勇 姚庆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370-375,共6页
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尤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肿瘤营养治疗作为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肿瘤基本治疗方法外的另外一种治疗手段,应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研究表明... 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尤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肿瘤营养治疗作为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肿瘤基本治疗方法外的另外一种治疗手段,应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合理的肿瘤营养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抗肿瘤治疗疗效、降低抗肿瘤治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加患者总生存期。因此,肿瘤营养治疗在整个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西医作为我国的两大医学体系,在防治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肿瘤营养不良多纳入“虚劳”的范畴。根据“扶正培本”、“虚则补之”的中医理论进行治疗,中医在防治肿瘤营养不良的发病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基于如今临床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模式,本文将从中西医角度对消化道肿瘤营养治疗进行综合分析,为提出消化道肿瘤营养全程管理新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营养 消化道肿瘤 中西医整合 全程管理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在肿瘤免疫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海滔 徐超 姚庆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几年,中国国民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医药治疗作为肿瘤内科学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旨在手术治疗、放化疗和生物学治疗的基础... 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几年,中国国民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医药治疗作为肿瘤内科学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旨在手术治疗、放化疗和生物学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于上述治疗出现的副作用起到增效减毒、协同治疗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临床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成为当前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现代药物提炼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来自于天然植物的中药提取物,因其使用安全性及使用便捷性等优点,已成为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及肿瘤辅助治疗药物,逐渐被临床肿瘤学界所重视。大量研究证明,中药提取物不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而且能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肿瘤免疫监视,保护肠道黏膜屏障,调节肿瘤营养代谢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因此,本文将从中药提取物与免疫器官、炎症细胞因子、细胞防御功能、抗氧化作用及直接抗肿瘤作用五大方面深度解析中药提取物在肿瘤免疫营养治疗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肿瘤 免疫营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用药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燕 陈海滔 姚庆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查阅2006至2015年围手术期食管癌中医治疗的相关文献,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和Carma算法对药物及药物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的中...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查阅2006至2015年围手术期食管癌中医治疗的相关文献,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和Carma算法对药物及药物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的中药中,补虚药所在比例最大(28.5%),其次为理气药(12.6%),最常用的前6味药为甘草、厚朴、白术、茯苓、黄芪和木香。在药对及药组分析中,甘草-白术和甘草-茯苓是置信度最高的药对,甘草和白术-茯苓为置信度最高的药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以扶正为主,理气为辅,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理气通腑为基本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围手术期 中医药疗法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株NKD2及CXCR4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寒露 陈海滔 +1 位作者 徐超 姚庆华 《中国肿瘤》 CAS 2016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SW620细胞及裸鼠NKD2、CXCR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MTS检测姜黄素对SW620细胞活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Real-time q 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SW620细胞及转染NKD2 si RNA后SW620细胞内NKD2、CXCR4蛋白和m ...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SW620细胞及裸鼠NKD2、CXCR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MTS检测姜黄素对SW620细胞活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Real-time q 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SW620细胞及转染NKD2 si RNA后SW620细胞内NKD2、CXCR4蛋白和m RNA表达的影响。雄性BALB/c裸鼠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姜黄素组,每组4只。采用皮下接种SW620细胞。造模后第7d开始给对照组与姜黄素组分别注射对照液和100mg/kg·d浓度的姜黄素悬液,连续用药14d。给药后检测瘤体体积,通过Real-time q PCR检测瘤体组织内NKD2及CXCR4表达水平。[结果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性上调SW620细胞内NKD2表达及下调CXCR4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转染后发现能上调姜黄素处理后的肿瘤细胞CXCR4的表达水平。体内实验表明姜黄素抑瘤率为30.69%。通过q PCR发现瘤体组织中NKD2的表达量增加,CXCR4的表达量显著性降低。[结论]姜黄素均能从体内外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SW620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上调抑制基因NKD2的表达,抑制Wnt信号通路,进而下调肿瘤细胞CXCR4表达,从而起到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SW620结肠癌细胞 NKD2 CXCR4
原文传递
姜黄素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海滔 徐超 姚庆华 《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S检测姜黄素对HCT116细胞活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blot、Real-time q 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CT116细胞Wnt相关基因(β-catenin、TCF4)及EMT相关基因(E-cadhe...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S检测姜黄素对HCT116细胞活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blot、Real-time q 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CT116细胞Wnt相关基因(β-catenin、TCF4)及EMT相关基因(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活性,在12h、24h和48h的IC50分别是61.98±2.68μmol/L,19.64±1.29μmol/L和17.84±1.25μmol/L。姜黄素能下调HCT116细胞内β-catenin和TCF4的表达水平;同时显著性上调E-cadherin及下调Vimentin表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Wnt信号通路活化剂能上调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内的β-catenin表达和下调E-cadherin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基于糖酵解相关基因模型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综合分析
9
作者 张锦 郑瑾 +4 位作者 叶陈晓 陈海滔 李欣荣 肖海娟 郭勇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6期336-345,共10页
目的探讨肿瘤有氧糖酵解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其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1988年1月至2013年12月1 097例乳腺癌组织及112例癌旁正常组织的mRNA表达谱和相应临床数据。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筛选... 目的探讨肿瘤有氧糖酵解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其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1988年1月至2013年12月1 097例乳腺癌组织及112例癌旁正常组织的mRNA表达谱和相应临床数据。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筛选具有显著差异性的糖酵解相关基因(GRG)。利用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出与OS相关的GRG后生成6-GRG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按模型算得中位风险值划分高/低风险组,提取不同组患者的相关GRG表达量后生成热图并进行了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校准图用以验证模型准确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相关GRG的表达量。最后将不同风险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及免疫微环境分析。结果共有6个GRG与OS相关,包括CACNA1H(HR=1.12,95%CI:1.03~1.20,P=0.009)、SDC1(HR=1.22,95%CI:1.06~1.40,P=0.008)、SDC3(HR=0.74,95%CI:0.61~0.90,P=0.003)、NUP43(HR=1.42,95%CI:1.07~1.90,P=0.015)、PGK1(HR=1.74,95%CI:1.36~2.20,P<0.001),CHST1(HR=1.14,95%CI:1.03~1.30,P=0.009),从而构建了6-GRG预后模型。根据模型测算的中位风险值,分为低风险组(n=576)和高风险组(n=521)。基因表达热图发现高风险组中SDC3表达减少,其余5个基因表达增加。生存分析发现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高风险组(χ^(2)=7.314,P<0.001),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为(17.23±0.89)年和(8.75±1.71)年。校准图显示该模型对患者1、3、5年OS的预测准确率曲线与理想曲线(45度角灰线)贴合。ROC曲线显示,乳腺癌患者1、3、5年O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71和0.72,提示本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准性。相较于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ACNA1H、SDC1、NUP43、CHST1、PGK1均表达增高(F=15.36、30.73、1.08、14.92、12.93,P均<0.050),而SDC3的表达减少(F=17.50,P=0.038)。GO及KEGG结果显示不同风险组中DEG多在免疫学功能或通路显著富集。低风险组患者的正性免疫细胞比例高于高风险组,包括初始B细胞[0.037(0.011,0.095)比0.031(0.004,0.069),Z=-3.928,P=0.012]、记忆性B细胞[0.010(0.002,0.104)比0.004(0.001,0.411),Z=-5.175,P<0.001]、CD8^(+)T细胞[0.103(0.077,0.329)比0.073(0.012,0.136),Z=-4.904,P<0.001]、滤泡辅助性T细胞[0.068(0.000,0.117)比0.057(0.001,0.128),Z=-2.363,P<0.001]、γδT细胞[0.017(0.000,0.180)比0.010(0.000,0.140),Z=-1.491,P=0.001]、活化自然杀伤细胞[0.031(0.000,0.141)比0.021(0.000,0.099),Z=-1.667,P<0.001]、单核细胞[0.017(0.000,0.101)比0.015(0.000,0.085),Z=-1.093,P=0.047]、中性粒细胞[0.048(0.011,0.122)比0.021(0.008,0.069),Z=-2.776,P<0.001]。结论6-GRG预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乳腺癌患者的高糖酵解水平与不良预后及抗肿瘤免疫的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糖酵解 预后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计算生物学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超 徐露 +3 位作者 张闰哲 陈海滔 鞠海星 姚庆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56-2059,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候下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收集首发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根据中医证候量表分为脾虚湿阻证、气滞湿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脾虚气滞人群,利用Illumina Mi Seq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DNA测序。予Alpha... 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候下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收集首发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根据中医证候量表分为脾虚湿阻证、气滞湿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脾虚气滞人群,利用Illumina Mi Seq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DNA测序。予Alpha多样性指数、PCoA分析、heatmap聚类图、LDA评分挖掘属水平的差异肠道菌群种类。结果:与其他证候相比,脾虚气滞证的Alpha多样性明显降低。各证型的微生物在PCoA分析、heatmap聚类图及LDA评分上显示在属水平上存在差异。UPGMA分析示脾虚湿阻与气血亏虚证候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关联,脾虚气滞与气滞湿阻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关联。而气滞血瘀、脾虚湿阻及气血亏虚菌群的LDA评分下多样性较为突出,且有相应证候关联菌群相富集。结论:结直肠癌不同中医证候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的差异,丰富了中医证候学说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多样性 16sRNA测序 LDA分析 PCoA分析 UPGMA分析
原文传递
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静函 陈海滔 +1 位作者 许皓 谭淑平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年第4期280-286,共7页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独立作用,以及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特质和状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7—8月选取四川省某所中学的30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独立作用,以及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特质和状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7—8月选取四川省某所中学的30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特质抑郁量表、流调用抑郁量表在线调查青少年的压力性生活事件、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抑郁特质、抑郁状态。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并分析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影响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人格特质与青少年抑郁特质呈负相关(β=-0.17,95%CI:-0.27~-0.08,P<0.05),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特质(β=-0.16,95%CI:-0.21~-0.10,P<0.05)和抑郁状态呈负相关(β=-0.13,95%CI:-0.19~-0.07,P<0.05)。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开放性人格在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特质的影响中表现出调节作用(P<0.05),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状态的影响中表现出调节作用(P<0.05)。结论 开放性人格较高的青少年的抑郁特质较低,社会支持较高的青少年的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均较低。开放性人格和社会支持分别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特质 抑郁状态 人格特质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原文传递
青少年反刍倾向-风格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2
作者 王静函 陈海滔 +1 位作者 许皓 谭淑平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8-426,共9页
目的:编制一套适用于测量中国青少年反刍倾向和反刍风格的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参考压力应对模型、目标进展理论和问题解决相关理论,对反刍倾向和反刍风格概念进行定义和区分,以此编制与验证青少年反刍倾向-风格量表;于2022年5月... 目的:编制一套适用于测量中国青少年反刍倾向和反刍风格的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参考压力应对模型、目标进展理论和问题解决相关理论,对反刍倾向和反刍风格概念进行定义和区分,以此编制与验证青少年反刍倾向-风格量表;于2022年5月对四川省一所初中499名青少年进行初测,通过项目分析对条目进行删减,形成正式量表;于2022年11月对北京一所初中1299名青少年进行正式施测,使用Cronbachα系数评估内部一致性信度,Pearson相关法验证重测信度;使用AMO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量表结构效度,并以特质抑郁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的严谨性因子作为效标变量,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其效标效度。结果:反刍倾向分量表包含3个因子,19个条目;反刍风格分量表包含3个因子,16个条目;反刍倾向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6~0.951,重测信度为0.704~0.807;反刍风格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5~0.904,重测信度为0.719~0.84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量表结构效度均良好,各分量表的标准拟合指数(normed fit index,NFI)、增值适配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相对拟合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比较适配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拟合指标均>0.9,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标准化均方根残差(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SRMR)拟合指标均<0.08;反刍倾向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特质抑郁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364~0.612,反刍风格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严谨性因子得分相关系数为0.336~0.587,效标关联效度良好。结论:青少年反刍倾向-风格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我国青少年反刍倾向和反刍风格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反刍倾向 反刍风格 量表编制 信度效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