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和吡啶类两类含氮杂环功能化合物对稀有金属铼的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程倩 罗文正 +3 位作者 罗恩明 甘立霖 李硕 陈稼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9-29,共11页
铼是一种极稀有分散金属,在自然界中难以独立存在且需求量较大,亟需开发高效的铼分离吸附材料。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铼吸附材料的关键在于构建特异性吸附位点,氮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类可作为金属配体的化合物,季铵化后可有效吸附铼。论文介... 铼是一种极稀有分散金属,在自然界中难以独立存在且需求量较大,亟需开发高效的铼分离吸附材料。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铼吸附材料的关键在于构建特异性吸附位点,氮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类可作为金属配体的化合物,季铵化后可有效吸附铼。论文介绍了近年来以咪唑和吡啶两类氮杂环化合物作为吸附位点的材料,比较了二者的构效关系、结构设计、耐酸碱性和选择性能力,并提出了设计性能优异的铼吸附剂的建议。总体来看,这两类化合物作为铼吸附位点在耐酸碱性和选择性分离方面各具优势,但理论支撑较欠缺且评价指标不够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功能基团 咪唑 吡啶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Hg^(2+)的识别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稼轩 田怡 +2 位作者 张丽群 熊俊如 向清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0-714,共5页
本文以罗丹明B-酰肼和2-氯-3-喹啉醛经缩合反应得到新型的罗丹明B衍生物3,其结构经1H NMR,MS,元素分析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目标物3在CH3CN-H2O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目标物3可作为荧光探针选择性识别Hg2+,识别... 本文以罗丹明B-酰肼和2-氯-3-喹啉醛经缩合反应得到新型的罗丹明B衍生物3,其结构经1H NMR,MS,元素分析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目标物3在CH3CN-H2O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目标物3可作为荧光探针选择性识别Hg2+,识别过程是不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衍生物 荧光探针 Hg2+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罗丹明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Cu(Ⅱ)的识别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稼轩 李艳 +2 位作者 田怡 向清祥 黄玉明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罗丹明B-酰肼和8-羟基-7-喹啉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荧光探针(L),其结构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考察了L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乙腈溶液[V(MeCN)∶V(H2O)=19∶1,pH7.0]中,L可高选择性的识别Cu(Ⅱ)。Cu(Ⅱ)能诱导... 罗丹明B-酰肼和8-羟基-7-喹啉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荧光探针(L),其结构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考察了L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乙腈溶液[V(MeCN)∶V(H2O)=19∶1,pH7.0]中,L可高选择性的识别Cu(Ⅱ)。Cu(Ⅱ)能诱导L内酰胺结构开环并形成1∶2型的配合物L-Cu(Ⅱ),这一过程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荧光探针 Cu(Ⅱ) 合成 识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萘磺酰基大环多胺与Cu(II)和DNA作用的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稼轩 向清祥 +2 位作者 杨孝容 熊俊如 李尚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1-824,共4页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含有萘磺酰基的大环多胺,其结构经1H 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大环多胺与Cu(II)在不同pH下的配位情况,研究了大环多胺激发和发射波长,配体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C...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含有萘磺酰基的大环多胺,其结构经1H 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大环多胺与Cu(II)在不同pH下的配位情况,研究了大环多胺激发和发射波长,配体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Cu(II)、小牛胸腺嘧啶DNA对大环多胺荧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多胺 金属配合物 合成 小牛胸腺嘧啶DNA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萘甲基N_3O_2大环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稼轩 田怡 +2 位作者 向清祥 伍道春 李俊儒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9-502,共4页
以1,12,15-三氮杂-3,4∶9,10-二苯并-5,8-二氧杂环十七烷为原料,合成了含1-萘甲基的N3O2大环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大环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3O2大环化合... 以1,12,15-三氮杂-3,4∶9,10-二苯并-5,8-二氧杂环十七烷为原料,合成了含1-萘甲基的N3O2大环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大环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3O2大环化合物通过嵌插方式与DNA结合,结合常数为K2θ98.2 K=3 517.1 L/mol,K3θ08.2 K=5 427.3 L/mol,两者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O2大环 合成 小牛胸腺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安替比林双席夫碱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稼轩 田怡 +2 位作者 向清祥 熊俊如 刘秀琼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16,321,共3页
利用水杨醛和4-氨基安替比林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型双席夫碱。目标产物结构经1HNMR、IR和MS等表征。
关键词 4-氨基安替比林 席夫碱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复杂条件下底板岩巷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稼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24,共3页
任楼矿地质条件复杂,随采深增大巷道变形失稳和支护问题日趋严重,针对巷道地应力高、顶板软弱等特点,在数值模拟研究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巷道顶部围岩、关键部位加固、合理选择锚杆及参数的支护原则,确定了该条件下合理... 任楼矿地质条件复杂,随采深增大巷道变形失稳和支护问题日趋严重,针对巷道地应力高、顶板软弱等特点,在数值模拟研究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巷道顶部围岩、关键部位加固、合理选择锚杆及参数的支护原则,确定了该条件下合理的支护形式和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底板巷道 预应力锚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加氢制备3,4-亚甲二氧基苯胺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稼轩 蒋文伟 周家焱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0-62,共3页
3,4 亚甲二氧基硝基苯在95%乙醇溶剂中用雷尼镍催化加氢制备了3,4 亚甲二氧基苯胺。对催化剂用量和活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溶剂用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雷尼镍∶乙醇∶3,4 亚甲二氧基硝基... 3,4 亚甲二氧基硝基苯在95%乙醇溶剂中用雷尼镍催化加氢制备了3,4 亚甲二氧基苯胺。对催化剂用量和活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溶剂用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雷尼镍∶乙醇∶3,4 亚甲二氧基硝基苯=0.15∶6∶1(质量比),反应温度40℃,氢压0.45~0.50MPa,搅拌速度450r/min,反应至不再吸氢为止,产品收率在97%以上,纯度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亚甲二氧基苯胺 催化加氢 雷尼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烷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席夫碱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稼轩 田怡 +2 位作者 伍道春 刘凌 李俊儒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5-46,共2页
以脂肪酸和β-羟基萘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1,2,4-三唑席夫碱,其结构经1HNMR,IR表征.
关键词 席夫碱 1 2 4-三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稼轩 田冲 +1 位作者 万东海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5-86,136,共3页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开设综合研究型实验,加强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对开设实验的特点、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效果。
关键词 综合研究 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基-3,4-(亚甲二氧基)苯胺的合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稼轩 蒋文伟 《四川化工》 CAS 2004年第6期16-19,共4页
介绍了以胡椒环为起始原料合成N 乙基 3,4 (亚甲二氧基 )苯胺的不同工艺路线及其开发现状。
关键词 乙基 合成技术 苯胺 起始原料 工艺路线 研究 开发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苯并香豆素-3-甲酸甘醇酯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稼轩 田怡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6-28,共3页
以2-羟基-1-萘甲醛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链长的双苯并香豆素-3-甲酸酯,其结构经1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发现:目标物在乙腈溶液中可选择性识别Al3+,在λ=319 nm处产生一新的吸收峰。
关键词 苯并香豆素 光谱性质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酰化双罗丹明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Fe^(3+)的识别
13
作者 陈稼轩 熊俊如 +3 位作者 向清祥 张丽群 田怡 李艳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59,164,共4页
以罗丹明乙二胺、方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个Fe3+荧光探针RSQ,其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SQ在V(CH3CN)∶V(H2O)=95∶5溶液中对Fe3+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RSQ可作为荧光探针选择性识别Fe3+,识别过程是可逆的。
关键词 罗丹明B 荧光探针 FE3+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香豆素缀N_3O_2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14
作者 陈稼轩 熊俊如 +2 位作者 张丽群 刘素君 田怡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30-32,共3页
以1,12,15-三氮杂-3,4:9,10-二苯并-5,8-二氧杂环十七烷为原料,合成了含苯并香豆素缀N3O2大环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通过嵌插方式与DNA相互结合。
关键词 苯并香豆素 N3O2大环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酰基N_3O_2大环的合成及表征
15
作者 陈稼轩 田怡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18-19,共2页
本文以1,4-双([2’-甲醛)苯氧甲基]乙烷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缩合环化、选择性取代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含对甲苯磺酰基的N3O2大环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
关键词 N3O2大环 氮杂冠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承压含水层的载荷传递作用对关键层复合破断的影响 被引量:68
16
作者 许家林 陈稼轩 蒋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9-704,共6页
采用专门设计的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及数值模拟试验方法,就松散承压含水层的载荷传递机制及对覆岩关键层复合破断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松散承压含水层条件下,由于承压水的流动性和补给作用,上覆表土层的载荷通过松散承压含水... 采用专门设计的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及数值模拟试验方法,就松散承压含水层的载荷传递机制及对覆岩关键层复合破断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松散承压含水层条件下,由于承压水的流动性和补给作用,上覆表土层的载荷通过松散承压含水层均匀地作用于下部基岩上,开挖过程中基岩顶界面上的载荷基本保持恒定,松散承压含水层起到均匀传递载荷的作用;无松散承压含水层时,作用在基岩顶界面上的表土层载荷随煤层开挖而显著降低。在松散承压含水层的载荷传递作用下,作用在基岩顶界面的载荷较大,当基岩厚度较薄时,采场覆岩关键层易产生复合破断。基于松散承压含水层对薄基岩采场关键层复合破断影响机制,很好地解释华东矿区部分矿井在松散承压含水层与薄基岩的特殊条件下采场发生压架事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松散承压含水层 薄基岩 关键层 复合破断 压架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和含五味子的制剂中五味子乙素及多种活性成分时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孝容 向清祥 陈稼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317,共5页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和含五味子的制剂中五味子乙素的流动相体系。用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在柱温30℃、检测波长285nm、流速1.0mL/min的条件下,用不同的流动相组成及其不同比例研究了五味子提...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和含五味子的制剂中五味子乙素的流动相体系。用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在柱温30℃、检测波长285nm、流速1.0mL/min的条件下,用不同的流动相组成及其不同比例研究了五味子提取液中3种木脂素(五味子乙素、安五脂素和五味子甲素)的保留时间及其分离情况,从中选择测定五味子乙素的最佳流动相体系。结果表明,在甲醇-水、甲醇-冰醋酸-水的流动相体系中,安五脂素和五味子乙素很难完全分离;而在乙腈-甲醇-水和乙腈-冰醋酸-水流动相体系中,3种木脂素可很好地分离。以乙腈-甲醇-水(体积比为17:58:25)为流动相测定五味子和护肝片中3种木脂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n=4)为0.95%~5.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50%~105.6%。将该流动相体系用于供试品中3种木脂素含量的测定,分离效果好,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流动相 五味子乙素 安五脂素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敏感型底板岩巷失稳机理模拟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汉喜 李学华 +1 位作者 秀友 陈稼轩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30,共5页
近年来任楼煤矿随着矿井开采强度不断增大和采深增加,岩巷的有效维护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针对该矿底板跨采巷道工程地质特点,通过相似模拟、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巷道变形失稳的机理,并从巷道的布置层位、围岩性质及受采动... 近年来任楼煤矿随着矿井开采强度不断增大和采深增加,岩巷的有效维护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针对该矿底板跨采巷道工程地质特点,通过相似模拟、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巷道变形失稳的机理,并从巷道的布置层位、围岩性质及受采动影响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研究结果认为:巷道对采动影响敏感,影响距离大于140 m;两帮与肩角是该类巷道变形破坏的起始部位.因此有效改善该弱结构部位的围岩体力学性能,从而使支护体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有效承载结构,是治理采动敏感型底板巷道的主要技术途径,并提出了弱结构部位进行加强的非均匀支护技术.以该矿Ⅱ1回风下山工程实践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下山在受上部煤层开采影响时,围岩变形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敏感型巷道 相似模拟 弱结构 非均匀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大环四胺金属配合物的超分子识别与催化水解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硕 向清祥 +1 位作者 陈稼轩 周成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5-1380,共6页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苯并咪唑大环四胺Zn(Ⅱ)配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NMR,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对核苷等的超分子识别作用和对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催化水解作用...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苯并咪唑大环四胺Zn(Ⅱ)配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NMR,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对核苷等的超分子识别作用和对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催化水解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核苷等客体以1∶1或1∶2形式形成超分子化合物,其中对脱氧鸟嘌呤核苷(2’-Deoxyguanosine,dG)的识别作用最强(K=31917 dm3.mol-1);对PNPP的催化水解是其在自然条件下水解速率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四胺 苯并咪唑 锌配合物 超分子识别 PN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方酰化大环四胺金属配合物与DAN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向清祥 陈稼轩 +2 位作者 杨孝容 蔡显荣 熊俊如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23-1226,共4页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单方酰化大环四胺,其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紫外分光光谱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及其Cu(Ⅱ),Ni(Ⅱ)等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单方酰化大环四胺和...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单方酰化大环四胺,其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紫外分光光谱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及其Cu(Ⅱ),Ni(Ⅱ)等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单方酰化大环四胺和碱性溶液对DNA有增色效应,其Cu(Ⅱ),Ni(Ⅱ)金属配合物对DNA有减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方酰化 大环多胺 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