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桔梗抗MP有效部位对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董坤 隋文霞 +3 位作者 姚琳 隋美娇 寇韩旭 马英丽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42-145,160,共5页
探讨桔梗抗肺炎支原体(MP)有效部位对感染大鼠肺组织中TGF-β1 m RNA表达的影响.采用滴鼻法构建肺炎支原体肺炎大鼠模型,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运用RTPCR法检测TGF-β1在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组、桔梗有... 探讨桔梗抗肺炎支原体(MP)有效部位对感染大鼠肺组织中TGF-β1 m RNA表达的影响.采用滴鼻法构建肺炎支原体肺炎大鼠模型,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运用RTPCR法检测TGF-β1在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组、桔梗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组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空白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呈重度或中度炎症病变,造模成功,给药各组大鼠的肺组织病变均有所改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 m 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多,桔梗抗肺炎支原体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均能下调感染MP大鼠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其中阿奇霉素组和桔梗有效部位高剂量组效果最佳.桔梗有效部位对MP感染致大鼠肺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抑制了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肺炎支原体 TGF-Β1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芩百清肺浓缩丸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肺组织中TGF-β和SP-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姚琳 张俊威 +2 位作者 王博 隋美娇 王伟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4-569,共6页
目的探讨芩百清肺浓缩丸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肺组织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各半,体质量80~100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模型、阳性对照组,芩百清肺浓缩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滴鼻法造模;给药10d后,腹主... 目的探讨芩百清肺浓缩丸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肺组织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各半,体质量80~100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模型、阳性对照组,芩百清肺浓缩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滴鼻法造模;给药10d后,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水平;采集大鼠左肺及右肺组织中叶,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SP-A的蛋白表达.结果芩百清肺浓缩丸能够明显减轻MP感染大鼠肺组织炎症,可下调肺组织中TGF-β的表达,并增加SP-A的表达.结论芩百清肺浓缩丸通过降低TGF-β,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增加SP-A的表达,恢复肺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芩百清肺浓缩丸 转化生长因子-Β 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 AEC-Ⅱ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风固表颗粒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预防和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雨莹 王欣 +3 位作者 蒙艳丽 刘洋 隋美娇 王伟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7期19-24,共6页
目的:研究芪风固表颗粒对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小鼠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方法:BALB/C小鼠,预防给予芪风固表颗粒高(2.6 g/kg)、中(1.3 g/kg)、低(0.65 g/kg)剂量40 d后,乙醚麻醉小鼠,滴鼻感染5×10^(8)CFU/mL的Kp50μL1次,感染24 h后... 目的:研究芪风固表颗粒对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小鼠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方法:BALB/C小鼠,预防给予芪风固表颗粒高(2.6 g/kg)、中(1.3 g/kg)、低(0.65 g/kg)剂量40 d后,乙醚麻醉小鼠,滴鼻感染5×10^(8)CFU/mL的Kp50μL1次,感染24 h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给药后小鼠肺组织结构病理改变;肺泡灌洗观察不同组小鼠肺泡灌洗液内白细胞数;小鼠肺组织细菌浓度测定观察各组肺组织中细菌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annexin1/P2RX7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位置;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Pannexin1/P2RX7/Caspase-11蛋白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法观察肺组织Pannexin1/P2RX7/Caspase-11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结果显示,芪风固表组的肺组织病理结构有所改善,仅出现少量充血以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给药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降低(P<0.05,P<0.01);小鼠肺组织细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芪风固表颗粒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细菌浓度数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发现,芪风固表各剂量组Pannexin1、P2RX7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蛋白印迹结果显示,芪风固表高剂量组Pannexin1、P2RX7、Caspase-11和中剂量组P2RX7的表达降低(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芪风固表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Pannexin1、P2RX7、Caspase-11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芪风固表颗粒可以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性改变及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11细胞焦亡通路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风固表颗粒 肺炎克雷伯菌 Pannexin1 P2RX7 Caspase-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总皂苷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肺组织SP-A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隋美娇 姚琳 +1 位作者 隋文霞 王伟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15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桔梗总皂苷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大鼠肺部组织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肺部组织可能的修复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80~10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 目的:通过研究桔梗总皂苷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大鼠肺部组织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肺部组织可能的修复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80~10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阿奇霉素)组(第1天为45 mg·kg^-1,第2~5天为22.5 mg·kg^-1)、桔梗总皂苷高、中、低(56,28,14 mg·kg^-1)剂量组。采用肺炎支原体滴鼻法造模1次。造模后第2天开始ig给药,阿奇霉素给药5 d,桔梗总皂苷给药10 d后采集大鼠左肺及右肺组织中叶,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肺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肺组织可见明显的肺间质炎症(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桔梗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的肺组织炎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肺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水平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肺组织SP-A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桔梗总皂苷高、中剂量组SP-A mRNA表达上调(P〈0.05)桔梗总皂苷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桔梗总皂苷能够改善MP感染大鼠肺部组织的炎症,且对肺部的修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SP-A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总皂苷 肺炎支原体 肺表面活性蛋白A
原文传递
桔梗抗肺炎支原体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琳 隋美娇 +1 位作者 隋文霞 王伟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研究桔梗抗肺炎支原体有效部位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以桔梗皂苷D、桔梗总皂苷的比吸附量、脱洗附率及在药材中的含量等为指标,对该有效部位分离纯化工艺中树脂类型(ME-1、AB-8、HPD400A、S-8)、干树脂与... 目的:研究桔梗抗肺炎支原体有效部位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以桔梗皂苷D、桔梗总皂苷的比吸附量、脱洗附率及在药材中的含量等为指标,对该有效部位分离纯化工艺中树脂类型(ME-1、AB-8、HPD400A、S-8)、干树脂与药材质量比、柱径高比、药液质量浓度、上样流速、洗脱流速及洗脱溶剂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工艺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干树脂与药材质量比为1∶4,柱径高比为1∶20,上柱液质量浓度为1.0 g/ml,上样流速为2 BV(树脂体积)/h,洗脱流速为1.5 BV/h,分别以5 BV水、25%乙醇、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干燥,即得。3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药材中有效部位得率可达1.95%以上、桔梗总皂苷质量分数在80%以上、桔梗皂苷D含量为51.28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桔梗抗肺炎支原体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有效部位 大孔吸附树脂 桔梗皂苷D 桔梗总皂苷 分离 纯化 最优工艺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杨 任静 +4 位作者 赵悦 吴伟东 丁悦悦 程婷 隋美娇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2期229-232,共4页
中医基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治疗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具有一定优势。目前临床一般分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含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论治,... 中医基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治疗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具有一定优势。目前临床一般分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含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论治,对不同证型PLGC患者确立相应治法,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可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胃镜表现和临床症状,达到逆转癌前病变状态的目的,降低胃癌发病率。今后还需完善PLGC中医诊疗共识意见,重点对疗效明显的中药复方或单体开展研究,并增加临床研究随访次数,评估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状态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研究进展 综述
原文传递
芩百清肺浓缩丸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琳 张俊威 +2 位作者 王博 隋美娇 王伟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3-1497,共5页
通过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给药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分布,探讨芩百清肺浓缩丸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修复作用机制。取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80~10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 通过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给药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分布,探讨芩百清肺浓缩丸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修复作用机制。取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80~10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芩百清肺浓缩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滴鼻法造模;给药10 d后收集大鼠肺泡灌洗液、血清、左肺及右肺组织中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及SP-A的蛋白表达及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SP-A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的含量。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芩百清肺浓缩丸能够下调肺组织中TGF-β的表达,增加SP-A的表达,其中TGF-β主要分布于肺间质,SP-A主要分布于AEC-Ⅱ及部分肺泡巨噬细胞内;同时,能够降低血清中SP-A含量,增加BALF中SP-A含量。通过以上结果可知,芩百清肺浓缩丸通过降低TGF-β的表达抑制AEC-Ⅱ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增加SP-A的表达,恢复肺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同时,对MP引起的肺组织毛细血管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芩百清肺浓缩丸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