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新蝶呤与亚临床感染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霍会蚕 程国梅 +2 位作者 崔世红 田燕妮 管秀娟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0-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新蝶呤(Npt)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及脐血血清中的水平与亚临床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剖宫产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新蝶呤(Npt)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及脐血血清中的水平与亚临床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剖宫产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孕妇血清与脐血血清中PCT、Npt的水平。取胎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结果:(1)实验组中孕妇血清PCT(59.787±18.781)和Npt(14.874±4.46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38.630±16.119,10.388±1.704)(P<0.05);实验组中脐血血清PCT(69.196±19.719)和Npt(16.615±4.220)水平均较对照组高(46.926±15.963,12.018±1.849)(P<0.05);实验组孕妇血清中PCT和Npt的水平均与脐血血清中两者的水平分别呈正相关(P<0.05);实验组孕妇血清PCT和Npt的水平没有相关性(P>0.05);(2)胎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共19例(实验组占14例,而对照组占5例);绒毛膜羊膜炎组孕妇血清中PCT(58.448±20.024)和Npt(15.040±4.510)水平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40.848±17.041,10.403±1.713)(P<0.05)。结论:孕妇血清和脐血血清中PCT和Npt水平与亚临床感染足月胎膜早破有相关性;有望通过检测孕妇血清PCT和Npt水平间接的反应亚临床感染胎膜早破孕妇和宫内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新蝶呤 胎膜早破 亚临床感染 绒毛膜羊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及生育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霍会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及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B-Ly... 目的:探究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及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术后1、3个月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生育功能。结果:研究组止血时间和术中、产后12 h及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个月的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研究组成功妊娠率、成功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更好,对患者生育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改良B-Lynch缝合 缩宫素 术中出血量 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霍会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3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药... 目的:观察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住院、阴道出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及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下清宫术缩短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药物预处理 宫腔镜下清宫术 术后恢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TLR4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世红 田燕妮 +3 位作者 许雅娟 程国梅 霍会蚕 蔡一鸣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意义,讨论IFGR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4月剖宫产分娩的IFGR孕妇30例为实验组,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 目的:探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意义,讨论IFGR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4月剖宫产分娩的IFGR孕妇30例为实验组,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30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组织TLR2、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胎盘组织中均有TLR2、TLR4蛋白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2)实验组TLR2、TLR4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上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TLR2、TLR4表达增加促使了IFGR的发生,可能是IFGR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临床上应用免疫干预手段预防或治疗IFGR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 TLR2 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后瘢痕妊娠7例诊治分析
5
作者 李艳云 霍会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剖宫产子宫疲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7例治疗均获成功,其中3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剖宫取胚术+瘢痕修补术,2例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彩超监护下清宫...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剖宫产子宫疲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7例治疗均获成功,其中3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剖宫取胚术+瘢痕修补术,2例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彩超监护下清宫术,1例行剖宫取胚术,1例行药物保守治疗+清宫术,术后均监测HCG均在一定时间内下降至正常。结论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应重视早期诊断,一旦确诊,立即终止妊娠,可行药物保守治疗加超声监护下清宫,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急诊大出血患者可免除子宫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通过miR-410/JAK2/STAT3轴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曲长萍 田君 +2 位作者 霍会蚕 王宁 王晨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miR⁃410/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来实现。方法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SiHa细胞,MTT法、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存活...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miR⁃410/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来实现。方法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SiHa细胞,MTT法、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蛋白(E⁃cad)、神经钙黏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miR⁃410 inhibitor组和inhibitor+黄芩素组,qRT⁃PCR法检测miR⁃410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SiHa细胞存活率、侵袭能力以及N⁃cad和Vimentin蛋白表达随黄芩素浓度升高而降低,细胞凋亡率和E⁃cad蛋白表达随黄芩素浓度升高而升高(P<0.05);inhibitor+黄芩素组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低于miR⁃410 inhibitor组(P<0.05)。结论黄芩素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侵袭和EMT,其可能通过调节miR⁃410/JAK2/STAT3信号轴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黄芩素 miR⁃410/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亚茹 艳云 +2 位作者 霍会蚕 卢慧芳 王焕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妇产科42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0名。研究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妇产科42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0名。研究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教学前后沟通能力(正性态度量表和负性态度量表)、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CTDI-CV)]评分,以及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正性态度量表评分和CCTDI-CV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负性态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模式满意度为100.00%(210/210),高于对照组的77.14%(162/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可提高实习生考核成绩、正性态度量表评分、CCTDI-CV评分和教学模式满意度,降低负性态度量表评分,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法 妇产科 临床实习 考核成绩 批判性思维能力 沟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和TAZ在宫颈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曲长萍 田君 +2 位作者 王宁 霍会蚕 卢慧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418-4421,共4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和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TAZ)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及意义,分析二者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和33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YAP、TAZ蛋...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和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TAZ)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及意义,分析二者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和33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YAP、TAZ蛋白表达。结果YAP、TAZ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组分别为83.07%、75.38%,在正常组分别为21.21%、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组织标本中YAP表达与组织浸润深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Z表达则与组织浸润深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YAP与TAZ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Hippo信号通路的转录共激活因子YAP/TAZ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YAP) 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TAZ)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R2调控p53泛素化对SiHa细胞株的周期阻滞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海玲 王宁 +2 位作者 曹芹雪 霍会蚕 王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亚基2(QCR2)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周期阻滞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取对数期SiHa细胞,脂质体转染法将QCR2 siRNA、control siRNA转染至SiHa细胞,设为QCR2 siRNA组、control siRNA组,未经处理细胞设空白... 目的研究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亚基2(QCR2)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周期阻滞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取对数期SiHa细胞,脂质体转染法将QCR2 siRNA、control siRNA转染至SiHa细胞,设为QCR2 siRNA组、control siRNA组,未经处理细胞设空白组。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QCR2、p53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取QCR2 siRNA组细胞,以终浓度50 nmol/L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干预,设为QCR2 siRNA+PS341组,另取QCR2 siRNA组细胞以等量生理盐水(NS)干预,设为QCR2 siRNA+NS组。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53泛素化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QCR2 siRNA组、control siRNA组转染效率均大于80%;与空白组、control siRNA组比较,QCR2 siRNA组QCR2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G_(0)/G_(1)占比升高(P<0.05),S、G_(2)/M占比降低(P<0.05);p53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control siRNA组比较,QCR2 siRNA组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QCR2 siRNA+PS341组比较,QCR2 siRNA组、QCR2 siRNA+NS组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control siRNA组比较,QCR2 siRNA组p53泛素化程度降低(P<0.05)。结论沉默QCR2可将SiHa细胞阻滞在G_(0)/G_(1)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53泛素化,提高其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亚基2 P53 泛素化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对胚胎植入孕鼠子宫内膜功能和胚胎着床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海玲 田君 +2 位作者 王宁 霍会蚕 曹芹雪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胚胎植入孕鼠内膜功能和胚胎着床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雌性BABL/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5 W组、模型10 W组及正常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小鼠,构建肥胖模型;正常组喂养...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胚胎植入孕鼠内膜功能和胚胎着床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雌性BABL/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5 W组、模型10 W组及正常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小鼠,构建肥胖模型;正常组喂养与模型组等量的普通饲料。在造模后对小鼠进行植入胚胎。20 d后眼球取血检测各项指标,应用RT - 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结果:在造模10周后,正常组小鼠的体质量基本不变;模型10 W组在第3、5和7周,模型5 W组在第5和7周与正常组相比体质量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胰岛素含量模型5、10 W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正常组胚胎存活率整体无太大差异,而模型10 W组由原来的存活93粒最终降低为25粒,在妊娠第10、20天模型组的胚胎存活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5、10 W组组织中的RAGE基因表达量呈增高趋势,HOXA10 基因表达量呈下降趋势;RAGE蛋白表达量呈增高趋势,HOXA10、P/CAF、FKBP52、PTEN蛋白表达量呈下降趋势。结论:肥胖相关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是通过影响RAGE受体的表达,进而影响小鼠胚胎着床重要蛋白的表达,最终影响胎盘植入孕鼠内膜功能和胚胎着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糖基化终产物 蛋白 胚胎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艳云 霍会蚕 王亚茹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00例CSP孕妇为研究对象,均采用UACE联合清宫术,并根据手术效果将本组孕妇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以患者手术失败为因...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00例CSP孕妇为研究对象,均采用UACE联合清宫术,并根据手术效果将本组孕妇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以患者手术失败为因变量,以可能造成手术失败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本组100例孕妇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成功82例,失败18例,成功率为82%(82/100);失败组术前血hCG水平>100000mIU/ml者比例、妊娠组织直径>5cm者比例、外生型瘢痕妊娠者比例均高于成功组(P<0.05)。结论: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CSP的成功率较高,孕妇术前血hCG水平、妊娠组织直径及瘢痕妊娠类型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清宫术 失败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亚临床感染胎膜早破孕妇中的监测和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程国梅 霍会蚕 +2 位作者 崔世红 田燕妮 管秀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955-1957,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亚临床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11月~2010年5月剖宫产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亚临床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11月~2010年5月剖宫产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抽取母血3 ml,胎盘娩出后取胎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孕妇血清中CRP、PCT水平。结果:实验组孕妇血清CRP(4.57±1.71)mg/L和PCT水平(59.787±18.781)pg/ml,均高于对照组〔(3.17±1.04)mg/L和(38.630±16.119)pg/ml〕(P〈0.05),实验组孕妇血清CRP和PCT水平没有相关性(P〉0.05)。两组40例孕妇胎膜病理检查,发现绒毛膜羊膜炎19例(实验组14例,对照组5例)。血清CRP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16%、52.38%;而PCT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8%、61.90%。结论: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PCT与CRP比较,PCT是诊断亚临床感染胎膜早破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绒毛膜羊膜炎 胎膜早破
原文传递
TLR2和PLGF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燕妮 崔世红 +4 位作者 程国梅 霍会蚕 张林东 刘萍 张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患者母血及脐血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剖宫产分娩的FGR孕妇28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 目的:探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患者母血及脐血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剖宫产分娩的FGR孕妇28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母血、脐血PLGF浓度;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TLR2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检测指标)。结果:①IFGR组母血、脐血PLGF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②胎盘组织中均有TLR2蛋白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③TLR2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上的表达实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FGR组母血中PLGF与胎盘组织中TLR2呈负相关。结论:母血、脐血PLGF减少可能是引起FGR的原因之一。IFGR组胎盘组织中TLR2表达增加可能是IFGR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IFGR中TLR2可能通过对PLGF的表达下调,抑制胎盘胎儿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 胎盘 胎盘生长因子 TOLL样受体2
原文传递
妊娠妇女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相关因素调查
14
作者 田君 程海玲 +3 位作者 霍会蚕 邵世清 李好山 张红霞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0-1000,1050,共2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性、静脉、母婴传播等是其主要传播方式[1,2]。为提高孕妇VCT的积极性、早期诊治艾滋病,本研究对323例孕妇就VCT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性、静脉、母婴传播等是其主要传播方式[1,2]。为提高孕妇VCT的积极性、早期诊治艾滋病,本研究对323例孕妇就VCT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妇产科门诊孕检的323例孕妇为调查对象,年龄18~45(27.7±6.5)岁,排除精神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问卷调查 相关因素 妊娠妇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缺陷性疾病 妇产科门诊 传播方式
原文传递
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IFN-γ与TGF-β变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霍会蚕 王如意 +2 位作者 李艳云 曲长萍 王亚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033-2037,共5页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并发产褥感染的产妇100例为感染组,选取同期行剖宫...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并发产褥感染的产妇100例为感染组,选取同期行剖宫产手术未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100例为非感染组。对感染组病原分布进行调查;检测两组血清PCT、IFN-γ、TGF-β的水平;分析剖宫产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种指标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感染病原以大肠埃希菌(49.3%)为主;感染组产妇血清PCT、IFN-γ、TGF-β水平均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长、生殖道感染史、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或撕裂是剖宫产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血清PCT、IFN-γ、TGF-β以及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9、0.769、0.890以及0.973。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长、生殖道感染史、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或撕裂均是剖宫产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PCT、TGF-β均有着较好的诊断效能,三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褥感染 降钙素原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高危型HPV感染及CALC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宫颈病变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6
作者 霍会蚕 王如意 +3 位作者 李艳云 曲长萍 王宁 王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628-263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CALC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宫颈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进行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镜病理...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CALC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宫颈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进行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分为宫颈炎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宫颈癌组,分析各组患者HR-HPV和低危型HPV(LR-HPV)感染情况,并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情况,分析HR-HPV感染、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四组患者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201,P<0.001),其中宫颈癌组HR-HPV阳性率最高;四组患者L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23,P=0.248);四组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90,P<0.001),其中宫颈癌组甲基化率为80.00%(36/45);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HR-HPV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宫颈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非甲基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组HR-HPV阳性率较高,HR-HPV感染及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有关,对临床宫颈癌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 甲基化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妊娠妇女与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艳云 霍会蚕 +2 位作者 张冬丽 王宁 曲长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究妇女与新生儿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孕妇(包括流产者)3 289例(孕妇组)、非孕生殖道感染患... 目的探究妇女与新生儿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孕妇(包括流产者)3 289例(孕妇组)、非孕生殖道感染患者4 224例(非孕生殖道感染组)、不孕症患者16 086例(不孕组)及2 915例新生儿。采集子宫分泌物和新生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胃液,进行CT筛查,并提取CT DNA进行细胞培养,PCR扩增后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孕妇组中共有205例感染CT,CT感染率为6.23%(205/3 289);不孕组共300例CT感染,感染率为7.10%(300/4 224);非孕生殖道感染组共1 657例CT感染,感染率为10.30%(1 657/16 086)。三组CT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CT各基因型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53,P=0.533)。2 915例新生儿,阴道分娩中有168例CT感染,剖宫产分娩未出现CT感染。其中30例患儿及其母亲感染CT基因型进行一致性分析,16例新生儿和其母亲CT基因型一致,另外14例新生儿比其母亲缺少1~2个基因型。结论对孕妇实施CT检测,可尽早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新生儿CT感染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妇女 新生儿 沙眼衣原体 感染 基因型
原文传递
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早破孕产妇miRNA谱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芹雪 任璐 +3 位作者 霍会蚕 魏丹丹 王宁 杨少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 探讨B族链球菌(GBS)感染胎膜早破(PROM)孕产妇微小RNA(miRNA)谱表达改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接受孕检并分娩的GBS感染孕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分娩时间以及是否发生胎... 目的 探讨B族链球菌(GBS)感染胎膜早破(PROM)孕产妇微小RNA(miRNA)谱表达改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接受孕检并分娩的GBS感染孕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分娩时间以及是否发生胎膜早破将其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组、足月胎膜早破(tPROM)组和正常分娩组。并选择健康分娩产妇80名纳入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血液中8种miRNA(miR-1-3p、miR-133b、miR-200、miR-203、miR-205、miR-206、miR-217-5b、miR-888)水平。结果 GBS组miR-200、miR-203和miR-20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BS感染pPROM孕产妇miR-200、miR-203、miR-205水平低于tPROM及正常分娩组(P<0.05),tPROM孕产妇miR-200、miR-203、miR-205水平低于正常分娩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miR-200、miR-203、miR-205用于tPROM和pPROM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11、0.769和0.753、0.657、0.676。结论 miR-200、miR-203和miR-205可能是GSB感染孕产妇PROM的促动因素之一,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胎膜早破 微小RNA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