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巨桉萌芽林与混交改造林径流水质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伍琪 任世奇 +3 位作者 韦振道 韦俏娜 杨中宁 刘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7,共8页
【目的】探讨桉树纯林及桉树混交林坡面径流水质变化特征,揭示水质变化的客观规律,为正确回答和解决桉树人工林水质问题,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桉树纯林、桉树×灰木莲混交林(带状混交、行间混交、... 【目的】探讨桉树纯林及桉树混交林坡面径流水质变化特征,揭示水质变化的客观规律,为正确回答和解决桉树人工林水质问题,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桉树纯林、桉树×灰木莲混交林(带状混交、行间混交、株间混交)、灰木莲纯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对森林水质有关键影响作用的因子,采用连续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径流水质变化差异。【结果】1)试验样地坡面径流水pH值、COD、BOD5均达到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对pH值(5.5~8.5)、COD(<150.00 mg·L^(-1))、BOD5(<60.00 mg·L^(-1))浓度的要求;2)桉树纯林坡面径流水中单宁含量(7.77 mg·L^(-1))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达到空白对照样地(1.22 mg·L^(-1))的6.4倍,桉树×灰木莲混交后可以有效降低坡面径流水中单宁含量,其中桉树×灰木莲行间混交模式效果最明显;3)桉树和灰木莲纯林坡面径流水中腐殖酸含量均高于混交林,其中桉树×灰木莲带状混交模式更有利于其坡面径流水中腐殖酸含量的降低。【结论】桉树混交模式的营建在保证坡面径流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坡面径流水中单宁及腐殖酸含量,桉树混交栽培模式进一步缓解了桉树纯林对土壤酸碱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水质 混交林 坡面径流 混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蛋白氨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0
2
作者 金维维 赵钟兴 +4 位作者 刘旭辉 罗贞钰 张蕾 韦俏娜 廖丹葵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7-539,共3页
目的建立蚕蛹蛋白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18种氨基酸在35 min内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0 6-0.999 8之间,相对标准... 目的建立蚕蛹蛋白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18种氨基酸在35 min内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0 6-0.999 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02%-5.45%(n=5)。并测定了蚕蛹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蚕蛹蛋白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蛋白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构象变化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林 何维仁 +4 位作者 黄爱民 李立硕 童张法 韦俏娜 黄子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47-3051,共5页
应用圆二色谱、内源荧光和外源荧光探针研究了丝素蛋白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构象变化及机理。结果显示,在浓度低于30%(V/V)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处于无规卷曲状态的丝素蛋白可以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小的疏水区域,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 应用圆二色谱、内源荧光和外源荧光探针研究了丝素蛋白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构象变化及机理。结果显示,在浓度低于30%(V/V)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处于无规卷曲状态的丝素蛋白可以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小的疏水区域,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丝素蛋白发生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的构象转变,削弱了疏水侧链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丝素蛋白的构象变化与溶剂体系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其稳定性主要由肽键单元与混合溶剂中的分子簇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低浓度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保持水固有的氢键结构,对丝素蛋白肽键单元的溶剂化和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较小,而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溶剂结构出现由四面体结构的水分子簇向链状结构的甲醇分子簇的转变,丝素蛋白通过形成分子内氢键减少肽键单元与溶剂分子的接触,从而引发丝素蛋白的构象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甲醇 构象变化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变提高长枝木霉菌株利用糖蜜酒精废液产生物量能力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玮 曹慕明 +5 位作者 陈国品 谢蜀豫 李献 毕方方 韦俏娜 丁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该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射的方法,对生物防治菌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进行诱变育种,以提高其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产菌体和孢子的能力。经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了能够利用单一的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大量... 该研究采用^(60)Co-γ射线辐射的方法,对生物防治菌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进行诱变育种,以提高其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产菌体和孢子的能力。经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了能够利用单一的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大量生成生物量的系列优良突变株,并通过平板对峙试验验证了各突变株的对灰霉病菌的生物防治效果,最终得到优良突变菌株CM-5,其在平板培养基上生长速率达到42.33 mm/d,在50 m L液体培养体系中生物量(以细胞干质量计)达到2.22 g,平板对峙抑菌率达到66.7%,较出发菌株均有显著提高。经过5次传代培养,菌株CM-5生长速率和抑菌率仍保持较高且稳定,表明其遗传性状稳定。该研究对长枝木霉在炎热地区的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诱变 ^60CO-Γ射线辐射 生物防治 微生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枝木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丁苏 李献 +4 位作者 李玮 毕方方 林玲 韦俏娜 张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1,共4页
研究优化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菌株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细胞及再生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菌龄、破壁酶组成、酶解反应温度及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结... 研究优化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菌株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细胞及再生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菌龄、破壁酶组成、酶解反应温度及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JK-15的最适条件为菌丝体菌龄18 h,混合酶组成配比为1.5%蜗牛酶∶1.5%纤维素酶∶0.1%溶壁酶,酶解条件为30℃条件下酶解2.5 h,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山梨醇,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中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蔗糖,实验结果为长枝木霉JK-15的育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原生质体 生物防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防腐用高分子封闭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韦俏娜 蓝擎 +3 位作者 方勇 唐海梅 陈宇 王亚欣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4,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操作简单、防腐效率高、耐摩擦性能强的金属表面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方法]以环氧树脂、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微米级纤维素颗粒、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正硅酸四乙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等原料制备了一种封闭剂,采用... [目的]提出一种操作简单、防腐效率高、耐摩擦性能强的金属表面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方法]以环氧树脂、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微米级纤维素颗粒、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正硅酸四乙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等原料制备了一种封闭剂,采用空气喷涂法在铜基体上得到封闭涂层。[结果]丙烯酸六氟丁酯单体和修饰剂三氟丙醇的引入使涂层拥有较低表面能的同时又具有优异的粘附性。涂有封闭剂的铜片经历6000 h的盐雾试验后质量仅减少了7.4%左右,在王水中被完全腐蚀掉的时间比空白铜片延后了至少350 min。[结论]该封闭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和耐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剂 空气喷涂 防腐蚀涂层 耐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识别模式的金花三宝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7
作者 林婧 梁洁 +4 位作者 莫迎 陈睿 韦宏官 孙良广 韦俏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5,共11页
基于化学识别模式,建立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为金花三宝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以Capcell Pak C_(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速为0.8mL·min^(-1),流动相是甲醇(A)-0.1%磷酸水(B),柱温为30℃,... 基于化学识别模式,建立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为金花三宝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以Capcell Pak C_(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速为0.8mL·min^(-1),流动相是甲醇(A)-0.1%磷酸水(B),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66nm;建立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6个成分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分析。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3个共有峰,并指认了6个成分;相似度值为0.958以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将样品划分为2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峰12,新绿原酸,芦丁等8个质量差异标志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0批金花三宝口服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芦丁、异绿原酸C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2183,0.8465,0.1644,0.3790,0.0749,0.1701mg·mL^(-1)。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准确,稳定可行,可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三宝口服液 化学识别模式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砂糖橘皮改性吸附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8
作者 唐海梅 韦俏娜 +2 位作者 区臻 李盛达 韦许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7期0146-0151,共6页
本章将砂糖橘皮和壳聚糖以不同比例混合,并以海藻酸钠为絮凝剂,在tween-80乳化条件下制备砂糖橘皮改性吸附剂,在考察壳聚糖/原材料比、海藻酸钠/原材料、tween-80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原材料颗粒大小等单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的基础... 本章将砂糖橘皮和壳聚糖以不同比例混合,并以海藻酸钠为絮凝剂,在tween-80乳化条件下制备砂糖橘皮改性吸附剂,在考察壳聚糖/原材料比、海藻酸钠/原材料、tween-80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原材料颗粒大小等单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的基础上,取单因素影响最大壳聚糖/原材料比、水浴时间、水浴温度等3个因素,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优化沙糖橘皮改性吸附剂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壳聚糖/原材料比为0.44、水浴时间为123min、水浴温度为67℃,制备的改性吸附剂对1g/L的牛血清白蛋白具有最佳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糖橘皮 壳聚糖 改性吸附剂 海藻酸钠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施大规模线上考试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陈宇 韦俏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2年第5期225-227,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使得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教育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而考试作为教...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使得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教育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而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方式,因此网络考试也被纳入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高校实施大规模线上考试的原则、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规模 线上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10
作者 韦俏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9期98-100,共3页
经过了多年的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众多的领域。如何防止金属腐蚀或是减缓金属腐蚀速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研究,经过不同方法固化后的涂层在金属表面的表现出的性能也有差异。鉴于此,本... 经过了多年的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众多的领域。如何防止金属腐蚀或是减缓金属腐蚀速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研究,经过不同方法固化后的涂层在金属表面的表现出的性能也有差异。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金属防腐的研究中,围绕防腐涂层的制备如冷喷涂法、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化学刻蚀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金属防腐 防腐涂层 制备方法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与超声辅助提取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韦俏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0期75-77,共3页
绿原酸来源于天然植物或草药,非化学合成物质,成分安全,因绿原酸具有降脂降压、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等作用,所以在医疗保健、食品等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产业、日用化工以及食品行业。鉴于此,文章重点对酶法及... 绿原酸来源于天然植物或草药,非化学合成物质,成分安全,因绿原酸具有降脂降压、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等作用,所以在医疗保健、食品等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产业、日用化工以及食品行业。鉴于此,文章重点对酶法及混合辅助提取法对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介绍绿原酸常用的提取方法如溶剂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膜法、大孔树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酶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及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创建
12
作者 韦俏娜 《新潮电子》 2023年第6期229-231,共3页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教学质效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支持。作为集网络知识、媒体技术、学科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能发挥聚集效应,让化学实验教学流程更加科学、高效,符合学生化学实验认知规律。因此,教...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教学质效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支持。作为集网络知识、媒体技术、学科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能发挥聚集效应,让化学实验教学流程更加科学、高效,符合学生化学实验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职业院校化学实验的支持价值,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透过表象,深入化学学科本质,以达到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信息技术 学习环境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药中非法添加物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海芬 韦励平 韦俏娜 《广西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食品安全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兽药产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兽药非法添加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兽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技术研究情况进行综述,重点介绍高效液相法、液质联用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兽药非法添加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水混合溶剂后处理制备丝素蛋白膜及其药物释放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韦俏娜 马林 +4 位作者 黄爱民 杨华 龚珠萍 强盼盼 张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4-720,共7页
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丝素蛋白薄膜,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浓度不同的甲醇-水混合溶剂处理后丝素蛋白薄膜的结构变化,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药物与丝素蛋白构建药物缓释体系,考察了丝素蛋白膜的结晶结构对药物释放... 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丝素蛋白薄膜,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浓度不同的甲醇-水混合溶剂处理后丝素蛋白薄膜的结构变化,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药物与丝素蛋白构建药物缓释体系,考察了丝素蛋白膜的结晶结构对药物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甲醇体积比浓度MeOH=50%~90%的范围内,丝素蛋白材料中以β-折叠为主的silk II结晶含量随着混合溶剂中甲醇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在MeOH=80%附近出现最大值.罗丹明B从丝素蛋白膜的释放属于Fickian扩散机理,其扩散指数n随着丝素蛋白膜中β-折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silk II结晶是丝素蛋白材料药物释放的天然调节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药物缓释 结构变化
原文传递
Mechanism of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of Silk Fibroin in Alcohol-water Mixtures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林 何维仁 +3 位作者 黄爱民 李立硕 韦俏娜 黄子伦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877-882,共6页
Circular dichroism, intrinsic fluorescence of protein and exogenous fluorescence probe of 8-anilino-1-naphtha- lenesulfonic acid hemimagnesium salt (AN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conformational chang... Circular dichroism, intrinsic fluorescence of protein and exogenous fluorescence probe of 8-anilino-1-naphtha- lenesulfonic acid hemimagnesium salt (AN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silk fibroin (SF) in aqueous alcohol including methanol and ethanol. The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of SF from random coil to β-sheet was found to be of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olvent. The alcohol-water mixture at low concentration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solvation of the peptide unit, as the inherent water structure was conserved. At high alcohol concentratio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tetrahedral-like water structure to the chain-like alcohol structure in the mixtures induced a β-sheet conformation of SF, as a result of the formation of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 between the peptide unit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thermodynamic unfavorite from the contact to the solvent molecules. Meanwhile, the aggregating of hydrophobic side chains was decreased by the alcohol via the destruction of hydrogen bond network of water by alcohol and the binding of alcohol to hydrophobic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 fibroin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ALCOHOL FLUORESCENCE circular dichro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