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为控水和自然水分胁迫下的甘蔗茎节生长变化
1
作者 桂意云 李海碧 +6 位作者 梁强 杨荣仲 韦金菊 韦德斌 李文教 刘昔辉 周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6,共12页
为了解干旱胁迫对甘蔗节间长度的影响,连续2年对国内外8个不同抗旱能力的甘蔗品种采用桶栽和大田种植,在人为控水和大田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于甘蔗收获期调查甘蔗株高、茎径及节间长度。结果表明,在桶栽人为控水条件下,干旱导致88%的甘... 为了解干旱胁迫对甘蔗节间长度的影响,连续2年对国内外8个不同抗旱能力的甘蔗品种采用桶栽和大田种植,在人为控水和大田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于甘蔗收获期调查甘蔗株高、茎径及节间长度。结果表明,在桶栽人为控水条件下,干旱导致88%的甘蔗品种株高变矮;受干旱控水、复水影响,甘蔗茎径呈先变小后增大的趋势(+13~+6节茎径),节间长度明显变短后再增长。在自然干旱水分胁迫下,2个试验基地8个甘蔗品种2年的株高为2.7~3.4 m;受干旱气候及其他条件影响,株高相对理想的甘蔗品种为‘ROC1’‘ROC22’‘GT21’和‘CP80-1827’。同人为控水相比,自然干旱导致甘蔗茎径变小,最细节出现在+7叶茎;节间长度变短,最短节出现在+8和+9叶茎。在人为控水干旱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甘蔗品种节间旱胁迫指数和节间旱胁迫恢复指数相对较高。在大田自然干旱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甘蔗品种表现为相对较高的节间旱胁迫指数和较低的节间旱胁迫恢复指数。从恢复指数来看,干旱复水后的正常节间长度均大于干旱前的正常节间长度,表明适度的干旱刺激了甘蔗生长。总体来说,水分胁迫导致甘蔗株高变矮、茎径变小、节间长度变短,节间旱胁迫指数和节间旱胁迫恢复指数可作为甘蔗茎节应对干旱胁迫的指标,以此来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甘蔗的抗旱性研究不能完全依赖人为控水的模拟干旱,其抗旱能力的整体评价需要围绕大田自然干旱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茎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2020—2022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百色点综合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江娟 韦德斌 +5 位作者 李文教 周连芳 黄日兴 刘承勇 陈潇航 吴兰芳 《广西糖业》 2024年第5期331-338,共8页
开展广西2020—2022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为筛选适宜广西百色蔗区推广优异甘蔗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以新台糖22号为第1对照品种(CK1)、桂糖42号为第2对照品种(CK2),对送测的百蔗15-173、桂南亚14-2806、桂糖08-1686和桂糖10-612等12个甘... 开展广西2020—2022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为筛选适宜广西百色蔗区推广优异甘蔗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以新台糖22号为第1对照品种(CK1)、桂糖42号为第2对照品种(CK2),对送测的百蔗15-173、桂南亚14-2806、桂糖08-1686和桂糖10-612等12个甘蔗新品种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田间试验,调查分析各甘蔗品种的田间农艺性状、工艺性状和抗病性,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送测12个甘蔗品种在广西百色点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各甘蔗品种的实测产量均未高于CK1,但有9个甘蔗品种高于CK2,排名靠前的有桂糖13-567、桂糖14-198、桂糖13-532、桂糖10-612和百蔗15-173;送测12个甘蔗品种中,桂糖10-612、百蔗15-173、桂糖12-96和桂糖12-1213的蔗糖分均高于CK1和CK2,其中桂糖10-612的蔗糖分较CK1和CK2均提高0.50%(绝对值)以上;含糖量排名靠前的为桂糖13-567、桂糖10-612、桂糖13-532和桂糖14-198,但均未同时高于CK1和CK2。综合各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指标、品质性状指标及田间长势进行分析,认为桂糖10-612和桂糖13-532具有在当地进一步推广种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农艺性状 工艺性状 综合评价 广西百色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南秋玉米缓释肥的施肥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韦德斌 刘永贤 +2 位作者 向英 费永红 钟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6,共3页
为了提高秋玉米的肥料利用效率和节省施肥用工,2012年在广西百色市开展不同类型缓释肥(D1F1、D1F2、D1F3、D1F4、D1F5、D1F6、D2F1、D2F2、D2F3、D2F4、D2F5、D2F6、CK1、CK2)一次性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CK2(习惯施肥)相比,施用不... 为了提高秋玉米的肥料利用效率和节省施肥用工,2012年在广西百色市开展不同类型缓释肥(D1F1、D1F2、D1F3、D1F4、D1F5、D1F6、D2F1、D2F2、D2F3、D2F4、D2F5、D2F6、CK1、CK2)一次性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CK2(习惯施肥)相比,施用不同类型缓释肥的秋玉米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产量、单位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3.48%、2.36%、4.04%、1.53%、28.28%,其中D1F5组合的增产效应较明显,可增产15.67%;D1F4组合的单位肥料农学利用率较高,可比CK2提高5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秋玉米 产量 肥料农学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适宜播种深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韦德斌 韦传优 +2 位作者 向英 费永红 钟维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正大619、迪卡008及玉美头105为试验材料,在免耕条件下,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Zea mays L.)的生育期、出苗率、倒伏率、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探索出免耕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在广西德保适宜的播种深度。结果表明,在土壤... 以正大619、迪卡008及玉美头105为试验材料,在免耕条件下,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Zea mays L.)的生育期、出苗率、倒伏率、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探索出免耕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在广西德保适宜的播种深度。结果表明,在土壤结构疏松的条件下,不同的播种深度对玉米生育期、出苗率、倒伏率及植株性状的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播种深度对部分穗部性状有影响,不同的玉米品种受影响的穗部性状则不同。正大619、迪卡008和玉美头105的最佳播种深度分别为12、5和12 cm,适宜播种深度范围为5~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免耕 播种深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新品种DTOPSIS法综合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费永红 钟维 +2 位作者 向英 韦德斌 黄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17-22,共6页
采用动态逼近理想解排序法(DTOPSIS法)对9个供试糯玉米品种的17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评价矩阵A,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矩阵Z,将各个性状指标分别赋予不同权重W_j后,建立决策矩阵R,通过决策矩阵R得出各性状的正理想解(X^+_j... 采用动态逼近理想解排序法(DTOPSIS法)对9个供试糯玉米品种的17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评价矩阵A,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矩阵Z,将各个性状指标分别赋予不同权重W_j后,建立决策矩阵R,通过决策矩阵R得出各性状的正理想解(X^+_j)和负理想解(X_j),最终得到各品种对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_i,据此对各品种的优劣进行评判,C_i值越大综合性状越好。分析结果表明:8个糯玉米新品种的C_i值均大于桂糯519(CK),综合表现优于桂糯519(CK)。根据C_i值排序,亚航糯3号、天贵糯932、银碟糯773、天贵糯937分别居前4位,说明这4个品种在春季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较优良的综合品质,是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优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OPSIS法 糯玉米 矩阵 无量纲化处理 Ci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组合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韦鹏霄 张例 +4 位作者 王茂昌 岑秀芬 王先裕 贺贵柏 韦德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00-70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组合与不同材料基因型互作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方法】以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大107、地D4及其杂交组合大107×牛番茄、地D4×红昆仑为材料,进行不同激素组合(CPPU、TDZ...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组合与不同材料基因型互作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方法】以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大107、地D4及其杂交组合大107×牛番茄、地D4×红昆仑为材料,进行不同激素组合(CPPU、TDZ、KT与2,4-D+6-BA)诱导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以MS+1.0mg/L2,4-D+0.5mg/L6-BA为基本诱导培养基,分别与不同浓度CPPU、TDZ或KT组合,对不同基因型番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明显促进效果,CPPU、TDZ和KT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4~0.6、0.03和1.5mg/L。在相同激素条件下,番茄温敏核不育系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明显优于其杂交组合,平均出愈率和平均愈伤组织直径大小均为:地D4>大107>地D4×红昆仑>大107×牛番茄。【结论】不同基因型番茄花药对激素的敏感性不同;不同激素组合对番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差异显著,以KT与2,4-D、6-BA配组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显著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温敏核不育系 杂交组合 花药培养 激素组合 愈伤组织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粉发育及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韦鹏霄 邓发启 +5 位作者 岑秀芬 王先裕 张例 贺贵柏 黄朝科 韦德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926-8929,共4页
[目的]探讨番茄花蕾外观形态及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相关性,筛选出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的适宜花粉发育时期。[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细胞学鉴定和花药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2个温敏核不育系T7、T8和普通杂... [目的]探讨番茄花蕾外观形态及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相关性,筛选出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的适宜花粉发育时期。[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细胞学鉴定和花药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2个温敏核不育系T7、T8和普通杂交种王蔬、红日2个品种,进行了花蕾外观形态分类、花粉发育时期鉴定与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番茄花蕾外观形态与花粉发育时期的关系为:花蕾长0.2~0.3 cm=花粉孢子期,花蕾长0.4~0.5 cm=花粉单核早期,花蕾长0.6~0.7 cm=花粉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花蕾长0.8~0.9 cm=花粉二核期、三核期,花蕾长≥1.0 cm=花粉三核期、成熟期;T7、T8、王蔬、红日的花药培养均以花粉发育在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为最佳时期,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最高,分别为11.8%、13.7%、19.6%和18.1%。[结论]番茄花蕾外观形态及花粉发育时期与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的相关性;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的适宜花粉发育时期为单核中晚期(单核靠边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温敏核不育系 花蕾形态 花粉发育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养蚯蚓对四季蜜芒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韦德斌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2期27-28,共2页
为揭示蚯蚓对四季蜜芒营养水平和生长发育的影响,2005~2006年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季蜜芒示范园开展四季蜜芒树盘下穴养蚯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处理能显著促进四季蜜芒树冠的扩大、增加末级梢总数、增加叶片量。蚯蚓处... 为揭示蚯蚓对四季蜜芒营养水平和生长发育的影响,2005~2006年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季蜜芒示范园开展四季蜜芒树盘下穴养蚯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处理能显著促进四季蜜芒树冠的扩大、增加末级梢总数、增加叶片量。蚯蚓处理试验株树冠冠径是对照的1.2倍,枝条末级梢总数和叶片量是对照的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四季蜜芒果树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阶段创新区域农业科研工作路径探析——以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贺贵柏 潘廷由 +3 位作者 梁忠明 吴健强 韦德斌 向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析新阶段创新区域农业科研工作的新路径,为逐步健全和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以下简称百色分院)为例,系统总结分析广西发展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的成功经验及其面临的主要困难... 【目的】探析新阶段创新区域农业科研工作的新路径,为逐步健全和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以下简称百色分院)为例,系统总结分析广西发展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的成功经验及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新的发展路径。【结果】自2009年百色分院成立以来,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引进与选育、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通过科研立项获得的项目经费超过1200万元,发表农业科技论文30余篇;但也存在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财政经费紧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创新工作理念,引导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做好科研定位,发挥区域特色农业优势;抓好示范培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健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人才支撑能力;加强交流合作,稳步提升科技服务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 科研工作 新阶段 发展路径 百色分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动甘蔗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探讨——以广西百色市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贺贵柏 向英 +3 位作者 陶尚琨 吴兰芳 韦德斌 岑庆宋 《甘蔗糖业》 2021年第1期8-11,共4页
以广西百色市为例,通过甘蔗主产区进行产业政策调研和访谈,分析百色市甘蔗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要紧紧抓住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机遇,并从6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即①要注重制定和实行“订单农业”扶持政策;②要注重制定和... 以广西百色市为例,通过甘蔗主产区进行产业政策调研和访谈,分析百色市甘蔗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要紧紧抓住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机遇,并从6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即①要注重制定和实行“订单农业”扶持政策;②要注重制定和执行推广甘蔗良种扶持政策;③要注重制定和执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政策;④要注重制定和实行专业化生产扶持政策;⑤要注重制定和执行推广农业绿色技术扶持政策;⑥要注重创新产业保险与金融扶持政策。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政策措施,助推甘蔗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产业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蔗区优良甘蔗品种多系布局的途径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贺贵柏 覃振强 +5 位作者 黄文武 潘廷由 韦德斌 向英 李宣 罗芳媚 《甘蔗糖业》 2015年第1期61-64,共4页
当前广西甘蔗品种种植的单一性形势依然严峻,甘蔗品种仍以台糖系列为主导。本文就广西甘蔗品种种植的现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蔗区优良甘蔗品种多系布局,提出:必须创新甘蔗育种理念,进一步加强甘蔗育种研究工作;必须加强蔗区甘蔗... 当前广西甘蔗品种种植的单一性形势依然严峻,甘蔗品种仍以台糖系列为主导。本文就广西甘蔗品种种植的现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蔗区优良甘蔗品种多系布局,提出:必须创新甘蔗育种理念,进一步加强甘蔗育种研究工作;必须加强蔗区甘蔗品种调研,进一步调整优化甘蔗品种种植结构;必须进一步加强甘蔗优良品种的引种筛选与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甘蔗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必须进一步加强甘蔗优良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应用。这对加快推进广西优良甘蔗品种多系布局,促进广西乃至全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多系布局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贺贵柏 向英 +5 位作者 韦德斌 黄文武 周连芳 向铭玺 刘江娟 张超 《甘蔗糖业》 2022年第6期50-54,共5页
以广西百色平果市甘蔗重要产区凤梧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蔗区产业研究现状,及深入平果市凤梧镇甘蔗生产一线进行考察和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蔗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6条对策措施,对于加快推动平果市乃至我国甘蔗产业... 以广西百色平果市甘蔗重要产区凤梧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蔗区产业研究现状,及深入平果市凤梧镇甘蔗生产一线进行考察和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蔗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6条对策措施,对于加快推动平果市乃至我国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产业 高质量发展 对策研究 平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春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费永红 韦德斌 +2 位作者 钟维 向英 黄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6-10,共5页
为寻求最佳种植模式,实现春玉米高产稳产,以桂单162为试材,4种行距配置方式为主处理,4种种植密度为副处理,裂区设计,研究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方式下的玉米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度、行距×密度互作的玉米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为寻求最佳种植模式,实现春玉米高产稳产,以桂单162为试材,4种行距配置方式为主处理,4种种植密度为副处理,裂区设计,研究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方式下的玉米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度、行距×密度互作的玉米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等行距60 cm、等行距75 cm、宽窄行80 cm×40 cm配置3 000 株/667m2密度栽培时玉米穗粒数及产量表现较好,在宽窄行90 cm×40 cm栽培时配置3 500 株/667m2密度穗粒数及产量表现较好,获得最高产量的玉米种植模式为宽窄行80 cm×40 cm + 3 000株/667m2。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实现增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行距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番茄的生产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益奎 黎炎 +3 位作者 赵兴爱 蒋雪荣 韦德斌 李文嘉 《长江蔬菜》 2011年第5期4-6,共3页
本栏目特约主持:李文嘉 1963年,女,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2004年度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广西第六届“十大女杰”、广西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关键词 广西 生产现状 品种 番茄 硕士研究生 人才工程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DTOPSIS法的秋植甜糯玉米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费永红 韦德斌 +4 位作者 钟维 吴兰芳 陶尚琨 向英 岑庆宋 《南方农业》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应广西百色市的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从影响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状入手,利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2019年秋季百色综合试验站15个鲜食甜糯玉米参试品种的16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澳甜糯75外,其他14个糯玉米新品种... 为筛选出适应广西百色市的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从影响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状入手,利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2019年秋季百色综合试验站15个鲜食甜糯玉米参试品种的16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澳甜糯75外,其他14个糯玉米新品种的C;值均大于桂糯519 (CK)。综合C;值和产量评分,发现甜糯182号、甜糯1号、金卡糯5号及亚航糯2号这4个甜糯玉米品种秋季种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较优的品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秋季种植 综合评价 DTOPSIS法 熵值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兰芳 岑庆宋 +4 位作者 张超 钟维 韦德斌 费永红 向英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6期5-9,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百色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出籽率>百粒重>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穗长>株高>... 为筛选出适宜百色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出籽率>百粒重>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穗长>株高>生育期>茎粗>绿叶率。出籽率、百粒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茎粗、绿叶率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玉米育种工作中,应重视出籽率、百粒重的选择,同时要结合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钟昌松 唐照磊 +6 位作者 黄梅燕 侯青光 黄春东 韦德斌 劳赏业 陈辉云 张述宽 《广西农学报》 2019年第3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广西鲜食玉米科研育种、生产和加工等现状,促进广西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采取实地走访、填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分析广西鲜食玉米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势特点。【结论】广西是全国... 【目的】研究广西鲜食玉米科研育种、生产和加工等现状,促进广西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采取实地走访、填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分析广西鲜食玉米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势特点。【结论】广西是全国鲜食玉米生产和消费的优势产区,具有生态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产业链发展已初具端倪和示范效应,但仍存在规模化生产不足,龙头加工企业少,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等问题。【建议】结合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需求,在自治区政府扶持和引导下,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加大宣传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业发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与花生带状复合种植试验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维 费永红 +2 位作者 韦德斌 向英 李晓芝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8期9-9,11,共2页
以玉米与花生2:5带状套种模式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作与单作下玉米及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表现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间作下的玉米及花生产量优势表现不明显,但间作每667m^2总产值总产值达2804.08元,高于单作每667m^2产值;每667... 以玉米与花生2:5带状套种模式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作与单作下玉米及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表现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间作下的玉米及花生产量优势表现不明显,但间作每667m^2总产值总产值达2804.08元,高于单作每667m^2产值;每667m^2纯收入达1564.55元,比单作玉米增收133.97%,比单作花生增收25.37%,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青贮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昌松 梁庆平 +8 位作者 邹成林 黄梅燕 侯青光 黄春东 韦德斌 劳赏业 陈辉云 黎键湧 张述宽 《广西农学报》 2020年第4期59-64,共6页
在畜牧业发展的推动下,广西青贮玉米发展快速,已成为重要的扶贫产业。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广西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背景、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调查发现,广西优质饲料草不能满足畜牧业养殖需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 在畜牧业发展的推动下,广西青贮玉米发展快速,已成为重要的扶贫产业。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广西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背景、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调查发现,广西优质饲料草不能满足畜牧业养殖需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空间大,在产业扶贫、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群众认识和管理技术不到位,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能力不足,种植成本偏高等问题。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产业发展政策、土地流转、新品种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从制度和技术上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产业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中斌 黄台明 +2 位作者 韦德斌 林纬 秦忠明 《广西园艺》 2006年第3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扦插育苗试验 罗汉果 技术比较 营养功能 生产用种 根结线虫 品种退化 仪器设备 遗传性状 开花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