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雨洪涝灾害转移安置人数的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张颖 杨晓婷 +2 位作者 韩业凡 吕伟 房志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80,共9页
为了更加科学精准地预测暴雨洪涝灾害下需要转移安置的人数,收集2011—2018年全国范围内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案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转移安置人数与表征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别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 为了更加科学精准地预测暴雨洪涝灾害下需要转移安置的人数,收集2011—2018年全国范围内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案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转移安置人数与表征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别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暴雨洪涝灾害下需要转移安置人数,并以2种方法的结果为基础,提出1种组合预测方法对暴雨洪涝灾害转移人数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的MSE、MAE均小于回归预测和SVM模型预测。使用组合预测方法对洪涝灾害转移安置人数进行预测,可以充分结合单一预测模型的优势,提高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暴雨洪涝灾害的避难需求并制定避难疏散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 转移安置人数 组合预测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灾害短视频引发舆情危机的BN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吕伟 周雯楠 +2 位作者 陈文涛 韩业凡 房志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2-199,共8页
为减少短视频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风险,以“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基于网络短视频,从突发事件的灾情程度、应对行为、视频属性、舆情情感倾向和舆情传播扩散度5个方面,构建短视频网络舆情危机风险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贝叶斯网络(... 为减少短视频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风险,以“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基于网络短视频,从突发事件的灾情程度、应对行为、视频属性、舆情情感倾向和舆情传播扩散度5个方面,构建短视频网络舆情危机风险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贝叶斯网络(BN)构建预测模型,探讨舆情预测准确度。结果表明:经检验测试,该模型可有效预测网络舆情危机风险等级,公众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行为对舆情危机风险等级、情感倾向和传播扩散度均有重要影响;在灾情严重且公众的行为应对较消极的情境下,舆情爆发的主因为公众的情感倾向和舆情的传播扩散度;相较于微博转发量和点赞量,评论量高的微博短视频更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网络短视频 舆情危机风险 贝叶斯网络(BN) 舆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及服务范围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吕伟 韩业凡 +1 位作者 周雯楠 施申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4-703,共10页
为使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提升避难转移安置的效率,以武昌区内35个潜在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从适宜性和服务范围双重角度探究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首先,从公众角度出发选择适宜性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熵权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 为使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提升避难转移安置的效率,以武昌区内35个潜在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从适宜性和服务范围双重角度探究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首先,从公众角度出发选择适宜性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熵权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评价结果,最后采用双变量Moran’s I进行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与服务范围的空间关联分析,得到两者耦合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目前武昌区避难场所适宜性与服务范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空间集聚现象,避难场所的适宜性受服务范围影响,但仍有部分避难场所呈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因地而异。除此之外,提高避难场所的适宜性不能局限于增加有效面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关联分布 Moran’s I 公众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公众选择偏好的应急避难安置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韩业凡 吕伟 +1 位作者 周雯楠 李海航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为使开放避难场所符合公众自行避难的实际情况,借鉴Huff模型量化公众选择行为,构建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第1阶段确定开放避难场所位置,第2阶段将溢出容量的灾民二次分配到有剩余容量的避难场所,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 为使开放避难场所符合公众自行避难的实际情况,借鉴Huff模型量化公众选择行为,构建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第1阶段确定开放避难场所位置,第2阶段将溢出容量的灾民二次分配到有剩余容量的避难场所,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同一需求点灾民前往不同避难场所的过程,管理者干预政策能够使服务人数大幅度增加,避免资源浪费、灾民流离失所且二次分配情况主要依赖于第1阶段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管理部门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公众选择偏好 选址-分配模型 Huf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达伊首调唱名体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以《雪绒花》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业凡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7期99-102,共4页
本文以中学歌唱课《雪绒花》为例,探索柯达伊首调唱名体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解释此法在本国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阐明其因何缘由传入中国以及教法本土化研究现状,比较“柯尔文手势”“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 本文以中学歌唱课《雪绒花》为例,探索柯达伊首调唱名体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解释此法在本国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阐明其因何缘由传入中国以及教法本土化研究现状,比较“柯尔文手势”“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法”这三种柯达伊教学手段,并且得出结论,柯达伊首调唱名体系应用于国内音乐课堂实践中,可有效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音乐水平能力发展,是适用于我国各年龄阶段音乐课堂的宝贵经验及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达伊 首调唱名法 音乐课堂教学 雪绒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