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腋窝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对比分析
1
作者 徐汝中 马驰 +3 位作者 吴红吉 顾延仲 郑桂彬 郑海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498-1503,共6页
目的:对比经口腔前庭入路及经腋窝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在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及经腋窝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546例,其中经口腔前庭入路... 目的:对比经口腔前庭入路及经腋窝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在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及经腋窝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546例,其中经口腔前庭入路组448例,经腋窝入路组98例,收集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最大肿瘤直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清扫和转移的中央淋巴结数量、并发症的临床数据,探究术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在5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BMI、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和经腋窝入路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腔镜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颈淋巴结节病误诊为颈淋巴结转移1例
2
作者 吴红吉 蒋亚楠 +4 位作者 刘新承 马驰 顾延仲 杨睿 郑海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62-864,共3页
患者女性,54岁。2023年5月因发现右侧颈部结节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入院体格检查:右侧颈部可触及肿物大小约1.0 cm×1.0 cm,质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可,双侧甲状腺未触及明显肿物。
关键词 颈淋巴结节病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发现双重肩胛舌骨肌变异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杨睿 吴华军 +2 位作者 顾延仲 吴红吉 郑海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553-554,共2页
目前肩胛舌骨肌的多种变异类型已有报道,如数量的变异、附着部位的变异等[1-3],其中重复变异罕见,认识并理解肩胛舌骨肌变异对手术定位、手术操作、正确处理变异及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经锁骨下甲状腺手术中发现的... 目前肩胛舌骨肌的多种变异类型已有报道,如数量的变异、附着部位的变异等[1-3],其中重复变异罕见,认识并理解肩胛舌骨肌变异对手术定位、手术操作、正确处理变异及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经锁骨下甲状腺手术中发现的1例双重肩胛舌骨肌。患者女,39岁,因查体发现甲状腺肿物5年入院,结节位于双侧,伴性格改变,无其他明显症状。查体未发现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双侧叶结节,右叶上极、中部、中下部结节TI-RADS 4b类,大者1.1 cm×0.8 cm,左叶大者TI-RADS 4a类,1.4 cm×1.2 cm大,余结节TI-RADS 3类。右侧甲状腺肿物穿刺涂片BethesdaⅥ级,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增强CT示:甲状腺双侧叶结节,颈部小淋巴结显示。左侧甲状腺肿物穿刺涂片BethesdaⅢ级,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物 肩胛舌骨肌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定位 侧叶 大者 左叶 右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顾延仲 杨睿 +1 位作者 吴红吉 郑海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273-1280,共8页
目的总结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淋巴结转移的标准、颈侧区淋巴结清扫(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CLND)的指征和清扫范围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获取近年来有关MTC颈侧... 目的总结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淋巴结转移的标准、颈侧区淋巴结清扫(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CLND)的指征和清扫范围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获取近年来有关M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指南和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临床上M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高。LCLND的指征既有共识也有争议,MTC的LCLND也同样充满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接受预防性LCLND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诊断MTC的淋巴结转移各有优劣,核医学方法虽有效但价格昂贵,细针穿刺同样是诊断MTC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目前降钙素水平、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仍是是评估MTC进行预防性LCLND的重要指征,而相关指征应用尚未达成统一,许多学者更推荐综合考量各种指征来评估MTC是否进行预防性LCLND。结论MTC的LCLND在目前已有的共识基础上需进行进一步探索和规范,预防性LCLND的重点应是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DICER1综合征与甲状腺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红吉 杨睿 +1 位作者 顾延仲 郑海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575-1579,共5页
DICER1基因编码的Dicer酶是核糖核酸酶(RNase)Ⅲ家族的成员,在转录后基因沉默中起关键作用。DICER1基因突变会导致DICER1综合征从而使机体易患各种良恶性肿瘤,主要为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胸膜肺母细胞瘤、囊性肾瘤、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细... DICER1基因编码的Dicer酶是核糖核酸酶(RNase)Ⅲ家族的成员,在转录后基因沉默中起关键作用。DICER1基因突变会导致DICER1综合征从而使机体易患各种良恶性肿瘤,主要为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胸膜肺母细胞瘤、囊性肾瘤、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细胞瘤、睫状体髓质上皮瘤、子宫颈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分化型甲状腺癌等。其中涉及到多种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低分化癌和甲状腺母细胞瘤。通过研究DICER1综合征中的甲状腺疾病的特征。为明确DICER1综合征中甲状腺疾病的潜在危害性,辅助疾病诊断和疾病管理,本文对DICER1综合征中的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监测以及其与DICER1综合征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DICER1综合征 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