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FD、TRIZ和FMEA的送夹料装置创新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建行 王起 +2 位作者 方建军 徐佳 顾怡红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4期297-304,共8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创新设计逐渐被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对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现有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和模型中的潜在问题,综合质量功能展开(QFD)、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创新设计逐渐被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对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现有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和模型中的潜在问题,综合质量功能展开(QFD)、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各自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QFD、TRIZ和FMEA的产品创新设计模型。通过在金属圆锯机的送夹料装置创新设计上的具体应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完善了当前的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提高了用户满意度,降低了设计成本,同时保证了设计的可靠性,为广泛的设计人员提供了更有效的创新设计的思路,也为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的开发的提供了理论基础。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market competition, product innovation design is gradually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novative design methods and models of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product innovation design methods and model, a product innovation design model based on QFD, TRIZ and FMEA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 (QFD),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RIZ) and failure mode and impact analysis (FMEA). Through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the feeding device of the metal circular saw, the model perfected the current product innovation design process, improved the user satisfaction, reduced the design cost, and ensur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sign, for a wide range of designers providing more effective innovative design ideas, also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aided innovation design softw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功能展开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失效模式及故障分析 产品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鞭打试验的安全座椅神经网络优化设计
2
作者 方建军 徐佳 +2 位作者 王起 周建行 顾怡红 《软件工程与应用》 2024年第4期567-578,共12页
在新版C-NCAP管理规则中,增加了颈部保护测试(鞭打测试)。汽车座椅的安全设计对乘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后碰撞已成为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安全座椅整体优化设计方法,以防止颈部扭伤... 在新版C-NCAP管理规则中,增加了颈部保护测试(鞭打测试)。汽车座椅的安全设计对乘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后碰撞已成为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安全座椅整体优化设计方法,以防止颈部扭伤。该方法优化后的座椅在头部加速度、颈部剪切力、颈部损伤指标等方面均有改善,避免了传统安全座椅优化方法求解离散点的缺陷。与正交试验优化结果相比,NIC降低了9.0%,Nkm降低了12.5%。In the new version of C-NCAP management rules, the neck protection test (whipping test) has been added. The safety design of car sea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so rear colli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assive safety of cars. In this paper, an overall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of safety seat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prevent neck sprain. The seat optimized by this method has been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head acceleration, neck shear force and neck injury index, which avoids the defect of traditional safety seat optimization method in solving discrete 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NIC is reduced by 9.0% and Nkm is reduced by 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挥鞭伤 参数优化 安全设计 仿真实验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纳米棒的制备及其丙酮气敏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顾怡红 张元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在合成原料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水热合成的方式制备得到了α-Fe_2O_3纳米棒,有效提高了水热合成纳米粉末的产量,利用超声处理的方式将团聚的α-Fe_2O_3纳米棒进行了有效分离。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 在合成原料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水热合成的方式制备得到了α-Fe_2O_3纳米棒,有效提高了水热合成纳米粉末的产量,利用超声处理的方式将团聚的α-Fe_2O_3纳米棒进行了有效分离。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和形貌观察。测试这种纳米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丙酮的气敏性能,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气敏材料对丙酮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具有工作温度低、检测极限低、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α-Fe2O3纳米棒 水热合成 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光滑结构对水下航行器压差阻力的影响
4
作者 徐佳 方建军 +2 位作者 范卫东 王起 顾怡红 《流体动力学》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覆盖非光滑表面是降低水下航行器阻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本文对水下航行器的压差阻力进行了研究,将吸附性非光滑结构和导流性非光滑结构分别安装在航行器的流固分离处,采用流体动力学仿真的方法研究两类非光滑结构对流体尾部流场的影... 覆盖非光滑表面是降低水下航行器阻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本文对水下航行器的压差阻力进行了研究,将吸附性非光滑结构和导流性非光滑结构分别安装在航行器的流固分离处,采用流体动力学仿真的方法研究两类非光滑结构对流体尾部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航行器流固分离位置覆盖吸附性非光滑结构能够延迟流固分离,有效降低航行器压差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非光滑 CFD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里厄垂直轴风力机叶片螺旋变异优化研究
5
作者 顾怡红 巫少龙 胡树根 《轻工机械》 CAS 2016年第4期44-48,共5页
针对传统达里厄(Darrieus)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叶片动转矩周期波动性大,动转矩系数曲线震荡剧烈,造成对风轮旋转主轴的强烈冲击及风力机功率输出不稳定等问题,文章提出对Darrieus垂直轴风力机传统直叶片进行螺旋扭曲... 针对传统达里厄(Darrieus)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叶片动转矩周期波动性大,动转矩系数曲线震荡剧烈,造成对风轮旋转主轴的强烈冲击及风力机功率输出不稳定等问题,文章提出对Darrieus垂直轴风力机传统直叶片进行螺旋扭曲变异设计,以改善风力机叶片的动转矩输出性能。结合Solid Works和MATLAB完成风力机模型的三维参数化建模,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中完成模型的数值模拟仿真计算。通过螺旋扭曲角的单因素试验验证了变异设计叶片输出的动转矩性能周期波动性降低,平均动转矩得到提高,并确定螺旋扭曲角的优化区间。文章构建了风力机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体系,采取螺旋扭曲变异设计,改善了风力机叶片输出的动转矩性能,初步确定合理的螺旋扭曲角分布范围为:70°~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rieus风力机 螺旋扭曲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动转矩 动转矩系数周期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压阻式触觉传感器设计应用与研究
6
作者 顾怡红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2期218-226,共9页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触觉传感器作为传感装置构成了智能系统的核心基础。能感受各种刺激的生物器官在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呈现一压阻式纳米复合橡胶弹性体的可挠式触觉传感器,以纳米碳黑粉末(Carbon...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触觉传感器作为传感装置构成了智能系统的核心基础。能感受各种刺激的生物器官在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呈现一压阻式纳米复合橡胶弹性体的可挠式触觉传感器,以纳米碳黑粉末(Carbon-black)填充于聚甲基硅氧烷(PDMS)高分子材料,经溶剂润湿法(n-Hexane)改善其均匀与分散性,形成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C-PDMS),使其具有电的物理特性。此C-PDMS纳米复合材料由大面积铸模成型制造与多层堆栈方式整合镶埋于PDMS高分子基材中,并沉积金属薄膜,作为电性连接与电极,其金属薄膜与高分子间界面以3-硫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表面改质处理形成附着层,以增加金属膜的附着与可用性。此传感器藉由施以正向力造成应变测量电阻率之变化,其灵敏度于平坦表面上为2.92%~4.45% (ΔR/R0/mN),于弯曲表面上(r = 2.25 cm)为0.92%~0.98% (ΔR/R0/mN)。本研究提出之压阻式纳米复合橡胶弹性体可用于挠曲式可挠式触觉感测元件,并实现了整合于力量感测、触控与穿戴式等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传感器 高分子材料 物理特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应用5E康复模式的价值
7
作者 顾怡红 赵丽敏 +2 位作者 余婷 黄大祥 徐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WHD)期间应用5E康复模式的价值。方法以100例ESK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门诊行WHD治疗,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WHD)期间应用5E康复模式的价值。方法以100例ESK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门诊行WHD治疗,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5E康复模式干预。对比2组的自我管理能力等指标。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饮食和水分的不依从频率、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透析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血钙水平较对照组高(P均<0.05),且2组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结论ESKD患者在行WHD期间应用5E康复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饮食及水分摄入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实验室相关指标及营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5E康复模式 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刀具高速铣削TC4钛合金的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胜 刘文军 +3 位作者 周明安 张玉贤 顾怡红 余文利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2,共6页
用PCD铣刀平面精铣TC4(Ti–6Al–4V)钛合金,再用三坐标测量机、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维氏硬度计和便携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测量钛合金加工后的平面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及表面残余应力,分析不同铣削工艺参数对TC4钛合金质... 用PCD铣刀平面精铣TC4(Ti–6Al–4V)钛合金,再用三坐标测量机、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维氏硬度计和便携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测量钛合金加工后的平面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及表面残余应力,分析不同铣削工艺参数对TC4钛合金质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轴转速16000 r/min,切削深度0.2 mm,每齿进给量0.06 mm/z的最佳铣削工艺参数下,PCD铣刀寿命较长,TC4钛合金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形貌较好,其平面度为0.26μm,平行度为0.64μm,表面粗糙度为0.63μm,表面显微硬度为3080 N/mm2,表面残余应力为-2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平面度 平行度 表面形貌 显微硬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Al_2O_3的扩散连接及界面问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顾怡红 万菊林 梁开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4-17,52,共5页
成功地用真空扩散焊法获得了Ti6A14V/Al2O3的连接界面。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界面结构、界面反应情况,同时用压痕法初步偿派了界面残余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800℃时扩散焊界面上没有显著的化学反应,随着温度的提高,... 成功地用真空扩散焊法获得了Ti6A14V/Al2O3的连接界面。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界面结构、界面反应情况,同时用压痕法初步偿派了界面残余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800℃时扩散焊界面上没有显著的化学反应,随着温度的提高,界面上Ti6A14V和Al2O3反应生成TIAl、Ti2Al、Ti3Al与Ti组成的脆性混合过渡层。该过渡层,并通过氧的固溶使基体金属脆化;压痕裂纹扩展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残余应力的局部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扩散焊 压痕法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测不一致性条件下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建亮 顾怡红 魏小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3-127,47,共6页
由于传感器提供的抽象数据总是受到测量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多传感器利用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消除传感器间可能存在的虚假或错误数据,以降低其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算法(PFA)的改进贝叶斯方法(IBA),其中基于粒子滤波有3... 由于传感器提供的抽象数据总是受到测量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多传感器利用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消除传感器间可能存在的虚假或错误数据,以降低其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算法(PFA)的改进贝叶斯方法(IBA),其中基于粒子滤波有3种算法结构,即:前置粒子滤波算法(P-IBA)、后置粒子滤波算法(IBA-P)和前后置粒子滤波算法(P-IBA-P)。通过三维点云数据分析实验表明,P-IBA具有最小的CPU运行时间t,P-IBA-P比IBA-P拥有最小的评价函数值EF,可见,在P-IBA-P和IBA-P两种算法中,由于粒子滤波器的存在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基于粒子滤波的改进贝叶斯算法(P-IBA-P)误差最小,精度最高,融合效果最好。改进的贝叶斯方法与粒子滤波相结合的技术,有助于处理集中式和分散式融合架构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在对测量时间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P-IBA-P算法的测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改进贝叶斯方法 粒子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比例调压阀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叶深 顾怡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91-94,共4页
提出一种采用阀体内部缝隙流道作为压力调控机构的比例调压阀设计方案。在分析层流节流调压原理的基础上,阐述该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阀的零位泄漏、比例调压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比例调压阀结构简单,并具... 提出一种采用阀体内部缝隙流道作为压力调控机构的比例调压阀设计方案。在分析层流节流调压原理的基础上,阐述该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阀的零位泄漏、比例调压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比例调压阀结构简单,并具有良好的比例线性调压特性,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调压阀 层流调压原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Cu元素对Al/Al_2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万菊林 杨军 +1 位作者 顾怡红 梁开明 《粉末冶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1-275,共5页
探讨了热压烧结制备Al/Al_2O_3复合材料的可能性。用SEM和XRD分析了添加5%Cu后复合材料界面的组织结构和相组成。研究了铜对材料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Cu元素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 探讨了热压烧结制备Al/Al_2O_3复合材料的可能性。用SEM和XRD分析了添加5%Cu后复合材料界面的组织结构和相组成。研究了铜对材料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Cu元素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可以使Al_2O_3的加入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铝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可在线带压更换阀杆密封组件式全焊接球阀球体应力和变形研究
13
作者 张新星 顾怡红 郑建军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21年第2期165-173,共9页
针对某公司设计的可在线带压更换阀杆密封组件式全焊接球阀球体,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然后导入ANSYS软件,通过分析全焊接球阀球体在3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由实验数据可知,球体的最大变形产生在流道边缘,球体上转轴根部的最大... 针对某公司设计的可在线带压更换阀杆密封组件式全焊接球阀球体,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然后导入ANSYS软件,通过分析全焊接球阀球体在3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由实验数据可知,球体的最大变形产生在流道边缘,球体上转轴根部的最大应力约为368 MPa,大于球体材料的屈服强度,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而球体外壁和流道内壁的应力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球体的最大变形产生在流道边缘处;密封面处的变形较大;由于在最大压差下受介质的作用,进口端阀座和介质接触侧球体的变形较为明显。研究表明,通过适当增大球体转轴根部过渡圆角半径有利于改善局部应力集中状况,本研究可为全焊接球阀设计与制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焊接球阀 应力集中 变形 ANSY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TZP/Al_2O_3层状复合材料的相变与韧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菊林 俞海江 +3 位作者 顾怡红 梁开明 刘凤茹 王大宁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45-753,共9页
Ce-TZP(氧化铈稳定四方氧化锆多晶)材料由于剧烈的自催化相变易于产生低应力屈服,并在裂纹尖端形成狭长形相变区从而使相变增韧的效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本工作从改变Ce-TZP材料的微观结构以改变其相变屈服和相变增韧行... Ce-TZP(氧化铈稳定四方氧化锆多晶)材料由于剧烈的自催化相变易于产生低应力屈服,并在裂纹尖端形成狭长形相变区从而使相变增韧的效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本工作从改变Ce-TZP材料的微观结构以改变其相变屈服和相变增韧行为的目标出发,在Ce-TZP中引入了层、片状Al2O3制成Ce-TZP/Al2O3复合材料.研究了Ce-TZP直通切口梁试样在三点弯曲试验条件下的自催化相变特征和力学行为,以及Al2O3层片在抑制自催化相变和改变其相变增韧效果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Ce-TZP切口样在切口端部形成树根状自催化相变区,其分支和扩展与裂纹的产生与扩展相伴随;Ce-TZP/Al2O3层片状复合材料中未看到相变区增宽现象,但Al2O3层片的存在抑制了自催化相变,使材料的相变塑性显著降低而强度显著提高,并使断裂韧性获得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TZP 氧化铝 复合材料 陶瓷 相变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TZP和Ce-TZP/Al_2O_3层状复合材料受载裂尖的相变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卿新林 贾晓东 +2 位作者 王国韬 顾怡红 戴福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5-562,共8页
用云纹干涉法研究了带直通切口的CeTZP(TetragonalZirconiaPolycrystal)和CeTZP/Al2O3层状复合材料三点弯曲梁的相变过程.实验发现1600°C/3h烧结12%molCe... 用云纹干涉法研究了带直通切口的CeTZP(TetragonalZirconiaPolycrystal)和CeTZP/Al2O3层状复合材料三点弯曲梁的相变过程.实验发现1600°C/3h烧结12%molCeO2稳定的CeTZP在室温下就具有强烈的自催化效应,直通切口前缘的相变区呈树枝状,CeTZP/Al2O3层状复合材料的自催化相变被Al2O3层抑制,切口前缘的相变区变短,且相变区的覆盖面积减小.文中最后对Al2O3层改变CeTZP相变区及力学性能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TZP 层状 复合材料 自催化相变 增韧 裂纹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网”融合的智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新星 顾怡红 《机械职业教育》 2019年第4期40-42,共3页
智慧教学是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因特网,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趋于互融的背景下,把握智慧教学内涵及其本质,梳理智慧教学有效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智能教学环境。将智慧教... 智慧教学是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因特网,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趋于互融的背景下,把握智慧教学内涵及其本质,梳理智慧教学有效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智能教学环境。将智慧教学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整个过程,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文章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学生教学为例,探讨基于"三网"互融的教学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互融 智慧教学 本质 探索与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体视觉的机器人自主乘梯控制方法设计与研究
17
作者 胡丁集 胡长德 +1 位作者 王起 顾怡红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23年第1期76-86,共11页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及立体视觉的自主乘梯机器人,使其能够独立完成自乘电梯,该自主乘梯机器人具备两个视觉系统,头部的双CCD用于识别电梯方位,四轴机械手臂上的单CCD用于识别电梯的按钮数字及楼层。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机器人...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及立体视觉的自主乘梯机器人,使其能够独立完成自乘电梯,该自主乘梯机器人具备两个视觉系统,头部的双CCD用于识别电梯方位,四轴机械手臂上的单CCD用于识别电梯的按钮数字及楼层。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机器人搭乘电梯的运作可分为五个步骤:机器人行进至电梯前的适当位置,机械手臂识别并触及上下按钮,判断电梯开门并进入电梯,机械手臂识别并触及指定楼层按钮,在电梯到达目的楼层后判断电梯开门,离开电梯。实验结果表明,结合模糊逻辑与视觉控制的移动机器人可以在30秒内独立完成自主乘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控制 机械手臂 模糊逻辑控制 电梯 立体视觉 机器人 视觉系统 模糊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热误差实时补偿的研究
18
作者 顾怡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自然科学》 2016年第3期00264-00265,共2页
机床热误差的产生不可避免,热误差在机床的总误差源中又占有较大比重。如何合理地对机床热误差进行建模,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热误差的避免与补偿十分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外部坐标系偏移功能的误差实时补偿装置并叙述了其实现方法。结... 机床热误差的产生不可避免,热误差在机床的总误差源中又占有较大比重。如何合理地对机床热误差进行建模,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热误差的避免与补偿十分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外部坐标系偏移功能的误差实时补偿装置并叙述了其实现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对机床的热误差进行实时补偿的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热误差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转运中PDCA循环法与标准化流程改进的综合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果 邵军 +2 位作者 顾怡红 袁玉玲 费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85-0190,共6页
旨在探讨危重症患者转运中PDCA循环联合标准化流程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引入PDCA循环和标准化流程,实施持续的质量改进,旨在比较在质量改进前后,护士在危重患者转运规范性方面的表现。结果;实施PDCA循环结合... 旨在探讨危重症患者转运中PDCA循环联合标准化流程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引入PDCA循环和标准化流程,实施持续的质量改进,旨在比较在质量改进前后,护士在危重患者转运规范性方面的表现。结果;实施PDCA循环结合标准化流程后,观察到转运规范性的显著改善。护士在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性方面较前明显提高;转运设备均完善;转运制度及流程已规范;护理人员对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性知识及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危重患者转运规范率从60%提高到90%。结论;在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性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联合标准化流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升危重患者转运的规范性;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转运管理 PDCA 标准化操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应用
20
作者 顾怡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44-45,共2页
探析血透(HD)患者管理中,实施品管圈对减少低血压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HD科室护士6名,成立品管圈小组,对HD患者进行管理,记录管理后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与实施品管圈前相比,实施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下降,此为有形成果。小... 探析血透(HD)患者管理中,实施品管圈对减少低血压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HD科室护士6名,成立品管圈小组,对HD患者进行管理,记录管理后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与实施品管圈前相比,实施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下降,此为有形成果。小组成员职业损伤均发生较大提升,此为无形成果。结论:HD患者管理中,实施品管圈能够有效减少低血压事件,提升护士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