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7
1
作者 杨媛媛 周刚 +3 位作者 马晓康 顾政一 王宇卿 董晓全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通过查阅赤芍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赤芍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指纹图谱技术等方面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赤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赤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莲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军 徐芳 +2 位作者 吉腾飞 顾政一 李晨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147,141,共7页
本文综述了睡莲属植物所含的黄酮及酚酸等化学成分,以及其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辐射、降血压和降血糖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以期为睡莲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睡莲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蓝无糖感冒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亚辉 顾政一 +3 位作者 邢建国 王新春 薛桂蓬 孙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97-2598,共2页
目的优化蒿蓝无糖感冒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性、吸湿性和溶化性为指标,单因素法优选制粒工艺。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主药中加入2倍的混合辅料,混合辅料为乳糖∶甘露醇=4∶1,临界相对湿度为70%,休止角为34度。结论颗粒的成型性... 目的优化蒿蓝无糖感冒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性、吸湿性和溶化性为指标,单因素法优选制粒工艺。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主药中加入2倍的混合辅料,混合辅料为乳糖∶甘露醇=4∶1,临界相对湿度为70%,休止角为34度。结论颗粒的成型性好,吸湿性小,溶化性高,为确定蒿蓝无糖感冒颗粒制粒工艺条件和贮存条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蓝 无糖颗粒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素乙增加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倩倩 王云飞 +3 位作者 聂勇战 袁凤娟 杨晓艺 顾政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结晶紫染色法观察贝母素乙与阿霉素联用对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贝母素乙与阿霉素联用作用于BGC823细胞后增殖相关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结晶紫染色法观察贝母素乙与阿霉素联用对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贝母素乙与阿霉素联用作用于BGC823细胞后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贝母素乙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可使BGC823细胞的抑制率增加(P<0.05),阿霉素的细胞毒性增加,化疗药物的IC50值降低(P<0.01),明显影响BGC823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yclinD1、P-AKT的表达均下调。结论贝母素乙可增加BGC823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降低P-AKT、Cyclin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素乙 BGC823 化疗增敏 阿霉素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的石榴皮总多酚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孝娟 顾政一 +3 位作者 徐芳 赵军 严欢 谭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1-543,共3页
目的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不同产地石榴皮总多酚的含量。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λ=760 nm),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测定不同产地的石榴皮总多酚含量。结果石榴皮总多酚的含量在0.024 5~0.245 0 mg/ml范围内峰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 目的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不同产地石榴皮总多酚的含量。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λ=760 nm),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测定不同产地的石榴皮总多酚含量。结果石榴皮总多酚的含量在0.024 5~0.245 0 mg/ml范围内峰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n=6),样品平均回收率(n=9)为103.3%,RSD为1.08%,精密度RSD为0.31%(n=6),重复性RSD为0.51%(n=6),供试品溶液稳定性RSD为0.65%(4 d内)。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是检测石榴皮总多酚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总多酚 FOLIN-CIOCALTEU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尖神香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军 徐芳 +3 位作者 贺金华 谭为 顾政一 马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硬尖神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 RP-18和Sephadex LH-20柱对硬尖神香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硬尖神香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甲酯(1)、木犀草素... 目的:研究硬尖神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 RP-18和Sephadex LH-20柱对硬尖神香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硬尖神香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甲酯(1)、木犀草素7-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3)、香叶木苷(4)、金合欢素7-O-α-L-吡喃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5)、迷迭香酸(6)。结论:其中,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香草属 硬尖神香草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薰衣草总黄酮的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军 谭为 +3 位作者 徐芳 陈燕 顾政一 马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45,共4页
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AB-8、D101、HPD100、HPD400、HPD450、HPD500、HPD600和HPD7007种大孔树脂对薰衣草总黄酮富集纯化效果,并优化最佳大孔树脂对薰衣草总黄酮的吸附与解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具有良好的吸... 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AB-8、D101、HPD100、HPD400、HPD450、HPD500、HPD600和HPD7007种大孔树脂对薰衣草总黄酮富集纯化效果,并优化最佳大孔树脂对薰衣草总黄酮的吸附与解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最大上样量为12.76 mg/mL树脂,吸附流速为1.0 mL/min,洗脱采用70%乙醇以1.0 mL/min的流速洗脱5 BV;薰衣草总黄酮的纯度可达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薰衣草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新疆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媛媛 马晓康 +2 位作者 顾政一 周钢 王宇卿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目的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4.8:65.2);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线性范... 目的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4.8:65.2);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1002~1.0020mg,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101.5%,RSD为0.355%~1.770%(n=9)。结论该实验准确测定10个不同产地新疆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10批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赤芍 芍药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枝蒿黄酮类提取物体内抗乙肝病毒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璐 张素挽 +3 位作者 刘中奇 贺金华 戎晓娟 顾政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研究一枝蒿黄酮类提取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作用及化学成分。方法一枝蒿药材经50%乙醇提取,采用聚酰胺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枝蒿30%、50%乙醇洗脱物。采用1日龄北京鸭,人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将阳性鸭随机分为30%乙醇洗... 目的研究一枝蒿黄酮类提取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作用及化学成分。方法一枝蒿药材经50%乙醇提取,采用聚酰胺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枝蒿30%、50%乙醇洗脱物。采用1日龄北京鸭,人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将阳性鸭随机分为30%乙醇洗脱物组、50%乙醇洗脱物组、阿德福韦酯组、病毒对照组,各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期间不同时间(5d和10d)和停药后3d取血,分离血清;停药后第3天杀剖,取肝脏,以血清DHBV-抗原、血清DHBV-DNA、肝脏DHBV-DNA作为药效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内抗乙肝病毒的作用。采用LCHRMS/MS法对有效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50%乙醇洗脱物在200mg/kg剂量下能显著抑制鸭乙肝病毒血清和肝脏中DNA复制,30%乙醇洗脱物的抑制作用较弱。从50%乙醇洗脱物中推测出5种主要化合物,分别为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紫花牡荆素、异山奈甲黄素、洋艾素、山柰素-3,3′,4′-三甲醚。结论 50%乙醇洗脱物有抗HBV的作用,50%乙醇洗脱物中推测出的5种主要化合物可能在抗HBV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枝蒿 黄酮类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马脂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栋 王强 +2 位作者 顾政一 安熙强 谭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6-229,234,共5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筛选马脂脱色工艺的最佳时间、温度及脱色剂用量,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脱酸后马脂为原料,选用不同的脱色剂对其进行脱色,选出合适的脱色剂。以马脂脱色率为评价标准,考察了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筛选马脂脱色工艺的最佳时间、温度及脱色剂用量,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脱酸后马脂为原料,选用不同的脱色剂对其进行脱色,选出合适的脱色剂。以马脂脱色率为评价标准,考察了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色剂用量对产自新疆的马脂脱色效果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确定最佳的组合条件。【结果】:活性白土对马脂脱色效果最好,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温度61℃,时间32min,活性白土用量5.25%。在该优化条件下,马脂的脱色率可达71.01%。【结论】:响应面分析方法回归方程合理,并且能够预测各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关系,最终确定了马脂的脱色工艺参数。可见分光光度法与传统比色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脂 活性白土 脱色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苦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1
作者 杨巧丽 顾政一 黄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32-234,F0003,F0004,共5页
目的较全面地论述近年来国内外苦豆子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对苦豆子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检测技术、药理活性等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苦豆子目前在我国临床已有多种剂型广泛应用,各种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仍具有多方面... 目的较全面地论述近年来国内外苦豆子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对苦豆子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检测技术、药理活性等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苦豆子目前在我国临床已有多种剂型广泛应用,各种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仍具有多方面确切疗效。结论苦豆子研究及运用仍有较广阔的开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检测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旱莲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芳 高万 +4 位作者 邢建国 赵军 徐芳 吉腾飞 顾政一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研究红旱莲(Hypericum ascyron L.)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高效制备液相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红旱莲石油醚部位中分... 目的研究红旱莲(Hypericum ascyron L.)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高效制备液相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红旱莲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friedelin,1)、正二十八烷醇(1-octacosanol,2)、十一酸(hendecanoic acid,3)、正二十八烷(octacosane,4)、正二十六酸(hexacosanoic acid,5)、正二十烷酸(arachidic acid,6)、furohyperforin(7)、furoadhyperforin(8)、十八烷酸(octadecanoic acid,9)、正三十烷酸(n-triacontanoic acid,10)和正十八烷(n-octadecane,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旱莲 金丝桃属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总多酚抗菌消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孝娟 顾政一 +5 位作者 黄华 王雪 刘燕 姚华 王林林 杨巧丽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石榴皮总多酚的抗菌、消炎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大鼠白细胞游走实验观察石榴皮总多酚的抗菌消炎作用。结果石榴皮总多酚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2... 目的初步研究石榴皮总多酚的抗菌、消炎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大鼠白细胞游走实验观察石榴皮总多酚的抗菌消炎作用。结果石榴皮总多酚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256(3.9 mg·mL-1)、MBC为1∶128(7.8 mg·mL-1),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64(15.6 mg·mL-1)、MBC为1∶32(31.25 mg·mL-1);大剂量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走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石榴皮总多酚有一定的体外抑菌和抑制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总多酚 抗炎作用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素乙逆转SGC7901/VCR细胞株多药耐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裴 顾政一 +1 位作者 孙玉华 聂勇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研究贝母素乙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逆转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唑蓝法(MTT)检测贝母素乙的细胞毒性及耐药逆转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贝母素乙可剂量依赖性的的抑... 目的研究贝母素乙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逆转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唑蓝法(MTT)检测贝母素乙的细胞毒性及耐药逆转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贝母素乙可剂量依赖性的的抑制亲本细胞系SGC7901和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的细胞增殖,20μg/mL贝母素乙能够显著提高SGC7901/VCR细胞对化疗药(长春新碱、阿霉素、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及细胞内ADR的浓度,贝母素乙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后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处理48h后的凋亡率最高达44.5%。结论贝母素乙能够作为胃癌多药耐药逆转剂逆转MDR,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药物外排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素乙 多药耐药 逆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蒿滴丸提取物纯化前后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艳 顾政一 +3 位作者 黄华 王雪 姚华 张亚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23-2924,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金蒿滴丸提取物纯化前后体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为优化工艺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观察药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作用,计算半数有毒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以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分别接种狗肾传代细胞(MDCK),记录... 目的观察比较金蒿滴丸提取物纯化前后体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为优化工艺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观察药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作用,计算半数有毒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以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分别接种狗肾传代细胞(MDCK),记录药物对病毒致细胞病变(CPE)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结果金蒿滴丸提取物纯化前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较弱,纯化后对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明显优于纯化前,其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IC50分别为118.88,136.88μg/ml,TI分别为6.4,5.6。结论金蒿滴丸提取物纯化后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蒿提取物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凝胶促进大鼠急性皮肤创伤愈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顾政一 陈孝娟 +4 位作者 王雪 刘燕 王林林 杨巧丽 黄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观察石榴皮多酚凝胶对急性皮肤创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在正常大鼠背部皮肤脱毛区域造成单纯性创伤和细菌感染性两种创伤模型,创面外涂石榴皮多酚凝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石榴皮多酚凝胶可使创伤大鼠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观察期内... 目的观察石榴皮多酚凝胶对急性皮肤创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在正常大鼠背部皮肤脱毛区域造成单纯性创伤和细菌感染性两种创伤模型,创面外涂石榴皮多酚凝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石榴皮多酚凝胶可使创伤大鼠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观察期内,创伤完全愈合的动物数明显增加。结论石榴皮多酚凝胶具有促进大鼠急性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石榴皮多酚凝胶 皮肤创伤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戟脂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艳楠 吉腾飞 顾政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67-672,共6页
目的研究大戟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对大戟脂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戟脂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methyl (20R)-3... 目的研究大戟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对大戟脂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戟脂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methyl (20R)-3β-acetoxychol-5-en-24-oate(1)、ergosta-7, 22-diene-3-one(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4)、ingol-7, 8, 12-triacetate3-(4-methoxyphenyl)acetate(5)、eupha-8, 24-diene-3-ol-26-al(6)、大戟醇(7)、3-oxolanost-9(11)-ene-24S, 25-diol(8)、Amijiol-7, 10-diacetate(9)和羊毛甾醇(10)。结论从大戟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methyl (20R)-3β-acetoxychol-5-en-24-oate(1)、ergosta-7, 22-diene-3-one(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4)、3-oxolanost-9(11)-ene-24S, 25-diol(8)和羊毛甾醇(10)是首次从大戟脂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脂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蒿抗流感滴丸对小鼠TNF-α、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巧丽 顾政一 +4 位作者 黄华 刘燕 王雪 姚华 史玉柱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了观察金蒿抗流感滴丸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对其灌胃给药7d后采血制备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 为了观察金蒿抗流感滴丸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对其灌胃给药7d后采血制备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金蒿抗流感滴丸0.05、0.1和0.2(g/kg)/d剂量组及利巴韦林组和复方一枝蒿颗粒组均能显著促进小鼠血清中TNF-α的分泌(P<0.05);金蒿抗流感滴丸浓度为78.13~5000μg/mL,对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2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金蒿抗流感滴丸对TNF-α、IL-2、,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免疫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蒿抗流感滴丸 ELISA TNF-Α IL-2 IFN-γ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新塔花挥发油的化学成份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石峰 杨伟俊 +3 位作者 顾政一 何承辉 刘君琳 张洁 《新疆中医药》 2009年第1期23-24,共2页
芳香新塔花(Zizphora clinopodioides Lam.),又名唇香草、小叶薄荷,为唇形科新塔花属植物。我国分布于新疆,国外前苏联、蒙古亦有分布,生于砾石坡地及半荒漠草滩上。芳香新塔花全草入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宁心安神、利... 芳香新塔花(Zizphora clinopodioides Lam.),又名唇香草、小叶薄荷,为唇形科新塔花属植物。我国分布于新疆,国外前苏联、蒙古亦有分布,生于砾石坡地及半荒漠草滩上。芳香新塔花全草入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宁心安神、利水清热、壮骨强身、清胃消食等作用。主治感冒发热,目赤肿痛,头痛,咽痛,心悸等。芳香新塔花主要含黄酮类成份:木犀草素、蒙花苷、7-甲基苏打基亭、香叶木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塔花 成份分析 挥发油 化学 疏散风热 宁心安神 感冒发热 目赤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法纯化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亚辉 邢建国 +3 位作者 薛桂蓬 刘桂花 孙艳 顾政一 《农垦医学》 2009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优化超滤膜对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活性成分表告依春透过率为指标,HPLC法测定表告依春的含量,通过单因素筛选药液浓度、超滤次数、料液温度、超滤温度及超滤压力对表告依春的影响,确定卷式超滤膜的纯化工艺参... 目的:优化超滤膜对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活性成分表告依春透过率为指标,HPLC法测定表告依春的含量,通过单因素筛选药液浓度、超滤次数、料液温度、超滤温度及超滤压力对表告依春的影响,确定卷式超滤膜的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膜截留分子量6 000D、超滤次数为3次、药液浓度为16.0 mg/mL、超滤温度40℃、超滤压力0.08MPa时,表告依春的纯化效果最好。结论:超滤膜分离技术用于板蓝根提取液中表告依春的纯化,具有简单、经济、省时、高效等特点,是一种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技术 纯化 表告依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