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同步中的混沌现象 被引量:14
1
作者 顾晓荣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3期18-21,25,共5页
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的动态行为对于参数的变化非常敏感,在2机系统上也会表现出极其丰富的混沌现象。文中给出了2机系统失步后在没有外加控制的条件下再同步的实例,以及相关的混沌现象。用EEAC理论解释了该现象的机理,以定量... 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的动态行为对于参数的变化非常敏感,在2机系统上也会表现出极其丰富的混沌现象。文中给出了2机系统失步后在没有外加控制的条件下再同步的实例,以及相关的混沌现象。用EEAC理论解释了该现象的机理,以定量方法揭示了貌似无序的现象中的有序性,并在多机系统上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再同步 定量分析 混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S装设地点的定量评估及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顾晓荣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4,共3页
利用EEAC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严格量化的能力,可以精确地评估各种连续或离散的变化对稳定程度的影响。如果要快速地评估FACTS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优化其装设地点,则还可以简单地用稳定裕度对FACTS设备主回路参数的灵敏度系数来量化... 利用EEAC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严格量化的能力,可以精确地评估各种连续或离散的变化对稳定程度的影响。如果要快速地评估FACTS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优化其装设地点,则还可以简单地用稳定裕度对FACTS设备主回路参数的灵敏度系数来量化紧急控制效果。取可控串联补偿和可控移相器为例,通过对华中网的数值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输电系统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FA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研究述评 被引量:52
3
作者 薛禹胜 周海强 顾晓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9-15,共7页
介绍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的研究现状和方向 ,讨论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与分岔之间的关系 ,并回顾各种方法在电力系统分岔中的应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在负荷实际的动态特性下深入研究分岔特性与电压崩溃机理 ;定义电压稳定裕度和距... 介绍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的研究现状和方向 ,讨论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与分岔之间的关系 ,并回顾各种方法在电力系统分岔中的应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在负荷实际的动态特性下深入研究分岔特性与电压崩溃机理 ;定义电压稳定裕度和距离电压崩溃的裕度 ;根据多机摇摆曲线的混沌程度来估计后期稳定性。建议将混沌的概念从传统的有界范畴拓广到系统在趋于无界 (失稳 )的模式方面的貌似随机性 ,即无界混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分岔 混沌 Arnold扩散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H_(∞)技术的新型鲁棒励磁控制器 被引量:3
4
作者 顾晓荣 乐秀璠 李培松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87-91,共5页
论述了微机励磁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及控制规律,微机励磁控制器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四种控制规律:比例式、比例式+电力系统稳定器、线性最优控制、基于H∞技术鲁棒性控制.通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小干扰、大干扰仿真表明,线性最优控... 论述了微机励磁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及控制规律,微机励磁控制器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四种控制规律:比例式、比例式+电力系统稳定器、线性最优控制、基于H∞技术鲁棒性控制.通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小干扰、大干扰仿真表明,线性最优控制和基于H∞技术鲁棒控制较前两种控制规律为优,它们不仅能有效的提高系统的静态性能,而且在大干扰情况下,也能够为系统提供阻尼,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技术 鲁棒控制 励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血液净化性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的纠正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葛正华 姚炳荣 顾晓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45-146,共2页
随着终末期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充分的血液净化治疗是基础和前提,对慢性肾衰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肾性贫血未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并发症,并导致患者预后... 随着终末期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充分的血液净化治疗是基础和前提,对慢性肾衰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肾性贫血未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并发症,并导致患者预后恶化至生活质量下降。充分血液透析可以清除毒素对红细胞破坏和对骨髓的抑制,提高人体组织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敏感性,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终末期肾脏病 肾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指导非小细胞肺癌穿刺活检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秀明 戴峰 +3 位作者 冯勇 顾晓荣 李康 沈文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指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确诊为NSCLC的患者,于肺穿刺活检前行CTP或常规CT扫描,其中CTP指导穿刺34例,常规CT成像指导穿刺50例。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成像方法指导穿刺中央型...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指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确诊为NSCLC的患者,于肺穿刺活检前行CTP或常规CT扫描,其中CTP指导穿刺34例,常规CT成像指导穿刺50例。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成像方法指导穿刺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中央型肺癌CTP引导穿刺阳性率高于常规CT引导穿刺(P<0.05),周围型肺癌两者穿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对位置较为特殊的肺癌病灶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T灌注成像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当量电价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顾晓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5,共5页
通过对当量电价法与统一出清电价法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当量电价法不但符合电力系统运行特点,而且与统一出清的边际成本电价法一样,能够提供丰富和正确的经济学信号。但发电上网当量电价法又是在保持优良加载顺序条件下,将边际成本性质的... 通过对当量电价法与统一出清电价法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当量电价法不但符合电力系统运行特点,而且与统一出清的边际成本电价法一样,能够提供丰富和正确的经济学信号。但发电上网当量电价法又是在保持优良加载顺序条件下,将边际成本性质的最小成本折线,提升到参考系的平均成本水平,这就使当量电价理论区别于传统的边际成本理论,将经济学的边际成本理论和会计学的平均成本理论统一起来。因此,文中指出,当量电价法是一类新的定价方法,它有严格的经济学基础,特别适用于有强烈规模经济性的电力市场。同时,它还解决了市场效率和投资充分回报这个两难问题;特别是在电力短缺情况下,可以自动抑制电价的飞升,又可以对发电厂商的不良市场行为自动实现有效而合理的惩罚,解决了缺电条件下同样能开放电力市场的重大难题;并提供了与政府职能相称的有效、合理的监管手段。当量电价法不失为一种适用于电力市场的优秀的定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定价方法 当量电价 统一出清电价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科技期刊世界级品牌的战略之路 被引量:4
8
作者 顾晓荣 《出版科学》 2006年第2期44-46,共3页
中国期刊业面临越来越残酷的竞争环境,许多知名的国际品牌期刊将直接参与中国期刊市场的竞争。如何提升国内期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自己的强势品牌,是新时期中国期刊发展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品牌 价值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43例原因分析
9
作者 张佩殷 黄兰 顾晓荣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行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2542例次,发生低血压312例次,发生率为12.2%,体液超滤过多过快是发生低血压的最...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行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2542例次,发生低血压312例次,发生率为12.2%,体液超滤过多过快是发生低血压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为营养不良,心功能不全,透析前服用降压药和自主神经失调。结论:避免体液超滤过多过快是防治血液透析低血压最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稳定控制综述 被引量:19
10
作者 顾晓荣 方勇杰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0-56,共7页
从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装设地点及控制策略三方面评述了稳定控制的研究工作和现状。文中从作用机理出发介绍了柔性交流系统元件主回路的代数模型;着重分析了目前研究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元件最佳装设地点的各种方法,提出了... 从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装设地点及控制策略三方面评述了稳定控制的研究工作和现状。文中从作用机理出发介绍了柔性交流系统元件主回路的代数模型;着重分析了目前研究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元件最佳装设地点的各种方法,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新的方向,即二阶典型分析法和以EEAC理论为基础的参数灵敏度分析法;同时阐述了非线性控制和智能控制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稳定控制策略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元件综合智能控制器设计的关键在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定量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输电系统 稳定控制 FACTS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汤加减治疗慢性阴囊湿疹18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晓荣 李毓敏 《山西中医》 2004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阴囊湿疹 四妙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中心供应室规范化管理初探
12
作者 黄丽霞 顾晓荣 《山西中医》 2003年第S1期52-53,共2页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灭菌和供应各种医疗用品的重要场所,它集中了医院各项工作所需器械用具等的发放、回收、清洗、灭菌、保管等环节。其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及效果。因此,对医...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灭菌和供应各种医疗用品的重要场所,它集中了医院各项工作所需器械用具等的发放、回收、清洗、灭菌、保管等环节。其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及效果。因此,对医院中心供应室实行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供应室 所有 消毒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禹胜院士:科学家办科技期刊的楷模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海 孔丽蓓 +8 位作者 王志鸿 吴崇昊 左萍 汪骏原 万志超 代长振 郑颖 徐鑫 顾晓荣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英文)主编薛禹胜院士拥有赤诚的家国情怀,凭借自己的坚韧与执着,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领域的科研与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而且充满着炽烈的办刊热... 《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英文)主编薛禹胜院士拥有赤诚的家国情怀,凭借自己的坚韧与执着,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领域的科研与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而且充满着炽烈的办刊热情,所办期刊发展迅速,成绩斐然,成为科学家办科技期刊的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禹胜院士 《电力系统自动化》 《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英文) 科技期刊 家国情怀 楷模
原文传递
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及较优b值下ADC值与预后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付金凤 郭晓涵 +3 位作者 沈文荣 顾晓荣 尹娜 刘念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4期4679-4682,4611,共5页
目的:研究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及较优b值下ADC值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乳腺病变患者5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良恶性差异分成恶性组40例与良性组10例,另取... 目的:研究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及较优b值下ADC值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乳腺病变患者5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良恶性差异分成恶性组40例与良性组1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ADC值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差异,比较不同b值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分析较优b值下ADC值和乳腺癌患者各项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良性组、恶性组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均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良性组、恶性组b值为1000 s/mm^(2)下的ADC值均低于b值为600 s/mm^(2)(P<0.05)。b值为1000 s/mm^(2)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50%、100.00%、94.00%,高于b值为600 s/mm^(2)的70.00%、60.00%、68.00%(P<0.05)。b值为1000 s/mm^(2)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阳性患者的ADC值低于阴性患者,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患者的ADC值高于阴性患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b值为1000 s/mm^(2)下ADC值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较高,且以b值为1000 s/mm^(2)的诊断能效较优。此外,b值下ADC值和乳腺癌部分预后因子表达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鉴别诊断 预后因子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