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d头低位卧床对人脑灰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顾正章 金真 +4 位作者 曾亚伟 朱磊 李科 张磊 范勇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对人脑灰质密度的影响。方法 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为期30 d的-6°头低位模拟微重力卧床实验。使用3.0T超导MR成像系统采集卧床前后的高分辨率全脑解剖成像数据,用SPM8软件进行基于... 目的探讨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对人脑灰质密度的影响。方法 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为期30 d的-6°头低位模拟微重力卧床实验。使用3.0T超导MR成像系统采集卧床前后的高分辨率全脑解剖成像数据,用SPM8软件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比较志愿者卧床前后的脑灰质密度变化。结果卧床后志愿者双侧丘脑、双侧枕叶、右侧顶下小叶的灰质密度减少(P<0.005)。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可致正常成年人脑灰质密度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位卧床实验 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bert综合征的影像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顾正章 邢伟 +1 位作者 金真 李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Joubert综合征(JS)影像学特征,并与临床相关性做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JS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JS典型影像表现包括小脑半球间"中线裂",第四脑室上部呈蝙蝠翼状和第四脑室中部呈三角形以及中脑水平的磨牙... 目的:分析Joubert综合征(JS)影像学特征,并与临床相关性做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JS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JS典型影像表现包括小脑半球间"中线裂",第四脑室上部呈蝙蝠翼状和第四脑室中部呈三角形以及中脑水平的磨牙征。本组15例患儿均可见中线裂,其中仅发生在下蚓部者8例,上下蚓部均见裂隙者7例,后者肌张力减低程度较前者显著;13例显示蝙蝠翼状和三角形第四脑室;12例显示磨牙征,其中2例不典型,3例未显示磨牙征,10例显示典型磨牙征患儿在横断面图像上依据小脑上脚走向分为平行6例,V字形2例,A字形1例,弧形1例,且小脑上脚走行的分型与临床表现无明确相关性。结论:中线裂、蝙蝠翼状或三角形第四脑室及磨牙征与患儿的肌张力减低/共济失调等症状相关。影像学检查能很好的发现JS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征象,结合JS临床表现,可以做出较可靠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JOUBERT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后扣带区^(1)H MRS代谢物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正章 卢海涛 +2 位作者 周华 张京刚 邢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后扣带皮质(PCC)及后扣带旁白质(PCWM)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代谢物变化,并分析其与ESRD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招募ESRD患者25例及健康志愿者28名,分别设为ESRD组和健康对照组。MR检查前1h对...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后扣带皮质(PCC)及后扣带旁白质(PCWM)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代谢物变化,并分析其与ESRD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招募ESRD患者25例及健康志愿者28名,分别设为ESRD组和健康对照组。MR检查前1h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符号试验(DST)及数字连接试验-A(NCT-A)测试,以评估其认知功能。MR检查前72h内采集ESRD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胱抑素C、甲状旁腺素、血红蛋白、钙、磷。2组受试者均行多体素^(1)H-MRS检查,以PCC及PCWM为感兴趣区,测量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曲线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比值,并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ESRD组MoCA、DST评分降低,PCC区NAA/Cr减低、Cho/C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SRD组DST评分与PCC区NAA/Cr呈显著正相关(r=0.483,P=0.014)。结论:ESR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其PCC区NAA/Cr减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后扣带 磁共振波谱 认知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L技术探讨模拟微重力环境对人脑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正章 邢伟 +1 位作者 金真 李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方法,探讨模拟微重力环境对人脑灌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14名男性志愿者进行30天的-6°头低位卧床来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3.0T磁共振仪器采集模拟微重力实验前后脑灌注及高分辨... 目的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方法,探讨模拟微重力环境对人脑灌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14名男性志愿者进行30天的-6°头低位卧床来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3.0T磁共振仪器采集模拟微重力实验前后脑灌注及高分辨率解剖成像图像数据,用SPM8软件分析比较模拟微重力前后志愿者的脑灌注变化。结果在经历30天模拟微重力实验后,14名志愿者的组分析结果显示为两侧大脑半球为非对称性灌注增加和减少,灌注增加的脑区为左侧后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及右侧岛叶,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左侧后扣带回为灌注增加最显著脑区,其次是右侧颞中回和右侧岛叶。同时左侧颞上回脑灌注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结论运用ASL技术能够探明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常规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的灌注变化脑区,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成像 模拟微重力 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体素镜像同伦连接改变及其与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5
作者 顾正章 卢海涛 +1 位作者 王欣 邢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通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35例ESRD患者(ESRD组)及25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通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35例ESRD患者(ESRD组)及25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对2组受试者先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采集并分析rs-fMRI数据。比较2组之间VMHC值差异的脑区,并分析ESRD组VMHC值与MoCA总评分及亚项评分的相关性。结果:ESRD组MoCA量表总评分及注意、延迟回忆亚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HC组比较,ESRD组双侧脑岛、中央后回、顶上回、顶下缘角回、缘上回、颞上回、颞极:颞上回VMHC值显著减低(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未见VMHC值增高脑区。ESRD组双侧缘上回平均VMHC值与MoCA量表总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08,P=0.015),双侧颞上回平均VMHC值与MoCA量表中延迟回忆亚项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526,P=0.001)。结论:ESR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存在镜像功能连接异常并与其认知功能障碍(CD)相关,大脑半球的VMHC值或许可以成为ESRD患者CD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体素镜像同伦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探究
6
作者 顾正章 卢海涛 李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9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均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扩散张量成像(DT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扫描并对比不同扫描方法的效果。结果:肿瘤...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均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扩散张量成像(DT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扫描并对比不同扫描方法的效果。结果:肿瘤实质区CBV、CBF高于周围水肿区、健侧白质区,周围水肿区CBV、CBF高于健侧白质区(P<0.05)。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rCBV、rCBF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两组rFA值无差异(P>0.05)。高低级别健侧Cho/Cr、Cho/NAA、NAA/Cr值无差异(P>0.05),高级别患侧Cho/Cr、Cho/NAA高于低级别,患侧NAA/Cr低于低级别(P<0.05)。同级别患侧Cho/Cr、Cho/NAA高于健侧,NAA/Cr低于健侧。结论: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显著,PWI、DTI、1H-MRS三种成像技术各有优缺点,通过结合三者可以有效判断肿瘤的性质,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功能成像 脑胶质瘤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超声与CT影像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荷霞 顾正章 +3 位作者 邢伟 王辉 刘水清 刘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04-1207,121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与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行对照研究,对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和CT诊断的准确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卵巢甲状腺肿病例中...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与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行对照研究,对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和CT诊断的准确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卵巢甲状腺肿病例中:1)发生于左侧卵巢者4例,发生于右侧卵巢者7例;2)单发囊性病灶1例,囊实性病灶10例;3)6例形态不规则,5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4)超声显示单发囊性病灶回声均匀,囊实性病灶呈混杂回声,其中10例囊实性病灶均呈中高回声的不规则间隔及实性结节,7例呈多房、且各房回声不等,3例囊壁及间隔见强回声钙化,1例见高回声脂肪,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探及实性成分及分隔的血流信号;5)CT显示单发囊性病灶密度高于水,10例囊实性病灶中7例呈多房、密度不等,7例囊壁及间隔见钙化,2例见脂肪密度,增强扫描9例实性成分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5例伴盆腔积液,1例伴胸腔积液。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影像学特征对减少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的直方图特征与弥漫性胶质瘤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海涛 邢伟 +2 位作者 张艳文 周鹏 顾正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直方图特征鉴别弥漫性胶质瘤高、低级别的价值,并评价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比较高、低级...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直方图特征鉴别弥漫性胶质瘤高、低级别的价值,并评价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比较高、低级别组弥漫性胶质瘤ADC值的多个直方图特征差异,对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对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然后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其ADC值直方图特征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ADC值的直方图特征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ADC最大值、标准差及不均匀度分别为2.395(2.359,3.227)×10^(-3)mm^(2)/s、0.410(0.306,0.534)×10^(-3)mm^(2)/s、0.305±0.086,大于低级别胶质瘤相对应的直方图特征[分别为2.107(1.927,2.546)×10^(-3)mm^(2)/s、0.204(0.171,0.383)×10^(-3)mm^(2)/s、0.203±0.11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1、0.000)。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第10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分别为0.825(0.749,0.991)×10^(-3)mm^(2)/s、(1.068±0.246)×10^(-3)mm^(2)/s,小于低级别胶质瘤相对应的直方图特征[分别为1.191(0.863,1.313)×10^(-3)mm^(2)/s、(1.225±0.297)×10^(-3)mm^(2)/s],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9)。ROC曲线示ADC值的不均匀度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5),同时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最高(95.8%),最大值、第10百分位数的特异度最高(均为68.4%)。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ADC值的第10百分位数与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r=-0.415,P=0.002),不均匀度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343,P=0.008)。结论:表观弥散系数的直方图特征有助于预测弥漫性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对胶质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胶质瘤 组织学分级 Ki⁃67增殖指数 表观弥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的直方图分析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海涛 邢伟 +2 位作者 张艳文 唐科 顾正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4,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的直方图分析术前鉴别脑高、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弥漫性生长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分别比较高、低级别组胶质瘤灌注分数(f)、假...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的直方图分析术前鉴别脑高、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弥漫性生长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分别比较高、低级别组胶质瘤灌注分数(f)、假弥散系数(D*)、真实弥散系数(D)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直方图特征差异,对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对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然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VIM多参数值的直方图特征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效能。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f最大值、平均值、中位值、第90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及标准差分别为0.392 (0.283,0.528)、0.112±0.032、0.102±0.037、0.214±0.061、0.156±0.039及0.068 (0.058,0.093),低级别胶质瘤相应直方图特征分别为0.179(0.137,0.242)、0.069±0.029、0.067±0.030、0.118±0.050、0.092±0.038及0.033 (0.026,0.04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级别胶质瘤的D最小值、第10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标准差及不均匀度分别为(0.413±0.209)×10^(-3)mm^(2)/s、0.642 (0.569,0.820)×10^(-3)mm^(2)/s、0.770 (0.693,1.004)×10^(-3)mm^(2)/s、0.418 (0.215,0.683)×10^(-3)mm^(2)/s及0.341 (0.255,0.465)×10^(-3)mm^(2)/s,低级别胶质瘤相应直方图特征分别为(0.689±0.242)×10^(-3)mm^(2)/s、1.033 (0.764,1.161)×10^(-3)mm^(2)/s、1.135 (0.822,1.267)×10^(-3)mm^(2)/s、0.195 (0.146,0.321)×10^(-3)mm^(2)/s及0.163 (0.119,0.281)×10^(-3)mm^(2)/s,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6、0.002及<0.001)。高级别胶质瘤的ADC第10百分位数、标准差及不均匀度分别为0.825 (0.749,0.991)×10^(-3)mm^(2)/s、0.410 (0.306,0.534)×10^(-3)mm^(2)/s及(0.305±0.086)×10^(-3)mm^(2)/s,低级别胶质瘤相应直方图特征分别为1.191 (0.863,1.313)×10^(-3)mm^(2)/s、0.204 (0.171,0.383)×10^(-3)mm^(2)/s及(0.203±0.114)×10^(-3)mm^(2)/s,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及<0.001)。ROC曲线示f值的第90百分位数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00),D值的标准差对鉴别诊断的特异度最高(94.7%),ADC值的不均匀度灵敏度最高(95.8%)。结论:基于IVIM的直方图分析有助于脑胶质瘤术前分级,对临床治疗、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级别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leman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荣睿 顾正章 +1 位作者 闫战涛 史新平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9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基础,以提高CD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CD患者24例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局灶型CD(LCD)21例,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CD(HV-LCD)...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基础,以提高CD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CD患者24例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局灶型CD(LCD)21例,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CD(HV-LCD),病灶多位于颈部(10例)。多中心型CD(MCD)3例,病理诊断为浆细胞型CD(PC-MCD)2例,HV-MCD 1例。CT平扫示多数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其中2例病灶内见低密度区,1例见钙化。MR平扫呈均匀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CT/MR增强多呈显著或显著持续强化,2例呈渐进性强化,2例MCD呈轻中度强化。6例主病灶周围伴多发肿大淋巴结,9例周围可见迂曲增粗血管影。超声多呈不均质低回声肿块,7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CDFI示所有病灶内部或周围可见血流信号。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于CD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影像学检查 临床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肿瘤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后的影像评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增辉 顾正章 +1 位作者 石亮荣 单飞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82-385,共4页
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在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肺肿瘤的治疗中备受推崇。但因术后病理改变的复杂性,不同影像检查的表现既存在重叠,又存有差异,使得评估充满挑战。就不同影像方法(CT、PET/CT、MRI)对肺肿瘤病人术后不同时期的... 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在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肺肿瘤的治疗中备受推崇。但因术后病理改变的复杂性,不同影像检查的表现既存在重叠,又存有差异,使得评估充满挑战。就不同影像方法(CT、PET/CT、MRI)对肺肿瘤病人术后不同时期的评估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射频消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卢海涛 邢伟 +2 位作者 顾正章 张京刚 张大川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术后病理,对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的平扫CT值与增强后强化程度...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术后病理,对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的平扫CT值与增强后强化程度Δ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颗粒细胞瘤7例;(2)卵泡膜细胞瘤3例、纤维-卵泡膜纤维瘤11例12枚;(3)Sertoli-Leydig细胞瘤1例;(4)类固醇细胞瘤1例,在CT上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且与术后病理相对应。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的平扫CT值无明显差异(t=1.487,P=0.157),颗粒细胞瘤增强后强化程度ΔCT值较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高(t=2.528,P=0.041)。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具有一定的CT特点,符合其病理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索-间质肿瘤 卵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首发未治疗成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大尺度静息态脑网络研究
13
作者 卢海涛 邢伟 +4 位作者 阎同军 韩善花 王欣 顾正章 张艳文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0-61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法的大尺度脑网络研究对首发未治疗成人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静息态脑网络(resting state networks,RSNs)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变化的价值。方... 目的探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法的大尺度脑网络研究对首发未治疗成人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静息态脑网络(resting state networks,RSNs)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变化的价值。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选取MDD患者23例(MDD组)及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healthy control,HC)30例(HC组),两组均进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MDD组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采用ICA法对rs-fMRI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意义的RSNs。采用SPM-12、Gift软件比较MDD组与HC组RSNs内及网络间内在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采用IBM SPSS statistic 25.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MDD组RSNs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MDD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MNI:x,y,z=-6,54,25)内在功能连接强度显著增强;左侧角回(angular gyrus,AG)(MNI:x,y,z=-48,-66,21)、左侧楔前叶(precuneus,PCu)(MNI:x,y,z=-6,-63,33)、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MNI:x,y,z=-36,12,51)及右侧前脑岛(anterior insula,AI)(MNI:x,y,z=36,21,0)内在功能连接强度均显著减弱;MDD组后默认网络(pos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pDMN)与前默认网络(an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aDMN)间功能连接强度较HC组显著减弱(t=-2.206,P=0.032),pDMN与左额顶网络(left frontal parietal network,lFPN)间功能连接强度较HC组显著增强(t=2.318,P=0.025)。MDD组mPFC内在功能连接强度、pDMN-lFPN间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17评分均呈正相关(r=0.524,P=0.010;r=0.441,P=0.035)。结论基于ICA法的大尺度脑网络研究能够发现首发未治疗成人MDD患者RSNs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异常,有望为临床MDD的诊治提供客观的影像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独立成分分析 大尺度脑网络 功能连接
原文传递
卵巢甲状腺肿和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诊断和鉴别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玉春 傅行礼 +3 位作者 顾正章 周伟 邢伟 张阳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18期1292-1295,131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和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CT诊断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SO和14例OCCC患者临床特征及CT表现,分析两组CT值。结果 OCCC组发病年龄大于SO组[(57.50±7.17)岁vs.(43.92±10.38)岁](P&...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和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CT诊断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SO和14例OCCC患者临床特征及CT表现,分析两组CT值。结果 OCCC组发病年龄大于SO组[(57.50±7.17)岁vs.(43.92±10.38)岁](P<0.01),SO组分隔和平扫高密度囊腔例数多于OCCC组(11例vs.2例和10例vs.0例)(P<0.01)。SO组增强后动脉期和实质期CT值均高于OCCC组(68.33±5.48vs.50.00±7.72和96.11±7.04vs.62.93±10.21)(P<0.01),OCCC组坏死、囊变例数多于SO组(9例vs.1例)(P<0.05)。结论 SO和OCCC在CT上均可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实性肿块,但是两者在分隔、平扫高密度囊腔、实性部分的强化程度以及囊变、坏死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卵巢透明细胞癌
原文传递
动态对比增强MRI纹理分析预测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表型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卢海涛 邢伟 +3 位作者 张艳文 董博 吴汝洪 顾正章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DCE)-MRI纹理分析术前鉴别脑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表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H基因型明确的29例高级别胶质瘤,其中IDH突变型10例,...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DCE)-MRI纹理分析术前鉴别脑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表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H基因型明确的29例高级别胶质瘤,其中IDH突变型10例,IDH野生型19例。采用荷兰飞利浦Achieve 3.0 T超导MR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扫描序列包括常规MRI平扫、增强及动态对比增强(DCE)。采用Omni Kinetics软件进行DCE数据分析及纹理分析,生成全脑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参数图;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各参数图ROI内5个常用纹理特征(能量、熵、惯性、相关性、逆差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比较IDH突变组与IDH野生组各参数图纹理特征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特征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鉴别IDH突变型与IDH野生型高级别胶质瘤的效能。结果IDH突变型高级别胶质瘤Ktrans、Ve的熵分别为5.368±1.458、6.698±1.081,IDH野生型高级别胶质瘤Ktrans、Ve的熵分别为7.334±1.385、8.213±1.32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70、-3.113,P值分别为0.001、0.004)。IDH突变型高级别胶质瘤Ktrans、Ve的逆差距分别为0.567±0.147、0.417±0.106,IDH野生型高级别胶质瘤Ktrans、Ve的逆差距分别为0.393±0.119、0.296±0.10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2、3.014,P值分别为0.002、0.006)。Ktrans的熵鉴别IDH突变型与IDH野生型高级别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74),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也最高(100%);Ve的逆差距对鉴别诊断的特异度最高(94.7%)。结论DCE-MRI纹理分析有助于术前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表型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IDH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CT表现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京刚 邢伟 +5 位作者 邱建国 陈杰 孙军 丁玖乐 顾正章 卢海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总结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CT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TSCC的CT表现。男6例,年龄为45~77岁,中位年龄52岁,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分析病灶的位置、大小,肿瘤内部密度,强化,周边... 目的总结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CT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TSCC的CT表现。男6例,年龄为45~77岁,中位年龄52岁,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分析病灶的位置、大小,肿瘤内部密度,强化,周边侵犯及转移等表现。结果左肾4例,右肾2例,最大径在3.1~11.2 cm之间。4例病灶密度欠均匀,以等低密度为主,其中3例病灶内见点片状高密度出血,2例呈均匀低密度。6例MTSCC病灶主体均位于肾内,其中3例有包膜。平扫时肿瘤的CT均值为33.4 HU,增强后肾皮质期、髓质期和延迟期分别为44.8 HU,57.1 HU,68.0 HU。6例均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 MTSCC的CT表现有一些特征性,平扫密度不均匀,常伴囊变、出血,病灶主要位于肾内且有包膜,增强后早期轻度强化、然后呈渐进性强化,这些CT表现对提高该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