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筋草生防菌NJC-16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顾琼楠 欧翔 +3 位作者 褚世海 黄启超 陈安安 李儒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826,共9页
为了筛选并获得低毒且高效的牛筋草生防菌,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牛筋草炭疽病病原菌菌株NJC-16,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牛筋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eleusines。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不同... 为了筛选并获得低毒且高效的牛筋草生防菌,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牛筋草炭疽病病原菌菌株NJC-16,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牛筋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eleusines。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无显著差异;在供试碳(氮)源中病原菌对淀粉和酵母粉的利用效果最好;生长最适pH为6-9;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5℃、10 min。室内生防试验表明,菌株NJC-16分生孢子悬浮液对牛筋草防效最佳,接菌21 d后牛筋草发病率为83.2%,鲜重防效达73%,对稗、马唐、千金子、反枝苋、大巢菜的生防效果较差。作物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液对玉米、小麦、水稻安全。综上所述,菌株NJC-16有开发成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筋草 牛筋草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概述 被引量:4
2
作者 褚世海 李儒海 +1 位作者 顾琼楠 黄启超 《湖北植保》 2020年第6期61-63,共3页
农药的过量施用和不科学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农药减施增效势在必行。近年来,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和推广发展较快。本文概述了水稻植保上应用较广泛的主要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如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新型植保机械、理... 农药的过量施用和不科学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农药减施增效势在必行。近年来,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和推广发展较快。本文概述了水稻植保上应用较广泛的主要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如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新型植保机械、理化诱控、生态防控、生物防治、稻田生态种养等,简要介绍了每类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势和应用前景,可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药减施增效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稻田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
3
作者 顾琼楠 褚世海 +3 位作者 黄启超 李林 陈安安 李儒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5-113,共9页
为了明确湖北省稻田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在用五氟磺草胺田间最高推荐剂量对稗属杂草种群进行筛选后,对湖北省主要稻区58个稗属杂草田间种群进行整株生物测定。整株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采集点的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 为了明确湖北省稻田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在用五氟磺草胺田间最高推荐剂量对稗属杂草种群进行筛选后,对湖北省主要稻区58个稗属杂草田间种群进行整株生物测定。整株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采集点的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敏感种群19个,占样本总数32.76%,其致死中量(ED50)为0.274 7~0.827 8 g a.i./hm2;3个种群(鄂州市汀祖镇凤凰村的18-ETF种群、黄石大冶市大箕铺镇小箕铺村的18-HDDX种群和黄冈武穴市龙坪镇胡胜村的18-HWLH)对五氟磺草胺表现出极高水平的抗性,占供试种群总数的5.17%,其EC50分别为750.752 5、153.134 4、56.023 5 g a.i./hm2,与敏感种群相比,其抗性倍数分别达2 668.87、544.38、199.16倍。中等水平抗性种群有13个,占样本总数的22.41%,抗性倍数为10.23~86.65。低水平抗性种群有23个,占样本总数的39.66%,抗性倍数为3.06~9.94。在地理分布上,鄂东丘陵岗地双季稻区采集的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较高,其次为江汉平原双季稻区采集的稗草,鄂中丘陵岗地单季稻区采集的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研究结果揭示了湖北省主要稻区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及抗性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合理应用五氟磺草胺防控稻田稗草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稻田 稗属杂草 五氟磺草胺 抗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稗18-WJJ-Ec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靶标抗性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启超 顾琼楠 +4 位作者 褚世海 陈安安 李林 李儒海 孙正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04-110,共7页
为明确稗(Echinochloa crus-galli)18-WJJ-Ec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靶标抗性机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以敏感稗18-NJ作为对照,明确稗18-WJJ-Ec种群的抗性指数(RI),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分析了稗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序列及表达量,并... 为明确稗(Echinochloa crus-galli)18-WJJ-Ec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靶标抗性机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以敏感稗18-NJ作为对照,明确稗18-WJJ-Ec种群的抗性指数(RI),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分析了稗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序列及表达量,并测定稗ALS离体活性。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对稗18-WJJ-Ec种群的鲜质量抑制中浓度(ED)为20.54 g a.i./hm^(2),是敏感稗18-NJ种群RI的42.79倍;稗18-WJJ-Ec的ALS氨基酸基因序列574位色氨酸(Trp)突变成了亮氨酸(Leu);ALS离体活性显著高于敏感稗18-NJ;五氟磺草胺处理1 d后,稗18-WJJ-Ec种群ALS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敏感稗18-NJ种群,ALS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的8.72倍,总体结果表明稗18-WJJ-Ec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存在靶标抗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氟磺草胺 乙酰乳酸合成酶 抗性水平 靶标抗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田稗草病原真菌资源调查
5
作者 黄启超 陈安安 顾琼楠 《湖北植保》 2019年第5期9-10,29,共3页
为了解湖北省水稻田恶性杂草稗草上的病原真菌种类,以期为更好地利用植物病原真菌资源和开发生物除草剂奠定基础。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稗草病害样品进行分离,结合形态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最后用人工接种法对部分菌株进... 为了解湖北省水稻田恶性杂草稗草上的病原真菌种类,以期为更好地利用植物病原真菌资源和开发生物除草剂奠定基础。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稗草病害样品进行分离,结合形态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最后用人工接种法对部分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从53份自然发病的稗草样品中分离到86个菌株,共鉴定出7个属的13种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金斯刺盘孢T-DNA插入突变体表型筛选及其特性分析
6
作者 周鹏 顾琼楠 +1 位作者 黄俊斌 郑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9,共7页
以希金斯刺盘孢菌株Ch-1为供试野生型菌株,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获得含2000个转化子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筛选菌落生长异常或致病缺陷突变体,分析致病缺陷突变体的T-DNA插入拷贝数和位点。结果显示,筛选到14株菌落异常突变体,包括2株... 以希金斯刺盘孢菌株Ch-1为供试野生型菌株,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获得含2000个转化子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筛选菌落生长异常或致病缺陷突变体,分析致病缺陷突变体的T-DNA插入拷贝数和位点。结果显示,筛选到14株菌落异常突变体,包括2株生长缓慢突变体Ch-1-E393和Ch-1-C135、12株菌落形态异常突变体(包括色素异常、菌落扇变或菌丝坍塌现象),另外筛选到1株致病缺陷突变体Ch-1-G090。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致病缺陷突变体Ch-1-G090接种拟南芥后,叶片发病明显减弱,且未产生水渍状病斑。显微观察发现该突变体分生孢子在叶片上仅能产生少量初生菌丝,不能正常形成次生菌丝。Southern杂交显示,致病缺陷突变体Ch-1-G090为T-DNA双拷贝插入;通过Inverse-PCR法获得插入T-DNA的侧翼序列,明确该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分别为假定蛋白(Ch063_10682)和RNA加工蛋白FCF1(CH063_10671)编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金斯刺盘孢 农杆菌介导转化 突变体 致病性 插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燕麦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7
作者 黄启超 顾琼楠 +1 位作者 李儒海 孙正祥 《湖北植保》 2023年第4期41-43,共3页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野燕麦(Avena fatua)生防菌,通过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对其病样中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从野燕麦病样中共分离出35个菌株,分别属于核腔菌属(Pyrenophor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附球菌属(Epicoccum)。...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野燕麦(Avena fatua)生防菌,通过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对其病样中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从野燕麦病样中共分离出35个菌株,分别属于核腔菌属(Pyrenophor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附球菌属(Epicoccum)。发现三个属的菌落生长速率、形态各有特色。研究结果为筛选可用于防治野燕麦的生防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燕麦 病原真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田农药使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褚世海 李儒海 +2 位作者 黄启超 顾琼楠 陈安安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68,共4页
为掌握湖北省水稻田农药使用现状,并为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的实施和评估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2017—2019连续3年在湖北省主要水稻产区开展调查,对农药用量、经济投入、用工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比了不同规模农户的用药差异。调查结... 为掌握湖北省水稻田农药使用现状,并为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的实施和评估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2017—2019连续3年在湖北省主要水稻产区开展调查,对农药用量、经济投入、用工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比了不同规模农户的用药差异。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水稻田农药制剂平均用量为383.33 g(mL)/667m^(2),有效成分平均用量为99.84 g/667m^(2),其中以除草剂占比最高,分别为45.33%和47.92%。农药平均投入为62.34元/667m^(2),其中以杀虫剂投入占比最高,达44%以上;杀菌剂投入占比最低,约21%。各地区在中稻上的总施药次数差别不大,平均为4.07次,其中以杀虫剂施用次数最多,除草剂施用次数最少。大农户平均用工为0.56 h/667m^(2),小农户平均用工为2.11 h/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药用量 用药成本 施药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