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醚预处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表达、NOS活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顾福萍 何焕钟 +2 位作者 顾栋桦 徐伯赢 沈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9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24只。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氟醚组制作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模前1 h七氟醚组吸入O2和七氟醚的混合气体,七氟醚浓度维持在2.2...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24只。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氟醚组制作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模前1 h七氟醚组吸入O2和七氟醚的混合气体,七氟醚浓度维持在2.2%。分别于制模后4、12、24 h测定各组肾组织NOS活性及血清Cr、BUN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肾组织形态结构正常,NF-κB蛋白几乎不表达,NOS活性未升高。模型组及七氟醚组肾组织均出现结构异常;随再灌注时间延长,NF-κB表达增高、iNOS活性增强,血Cr、BUN升高,但七氟醚组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降低iN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核因子-ΚB 一氧化氮合酶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顾福萍 何焕钟 +2 位作者 顾红光 顾栋桦 沈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24只,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后4、12、24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8...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24只,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后4、12、24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实验结束检测血BUN、Cr,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对肾小管损害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S组和I/R组BUN、Cr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后同时相点比较,12h、24h S组BUN、Cr均明显低于I/R组,4h两组差异不显著;肾小管Paller氏评分,与C组相比,I/R、S组均高于C组(P<0.05),S组各时相点评分较I/R组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学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麻醉药 吸入/治疗应用 醚类/治疗应用 血尿素氮/代谢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过滤器预防老年开胸手术后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福萍 何焕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321-1322,共2页
关键词 呼吸过滤器 气管导管 呼吸回路 下呼吸道感染 胸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对胸外术后患者单肺通气时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顾福萍 何焕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 ( OL V)时术侧肺加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 CPAP)或通气侧肺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 PEEP)对动脉血气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术前肺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进行胸外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成对照组 ( 组 )、PEEP组 ( 组 )...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 ( OL V)时术侧肺加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 CPAP)或通气侧肺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 PEEP)对动脉血气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术前肺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进行胸外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成对照组 ( 组 )、PEEP组 ( 组 )、CPAP组 ( 组 )分别于开胸后 OLV前 ,OLV30 min,OL V60 min及恢复双肺通气 ( TL V) 30 min采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 :单肺通气后 , 组病人 PO2 明显下降 ,OL V30 min及 60 min的 PO2 组较 、 组低 ( P<0 .0 5 )。 、 组在 OL V30 min及 60 min的 PO2 亦有下降 ,但与 TLV相比 ,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人在 OL V期间 PCO2 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 :胸外手术患者在 OLV期间予通气侧肺加用PEEP或术侧肺加用CPAP能明显改善OLV期间的通气 /血流比值 ,有效提高 OL V期间的 PO2 ,并且不影响 CO2 的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模式 胸外手术 术后 单肺通气 血气指标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共享的微生物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顾福萍 沈旭慧 +2 位作者 蒋培余 刘莉 于岚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4期695-697,共3页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培养人才和开发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高校在实验室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对原实验室进行整合重构,促进实验资源的共享。规划好、建设...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培养人才和开发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高校在实验室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对原实验室进行整合重构,促进实验资源的共享。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实验室,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目标。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源共享后实验室的现状和呈现的问题,提出规范实验室管理程序、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改进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优化实验室开放体系,建立资源共享下微生物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共享 实验室管理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特性分析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体系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顾福萍 王旗春 +1 位作者 姚金兰 张志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第2期31-33,共3页
结合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特性,分析当前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岗位特性分析、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体系。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实验技术人员 岗位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21
7
作者 顾福萍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9期1584-1585,共2页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全局。就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来讲,应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认真做好预实验、勤交流总结等...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全局。就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来讲,应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认真做好预实验、勤交流总结等方面提高实验准备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准备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SP70的表达及保护机制
8
作者 顾福萍 沈洪 +2 位作者 李睿明 徐伯赢 顾红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 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HSP70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各三个时相(4、12、24 h).所有大鼠于实验... 目的 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HSP70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各三个时相(4、12、24 h).所有大鼠于实验结束时测定肾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及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和S组HSP70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I/R组比较,S组HSP70表达在12 h达到高峰,并且显著高于I/R组;C组NF-κB几乎不表达,I/R组NF-κB表达显著增加(P〈0.05),并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S组再灌注4、12、24 h NF-κB表达显著低于I/R组(P〈0.05).与C组比较,I/R组和S组MDA显著升高而SOD显著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组SOD显著升高而MDA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R组和S组BUN、Cr均显著升高;与I/R组比较,S组12、24 h BUN、Cr均显著低于I/R组;S组肾损伤的病理变化较I/R组显著减轻.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诱导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HSP70的表达增强和提早表达,减弱NF-κB活化,增加肾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实现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热休克蛋白70(HSP70) 核转录因子-κB(NF-κB)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和防护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顾福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8期1258-1259,共2页
随着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设实验课进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它已经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基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也已现实地摆在... 随着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设实验课进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它已经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基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也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果防范措施不力,将会造成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感染、或因传染性微生物外泄,污染环境、殃及社会。因此,认真分析实验室安全状况,研究探索实验室安全防护对策,防止实验室感染、环境污染,就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实验室 生物安全 医学院校 安全防护 实验室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 科学研究工作 传染性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硝酸甘油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
10
作者 顾福萍 沈洪 何焕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研究围术期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对开胸手术后老年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持续静脉微泵静注硝酸甘油0.25ug/kg.min,手术结束后... 目的:研究围术期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对开胸手术后老年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持续静脉微泵静注硝酸甘油0.25ug/kg.min,手术结束后30min停止给药。对照组则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1min、5min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于麻醉诱导前和全麻插管后8h分别抽取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浓度。结果:与全麻诱导前比较,气管插管后1、5min及拔除气管导管时,试验组MAP下降,而HR则相应增快,但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全麻诱导前比较,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后8h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气管插管后8hCTn-I浓度明显减低(P<0.01)。结论:围术期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病人血清CTn-I的上升程度,为临床上心肌缺血病人手术麻醉提供一种可行的保护心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肌钙蛋白Ⅰ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州市红丰老年公寓居民营养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福萍 《现代实用医学》 2001年第12期610-610,共1页
关键词 营养 老年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株mviN基因的克隆
12
作者 顾福萍 蒋培余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采用高保真PCR从我国钩体黄疸出血群赖株基因组中扩增全长mviN基因片段,对钩体黄疸出血群赖株mviN基因进行克隆.结果显示,所克隆的mvi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已发表的mviN基因序列(Accesion No.in GenBank:NC004343)同源性分别为99... 采用高保真PCR从我国钩体黄疸出血群赖株基因组中扩增全长mviN基因片段,对钩体黄疸出血群赖株mviN基因进行克隆.结果显示,所克隆的mvi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已发表的mviN基因序列(Accesion No.in GenBank:NC004343)同源性分别为99.68%和99.42%.因此可以认为,我们成功克隆了mviN基因,并为该基因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mviN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9
13
作者 蒋培余 顾福萍 +1 位作者 徐伯赢 邵圣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38-1640,共3页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理论教学和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理论教学和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初步构建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全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教学 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血透患者的血脂变化
14
作者 顾福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血透患者 血脂变化 尿毒症 观察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川穹嗪与万古霉素联用抗MRSA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洪昌 韩江余 顾福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成药大蒜素、川穹嗪分别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临床分离5株MRSA,采用K-B法测定细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红霉素、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采用微量稀释法... 目的探讨中成药大蒜素、川穹嗪分别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临床分离5株MRSA,采用K-B法测定细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红霉素、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大蒜素、川穹嗪和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川穹嗪分别与万古霉素联用时对MRSA的MIC,计算联合指数FICI。结果 5株MRSA均为多耐药菌株,仅对万古霉素敏感。大蒜素、川穹嗪对MRSA的MIC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即标准株ATCC29213的MI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大蒜素与万古霉素在体外联合应用时,万古霉素的MIC为(0.60±0.22)μg/mL,与单用万古霉素时的MIC(2.40±0.89)μg/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4);川穹嗪与万古霉素在体外联合应用时,万古霉素的MIC为(0.40±0.37)μg/mL,与单用万古霉素时的MIC=(2.40±0.89)μg/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万古霉素加大蒜素的平均FICI为0.32±0.13,呈协同作用,万古霉素加川穹嗪的平均FICI为0.65±0.09,呈相加作用。结论大蒜素、川穹嗪对MRSA有一定抑制作用。大蒜素、川穹嗪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大蒜素、川穹嗪可能成为万古霉素的增敏剂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蒜素 川穹嗪 万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乳酸杆菌生物拮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文琴 蒋培余 +1 位作者 顾福萍 徐伯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9-399,F0003,共2页
乳酸杆菌作为阴道微生态的一部分,控制并拮抗着阴道内其它细菌的生长。阴道内占优势的乳酸杆菌可通过竞争黏附、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刺激免疫系统等机制拮抗大肠埃希菌、淋球菌、加德纳菌、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等多种致病微生物的感... 乳酸杆菌作为阴道微生态的一部分,控制并拮抗着阴道内其它细菌的生长。阴道内占优势的乳酸杆菌可通过竞争黏附、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刺激免疫系统等机制拮抗大肠埃希菌、淋球菌、加德纳菌、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等多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目前我们关于益生菌乳酸杆菌生物拮抗作用的知识仍不完整,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其中的矛盾现象,为新型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拮抗作用 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7
作者 章林平 孙倩 +4 位作者 王威 李阳 张婷 崔戈 顾福萍 《抗感染药学》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茵陈所含的多种单体或化合物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免疫调节、调节血糖、血脂、血压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对于肝胆疾病、妇科疾病术后后遗症、母婴血型不和、重症胰腺炎、糖尿病、肺炎、口腔溃疡、急性结膜... 茵陈所含的多种单体或化合物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免疫调节、调节血糖、血脂、血压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对于肝胆疾病、妇科疾病术后后遗症、母婴血型不和、重症胰腺炎、糖尿病、肺炎、口腔溃疡、急性结膜炎和防癌抗癌作用。综述近年发表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对茵陈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茵陈有效成分尤其是单体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作一分析,为其更广泛的临床使用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中药单体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诱导LX2肝星形细胞活化
18
作者 邵圣文 徐伯赢 +3 位作者 卢添宝 徐菊玲 顾福萍 段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3-885,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对肝星形细胞(HS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f(实验组)或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转染HSC株LX2细胞,24、48 h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含量,RT-PCR法测定...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对肝星形细胞(HS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f(实验组)或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转染HSC株LX2细胞,24、48 h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含量,RT-PCR法测定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 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24、48 h,实验组LX2细胞α-SMA蛋白表达量以及TI MP-1基因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细胞MMP-2基因mRNA水平接近。结论 HCV F蛋白能够活化HSC,上调其TI MP-1基因转录水平,但不影响MMP-2基因转录水平,使MMP-2蛋白的有效酶活性下降,造成肝组织细胞外基质(ECM)降解速率减慢,进而发生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肝细胞 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 金属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护士职业倦怠与压力源和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伦红 顾福萍 +2 位作者 沈月秀 朱亚敏 章红萍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压力源、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测评表、护士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压力源量表、人格特征的三种积极表现量表对102名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102名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平均(15.67±7.83)分,72.6%护士职...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压力源、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测评表、护士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压力源量表、人格特征的三种积极表现量表对102名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102名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平均(15.67±7.83)分,72.6%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度及以上;压力源评分排在首位的是工作量太大;护士人格特征三种积极表现中,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状的评分最低;压力源4方面与职业倦怠均呈显著相关,人格特征三种积极表现与低成就感显著相关。结论基层医院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与压力源、人格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倦怠 压力源 人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对常用消毒剂的抗力试验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福萍 蒋培余 +1 位作者 徐伯赢 沈翠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对消毒剂的抗力水平,同时了解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对多药耐药株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试验与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以大肠埃希菌标准株作对照,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对消毒剂的抗力水平,同时了解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对多药耐药株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试验与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以大肠埃希菌标准株作对照,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进行苯扎溴铵等4种消毒剂的抗性变化和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结果苯扎溴铵、碘伏对21株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MIC值分别有61.9%、71.4%的菌株高于标准株;对"84"消毒液MIC值有14.3%的菌株高于标准株,所有菌株对过氧乙酸MIC值与标准株相同;4种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对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作用5 min杀灭率为100.0%。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对苯扎溴铵和碘伏的抗力高于标准株;4种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株消毒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多药耐药 消毒剂 抗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