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硝基苯基荧光酮-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柠檬酸钠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铬(Ⅵ)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红燕 陈小利 +2 位作者 王升文 庞鹏飞 李瑞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0-151,168,共3页
在盐酸介质中Cr(Ⅵ )与间硝基苯基荧光酮 (m NPF)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TX 10 )和柠檬酸钠反应形成一多元混配配合物 ,使间硝基苯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显著熄灭 ,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Cr(Ⅵ )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λex=36 5nm ,λem=... 在盐酸介质中Cr(Ⅵ )与间硝基苯基荧光酮 (m NPF)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TX 10 )和柠檬酸钠反应形成一多元混配配合物 ,使间硝基苯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显著熄灭 ,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Cr(Ⅵ )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λex=36 5nm ,λem=5 37nm ,Cr(Ⅵ )的浓度在 0~ 8 0 μg/ 2 5mL范围内与荧光熄灭值ΔF呈良好线性关系 ,方法检出限为 1 0 μg/L。该方法灵敏、准确 ,用于水样中Cr(Ⅵ )的直接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硝基苯基荧光酮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柠檬酸钠 荧光熄灭 配合物 测定 铬(Ⅵ)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Ⅲ)-氧氟沙星-十二烷基硫酸钠荧光体系测定微量铝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红燕 孙雪花 +2 位作者 陈小利 张琰图 张社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9-51,共3页
在NaAc HAc介质中,溶液中的铝(Ⅲ)能与氧氟沙星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生成一稳定的络合物,使氧氟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铝(Ⅲ) 氧氟沙星 SDS体系测定铝(Ⅲ)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 在NaAc HAc介质中,溶液中的铝(Ⅲ)能与氧氟沙星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生成一稳定的络合物,使氧氟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铝(Ⅲ) 氧氟沙星 SDS体系测定铝(Ⅲ)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80nm,铝(Ⅲ)浓度在2.0×10-7~5.0×10-5mol L范围内,与荧光增强程度成正比。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水样和食品中微量铝(Ⅲ)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十二烷基硫酸钠 荧光光度法 微量分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氟苯基荧光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铬(Ⅵ)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红燕 拓宏桂 +1 位作者 李霞 姚晓青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0-82,共3页
研究了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铬的新方法。在 0 .0 1 6~ 0 .1 mol·L- 1的盐酸溶液中 ,间氟苯基荧光酮 ( m- FPF)、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MAB)和铬( )可形成无荧光的三元配合物 ,从而导致体系的荧光熄灭。在激发波长λex=365nm,... 研究了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铬的新方法。在 0 .0 1 6~ 0 .1 mol·L- 1的盐酸溶液中 ,间氟苯基荧光酮 ( m- FPF)、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MAB)和铬( )可形成无荧光的三元配合物 ,从而导致体系的荧光熄灭。在激发波长λex=365nm,发射波长λem=532 nm时 ,铬含量在 0~ 3.0μg/ 2 5m L范围内 ,荧光熄灭程度和铬浓度成正比。方法检出限为 1 .2 μg/ L,可用于水样中微量铬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氟苯基荧光酮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荧光熄灭法 水样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水土保持灌木的根系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红燕 格日乐 +2 位作者 赵杏花 斯琴 刘俊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2种人工栽植的4龄水土保持灌木柠条和沙棘的根系为对象,通过研究根系数量特征,确定其代表根,为2种灌木根系的生物力学性质和抗蚀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代表根的确定将根系以0.5mm为... 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2种人工栽植的4龄水土保持灌木柠条和沙棘的根系为对象,通过研究根系数量特征,确定其代表根,为2种灌木根系的生物力学性质和抗蚀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代表根的确定将根系以0.5mm为1个径级进行分级,计算每个径级组的累计根数量、累计根长、累计根表面积和累计根干重等4个方面,取这4个值百分比相对较大的径级组作为各自的代表根。结果表明:柠条代表根径级为0~0.5mm,0.5~1mm,1~1.5mm;沙棘代表根径级是0.5~1mm和1~1.5mm。在根系固土抗蚀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中,建议在内蒙古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及相似地区柠条和沙棘2种水土保持灌木主要研究的根茎范围以其代表根径级为主要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灌木 代表根 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Ⅲ)-氧氟沙星-SDS三元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马红燕 陈小利 +2 位作者 孙雪花 张琰图 郝华睿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1-163,共3页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铁(Ⅲ)能与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而猝灭氧氟沙星分子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据此,提出了铁(Ⅲ) 氧氟沙星SDS体系测定铁(Ⅲ)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铁(Ⅲ)浓度在2.0×10-8~2.0×10-...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铁(Ⅲ)能与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而猝灭氧氟沙星分子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据此,提出了铁(Ⅲ) 氧氟沙星SDS体系测定铁(Ⅲ)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铁(Ⅲ)浓度在2.0×10-8~2.0×10-6mol/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F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8 mol/L。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直接用于水样和食品中微量铁(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Ⅲ) 氧氟沙星 十二烷基硫酸钠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土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红燕 张社争 +1 位作者 曹岁平 李烽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5,共3页
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增敏的酸性降解荧光法测定土霉素的新方法。土霉素与浓H2SO4反应,生成强荧光降解物一脱水土霉素,在pH10.0的NH3 NH4Cl缓冲溶液中,CTMAB的存在对脱水土霉素的荧光有较强的增敏和增稳作用,土霉素含量在1.21×10-8mol/... 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增敏的酸性降解荧光法测定土霉素的新方法。土霉素与浓H2SO4反应,生成强荧光降解物一脱水土霉素,在pH10.0的NH3 NH4Cl缓冲溶液中,CTMAB的存在对脱水土霉素的荧光有较强的增敏和增稳作用,土霉素含量在1.21×10-8mol/L~4.83×10-6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6 66×10-9mol/L。应用本法测定片剂中的土霉素,平均回收率为99.6%(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敏 荧光光度法 测定 土霉素 表面活性剂 酸性降解 抗菌素 药物片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诺氟沙星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马红燕 郑行望 章竹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57-860,共4页
基于诺氟沙星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 ,建立了一种测定诺氟沙星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诺氟沙星的检出限为 4 .0× 10 -6g/L ;线性范围为 1.0× 10 -5~ 0 .2g/L ;相... 基于诺氟沙星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 ,建立了一种测定诺氟沙星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诺氟沙星的检出限为 4 .0× 10 -6g/L ;线性范围为 1.0× 10 -5~ 0 .2g/L ;相对标准偏差为 1.2 % (n =11)。该法简单、快速、灵敏 ,已成功地用于药物制剂和尿样中诺氟沙星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流动注射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 含量测定 鲁米诺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基水杨酸-铁(Ⅲ)体系光度分析法测定维生素C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马红燕 高瑞 +2 位作者 孙雪花 赵美 陈言凯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9-621,共3页
磺基水杨酸与Fe(Ⅲ)在pH2.00~3.00的溶液中形成紫红色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性,可将Fe(Ⅲ)定量还原为Fe(Ⅱ),使Fe(Ⅲ)-磺基水杨酸体系的颜色退去,其吸光度降低值与维生素C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 磺基水杨酸与Fe(Ⅲ)在pH2.00~3.00的溶液中形成紫红色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性,可将Fe(Ⅲ)定量还原为Fe(Ⅱ),使Fe(Ⅲ)-磺基水杨酸体系的颜色退去,其吸光度降低值与维生素C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新方法。对影响体系吸光度的不同变量和参数进行了研究和选择。方法线性范围为2.0×10-6~1.2×10-4mol/L,检出限为1.46×10-6mol/L,回收率为97.8%~100.4%。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橙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铁(Ⅲ) 磺基水杨酸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培氟沙星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铁 被引量:5
9
作者 马红燕 孙雪花 +2 位作者 张琰图 陈小利 张社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0-771,共2页
关键词 甲磺酸培氟沙星 微量铁 荧光猝灭法 测定 喹诺酮类药物 化学合成 分子结构 络合反应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体系中曲克芦丁的荧光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红燕 张社争 +3 位作者 陈小利 齐广才 郭瑛 张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22-1624,共3页
对曲克芦丁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曲克芦丁自身具有较弱的内源性荧光,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SDBS-6),可使曲克芦丁与SDBS-6形成胶束配合物,体系微环境发生改变,使荧光... 对曲克芦丁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曲克芦丁自身具有较弱的内源性荧光,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SDBS-6),可使曲克芦丁与SDBS-6形成胶束配合物,体系微环境发生改变,使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荧光增强程度与曲克芦丁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基于SDBS-6增敏胶束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曲克芦丁的新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pH 5.53的NaAc-HAc缓冲体系中,当最大激发波长λex=350.0nm,最大发射波长eλm=456.3 nm时,方法线性范围为1.6×10-6mol·L^-1-8.0×10^-10mol·L^-1,检出限1.1×10^-10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c=6.0×10-7mol·L^-1)。方法用于片剂和注射液中曲克芦丁的测定,回收率为98.5%-100.4%,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克芦丁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SDBS-6) 胶束增敏 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酪氨酸荧光猝灭的荧光光度法测定水样和奶粉中痕量铁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红燕 孙雪花 +1 位作者 田锐 宋诗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研究了铁(Ⅲ)对酪氨酸荧光信号的猝灭作用。试验发现:在pH4.46的乙酸-硼酸-磷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铁(Ⅲ)能与酪氨酸形成络合物,而猝灭酪氨酸分子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据此,提出酪氨酸-铁(Ⅲ)体系测定铁... 研究了铁(Ⅲ)对酪氨酸荧光信号的猝灭作用。试验发现:在pH4.46的乙酸-硼酸-磷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铁(Ⅲ)能与酪氨酸形成络合物,而猝灭酪氨酸分子的内源性荧光,使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据此,提出酪氨酸-铁(Ⅲ)体系测定铁(Ⅲ)的荧光分析方法。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与最大发射波长分剐位于277nm与306nm。铁(Ⅲ)的浓度在1.6×10^-8~3.2×10^-5mol·L^-1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F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3sb/k)为1.2×10^-8mol·L^-1。直接用于水样和奶粉中微量铁(Ⅲ)的测定,所得结果与邻菲哆啉光度法所测得的结果相符。以此两种样品作基体加入铁(Ⅲ)标准溶液进行了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8.2%~99.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猝灭法 酪氨酸 铁(Ⅲ) 奶粉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效用理论方法 被引量:25
12
作者 马红燕 张光明 盛永祥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8-83,共6页
传统的财务性绩效评价忽视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长远获利能力。本文依据"全方位绩效看板",应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效用理论对某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基数效用在正线性变换下的唯一性[1]流企业绩效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物流企业 绩效 效用理论 指标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铝(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荧光体系测定氧氟沙星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红燕 齐广才 +2 位作者 陈小利 张社争 王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244,共3页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氧氟沙星能与铝(Ⅲ)形成络合物而使氧氟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提出了氧氟沙星-铝(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荧光体系测定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氧氟沙星在1.0×10^-9~2.0&... 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氧氟沙星能与铝(Ⅲ)形成络合物而使氧氟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提出了氧氟沙星-铝(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荧光体系测定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氧氟沙星在1.0×10^-9~2.0×10^-7 kg/L范围内,与荧光增敏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0×10^-10 kg/L.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直接用于片剂和注射液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铝(Ⅲ)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左旋多巴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红燕 郑行望 章竹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0,共3页
基于左旋多巴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左旋多巴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左旋多巴的检出限为2.0×10-10g/mL,线性范围为4.0×10-10~2.0×10-6g/mL,... 基于左旋多巴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左旋多巴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左旋多巴的检出限为2.0×10-10g/mL,线性范围为4.0×10-10~2.0×10-6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0%(n=11).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已成功地用于样品中左旋多巴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分析 左旋多巴 鲁米诺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聚剂在裂解碳五馏分分离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红燕 钱仁渊 +1 位作者 仝艳 李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13-151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阻聚剂在裂解碳五馏分中的研究情况。从自由基聚合理论出发,介绍了裂解碳五馏分的聚合机理以及阻聚剂的阻聚机理,重点阐述了裂解碳五馏分分离过程中各种不同的阻聚剂。最后展望了裂解碳五馏分阻聚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裂解碳五馏分 阻聚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Ⅵ)-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β-环糊精酒石酸钠荧光熄灭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红燕 拓宏桂 +2 位作者 张社争 任卓英 金鹏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7-528,531,共3页
在HCl介质中,溶液中的铬(Ⅵ)与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p DMPF),β 环糊精(β CD)和酒石酸钠(Tart)反应产生多元混合络合物,使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明显熄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 在HCl介质中,溶液中的铬(Ⅵ)与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p DMPF),β 环糊精(β CD)和酒石酸钠(Tart)反应产生多元混合络合物,使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明显熄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27nm,铬(Ⅵ)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荧光熄灭程度与铬(Ⅵ)浓度成正比,此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水样中铬(Ⅵ)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β-环糊精-酒石酸钠 荧光熄灭法 反应 应用 铬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Ⅳ)-邻氟苯基荧光酮-CTMAB-柠檬酸钠四元显色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红燕 张社争 +1 位作者 张建胜 魏杰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0-472,共3页
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钛(Ⅳ)-邻氟苯基荧光酮-CTMAB-柠檬酸钠四元显色体系的特性及形成条件,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钛(Ⅳ)的方法。四元体系的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3×105L.mol-1.cm-1,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为K′稳=2.34... 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钛(Ⅳ)-邻氟苯基荧光酮-CTMAB-柠檬酸钠四元显色体系的特性及形成条件,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钛(Ⅳ)的方法。四元体系的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3×105L.mol-1.cm-1,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为K′稳=2.34×1014,钛含量在0~0.2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钢样及发样中钛(Ⅳ)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钛(Ⅳ) 0-FPF CTMAB 柠檬酸钠 四元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C_5中异戊二烯阻聚剂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红燕 钱仁渊 +2 位作者 李坤 包宗宏 云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1-954,共4页
为了减少裂解C5馏分分离过程中异戊二烯(IP)的聚合损失,可以加入阻聚剂来缓减其聚合程度。在IP-正己烷溶液中分别加入亚硝酸钠、4-羟基-2,2,6,6-四甲基-1-氧代哌啶四氟硼酸盐和自制阻聚剂(摩尔比1∶1的氧代铵盐和相应的羟基胺化合物... 为了减少裂解C5馏分分离过程中异戊二烯(IP)的聚合损失,可以加入阻聚剂来缓减其聚合程度。在IP-正己烷溶液中分别加入亚硝酸钠、4-羟基-2,2,6,6-四甲基-1-氧代哌啶四氟硼酸盐和自制阻聚剂(摩尔比1∶1的氧代铵盐和相应的羟基胺化合物的混合物),探讨它们对IP热聚合的阻聚效果。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IP初始质量分数和阻聚剂的加入量在自制阻聚剂对IP的阻聚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阻聚剂中效果最好的是自制阻聚剂。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阻聚剂逐渐消耗,IP损失率也随之增大;温度越高,IP损失率的增加速率也逐渐增大;随着IP初始质量分数的增大,IP损失率也逐渐增大,高浓度的IP需要加入更多的阻聚剂;当自制阻聚剂的质量分数在0.15%~0.30%范围,对IP具有较好的阻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IP) 阻聚剂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氟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吡啶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钼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红燕 齐广才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7,共3页
研究了间氟苯基荧光酮 ( m FPF)与钼 的反应条件。在 0 0 2~ 0 1 0mol/L盐酸溶液中 ,于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CPB)存在下 ,Mo 与m FPF生成络合物使m FPF荧光熄灭 ,建立了Mo m FPF CPB体系测定微量Mo 的荧光分析新方法。... 研究了间氟苯基荧光酮 ( m FPF)与钼 的反应条件。在 0 0 2~ 0 1 0mol/L盐酸溶液中 ,于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CPB)存在下 ,Mo 与m FPF生成络合物使m FPF荧光熄灭 ,建立了Mo m FPF CPB体系测定微量Mo 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荧光熄灭程度与Mo 的含量在 0~ 4 0 μg/ 2 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应用本法于钢样及水样中微量钼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氟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荧光熄灭 测定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肾上腺色腙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红燕 王艳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0-236,共7页
通过高温裂解柠檬酸合成了水溶性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应用钝化剂PEG2000进行修饰,提高了GQDs的量子产率。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荧光寿命。实验发现,在p H=7.40的Tris-HCl缓冲液中,... 通过高温裂解柠檬酸合成了水溶性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应用钝化剂PEG2000进行修饰,提高了GQDs的量子产率。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荧光寿命。实验发现,在p H=7.40的Tris-HCl缓冲液中,肾上腺色腙(CBZC)对GQDs荧光强度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基于此提出了以GQDs为探针测定肾上腺色腙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缓冲溶液用量、缓冲溶液种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多种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当量子点浓度为2.3×10-3mol/L时,肾上腺色腙浓度在4.0×10-7~1.2×10-5mol/L(0.995 6)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5×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15%(n=5,c=4.0×10-6mol/L)。该方法对于样品中肾上腺色腙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7.46%~101.6%。通过测定温度对猝灭常数的影响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确定了二者的猝灭过程和相互作用力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GQDs) 荧光探针 肾上腺色腙(CBZC)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