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化自然与家园建构:云南一个多民族移民村生态振兴之路 |
倪慧
马翀炜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好在”:云南传统舞蹈类非遗的赋魅现象与传承机制 |
杨英
马翀炜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4 |
0 |
|
3
|
回归村落:保护与利用传统村落的出路 |
马翀炜
覃丽赢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4
|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理论反思 |
马翀炜
张帆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
5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生活事象的脱域、入域与发展 |
马翀炜
代世萤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4
|
|
6
|
传统的驻留方式——双凤村摆手堂及摆手舞的人类学考察 |
马翀炜
郑宇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
2004 |
15
|
|
7
|
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商品——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旅游 |
马翀炜
张帆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8
|
文化品牌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
马翀炜
马骏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9
|
民族文化遗产的国家认同价值 |
马翀炜
戴琳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8
|
|
10
|
跨境橡胶种植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影响--以中老边境两个哈尼族(阿卡人)村寨为例 |
马翀炜
张雨龙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1
|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 |
马翀炜
晏雄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2
|
混搭:箐口村哈尼族服饰及其时尚 |
马翀炜
李晶晶
|
《学术探索》
CSSCI
|
2012 |
7
|
|
13
|
复数位:独龙族“开昌瓦”节日研究及方法论启示 |
马翀炜
覃丽赢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4
|
文化安全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
马翀炜
张帆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5
|
“索爬干玛”的隐喻与发展路径的反思 |
马翀炜
戚剑玲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4
|
|
16
|
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马翀炜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17
|
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 |
马翀炜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
2002 |
21
|
|
18
|
传统的保护与发明 |
马翀炜
张帆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5
|
|
19
|
植物的文化意涵:聚焦小凉山彝族毕摩仪式 |
马翀炜
毛晓玲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20
|
遭遇石头:民俗旅游村的纯然物、使用物与消费符号 |
马翀炜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