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玩手机还是早休息?居家手机非工作使用和睡眠对员工次日工作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骆元静 《珞珈管理评论》 2024年第2期63-79,共17页
智能手机已经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学者们探索了手机使用对员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如智能手机使用可以进行短暂休息恢复精力,但手机使用也模糊了工作—家庭边界,增加员工工作压力。延展以往研究,本文在居家场景下分析员工手机使... 智能手机已经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学者们探索了手机使用对员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如智能手机使用可以进行短暂休息恢复精力,但手机使用也模糊了工作—家庭边界,增加员工工作压力。延展以往研究,本文在居家场景下分析员工手机使用补充心理资源却消耗时间资源的矛盾,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这种矛盾对员工工作状态的影响。研究对75名员工连续10个工作日进行调查获取750个有效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发现:居家场景下员工非工作手机使用和睡眠分别对员工的心理资源和生理资源都有恢复作用,进而对次日工作场所主动行为产生显著积极作用;当睡眠良好时,员工非工作使用手机对员工资源恢复和次日主动行为的积极作用降低,而当员工睡眠较差时,非工作使用手机的积极作用加强。研究对比了资源保存理论中不同类型资源的恢复机制,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场景非工作手机使用 睡眠 生理资源 心理资源 资源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骆元静 李燕萍 杜旌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09,共8页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和41个团队302名员工的多层次线性模型,探索合理化和处罚两种变革管理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考察变革频率和员工性别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化策略和处罚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分别有显...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和41个团队302名员工的多层次线性模型,探索合理化和处罚两种变革管理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考察变革频率和员工性别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化策略和处罚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分别有显著积极和消极作用;相对于女性员工,合理化策略对男性员工的积极作用更显著;高组织变革频率加剧了处罚策略的消极作用,且对男性员工来说这种加剧的消极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化 处罚 变革频率 性别 主动变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骆元静 杜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19-1828,共10页
非正式信息是变革前信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变革决策和执行有潜在的影响。围绕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开展以下研究:(1)探究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的内涵和结构;(2)基于心理因应和认知重构机制,探索员工获取非正式信息之后,其变革认知... 非正式信息是变革前信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变革决策和执行有潜在的影响。围绕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开展以下研究:(1)探究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的内涵和结构;(2)基于心理因应和认知重构机制,探索员工获取非正式信息之后,其变革认知和情感的动态调整过程;(3)研究潜在的组织变革决策→非正式信息反馈→再决策过程,即变革领导者通过获得员工变革认知和情感的反馈,进行渐进决策优化的过程。研究结果能丰富变革沟通理论和指导我国变革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前非正式信息 心理因应 认知重构 变革认知与情感 渐进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组织地位感知对建言和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骆元静 李燕萍 穆慧娜 《珞珈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17-29,共13页
“君子思不出其位”反映了员工在组织中的地位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其中员工建言和创新行为是当前学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期望理论,本文假设员工对“位”的感知影响其建言效用进而对建言行为产生作用,这个感知还影响环境掌控感进而对创新行... “君子思不出其位”反映了员工在组织中的地位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其中员工建言和创新行为是当前学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期望理论,本文假设员工对“位”的感知影响其建言效用进而对建言行为产生作用,这个感知还影响环境掌控感进而对创新行为产生作用。研究数据来源于38个团队的298名员工,一系列分析结果显示:高地位感知通过提升环境掌控感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尽管高地位感知会提升员工建言效用,但只有在高公正氛围情形下,建言效用才会促进建言行为。研究结果丰富了员工地位感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如何促进员工建言和创新行为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地位感知 建言效用 环境掌控感 建言行为 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憩还是摸鱼?非工作使用智能手机对员工影响的多层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骆元静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6,共12页
对于工作场所智能手机非工作使用,部分学者将其认定为网络闲逛、不利于工作,但同时,通过手机在工作间隙进行微休息有利于员工保持工作活力。为探讨上述不同观点,文章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层次同时检验智能手机非工作使用对个体的影响。基于7... 对于工作场所智能手机非工作使用,部分学者将其认定为网络闲逛、不利于工作,但同时,通过手机在工作间隙进行微休息有利于员工保持工作活力。为探讨上述不同观点,文章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层次同时检验智能手机非工作使用对个体的影响。基于72名企业员工10个工作日的经验抽样法和纵向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在个体间和个体内,智能手机非工作使用对员工角色内外绩效有直接消极作用。但在个体内层次,每日工作活力对非工作使用智能手机的作用有遮掩效应,即工作活力“遮掩”了手机非工作使用的消极作用,每日非工作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工作活力的确对员工主动行为有积极作用。研究结论验证了已有研究不同观点,即非工作使用智能手机有助于员工短期心理资源恢复,但总的来说非工作使用智能手机消耗了时间资源且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非工作使用 工作活力 员工绩效 经验抽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去影响现在:连续组织变革中认知迁移和认知—产出互惠研究
6
作者 骆元静 杜旌 《珞珈管理评论》 2022年第4期56-68,共13页
中国企业正经历着频繁和持续的变革,包括激进式变革如企业重组改制和渐进式变革如持续技术改进。与单一变革相比,组织连续变革中以往变革会对当前变革产生显著影响,即过去影响现在。目前研究主要关注组织单一变革,很少涉及连续变革。基... 中国企业正经历着频繁和持续的变革,包括激进式变革如企业重组改制和渐进式变革如持续技术改进。与单一变革相比,组织连续变革中以往变革会对当前变革产生显著影响,即过去影响现在。目前研究主要关注组织单一变革,很少涉及连续变革。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文构建组织连续变革中过去影响现在的理论模型,具体研究命题包括:(1)组织连续变革中存在变革认知迁移,即连续变革中员工以往变革认知迁移至当前并影响当前变革认知;(2)变革中员工认知和产出相互促进,形成变革认知—产出互惠,即员工当前变革认知影响当前变革投入和产出,进而又作用于当前变革认知的过程;(3)以往变革和当前变革相似性、变革获益分享对上述关系的积极情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连续变革 认知迁移 认知—产出互惠 变革相似性 变革获益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就目标理论的教学模式探新——以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
7
作者 骆元静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0期58-61,共4页
文章以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基于成就目标理论开展教学创新,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实践操作为落脚点、以纵向评价为考核点,重点解决方法类课程学生认知度不高、学习和应用困难、思政元素难以体现等教学难点,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 文章以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基于成就目标理论开展教学创新,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实践操作为落脚点、以纵向评价为考核点,重点解决方法类课程学生认知度不高、学习和应用困难、思政元素难以体现等教学难点,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方法类课程改进教学质量和提升思政育人成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目标理论 教学创新 问题导向 项目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中多渠道信息传递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燕萍 骆元静 穆慧娜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105,共15页
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组织变革成为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员工参与是组织变革成败的关键,充足的组织变革信息有利于员工积极投入变革。本文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对来自被兼并企业的36个工作团队185名员工进行研究,探索多... 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组织变革成为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员工参与是组织变革成败的关键,充足的组织变革信息有利于员工积极投入变革。本文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对来自被兼并企业的36个工作团队185名员工进行研究,探索多渠道变革信息传递对员工的影响机制。基于多层次线性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变革情境下,组织正式渠道进行信息沟通和变革氛围包含的非正式信息,均能正向促进员工变革绩效;(2)员工所持有的积极变革期望,在多渠道信息传递和变革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3)变革氛围跨层调节变革信息沟通对员工积极变革期望的正向作用,相比于低变革氛围情景,具有高变革氛围的团队,通过变革信息沟通更能显著提升员工对变革的积极期望。研究结论对企业变革实践中信息传递和沟通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信息沟通 变革氛围 积极变革期望 员工变革绩效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