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领改革,促进开放,推动现代化进程——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高中华
1
作者 赵丽岳 高中华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6期50-51,共2页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展现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除旧布新的伟大魄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处理重大事务的高超智慧和坚定决心。这篇讲话犹如一块坚...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展现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除旧布新的伟大魄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处理重大事务的高超智慧和坚定决心。这篇讲话犹如一块坚石,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又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前行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政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一盏明灯 党史教研部 除旧布新 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华油画
2
作者 高中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161,共1页
原文传递
高中华油画作品选
3
作者 高中华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第2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中华 玉兰花
原文传递
毛泽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伟业的探索
4
作者 高中华 武盼盼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立新中国,同党外人士长期合作,成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一大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经过全面战略考量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历史性决定,稳固了新生政权的安全,提升了中国的国际...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立新中国,同党外人士长期合作,成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一大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经过全面战略考量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历史性决定,稳固了新生政权的安全,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领导人民进行卓有成效的制度建设探索,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制度两个方面,从而保障了政权长期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协商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华书画艺术作品
5
作者 高中华 《今日财富》 2015年第6期60-62,共3页
原文传递
浅析高中历史讲评课有效教学策略
6
作者 高中华 《中学教学参考》 2016年第28期101-101,共1页
高中历史作为文科中的一大科在高中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重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讲评课质量对学生历史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讲评课上得好,不仅能促进学生... 高中历史作为文科中的一大科在高中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重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讲评课质量对学生历史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讲评课上得好,不仅能促进学生清晰理解命题者的考查目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机会,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讲评课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统筹兼顾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7
作者 高中华 李冬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邓小平是运用统筹兼顾战略构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在治国理政实践的历史进程中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从政治、经济、社会的多维度入手,缔造了经济协调发... 邓小平是运用统筹兼顾战略构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在治国理政实践的历史进程中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从政治、经济、社会的多维度入手,缔造了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繁荣稳定、国内外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支撑,也为党在新时代开展治国理政的科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统筹兼顾 战略构想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情境下领导路径-目标澄清行为对角色绩效的影响
8
作者 赵晨 周锦来 +1 位作者 林晨 高中华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9,共15页
危机情境下,领导需要澄清团队目标进而提升员工角色绩效。然而,何种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更加有效亟待明确。整合路径目标理论与变革-交易领导框架,本文探究两种竞争性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愿景阐释行为与积极纠偏行为)对员工角色绩效的影响... 危机情境下,领导需要澄清团队目标进而提升员工角色绩效。然而,何种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更加有效亟待明确。整合路径目标理论与变革-交易领导框架,本文探究两种竞争性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愿景阐释行为与积极纠偏行为)对员工角色绩效的影响。基于某连锁品牌员工的两阶段调查数据发现,愿景阐释行为通过提高团队目标的清晰性增强了员工角色绩效,而积极纠偏行为通过提高团队目标的清晰性对员工角色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团队情绪(团队恐惧与团队自满)调节了路径-目标澄清行为对团队目标清晰性的影响:当团队恐惧情绪水平较高时,愿景阐释行为对团队目标清晰性的积极影响更大;而当团队自满情绪水平较高时,积极纠偏行为对团队目标清晰性的积极影响更大。团队情绪进一步调节了团队目标清晰性在路径-目标澄清行为与员工角色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本文剖析了团队情绪对于路径-目标澄清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对于实现危机情境下的有效领导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情境 路径-目标澄清行为 团队目标清晰性 角色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目标和工具:我国人才政策的三维图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人才政策文本分析
9
作者 高中华 王建龙 周锦来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1,共12页
为持续做好人才工作,进而高质量建设人才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各有关职能部门相继颁布了诸多人才政策文件,推动我国人才政策体系逐步优化和完善。在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808... 为持续做好人才工作,进而高质量建设人才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各有关职能部门相继颁布了诸多人才政策文件,推动我国人才政策体系逐步优化和完善。在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808份人才政策文本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理念-目标-工具”人才政策三维分析框架,然后基于LDA主题生成模型,综合运用词频分析、主题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我国的人才政策在理念维度体现原则性、规划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的特点,在目标维度强调体制机制改革和明确可行,在工具维度突出灵活实用和协同创新,总体上看,人才政策的系统性特征比较明显。据此,本文认为,应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核心理念,设置高效明确的政策目标,构建均衡的政策工具组合,同时注重推动政策理念、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三者之间联动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政策 政策理念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三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质过剩感的人际影响机制:政治技能与印象管理动机的作用
10
作者 高中华 张恒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7-77,共11页
文章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切入人际互动的新视角,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来探究资质过剩感通过积极印象管理动机影响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和帮助行为这两种人际互动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政治技能对其的边界效应。文章对380份两阶段匹配... 文章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切入人际互动的新视角,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来探究资质过剩感通过积极印象管理动机影响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和帮助行为这两种人际互动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政治技能对其的边界效应。文章对380份两阶段匹配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资质过剩感对员工帮助行为和反馈寻求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积极印象管理动机分别在资质过剩感与反馈寻求行为和帮助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政治技能分别调节了资质过剩感与反馈寻求行为和帮助行为之间的关系;4)资质过剩感与政治技能的交互作用通过积极印象管理动机进而影响反馈寻求行为和帮助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质过剩感员工如何以及何时引发人际互动行为,并为组织如何管理高资质过剩感员工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质过剩感 政治技能 积极印象管理动机 反馈寻求行为 帮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对其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调节中介模型 被引量:52
11
作者 高中华 赵晨 +2 位作者 李超平 吴春波 洪如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本研究以国内某高科技集团公司位于北京、杭州等地七家分公司六百名知识员工为样本,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调节中介模型来解释心理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并应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1)心... 本研究以国内某高科技集团公司位于北京、杭州等地七家分公司六百名知识员工为样本,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调节中介模型来解释心理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并应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1)心理资本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角色压力在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3)组织支持不仅可以调节心理资本对角色压力的影响,而且还可以调节角色压力在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效应。这表明,心理资本通过降低角色压力来减弱员工离职意向,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支持增强了心理资本对角色压力的减缓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心理资本在降低员工离职意向方面的作用,该作用机制对指导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离职意向 角色压力 组织支持 调节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网络的小世界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高中华 李满春 +2 位作者 陈振杰 李飞雪 孙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101,共5页
小世界模型为研究城市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内在特征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文采用原始法(primalapproach)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适度抽象,利用ArcGIS 9.0和Matlab 7.0分别处理和计算城市道路网络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而探索其小世... 小世界模型为研究城市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内在特征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文采用原始法(primalapproach)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适度抽象,利用ArcGIS 9.0和Matlab 7.0分别处理和计算城市道路网络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而探索其小世界特征。以无锡市新区为例,研究该区整体城市道路网络的小世界特征,选取特征各异的局部网络,并对其小世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新区城市道路网络具有较小的特征路径长度和较大的聚类系数,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局部道路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征,其显著程度与道路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疏密适宜的道路网络具有突出的小世界特征,是规划布局的可行方向,可为城市道路网络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网络 小世界 特征路径长度 聚类系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家庭两不误为何这么难? 基于工作家庭边界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92
13
作者 高中华 赵晨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2-568,共17页
为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以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集团位于北京、杭州、西安等地7家分公司的545名员工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法在两个不同时段获取数据,考察了角色压力(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在工作干涉... 为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以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集团位于北京、杭州、西安等地7家分公司的545名员工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法在两个不同时段获取数据,考察了角色压力(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在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干涉工作这两种对偶冲突模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角色压力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角色压力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有助于分析工作家庭冲突的深层原因并采取恰当的干预策略,降低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边界 角色压力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的组织政治会危害员工绩效吗?基于个人-组织契合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6
14
作者 高中华 赵晨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4-1143,共20页
本研究基于个人-组织契合理论的视角,通过对286份员工与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揭示了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绩效(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组织认同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层次回归分... 本研究基于个人-组织契合理论的视角,通过对286份员工与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揭示了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绩效(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组织认同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组织政治知觉对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可以显著调节组织政治知觉与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组织认同是组织政治知觉与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调节路径分析结果表明:马基雅维利主义对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也是以组织认同为中介,具体表现为被中介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政治知觉 任务绩效 组织公民行为 马基雅维利主义 组织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家中国500强企业价值观导向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中华 吴春波 李超平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12期1748-1754,1771,共8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00家中国500强企业的价值观陈述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通过多维尺度描绘技术,将价值观陈述中的要素分为4个类型:外部激励、外部约束、内部约束和内部激励。根据不同类型价值观要素的特点,采取Q型分层聚类法,将价值观...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00家中国500强企业的价值观陈述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通过多维尺度描绘技术,将价值观陈述中的要素分为4个类型:外部激励、外部约束、内部约束和内部激励。根据不同类型价值观要素的特点,采取Q型分层聚类法,将价值观陈述内容划分为7种导向,并结合样本企业在500强排行榜中的地位变化,分析了不同价值观导向企业的竞争力变化。研究表明,导向4的企业保持500强地位比例较高(85%),具有这种价值观导向的企业往往以内部和外部约束型要素为主导价值观,但缺乏外部激励型价值观;导向2的企业保持500强地位比例较低(62%),具有这种价值观导向的企业仅仅以内部约束型要素为主导价值观,但是同时缺乏外部激励型与外部约束型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500强企业 价值观要素 价值观类型 价值观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智力研究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32
16
作者 高中华 李超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0-188,共9页
文化智力是指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其他人打交道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新文化的能力。文化智力的结构与测量,与其他相关构念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开发方法成了现有研究的重点;另外,也有实证研究表明,文化智力对一些结果变量有显著影响,例... 文化智力是指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其他人打交道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新文化的能力。文化智力的结构与测量,与其他相关构念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开发方法成了现有研究的重点;另外,也有实证研究表明,文化智力对一些结果变量有显著影响,例如认知结果、情感结果以及行为结果。本文对文化智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智力 跨文化适应性 文化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华简《芮良夫毖》的文本性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中华 姚小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3,共4页
一般认为,清华简《芮夫良毖》系芮良夫进献天子的规谏之作。其所立论,源于该篇《小序》"厥辟"一语之训释。如果深入研究《诗》《书》中的相关内容,则《芮良夫毖·小序》中的"厥辟"应当指诸侯,而非目前学界多数... 一般认为,清华简《芮夫良毖》系芮良夫进献天子的规谏之作。其所立论,源于该篇《小序》"厥辟"一语之训释。如果深入研究《诗》《书》中的相关内容,则《芮良夫毖·小序》中的"厥辟"应当指诸侯,而非目前学界多数论者所言之周天子。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关内容的综合研究,可知芮良夫的政治身份为周天子一人之下的执政卿士,《芮良夫毖》为芮良夫诰教诸侯及御事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辟 芮良夫 《芮良夫毖》 清华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同视角下交换关系差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中华 赵晨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66-1476,共11页
基于社会认同视角,通过对145个团队中1479名成员进行的两个时段问卷调查,对团队情境中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社会交换关系差异影响成员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LMXD)不仅能够调节领导-成员交... 基于社会认同视角,通过对145个团队中1479名成员进行的两个时段问卷调查,对团队情境中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社会交换关系差异影响成员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LMXD)不仅能够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分离(LMXRS)与领导认同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调节LMXRS通过领导认同影响离职意向的中介效应,以及LMXRS通过领导认同和团队认同影响离职意向的连续中介效应。团队-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TMXD)不仅能够调节团队-成员交换关系分离(TMXRS)与团队认同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调节TMXRS通过团队认同影响离职意向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分离 团队-成员交换关系分离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 团队-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 离职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积极人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中华 黄海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5,共7页
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等地500名高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学业与非学业压力均对高校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有显著负面影响;心理支持对高校学生积极人格有显著正面影响,并且在非学业压力与积极人格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在学业压力与... 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等地500名高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学业与非学业压力均对高校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有显著负面影响;心理支持对高校学生积极人格有显著正面影响,并且在非学业压力与积极人格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在学业压力与积极人格之间却没有显著调节作用;男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23~25岁的学生群体在积极人格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学生群体,但是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在挫折恢复能力、对高校支持感知上,不同群体的高校学生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人格 学业压力 非学业压力 心理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美学:理论背景与哲学观照 被引量:17
20
作者 高中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理论背景 哲学观照 生态学 生态哲学 审美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