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目标模拟器用视景仿真镜头光学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忠伦 刘伟奇 柳华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1,共6页
研究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动态光学目标模拟器用视景仿真镜头,给出了视景仿真镜头的设计实例。动态光学目标模拟器由内置液晶显示系统、视景仿真镜头、外置投影仪、计算机、电缆、调整机构组成。测试设备将命令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接... 研究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动态光学目标模拟器用视景仿真镜头,给出了视景仿真镜头的设计实例。动态光学目标模拟器由内置液晶显示系统、视景仿真镜头、外置投影仪、计算机、电缆、调整机构组成。测试设备将命令发送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接收的指令生成模拟地形图并控制液晶光阀将图像显示出来,液晶光阀位于视景仿真镜头的焦平面位置,视景仿真镜头对液晶光阀成像后形成平行光出射,可在有限距离上产生无限远效果模拟观测结果,光学敏感器接受模拟器的出射光线并成像完成模拟试验,视景仿真镜头采用二次成像的反远结构,同时为保证与液晶光阀出射光相互匹配,采用了远心光路的结构形式。视景仿真镜头的焦距f=-22.447 1mm,视场角是对角线视场为45°,有效视场为30°1.5′×30°1.5′;全视场畸边<1%,在Nyquist频率42.5lp/mm处MTF>0.45,系统长度325mm;视景仿真镜头与敏感器镜头配合后在敏感器像面上的照度均匀性不小于95.4%。最后给出了视景仿真镜头的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目标模拟器 视景仿真镜头 光学敏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激光彩色视频显示技术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伟奇 魏忠伦 +4 位作者 康玉思 张岳 柳华 张继艳 冯睿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25-328,共4页
介绍了实现激光彩色视频显示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法,在激光消干涉、光场均匀化、色度转换及颜色虚拟扩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激光彩色视频... 介绍了实现激光彩色视频显示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法,在激光消干涉、光场均匀化、色度转换及颜色虚拟扩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激光彩色视频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多面扫描镜 消干涉 光场均匀化 色度转换 颜色虚拟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自由曲面LED均匀照明准直透镜设计 被引量:17
3
作者 孟祥翔 刘伟奇 +3 位作者 冯睿 魏忠伦 周敏 杨建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5,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LED准直器在近场难以实现均匀照明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双自由曲面均匀照明准直透镜.透镜分为折反两部分,每部分都利用双自由曲面进行匀光和准直.根据马吕斯定律,推导了实现光束准直出射的等光程方程,并将切面迭代法加入等光... 为了克服传统LED准直器在近场难以实现均匀照明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双自由曲面均匀照明准直透镜.透镜分为折反两部分,每部分都利用双自由曲面进行匀光和准直.根据马吕斯定律,推导了实现光束准直出射的等光程方程,并将切面迭代法加入等光程条件,同步计算准直透镜上下自由曲面的面形数据.仿真分析表明:对1mm×1mm的白光LED芯片,84.55%的能量集中在±2°内,近场照度均匀性达到94.59%,远场照度均匀性为89.01%;当LED芯片尺寸不超过2.0mm×2.0mm时,±4°内的能量利用率大于83.5%,近场照度均匀性在90%以上.该准直透镜能同时实现近场和远场的均匀照明,公差符合装配要求,光能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成像光学 发光二极管 照明设计 自由曲面 几何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视场头盔显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4
作者 卢海平 刘伟奇 +3 位作者 康玉思 魏忠伦 冯睿 付瀚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9-987,共9页
设计了大视场头盔显示器的目视光学系统,用于满足头盔显示器对大视场、小畸变、高分辨率以及轻量化的苛刻要求。采用4×3阵列式排列、视场角为33°×24°的12组高质量成像目镜系统拼接成单眼目视光学系统来实现系统的... 设计了大视场头盔显示器的目视光学系统,用于满足头盔显示器对大视场、小畸变、高分辨率以及轻量化的苛刻要求。采用4×3阵列式排列、视场角为33°×24°的12组高质量成像目镜系统拼接成单眼目视光学系统来实现系统的大视场设计。为了使系统轻量化,每个单元目镜只采用一片透镜;透镜一面采用二元光学衍射面,利用其特殊色散特性校正目镜系统色差;另一面采用非球面,用于校正目镜光学系统的初、高级单色像差。其图像源为高亮度、高分辨率的OLED微显示器。设计结果显示:单目目视光学系统水平视场达到120°,垂直视场为60°,角分辨率为43pixel/(°);单个目镜系统传递函数在40lp/mm处,轴上视场高于0.62,全视场高于0.1;系统畸变小于3%;系统的双目视场为160°×60°,双目重叠视场为80°×60°。该设计实现了超大视场,满足头盔显示光学系统的成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盔显示器 二元光学 非球面 视场拼接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示中散斑的减弱 被引量:20
5
作者 田志辉 刘伟奇 +2 位作者 李霞 魏忠伦 冯睿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66-1370,共5页
为减弱激光显示中散斑的影响,在对散斑对比度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位相光学元件减弱散斑的方法。实验以绿光为光源,让激光束通过位相光学元件,再经过CCD相机和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得到屏幕上散斑对比度和光强的变化。实验... 为减弱激光显示中散斑的影响,在对散斑对比度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位相光学元件减弱散斑的方法。实验以绿光为光源,让激光束通过位相光学元件,再经过CCD相机和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得到屏幕上散斑对比度和光强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散斑的对比度降低到3.7%,可满足激光显示中对散斑减弱的要求。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激光散斑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示中散斑减弱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霞 郝丽 +5 位作者 刘伟奇 柳华 冯睿 魏忠伦 张岳 田志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简述了散斑的形成机理,具体分析了在近场条件下通过降低激光的时间或空间相干性来抑制散斑的方法,以及仅通过降低激光的相干性来减弱激光显示中散斑的缺陷。提出一种全新在远场条件下减弱散斑的超声光栅法,且详细说明了超声波减弱散斑... 简述了散斑的形成机理,具体分析了在近场条件下通过降低激光的时间或空间相干性来抑制散斑的方法,以及仅通过降低激光的相干性来减弱激光显示中散斑的缺陷。提出一种全新在远场条件下减弱散斑的超声光栅法,且详细说明了超声波减弱散斑的工作原理。当合成的激光束通过因超声波在液体媒介中的传播而形成的"位相光栅"时,激光发生衍射,通过一系列透镜将所有衍射光完全会聚到投影屏幕上,投影移动的干涉条纹在屏幕上产生"沸腾"的散斑图样,考虑到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散斑在人眼中得到均匀化。以绿光为例,说明了激光束通过"位相光栅"时,经过CCD相机和图像处理系统,显示屏幕上散斑对比度和光强的变化,显示了超声光栅法有效地抑制了激光显示中的散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激光散斑 散斑减弱 超声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示中散斑对比度的降低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霞 刘伟奇 +3 位作者 田志辉 冯睿 柳华 魏忠伦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激光显示中,散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画面质量,降低了图像的清晰度。文章阐述了散斑的形成机理,简要介绍了减弱散斑可采取的多种方法,详细介绍了引入旋转光纤对于减弱散斑噪声的作用,并以绿光为例用实验验证了此法的可行性。光纤的引入一... 激光显示中,散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画面质量,降低了图像的清晰度。文章阐述了散斑的形成机理,简要介绍了减弱散斑可采取的多种方法,详细介绍了引入旋转光纤对于减弱散斑噪声的作用,并以绿光为例用实验验证了此法的可行性。光纤的引入一方面利于激光传输,减小了能量损失,而且光纤的旋转使得散斑结构不断变化,屏幕上形成"沸腾"的散斑,散斑结构的叠加使散斑的对比度有了显著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散斑 对比度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柔性动镜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柳华 刘伟奇 +2 位作者 冯睿 魏忠伦 张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4-189,共6页
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研制中,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动镜机构研制是技术难点之一,而柔性铰链机构则是动镜机构的核心部分。利用简单的平行两杆机构为基体进行复杂化设计,得出一种新型柔性铰链机构并对其进行原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 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研制中,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动镜机构研制是技术难点之一,而柔性铰链机构则是动镜机构的核心部分。利用简单的平行两杆机构为基体进行复杂化设计,得出一种新型柔性铰链机构并对其进行原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和Nastran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并和传统的平行两杆机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型柔性铰链机构不仅使动镜的垂直耦合位移量缩小到原来的1.4%,而且将动镜的运动自由度有效地降至一维,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动镜支撑机构 耦合位移 柔性铰链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屏背投激光显示广角镜头的设计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旭 冯玉涛 +2 位作者 刘伟奇 魏忠伦 康玉思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5-950,共6页
研究了背投激光显示广角投影镜头的设计,并给出了1个162.6cm(64in)背投激光显示广角镜头的设计实例。投影镜头前的光学引擎采用数字光处理显示方式,并应用数字微镜晶片(DMD)进行数字光学处理。系统焦距为7.38mm;设计波长为F,d,C;F数为2.... 研究了背投激光显示广角投影镜头的设计,并给出了1个162.6cm(64in)背投激光显示广角镜头的设计实例。投影镜头前的光学引擎采用数字光处理显示方式,并应用数字微镜晶片(DMD)进行数字光学处理。系统焦距为7.38mm;设计波长为F,d,C;F数为2.46;全视场达到100°;在空间调制器DMD的Nyquist频率处,90%以上视场的MTF>0.6。系统渐晕系数为负,提高了投影显示像面边缘的光照度;全视场畸变<1.4%;1个像元尺寸内集中了点目标能量的90%以上。系统中使用了1个直角棱镜对光路进行折叠,减小了镜头长度,使棱镜展开后系统全长为259mm。此外,该镜头只使用了1个二次项为0的非球面(高次项至8次),保证了镜头加工的可行性。设计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有利于降低投影系统成本,实现产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投式激光显示系统 广角镜头 数字微镜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双补偿杆式动镜支撑机构的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柳华 刘伟奇 +2 位作者 冯睿 魏忠伦 张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3-1319,共7页
对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动镜支撑机构的核心部分—柔性铰链机构进行了研究。以柔性单补偿杆式机构为基体,设计出一种柔性双补偿杆式机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和Nastran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和目前国内最好的柔性单补偿杆式机构... 对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动镜支撑机构的核心部分—柔性铰链机构进行了研究。以柔性单补偿杆式机构为基体,设计出一种柔性双补偿杆式机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和Nastran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和目前国内最好的柔性单补偿杆式机构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模拟计算得出的结构参数加工出简易实物,并对实物进行了实验测试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计算中,柔性双补偿杆式机构使动镜的垂直耦合位移缩小为柔性单补偿杆式机构的6.8%;误差分析认为柔节的长度公差是引起动镜垂直耦合位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若要提高动镜支撑机构的精度,加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与柔节相关的尺寸公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 动镜机构 柔性铰链机构 有限元分析 垂直耦合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三维数字成像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健 辛悦 +4 位作者 刘伟奇 李桂菊 康玉思 魏忠伦 柳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01-1706,共6页
基于微透镜阵列多视角成像特点,利用几何光学原理,提出一种对物体进行三维数字成像的重构算法。利用这种算法,对CCD相机捕获到的基元图像阵列进行重构。与传统的利用光学系统对物体进行重构的方法相比,该算法不再受到重构过程中遇到的... 基于微透镜阵列多视角成像特点,利用几何光学原理,提出一种对物体进行三维数字成像的重构算法。利用这种算法,对CCD相机捕获到的基元图像阵列进行重构。与传统的利用光学系统对物体进行重构的方法相比,该算法不再受到重构过程中遇到的杂光以及衍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实时性好、清晰度高的优点。搭建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三维数字成像系统实验平台,利用此算法对实验中获得的骰子基元图像阵列进行重构,成功地重构出原始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在理论上和实验上证明了这种重构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对实验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镜阵列 几何光学 三维数字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显示的颜色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继艳 刘伟奇 +2 位作者 魏忠伦 柳华 冯睿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通过对普通电视NTSC制式色坐标系统建立的研究,将此系统的模型推广至激光为三基色的颜色系统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使原有电视色域很好地映射到激光色域,而且通过颜色的虚拟扩展,将原有荧光粉无法显示的颜色扩展到激光色域内,使再现颜色... 通过对普通电视NTSC制式色坐标系统建立的研究,将此系统的模型推广至激光为三基色的颜色系统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使原有电视色域很好地映射到激光色域,而且通过颜色的虚拟扩展,将原有荧光粉无法显示的颜色扩展到激光色域内,使再现颜色更逼真,颜色更饱和。电视RGB制式与激光RGB制式转换关系建立后,用其作为输入信号的标准,则对应输入信号就能够转换为激光制式对应的电信号,为后序的电路处理做好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三基色 颜色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示中散斑的抑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丽 张岳 +3 位作者 刘伟奇 柳华 冯睿 魏忠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文章首先概述了散斑的形成机理,接着简述了在近场条件下通过降低激光的时间或空间相干性来抑制散斑的许多方法,并具体分析了仅通过降低激光的相干性来减弱激光显示中散斑的缺陷。提出一种在远场条件下减弱散斑的两维扫描复面转镜,且详... 文章首先概述了散斑的形成机理,接着简述了在近场条件下通过降低激光的时间或空间相干性来抑制散斑的许多方法,并具体分析了仅通过降低激光的相干性来减弱激光显示中散斑的缺陷。提出一种在远场条件下减弱散斑的两维扫描复面转镜,且详细说明了该转镜的工作原理,当合成的激光束通过旋转的复面镜时,移动的干涉条纹在屏幕上产生“沸腾”的散斑图样。最后以红光为例,说明了合成光束通过转镜时显示屏幕上散斑对比度的降低,显示了二维转镜有效地抑制了激光显示中的散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散斑的抑制 二维扫描转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的宽视场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蕴琦 刘伟奇 +3 位作者 张大亮 孟祥翔 康玉思 魏忠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3-188,共6页
针对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初始结构求解复杂、视场宽度小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光学传递矩阵求解三反系统初始结构的计算方法,推导了三反系统焦距和后截距的表达式,求解了光阑位于次镜的三反系统初始结构。采用引入高次非球面以增加系统设计自... 针对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初始结构求解复杂、视场宽度小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光学传递矩阵求解三反系统初始结构的计算方法,推导了三反系统焦距和后截距的表达式,求解了光阑位于次镜的三反系统初始结构。采用引入高次非球面以增加系统设计自由度的技术路线,基于ZEMAX光学设计软件,通过对同轴初始结构进行离轴优化,得到了一个矩形视场17°×2°,焦距1 440 mm,F数4.8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该系统三个反射面均为高次非球面,可同时满足宽视场角和高分辨率的要求,在空间频率50 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6,接近衍射极限。结果表明:该系统搭载线阵/面阵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元件(TDI-CCD)用于推扫/多通道式空间对地成像时,可有效扩大空间对地成像系统的地面覆盖范围,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光学传递矩阵 高次非球面 宽矩形视场 离轴三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动随机微透镜阵列对激光显示中散斑的抑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瀚毅 刘伟奇 +4 位作者 魏忠伦 康玉思 陶淑苹 冯睿 张大亮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9-364,共6页
为了消除散斑现象,对随机漫射体抑制散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随机微透镜阵列"作为随机漫射体在光束控制和光能利用率方面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在光学系统中加入转动"随机微透镜阵列"的方式抑制散斑。对加入这... 为了消除散斑现象,对随机漫射体抑制散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随机微透镜阵列"作为随机漫射体在光束控制和光能利用率方面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在光学系统中加入转动"随机微透镜阵列"的方式抑制散斑。对加入这种结构后屏幕上的散斑进行了测量,验证了此种方法可以将散斑对比度降低到1.15%,使人眼分辨不出激光散斑,提升了激光电视的观看效果,并与传统的转动匀光棒法进行对比,体现了此种方法出色的抑制散斑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斑抑制 随机微透镜阵列 激光显示 散斑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投影显示中新型散射体的散斑抑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祥翔 刘伟奇 +2 位作者 魏忠伦 康玉思 张大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3-507,共5页
激光的强相干性造成了激光投影显示中出现大量干涉条纹和散斑,为了消除干涉条纹和散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采用旋转新型散射体(Engineered Diffuser TM)的方法在一定积分时间内获得叠加的清晰图像。首先,介绍了激光投影显示中散斑的成因... 激光的强相干性造成了激光投影显示中出现大量干涉条纹和散斑,为了消除干涉条纹和散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采用旋转新型散射体(Engineered Diffuser TM)的方法在一定积分时间内获得叠加的清晰图像。首先,介绍了激光投影显示中散斑的成因及采用时间平均抑制散斑的理论依据。接着,分析了传统散射体毛玻璃和Engineered Diffuser TM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区别。最后,建立了旋转新型散射体抑制散斑的激光投影显示实验装置,对比验证了旋转新型散射体抑制散斑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散斑对比度降低到3.08%,图像质量良好,无明显干涉条纹。该方法满足商用激光投影显示体积小、简单易行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散斑 新型散射体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示中斑纹横向尺寸的估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郝丽 张岳 +3 位作者 刘伟奇 柳华 冯睿 魏忠伦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5,共5页
介绍了减弱散斑的很多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用来抑制激光显示中散斑的缺陷。通过研究分析激光电视的工作原理,得出了激光电视屏幕上散斑的形成原因。并建立了出瞳面和像面的二维坐标系统,利用统计光学方法得到了像面散斑光强横向自相... 介绍了减弱散斑的很多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用来抑制激光显示中散斑的缺陷。通过研究分析激光电视的工作原理,得出了激光电视屏幕上散斑的形成原因。并建立了出瞳面和像面的二维坐标系统,利用统计光学方法得到了像面散斑光强横向自相关函数和规范化自相关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推出像面散斑横向尺寸的平均大小。以红光为例,计算出斑纹横向尺寸的大小。最后分析和讨论了抑制激光显示中斑纹的方法,为以后激光电视中斑纹的消除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斑纹 像面散斑 横向自相关函数 散斑横向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椭圆高斯光束平顶整形系统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祥翔 刘伟奇 +4 位作者 柳华 魏忠伦 康玉思 冯睿 吕伟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0-947,共8页
为了将椭圆高斯光束整形为圆形平顶光束,设计了一种无中心遮拦反射式两镜整形系统。根据能量守恒思想,选择匀化洛伦兹函数作为出射光束平顶分布函数,建立了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采用光程守恒原理和矢量形式的反射定律,推... 为了将椭圆高斯光束整形为圆形平顶光束,设计了一种无中心遮拦反射式两镜整形系统。根据能量守恒思想,选择匀化洛伦兹函数作为出射光束平顶分布函数,建立了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采用光程守恒原理和矢量形式的反射定律,推导了积分形式的整形系统两反射镜面形方程。利用数值解法计算出两反射镜的面形数据,经过光学设计软件仿真与系统参数分析,得到的圆形平顶光束在目标区域的照度均匀性大于95%。结果表明,这种整形系统可以明显提高椭圆高斯光束的平顶性,具有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束整形 椭圆高斯光束 平顶光束 反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示中的色域转换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志辉 刘伟奇 +2 位作者 柳华 冯睿 魏忠伦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3-427,共5页
根据激光显示的特点,推导出以三色激光(红:671nm,绿:532nm,蓝:473nm)为三基色的颜色系统与普通电视三基色系统的矩阵转换关系。利用解码模块、FPGA处理模块、编码模块为主要组成部分,设计了激光三基色系统和普通电视三基色系统的色域转... 根据激光显示的特点,推导出以三色激光(红:671nm,绿:532nm,蓝:473nm)为三基色的颜色系统与普通电视三基色系统的矩阵转换关系。利用解码模块、FPGA处理模块、编码模块为主要组成部分,设计了激光三基色系统和普通电视三基色系统的色域转换电路。介绍了如何采用FPGA实现视频彩色信号色域转换的方法和相关算法,分析了电路中各个模块的作用及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从组成框图、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色域转换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示中匀色坐标系的建立与色差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旭 刘伟奇 +6 位作者 魏忠伦 冯睿 柳华 康玉思 张健 马强 冯玉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7-431,共5页
针对现有激光显示采用CIE1931颜色系统不能分析色差的问题,建立了激光显示中的匀色坐标系,并对色差理论在激光显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采用CIE1976LUV颜色坐标系分析色差的方法;并绘制了CIE1931XYZ、CIE1960UCS和CIE1976LUV三种... 针对现有激光显示采用CIE1931颜色系统不能分析色差的问题,建立了激光显示中的匀色坐标系,并对色差理论在激光显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采用CIE1976LUV颜色坐标系分析色差的方法;并绘制了CIE1931XYZ、CIE1960UCS和CIE1976LUV三种颜色坐标系下的色度标尺图。通过对色度坐标系的转换,可以通过激光电视最终显示颜色的三基色RGB信号来比较计算机显示与激光显示的物体颜色的色差,使色差保持在人眼恰可察觉差的允许范围内。并初步分析了激光显示中相应电路的实时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匀色空间 色度坐标系 色差 色度标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