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大纲设计——以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课程为例
1
作者 胡乃宝 胡西厚 +4 位作者 张玉丽 刘洪付 胡志勇 王玖 魏飞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1,共3页
OBE理念是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卫生统计学》OBE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学活动应聚焦到学生身上。应既关注育“才”,又关注树“人”,一方面,在课程目标内涵中要增加能力目标、深化情感目标,强化课程思政;另一方面,要增... OBE理念是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卫生统计学》OBE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学活动应聚焦到学生身上。应既关注育“才”,又关注树“人”,一方面,在课程目标内涵中要增加能力目标、深化情感目标,强化课程思政;另一方面,要增加高阶能目标,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应该增加作业量,特别是大作业的量,让学生课余时间在“做作业”中“忙起来”。要保障教学目标可测评度,关注目标与测评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卫生统计学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直接裂解坯产品收率可达70%--访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北京市绿色化学反应工程和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魏飞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继军 魏飞 《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 2020年第9期12-15,共4页
1996年、1997年、1999年分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奖、中国青年特殊贡献奖等殊荣。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相流和多相流反应工程、气固流化床及其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工程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及纳米功能材料、工业催化与反应过程强化等,在流态化... 1996年、1997年、1999年分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奖、中国青年特殊贡献奖等殊荣。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相流和多相流反应工程、气固流化床及其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工程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及纳米功能材料、工业催化与反应过程强化等,在流态化、多相催化及碳纳米管领域贡献卓越,领衔开发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碳纳米管生产技术以及高密度循环流化床、甲醇制芳经、气固并流下行床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功能材料 化学反应工程 气固流化床 工业催化 重点实验室 多相流 多相催化 过程强化
原文传递
聚醚砜/聚磺酰胺管式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条件优化及耐氯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恩华 刘杉 魏飞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1,187,共7页
为了获得具有优异脱盐性和高耐氯性的管式纳滤复合膜,以PET无纺布和HOP(PP+PE)无纺布为支撑层的聚醚砜超滤膜为基膜,通过界面聚合技术制备聚醚砜/聚磺酰胺管式纳滤复合膜(PES/PSA);研究了水相和有机相各组分浓度对于PES/PSA复合膜脱盐... 为了获得具有优异脱盐性和高耐氯性的管式纳滤复合膜,以PET无纺布和HOP(PP+PE)无纺布为支撑层的聚醚砜超滤膜为基膜,通过界面聚合技术制备聚醚砜/聚磺酰胺管式纳滤复合膜(PES/PSA);研究了水相和有机相各组分浓度对于PES/PSA复合膜脱盐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次氯酸钠(NaClO)浓度和时间下PES/PSA复合膜的耐氯性能。通过FT-IR、SEM对PES/PSA复合膜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水相中哌嗪(PIP)质量分数为0.8%、4-二甲氨基吡啶(DMAP)质量分数为0.01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分数为0.01%及有机相中均苯三磺酰氯(TSC)质量分数为0.05%、丙酮质量分数为3%时,制备的PES/PSA复合膜具有长期稳定的高脱盐性能;PES/PSA复合膜在pH=5.0、1000 mg/L活性氯处理24 h以及pH=5.0、不同质量浓度活性氯处理2 h的条件下,脱盐性能依然保持稳定,具有优异的耐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聚磺酰胺 管式纳滤 耐氯性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酚底涂剂对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及粘接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柏婷婷 魏飞 +2 位作者 孙广迪 陈雪 朱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讨漆酚底涂剂应用于酸蚀-冲洗类粘接剂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作用的促进作用,阐明漆酚底涂剂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96颗新鲜无龋第三磨牙制备成牙本质样本,采用37%磷酸凝胶酸蚀后进行预处理,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3%... 目的:探讨漆酚底涂剂应用于酸蚀-冲洗类粘接剂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作用的促进作用,阐明漆酚底涂剂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96颗新鲜无龋第三磨牙制备成牙本质样本,采用37%磷酸凝胶酸蚀后进行预处理,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3%、0.7%、1.0%和1.5%漆酚组及阳性对照(丙酮溶液)组,处理后的样本置于改良模拟体液中再矿化14和28 d。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检测各组牙本质小管内矿物的相对质量,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各组牙本质表面物质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组样本表面形态,维氏硬度仪测量各组样本表面的显微硬度,微拉伸强度(μTBS)测试检测各组样本粘接强度。结结果果:粘接剂双键转化率(DC),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底涂剂对粘接剂DC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0.7%、1.0%和1.5%漆酚组底涂剂对粘接剂DC均明显升高(P<0.05)。XRD和EDS检测,0.3%、0.7%、1.0%和1.5%漆酚组牙本质小管内新形成的矿物质为羟基磷灰石(HA)晶体。SEM检测,再矿化14和28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内见少量膜状物;0.3%漆酚组牙本质小管矿化物较少;0.7%漆酚组牙本质小管内可见大量松散矿物颗粒沉积堵塞管口;1.0%漆酚组牙本质小管内可见小块矿物沉淀;1.5%漆酚组中牙本质小管较空。显微硬度测试,再矿化14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牙本质显微硬度未见明显提升(P>0.05),而与0.3%、0.7%、1.0%和1.5%漆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矿化14 d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0.7%和1.0%漆酚组牙本质显微硬度提升明显(P<0.05);再矿化28 d后,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各漆酚组牙本质显微硬度明显升高(P<0.05),其中0.7%和1.5%漆酚组牙本质显微硬度明显增强(P<0.05)。μTBS测试,再矿化14 d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0.3%、0.7%、1.0%和1.5%漆酚组的μTBS明显增强(P<0.05);再矿化28 d后,空白对照组μTBS最低,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μT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0.3%、0.7%、1.0%和1.5%漆酚组μTBS升高(P<0.05),0.7%、1.0%和1.5%漆酚组μTBS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天然来源的漆酚作为一种新型底涂剂对脱矿的牙本质基质进行预处理,可以促进牙本质胶原的交联,裸露的胶原可通过漆酚吸引钙离子和磷离子,包裹牙本质胶原纤维促进再矿化,因而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酚 牙本质 粘接 再矿化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武宁县成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彦明 王春洋 +4 位作者 梁晓宝 王亚婷 王琦 胡志勇 魏飞 《中国医院统计》 2024年第1期25-29,34,共6页
目的了解健康中国背景下江西省武宁县成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水平,分析存在的营养健康知识短板,探讨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为营养干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江西省武宁县... 目的了解健康中国背景下江西省武宁县成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水平,分析存在的营养健康知识短板,探讨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为营养干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江西省武宁县18~64岁当地居民开展营养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计算知晓率并分析比较居民营养知识获取渠道,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结果895名常驻居民的平均年龄(39.49±12.08)岁,男性占51.62%。营养知识知晓状况中,居民对高油、高盐食品的知晓率最高(85.59%),其次是补钙最佳食物(55.75%)和健康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41.68%)。居民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11.01±2.38)分。调查对象获取营养知识最广泛的途径为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软件,占所应答总人数的比例为91.28%。分析显示,不同年龄(F=30.80)、文化程度(F=22.26)、职业类型(F=20.06)及健康状况(F=5.34)居民营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职业类型是营养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江西省武宁县成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与职业类型有关,应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宣教,并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相应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健康营养知识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知识 知晓率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致抑郁发生的神经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春丽 魏飞 崔博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睡眠剥夺是指由于生活方式、神经系统疾病和睡眠障碍等导致的睡眠缺失状态。睡眠剥夺对情绪的不利影响在人类和动物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抑郁是其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之一。睡眠剥夺会导致免疫反应失调,促炎信号增加,诱发神经炎症。炎症... 睡眠剥夺是指由于生活方式、神经系统疾病和睡眠障碍等导致的睡眠缺失状态。睡眠剥夺对情绪的不利影响在人类和动物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抑郁是其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之一。睡眠剥夺会导致免疫反应失调,促炎信号增加,诱发神经炎症。炎症假说已被作为连接睡眠剥夺和抑郁症的潜在机制,睡眠剥夺通过神经炎症介导抑郁发生的潜在机制包括激活核因子κB、诱导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炎症小体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睡眠剥夺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特征分析
7
作者 徐小鹏 魏飞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1期172-174,共3页
为测算乐清市2023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文章引入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全市的系数为0.635。对2016—2023年期间全市各类型灌溉区和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统计分析,全市各个地方的系数均超过0.620,并且呈现出逐年... 为测算乐清市2023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文章引入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全市的系数为0.635。对2016—2023年期间全市各类型灌溉区和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统计分析,全市各个地方的系数均超过0.620,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灌区的亩均毛灌溉用水量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成果可为乐清市及类似地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分析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市 首尾测算分析法 变化特征 小型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阵列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魏飞 张强 +5 位作者 骞伟中 徐光辉 项荣 温倩 王垚 罗国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1-282,共12页
在介绍CNT阵列性能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直接合成CNT阵列的方法进行了评述,重点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特点及CNT阵列的生长机理、结构控制和批量制备问题。进而探讨了CNT原生阵列、抽丝形成的CNT丝、以及CNT阵列分散后得到的CNTs在复合材料... 在介绍CNT阵列性能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直接合成CNT阵列的方法进行了评述,重点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特点及CNT阵列的生长机理、结构控制和批量制备问题。进而探讨了CNT原生阵列、抽丝形成的CNT丝、以及CNT阵列分散后得到的CNTs在复合材料、力学增强、功能器件等方面的初步应用,展望了CNT阵列的发展趋势,指出低成本、大批量可控制备CNT阵列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产丙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魏飞 汤效平 +1 位作者 周华群 Zeeshan Nawaz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79-986,共8页
对由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增产丙烯技术所涉及到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综述,指出近期丙烯生产仍将以石油路线为主,非石油路线为辅。从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可知,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400~600℃)下的烃类裂解制丙烯工艺可得... 对由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增产丙烯技术所涉及到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综述,指出近期丙烯生产仍将以石油路线为主,非石油路线为辅。从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可知,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400~600℃)下的烃类裂解制丙烯工艺可得到高的丙烯收率,是目前由石油路线增产丙烯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的多产丙烯流化催化裂化技术和低碳烯烃转化技术相耦合的工艺;而非石油路线中的甲醇/二甲醚转化制丙烯技术与低碳烯烃转化技术相耦合的工艺将是我国增产丙烯的另一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产丙烯 石油路线 非石油路线 催化裂化 低碳烯烃转化 甲醇转化制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光颗粒示踪技术在循环流态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魏飞 金涌 +2 位作者 俞芷青 甘俊 汪展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0-235,共6页
1 引言 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简称RTD)在循环流态化研究中十分重要,它对于了解其两相流动特性、反应器的模拟计算和工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流态化干燥过程及传热行为的研究也很重要。流化床中RTD的研... 1 引言 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简称RTD)在循环流态化研究中十分重要,它对于了解其两相流动特性、反应器的模拟计算和工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流态化干燥过程及传热行为的研究也很重要。流化床中RTD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发展了诸如染色颗粒、盐颗粒、磁性颗粒、放射性颗粒及热(冷)颗粒等众多的示踪方法,但是由于固体颗粒示踪本身存在着示踪剂的注入、在线检测、残留及示踪颗粒与床体物料一致性、示踪过程对床内流场的干扰等一系列技术上的困难,不但使实验操作繁琐,而且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重复性均不理想,特别是在颗粒运动速度较快的循环流化床中,其颗粒示踪的难度更大。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参考了Jin Yong等和Yu Zhiqing及M.Kwauk在常规流化床中曾采用的磷光示踪方法,在循环流化床条件下进行了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磷光颗粒 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中固体颗粒停留时间的分布 被引量:19
11
作者 魏飞 陈卫 +1 位作者 金涌 俞芷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64-270,共7页
在内径140mm,高10m的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中,采用磷光颗粒示踪法对床内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测定。在气速1.5~9.0m/s,固体循环量10~140kg/m2s的范围内,实验测得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均有明显的双... 在内径140mm,高10m的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中,采用磷光颗粒示踪法对床内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测定。在气速1.5~9.0m/s,固体循环量10~140kg/m2s的范围内,实验测得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均有明显的双峰分布。这种双峰分布是由于提升管中弥散颗粒和颗粒团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提出的一维两组分扩散叠加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提升管中固体的混合行为。考察了在实验条件下,操作条件对固体混合行为的影响。发现:气速及固含对颗粒的轴向Peclet数影响不大,提升管中颗粒的返混主要是由于颗粒团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提升管 停留时间分布 固体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构件对高密度提升管内气体混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魏飞 杨艳辉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66-770,共5页
在Φ18 6mm的提升管内 ,以空气和FCC颗粒为实验对象 ,采用气体稳态示踪技术对高密度提升管内气体混合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 :引入钝体的高密度提升管内 ,远离构件区域的气体在径向上的混合仍符合气体的拟均相二维扩散模型 ,颗粒的引入使... 在Φ18 6mm的提升管内 ,以空气和FCC颗粒为实验对象 ,采用气体稳态示踪技术对高密度提升管内气体混合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 :引入钝体的高密度提升管内 ,远离构件区域的气体在径向上的混合仍符合气体的拟均相二维扩散模型 ,颗粒的引入使得气体的径向扩散变差 .钝体的引入 ,使得床内流体产生强烈的绕流 ,径向分布变得均匀 .模拟结果表明 ,气体的径向扩散系数Er达到了 1.0× 10 3cm2 ·s-1,比提升管 30cm2 ·s-1高出一个半量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提升管 钝体内构件 气体混合 稳态示踪 混合模型 流体力学 气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无氧芳构化研究进展及其工业应用前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魏飞 魏彤 +2 位作者 黄河 骞伟中 汤效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综述了最近20多年来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的制备、积炭失活和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分析了催化剂再生过程的工程化问题及反应器型式;还根据甲烷芳构化技术产业化的需要,分析了甲烷芳构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甲烷 芳构化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并流下行床气体扩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魏飞 刘金忠 +1 位作者 金涌 俞芷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9-434,共6页
采用氢气稳态示踪方法在内径140mm的气固并流下行循环流化床中对气体扩散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下行床中气体扩散行为可用二维拟均相模型进行描述,其气体的径向扩散系数与气速、固体循环量及颗粒密度的关系可用下列准数关联... 采用氢气稳态示踪方法在内径140mm的气固并流下行循环流化床中对气体扩散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下行床中气体扩散行为可用二维拟均相模型进行描述,其气体的径向扩散系数与气速、固体循环量及颗粒密度的关系可用下列准数关联式表示Pe_r=4.35×10_(-3)Re^(0.95)ε^(-73.4) 1>ε>0.99而下行床中气体轴向扩散系数要比提升管中小1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流下行 气体扩散 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行床入口段流体力学及混合行为 被引量:13
15
作者 魏飞 刘金忠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8,共11页
针对工业快速反应对气固进料混合过程的特殊需求,在内径140mm,高4.7m的并流下行循环流化床中,采用双光路光纤密度测量技术及磷光颗粒示踪技术,对两种不同的气固并流下行床分布器结构的流动及颗粒混合行为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人... 针对工业快速反应对气固进料混合过程的特殊需求,在内径140mm,高4.7m的并流下行循环流化床中,采用双光路光纤密度测量技术及磷光颗粒示踪技术,对两种不同的气固并流下行床分布器结构的流动及颗粒混合行为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人口段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沿轴向的变化规律及颗粒轴径向混合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下行床入口段颗粒浓度随轴向位置的变化可划分为分布器影响区及湍流控制区.分布器结构对入口段颗粒密度分布有较大影响,利用侧向喷嘴并降低入口处颗粒的射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径向均布效果.侧向喷嘴的分布器结构更有利于颗粒的径向混合.还考察了入口结构对颗粒混合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对Pe_a及Pe_r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床 入口段 浓度分布 混合 流化床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构件对于高密度提升管流体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飞 杨艳辉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06-809,共4页
A riser with high density has unique behavior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With increase of cross-sectional solids fraction, the radial profiles of solids fraction,and particle velocity bec... A riser with high density has unique behavior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With increase of cross-sectional solids fraction, the radial profiles of solids fraction,and particle velocity become significantly non-uniform.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unique internals that can improve the poor distribution of solids fraction and particle velocity. Th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at a high-density riser with 0.186 m ID and 9.0 m in height. FCC particle with particle density 1398 kg·m -3 and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54 μm as fluidized material. The apparatus was operated under typical conditions of high-density riser. Two-dimensional LDV and optical fiber density sensor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particle velocity and solids concentration in the high-density riser. The radial solids concentration profile in the high-density riser is significantly changed with internals added in the riser. The solids concentration profile downstream the bluffs is much flatter than without internals case. The particle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core-annular structure is destroyed. Transient sign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article turbulent intensity increases several times near the wall region. The addition of internals reduces the average solids concentration near the internals, while the solids circulating rate changes insignificantly with the addition of internals. The internals can make the radial solids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 velocity profile uniform downstream the riser, but the length that shows improvement of gas-solids flow in the riser by the internals is about 0.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提升管 钝化内构件 反应器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氨氧化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数学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飞 胡永琪 +2 位作者 赖志平 金涌 俞芷青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6-280,共5页
在修正现有丙烯氨氧化反应网络的基础上,采用一维扩散模型对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反应产物轴向浓度分布和操作条件对丙烯腈收率的影响,考察了返混对丙烯腈收率的影响和循环流化床作为丙... 在修正现有丙烯氨氧化反应网络的基础上,采用一维扩散模型对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反应产物轴向浓度分布和操作条件对丙烯腈收率的影响,考察了返混对丙烯腈收率的影响和循环流化床作为丙烯腈合成反应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丙烯腈 反应器 数学模型 丙烯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循环流化床中局部颗粒质量流率及操作域的划分 被引量:11
18
作者 魏飞 陆坊斌 +1 位作者 金涌 俞芷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46-351,共6页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solids mass flux profiles in a high 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 over a wide operating condition are described.The existence of three solids flux radial profile regim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solids mass flux profiles in a high 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 over a wide operating condition are described.The existence of three solids flux radial profile regimes:core-annular,parabolic and U-shaped is found.A model for all the three regimes is proposed and correlations of model parameters are obtained.Comparison of predicted solids flux profile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s very promising.The correlations for the boundaries of the three regimes and the radius of core for core-annular regime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质量流率 循环流化床 操作区域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锚定跨境电商创新引擎
19
作者 舒朝普 魏飞 崔颖(整理) 《服务外包》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2024年以来,徐州充分发挥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优势,在跨境电商领域多点发力,成效显著,为本土品牌联结国际市场架起“高速路”。统计数据显示,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比重,... 2024年以来,徐州充分发挥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优势,在跨境电商领域多点发力,成效显著,为本土品牌联结国际市场架起“高速路”。统计数据显示,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比重,已从2015年的1%增长到2023年的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本土品牌 新引擎 外贸增长 高速路 进出口总额 统计数据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创新因子” 徐州拥抱数字产业新蓝海
20
作者 舒朝普 魏飞 崔颖(整理) 《服务外包》 2025年第3期52-53,共2页
近年来,徐州充分发挥科创平台引领作用,通过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创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正逐步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徐州不仅拥有多元化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还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部... 近年来,徐州充分发挥科创平台引领作用,通过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创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正逐步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徐州不仅拥有多元化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还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部署的独立板块。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功能定位,近年来,徐州充分发挥科创平台引领作用,通过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正逐步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技能人才队伍 数字产业 区位优势 综合交通枢纽 创新因子 深度融合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