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与中国“通人之学”传统
1
作者 黄前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中国“通人之学”对于知识的追求不局限于专门领域,而是致力于通方知类,并以达于整全之道为最高宗旨。章学诚的知识观深受中国传统“通人之学”精神的影响,其“六经皆史”说表现了一种整体主义的致知取向,集中反映了这一精神传统的历史... 中国“通人之学”对于知识的追求不局限于专门领域,而是致力于通方知类,并以达于整全之道为最高宗旨。章学诚的知识观深受中国传统“通人之学”精神的影响,其“六经皆史”说表现了一种整体主义的致知取向,集中反映了这一精神传统的历史传承。章学诚“六经皆史”说与中国“通人之学”精神在近现代仍有历史回响。从现代学术视野来看,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提供的正是基于“通人之学”精神而谋求一种臻于整体之知的为学之方。当今,中国“通人之学”传统在新时代融会了新知识,且生发了新枝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六经皆史 通人之学 整体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
2
作者 黄前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是以增强学科知识的说服力、吸引力、创造力为基础而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匹配的高质量思政课程的方法取径。这一进路反映了思政金课建设的内涵要求,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的特点要求,遵循了大中...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是以增强学科知识的说服力、吸引力、创造力为基础而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匹配的高质量思政课程的方法取径。这一进路反映了思政金课建设的内涵要求,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的特点要求,遵循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规律要求。“知识魅力增强”进路的具体目标包括深化思政课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阐明思政知识的学理逻辑与现实根基,增强思政知识的感染力与教学传播效果,等等。这一进路可以展开为:贯彻实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教学理念;建“定信念、讲道理、促担当、有探究”的教学理论框架;以“两性一度”为指针丰富和深化课程知识内容;突出知识与价值、能力的关联,重构知识应用场景,强化知识的转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政课 金课 知识 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2年的“中国哲学”——聚焦中国哲学学科化历史起步的考察
3
作者 黄前程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1902年的“中国哲学”在哲学观念上有了重要的历史突进;在哲学研究上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在哲学专门化、学科化发展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在此过程中,中国哲学初步认识到了自身讲求“实理”的民族特点,并开始构想一种“富于包容性”的哲学... 1902年的“中国哲学”在哲学观念上有了重要的历史突进;在哲学研究上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在哲学专门化、学科化发展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在此过程中,中国哲学初步认识到了自身讲求“实理”的民族特点,并开始构想一种“富于包容性”的哲学概念。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参与世界哲学合作共建和实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可贵财富。它为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启发性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学科化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乙腈水共沸精馏工艺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前程 朱志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29,共4页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对乙腈-水混合体系变压精馏工艺过程进行优化研究。通过热力学方法计算显示该体系在33.3—160.0 k Pa范围内,乙腈的共沸组成由质量分数89.6%逐渐降低至82.0%,适合采用两塔变压精馏工艺实现乙腈的精制,操作压力分别为33....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对乙腈-水混合体系变压精馏工艺过程进行优化研究。通过热力学方法计算显示该体系在33.3—160.0 k Pa范围内,乙腈的共沸组成由质量分数89.6%逐渐降低至82.0%,适合采用两塔变压精馏工艺实现乙腈的精制,操作压力分别为33.3 k Pa和101.3 k Pa。采用均匀设计与过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变压精馏中的两塔回流比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对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获得模型方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优化模型显示在减压塔回流比为0.3、常压塔回流比为0.5时,系统能耗最低。研究结果用于实际乙腈水精制设计中,装置运行能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腈 共沸 过程模拟 变压精馏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管理在管理发展史中的定位——以管理思维的性质为视角加以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前程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9,共5页
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组织文化为核心资源,以组织文化建设为管理工作中心的现代管理模式,或者指有关这一管理模式的思想、学说和理论。从管理思维的性质这一视角入手,通过分析文化管理的知识特征,可揭橥其实践智慧的知识形式和工... 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组织文化为核心资源,以组织文化建设为管理工作中心的现代管理模式,或者指有关这一管理模式的思想、学说和理论。从管理思维的性质这一视角入手,通过分析文化管理的知识特征,可揭橥其实践智慧的知识形式和工程思维的典型性质,进而确定它在管理发展史中的位置与地位。可以看出,文化管理是从科学管理向整体管理的过渡,或者说是整体管理的一个雏形,它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科学管理的一种反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管理 管理思维 实践智慧 整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论概念的梳理与整合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前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1-65,共5页
整体论在学术研究领域,是以超越还原论为旨向的一种思想意识。它着重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方法被提出和推进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与还原论论战的过程中,整体论思想本身的建构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实际上,对整体论既有存在论层面的理解... 整体论在学术研究领域,是以超越还原论为旨向的一种思想意识。它着重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方法被提出和推进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与还原论论战的过程中,整体论思想本身的建构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实际上,对整体论既有存在论层面的理解,也有认识论、方法论层面的理解。同样,对整体论概念的使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以致出现了构成论整体论,系统论整体论,关系整体论,生成整体论,复杂整体论诸多整体论概念。总的看来,学界对整体论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还欠成熟、存在混乱。因此,尝试对整体论概念进行梳理与整合,这于整体论思想的研究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论 还原论 系统论 生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四风”问题的一个历史借鉴与根本之道——基于中国传统治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学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前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四风"问题的解决,需要纳入某种学理上的分析。就中国传统治道来看,可将"文质世运"说作为分析"四风"问题的一个理论假设。诸如"四风"问题,自古有之。其中,汉魏之际曹魏集团对"清淡浮华&qu... "四风"问题的解决,需要纳入某种学理上的分析。就中国传统治道来看,可将"文质世运"说作为分析"四风"问题的一个理论假设。诸如"四风"问题,自古有之。其中,汉魏之际曹魏集团对"清淡浮华"问题的处理方式,可视为对"文质运世"说的一个检验,并可为当前"四风"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历史借鉴。实质上,求真务实是"四风"问题的深层关涉,也是"四风"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反对"四风"中坚持求真务实,既汲取了"以质救文"的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也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风 学理 中国传统治道 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之际的霸道思想论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前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霸道与王道一样,都可以是儒家的治道方略,而霸道在汉魏之际这一英雄时代得以迅速地复炽。"霸道"思想的定位,使人们暂时放弃了对"王道"理想的追求,并在政治实践中放松了对政治手段的苛求,从而更多地强调了政治的功... 霸道与王道一样,都可以是儒家的治道方略,而霸道在汉魏之际这一英雄时代得以迅速地复炽。"霸道"思想的定位,使人们暂时放弃了对"王道"理想的追求,并在政治实践中放松了对政治手段的苛求,从而更多地强调了政治的功利效果。这也是汉魏之际,刑名法术之治兴起的意识形态背景。而汉末社会批评家的霸政思想和以诸葛亮治道思想为代表的王霸思想,是霸道思想在汉魏之际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霸道思想的复炽与汉魏之际社会政治文化的走向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之际 霸道 霸政思想 王霸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己讲自己——汉语哲学的登场、进路与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前程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汉语哲学是中国哲学追求本真自我的一个面向,其工作是基于哲学与语言的文化通约性、语言的世界观内涵与哲学功能,通过"让哲学说汉语",来建构中国哲学"自己讲自己"的哲学范型。汉语哲学登场的方位、景观与状貌需要... 汉语哲学是中国哲学追求本真自我的一个面向,其工作是基于哲学与语言的文化通约性、语言的世界观内涵与哲学功能,通过"让哲学说汉语",来建构中国哲学"自己讲自己"的哲学范型。汉语哲学登场的方位、景观与状貌需要从中国哲学的当代转进来辨识。哲学话语构造和语言哲学分析是对汉语哲学展开研究的两种基本进路。汉语哲学有望为中国当代哲学创建树立一个良好典范。为此,它还应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哲学 中国当代哲学 哲学话语 话语构造 语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阴阳论”解“矛盾论”——“对立统一规律”教学探研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前程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6期147-149,共3页
教学实践发现,借助中国传统哲学阴阳论的知识,讲授“对立统一规律”,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矛盾论讲授的内容大都可以用阴阳论加以解说.对于矛盾的斗争性,阴阳论主张“仇必和而解”,可称之为“和谐辩证法”.阴阳论“和谐辩... 教学实践发现,借助中国传统哲学阴阳论的知识,讲授“对立统一规律”,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矛盾论讲授的内容大都可以用阴阳论加以解说.对于矛盾的斗争性,阴阳论主张“仇必和而解”,可称之为“和谐辩证法”.阴阳论“和谐辩证法”思想,是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另一个诠释向度.同时,对矛盾论还可以辅以太极八卦图加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论 阴阳论 对立统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冯契哲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前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9-53,共5页
冯契哲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以广义认识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以辩证逻辑方法重建形而上学、以综合创新方法建构"智慧说"哲学体系和以转化再造方法传承中国... 冯契哲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以广义认识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以辩证逻辑方法重建形而上学、以综合创新方法建构"智慧说"哲学体系和以转化再造方法传承中国哲学话语方式。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冯契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努力克服研究中"左"的和形而上学的倾向,取得了重大突破。冯契以广义认识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阐释其"天人交互"的总特点,深化了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新认识,也为中国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进路。冯契以辩证逻辑方法对"转识成智"机制作了系统、深入、科学的说明;而能正确理解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是冯契能够对"转识成智"予以证成并实现其形而上学重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哲学方法论 智慧说 广义认识论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在黄老之学中的地位
12
作者 黄前程 《管子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26-28,38,共4页
"道"、"法"、"名"都是黄老之学的重要学术范畴。但名学思想,或者说"名"这个范畴,对于黄老之学来说,有着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简言之,名学思想是将"道"、"法"、"名&qu... "道"、"法"、"名"都是黄老之学的重要学术范畴。但名学思想,或者说"名"这个范畴,对于黄老之学来说,有着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简言之,名学思想是将"道"、"法"、"名"三个范畴绾合起来,并建立起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的纽带;"名"使"虚无之本"得以向"因循之用"进行贯彻,也使法术之治得以"名正而法顺"地实施。可以说,名学思想,或者说"名",是我们深入认识黄老之学的另外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道论 法术 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形上智慧的“史”“思”之合——冯契“智慧说”的体系及其形成再认识
13
作者 黄前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2-47,共6页
对于冯契"智慧说"的体系及其形成,虽有一些学者认识到其创作与中国哲学史研究是相互贯通的,但其更多的是基于冯契关于哲学史与哲学及其关系的元哲学自觉,从哲学史("史")与哲学理论("思")相结合的进路对... 对于冯契"智慧说"的体系及其形成,虽有一些学者认识到其创作与中国哲学史研究是相互贯通的,但其更多的是基于冯契关于哲学史与哲学及其关系的元哲学自觉,从哲学史("史")与哲学理论("思")相结合的进路对其加以考察。实际上,冯契"智慧说"的形成更应从形而上学重建的视域考察其逻辑理路。在形而上学重建的视域中,冯契"智慧说"是一个以追寻形上智慧为旨向的、"史""思"结合的严整体系。对于这个体系,形上智慧的追寻是灵魂,"智慧说"就是通达形上智慧的道路,而中国哲学史研究又是"智慧说"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形上智慧 智慧说 中国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道理: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根本方法与核心进路
14
作者 黄前程 刘琳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3期51-54,共4页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基于“讲道理”这一本质来认识思政课,就可能从根本上形成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与路径。思政课“讲道理”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运用学理与知识讲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用实...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基于“讲道理”这一本质来认识思政课,就可能从根本上形成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与路径。思政课“讲道理”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运用学理与知识讲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用实践与事实增强理论与逻辑的证明力。“讲道理”决定了大学思政“金课”的内涵与标准,构成了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论原则,支撑起大学思政“金课”建设的方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道理 思政课 金课 方法 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透视——基于长沙理工大学的调查分析
15
作者 黄前程 《文教资料》 2018年第5期197-198,共2页
我国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其应用成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对长沙理工大学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做个案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长沙理工大学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访问量偏低,应用效果一般;平台教学... 我国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其应用成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对长沙理工大学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做个案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长沙理工大学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访问量偏低,应用效果一般;平台教学内容较全面,但总体单薄且结构不平衡;教学资源上传与下载、教学任务发布与提交两个功能发挥较充分,而师生在线互动功能很弱;平台应用开发深度不够。平台应用成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师生参与意愿、课程内容和平台支持。对此,教师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应用管理,技术人员要改进平台功能设计,校园网要强化网络服务支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 应用成效 长沙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锯片激光焊接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前程 廖健宏 +2 位作者 刘颂豪 陈欣 李丹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0,共2页
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及刀头材料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光束偏移量等工艺参数显著影响焊接质量 ;
关键词 金刚石锯片 激光焊接 激光功率 离焦量 光束偏移量 焊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酐精馏工艺模拟计算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武东 黄前程 朱志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1-185,共5页
以醋酐精馏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精馏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优化分析。对工厂实际流程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计算结果优化了现有三塔流程,确定醋酸塔理论板数和进料位置分别为32和10,醋酐塔为20和8,双醋酸亚乙... 以醋酐精馏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精馏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优化分析。对工厂实际流程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计算结果优化了现有三塔流程,确定醋酸塔理论板数和进料位置分别为32和10,醋酐塔为20和8,双醋酸亚乙酯(EDA)塔为10和5,又对塔顶压力分别为20、30、40 k Pa的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结论,操作压力越低,能耗也越低;分析了醋酐塔和EDA塔塔釜出料组成,改进为两塔流程,并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了2种不同操作压力(20、30 k Pa)下的优化方案,分别比原三塔流程能耗降低14.7%和3.4%,改造后新的20 k Pa两塔流程操作能耗较原三塔流程降低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酐精馏 热敏性 模拟计算 优化分析 两塔流程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质论:中国传统治道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前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1,共5页
文质论是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文质论源于孔子"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这一观念,君子人格是中国文质论思想的原型。自汉代起,治道文质论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内容和政治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文质论,作为... 文质论是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文质论源于孔子"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这一观念,君子人格是中国文质论思想的原型。自汉代起,治道文质论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内容和政治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文质论,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治道,在今文经学的最后代表康有为那里,发展到了传统社会的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论 治道 君子说 世运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管理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前程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9期108-109,117,共3页
管理科学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其先后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丛林三个标志性阶段,并产生了诸多管理学派。当前管理科学面临着若干矛盾与困惑,而"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理性"与"非理性&q... 管理科学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其先后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丛林三个标志性阶段,并产生了诸多管理学派。当前管理科学面临着若干矛盾与困惑,而"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理性"与"非理性"、"构造"与"生成"的矛盾成了最深层次的核心的矛盾。文章针对当代管理的核心矛盾,对管理科学进行反思,建构以人学理论为前提,以管理文化为方法论,企业文化管理为现实途径的文化管理理论,不失为管理变革的一种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管理 人学 管理文化论 企业文化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之际的名法思想及其形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前程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名法思想是以名学为中心,援引名、法、儒、道各家思想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政治思想,它以务实高效为宗旨,以综核名实为思想原则,以人才与法术思想为核心内容。名法思想及其形成,大致可从重法术的思想意识、重才智的人才观念、破浮华的政... 名法思想是以名学为中心,援引名、法、儒、道各家思想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政治思想,它以务实高效为宗旨,以综核名实为思想原则,以人才与法术思想为核心内容。名法思想及其形成,大致可从重法术的思想意识、重才智的人才观念、破浮华的政治态度和综核名实的精神主旨四个方面考察。名法思想是一个诸子思想的综合,是一种谋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 名法思想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