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开发上海口岸农业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国桢 殷欧 +2 位作者 程爱平 黄慈渊 瞿益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口岸农业是为涉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口岸流量经济。作为服务型农业新形态的口岸农业在上海已初露端倪。开发上海口岸农业,能形成地方(上海)、国家和国际三者的共赢。上海具有开发口岸农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显著的交通运输... 口岸农业是为涉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口岸流量经济。作为服务型农业新形态的口岸农业在上海已初露端倪。开发上海口岸农业,能形成地方(上海)、国家和国际三者的共赢。上海具有开发口岸农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显著的交通运输优势、实力强大的郊区优势、经济发达的腹地优势。现阶段上海口岸农业的开发只能以基础开发为主,以基础开发带动功能开发。构建上海口岸农业要在空间集聚、资源配置、主体培育三方面首先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口岸农业 基础开发 功能开发 空间集聚 资源配置 主体培育 口岸流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林业发展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国桢 许东新 苏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必须站在上海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 ,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林业发展的要求。上海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建设世界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化解生态环境压力的要求都甚不相称。上海城市林业在总量与结构上要有新的跨越 ... 必须站在上海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 ,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林业发展的要求。上海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建设世界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化解生态环境压力的要求都甚不相称。上海城市林业在总量与结构上要有新的跨越 ,要形成以沿海防护林和部分自然保护林为生态前沿 ,以大型片林、廊道林带为生态腹地的基本框架。土地是上海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 ,应通过各种途径统筹发展城市林业所需的增量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城市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功能区视角下的都市农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国桢 刘春燕 +2 位作者 徐浩 王航 周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为了科学规划城市农用地,有必要确立都市农区概念,研究都市农区的基本内涵、空间特征和地域类型。都市农区是指由城市空间内农用地构成的城市功能区,一般仅限于市辖区。相对理想化的都市农区的空间尺度大体上为200hm2,宜以呈小集中大分... 为了科学规划城市农用地,有必要确立都市农区概念,研究都市农区的基本内涵、空间特征和地域类型。都市农区是指由城市空间内农用地构成的城市功能区,一般仅限于市辖区。相对理想化的都市农区的空间尺度大体上为200hm2,宜以呈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形态融入城市功能组团。都市农区有城市化地区、准城市化地区、半城市化地区、浅城市化地区和城市生态敏感区5种地域类型。依据都市农区区位特征、资源禀赋与功能需求的差异性,合理配置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多功能农业,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城市规划提出的重要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功能区 都市农区 土地城市化 地域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再界定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国桢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0,共3页
农业现代化再界定 ,具有农业自身的内在依据。农业现代化要突破产业局限 ,进一步拓展内涵 。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再界定 背景 依据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的研究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国桢 刘春燕 +1 位作者 徐浩 王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1-64,共4页
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研究属决策研究范畴。生产结构实质上即为生产力布局,通常包括数量结构、质量结构、空间结构、时序结构。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受功能目标与约束条件制约。在共性意义上需要对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开展类型研究。以空间... 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研究属决策研究范畴。生产结构实质上即为生产力布局,通常包括数量结构、质量结构、空间结构、时序结构。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受功能目标与约束条件制约。在共性意义上需要对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开展类型研究。以空间尺度为依据,在城市层次与都市农区层次对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分层研究。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城市层面和都市农区层面分别依据约束条件进行分类,从而以类型为切入点研究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农业 生产结构 研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新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内涵拓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国桢 《上海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世纪之交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前 ,有必要站在新的高度 ,在更宽广的视野中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再界定 ,拓展其内涵。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拓展 ,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重点突进转向全面推进的要求 ,也是农业、农村、农... 世纪之交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前 ,有必要站在新的高度 ,在更宽广的视野中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再界定 ,拓展其内涵。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拓展 ,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重点突进转向全面推进的要求 ,也是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格局被打破的要求。拓展后的农业现代化内涵 ,包含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由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现代化 农业环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型农业重在保障城市生鲜农产品供给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国桢 《上海农村经济》 2012年第4期20-23,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农产品保障供给特别是生鲜农产品保障供给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保障供给维系城市运行安全,我国的都市型农业必须把城市生鲜农产品的保障供给确立为主导功能,优化结构和目标,重构城市生鲜农产品保障供给...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农产品保障供给特别是生鲜农产品保障供给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保障供给维系城市运行安全,我国的都市型农业必须把城市生鲜农产品的保障供给确立为主导功能,优化结构和目标,重构城市生鲜农产品保障供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给 保障供给 都市型农业 城市化 生鲜农产品 供给问题 运行安全 主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村镇建设:农村区域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关于上海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几点思考
8
作者 黄国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4-90,共7页
近几年来,农村蓬勃开展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仅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而且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区域社会的发展。这一态势的形成,与党中央作出的创建文明村镇的决策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 近几年来,农村蓬勃开展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仅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而且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区域社会的发展。这一态势的形成,与党中央作出的创建文明村镇的决策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以提高农民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村镇 创建活动 区域社会 农村区域发展 系统工程 硬件设施建设 几点思考 农民现代化 人文教育 “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并非实践标准的具体运用
9
作者 黄国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6-39,共4页
对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运用的流行观点提出商榷。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是历史观方面的命题 ,后者是认识论方面的命题。两者所适用的检验在对象、性质、依据、内容方面都存在着质的区别。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 对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运用的流行观点提出商榷。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是历史观方面的命题 ,后者是认识论方面的命题。两者所适用的检验在对象、性质、依据、内容方面都存在着质的区别。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不是一般原理与个别原理的关系 ,而是体现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生产力标准命题是党的政治路线的重大拨乱反正 ,实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实践标准 检验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保障供给的政府行政调控
10
作者 黄国桢 刘春燕 《上海农村经济》 2012年第2期15-16,共2页
蔬菜是具有刚性需求的生活必需品,承担着民生保障功能甚至社会稳定功能。蔬菜能否保障供给,往往不只是经济问题,在特定条件下会演化为政治问题。实践表明,过度市场化将引发蔬菜供给与价格的宽幅震荡。政府应将蔬菜作为具有社会公共... 蔬菜是具有刚性需求的生活必需品,承担着民生保障功能甚至社会稳定功能。蔬菜能否保障供给,往往不只是经济问题,在特定条件下会演化为政治问题。实践表明,过度市场化将引发蔬菜供给与价格的宽幅震荡。政府应将蔬菜作为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商品,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的前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供给 保障供给 行政调控 政府 社会公共利益 保障功能 生活必需品 刚性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校应成农技推广生力军
11
作者 黄国桢 《科学中国人》 2012年第11期59-59,共1页
《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正案草案日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后.现正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草案中得以确认。在此格局下.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当主力军,作为多元推广主体之一的涉农高校则应成为生... 《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正案草案日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后.现正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草案中得以确认。在此格局下.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当主力军,作为多元推广主体之一的涉农高校则应成为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高校 全国人大常委会 技术推广机构 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效应的方法探索
12
作者 黄国桢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329-334,共6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效应,须注意运用方法上的技巧.本文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五种方法:即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能力培养法;观点、知识、方法三者结合的知能结合法;作多方位、多层次综...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效应,须注意运用方法上的技巧.本文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五种方法:即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能力培养法;观点、知识、方法三者结合的知能结合法;作多方位、多层次综合比较的综合比较法;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的专题教学法;对理论联系实际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控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培养法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知能结合法 综合比较法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上海郊区农民职业教育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爱平 黄国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共3页
上海郊区现阶段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农民的职业转型。只有当大部分农民转型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小部分守业的农民转型为现代农业从业人员,这种社会转型... 上海郊区现阶段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农民的职业转型。只有当大部分农民转型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小部分守业的农民转型为现代农业从业人员,这种社会转型才能真正实现。而农民的职业转型除需要提供非农就业岗位外,还需要大力推进农民的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职业教育研究 郊区农民 上海郊区 农业从业人员 现代农村 职业转型 传统农业 转型过程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都市畜牧业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春燕 黄国桢 周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11,共6页
为回答都市畜牧业能否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上海主要畜产品产业规模波动、畜产品保障供给与畜牧业环境污染的矛盾和畜牧业对环境的双刃剑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上海都市畜牧业的困境与出路。研究表明上海都市畜牧业的出路在于由环境污... 为回答都市畜牧业能否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上海主要畜产品产业规模波动、畜产品保障供给与畜牧业环境污染的矛盾和畜牧业对环境的双刃剑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上海都市畜牧业的困境与出路。研究表明上海都市畜牧业的出路在于由环境污染型转变为生态维护型。生态维护型都市畜牧业在宏观层面需要进行畜牧场的合理规划布局和建立种养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机制。畜牧场的合理规划布局不仅需要以土地承载力为基础对养殖场合理配置农田面积,还需要考虑都市农区"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特征,按照"种养结合单元"进行选址布局。种养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可建立基于市场经营主体的3种循环利用机制:封闭自循环,封闭它循环,开放它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畜牧业 生态维护型 种养结合单元 循环利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 被引量:44
15
作者 钱明 黄国桢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9期294-295,297,共3页
当前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已经成为生态农业中重要的生态养殖模式,基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定义与概述,总结了其基本模式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意义,为生态农业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养结合 家庭农场 基本模式 发展趋势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爱平 黄国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两个飞跃”的构想 ,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之路。中国农业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个飞跃”,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第一个飞跃”也产生了一些... 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两个飞跃”的构想 ,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之路。中国农业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个飞跃”,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第一个飞跃”也产生了一些制约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新问题。“第二个飞跃”的酝酿现已悄然起步。在实现“第二个飞跃”的进程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不能改变 ,但同时又要解决好诸如农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深层次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 两个飞跃 家庭承包 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农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仲彝 黄国桢 《上海改革》 2003年第11期53-56,共4页
农村的基本问题即土地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规划中的重点问题。现行土地使用制度不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迫切要求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并从观念转变、体制和机制创新、政... 农村的基本问题即土地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规划中的重点问题。现行土地使用制度不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迫切要求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并从观念转变、体制和机制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采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体土地 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承包经营权 自物权 他物权 土地管理体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合作研究
18
作者 陈越 董旖旎 黄国桢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4-4,32,共2页
随我国对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农产品企业要加强产品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要加快农业市场化改革步伐,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研究,得出应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合作的结论,并介绍了存在问题及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合作社 存在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开发我国多功能农业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剑桥 黄国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功能农业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与决策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多功能农业内涵,用发展的视角分析多功能农业,着重对我国建国以来多功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认识到多功能农业是农业历史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功能农业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与决策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多功能农业内涵,用发展的视角分析多功能农业,着重对我国建国以来多功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认识到多功能农业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一个伴随时代发展紧跟国情的动态概念。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现阶段开发多功能农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发展多功能农业不但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可以有效的缓解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彰显农业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农业 21世纪 农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镇海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贵水 黄国桢 《经济师》 2010年第5期218-219,共2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农村人才对于发展农村经济,保障社会稳定,培育农村市场,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宁波市镇海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仍然存在着人才数量匮...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农村人才对于发展农村经济,保障社会稳定,培育农村市场,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宁波市镇海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仍然存在着人才数量匮乏、人才结构失衡、带动效应不明显、人才队伍不稳定、管理服务不到位等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文章在对该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海区 农村人才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