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黄鹏 黄寨 +2 位作者 秦文波 陆政 张云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观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式组与传统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脓毒症治疗,传统组在常规抗脓毒症治疗基础上接受CHVHF治疗,新式组在传统组基础上接受H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碱性磷酸酶、肾血流阻力指数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新式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分级高于治疗前,且新式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式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新式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VHF联合HP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清除血液毒素,改善肾损伤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寨 黄鹏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772-1773,F0004,共3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尿崩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与人工吻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寨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2期2605-2606,共2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与人工吻合疗效,评价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住院食管癌、贲门癌患者245例,按术中行胃食管人工吻合或器械吻合分为两组:器...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与人工吻合疗效,评价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住院食管癌、贲门癌患者245例,按术中行胃食管人工吻合或器械吻合分为两组:器械吻合组(A组)125例,人工吻合组(B组)120例。结果A组平均胃食管吻合时间、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1±3)min、(136±21)min、0.8%(1/125)、1.6%(2/125)、(8±3)d、(13670.90±976.70)元,B组分别为(30±11)min、(199±13)min、3.3%(4/120)、4.2%(5/120)、(10±2)d、(9813.72±876.56)元;前者胃食管吻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手术费用较后者增加;A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吻合口出血率分别为2.4%(3/125)、5.6%(7/125),B组分别为2.5%(3/120)、5.0%(6/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器械吻合能明显缩短胃食管吻合时间及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吻合器 器械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枸橼酸抗凝对ICU危重症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凝血功能及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5期1615-1618,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枸橼酸抗凝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凝血功能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接受CRRT治疗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抗凝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枸橼酸抗凝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凝血功能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接受CRRT治疗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2组抗凝的有效性及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第7天凝血功能指标以及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抗凝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第3天、第7天PT、APTT及血清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LDH、CK、CK-MB、TBil、ALT、AST、BUN和SC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枸橼酸抗凝治疗能够延长危重症实施CRRT患者PT、APTT,提高抗凝疗效,同时能够改善心、肝、肾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危重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抗凝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寨 毛志福 林辉 《内科》 2007年第3期393-396,共4页
关键词 肺栓塞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围术期监护与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寨 毛志福 林辉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2007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围术期监护与治疗问题。方法:对144例发生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围术期监护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本组144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78例,占53.4%;急性肾功能不...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围术期监护与治疗问题。方法:对144例发生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围术期监护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本组144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78例,占53.4%;急性肾功能不全16例,占11.0%;肝功能不全32例,占21.9%;急性心功能不全56例,占38.4%;二重感染46例,占31.5%;死亡12例,占8.3%。结论: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施行围术期监护可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围术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中国产与进口吻合器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寨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3期3509-3511,共3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中国产吻合器与进口吻合器疗效,评价国产吻合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25例,按术中行器械吻合使用器械分两组:国产器械吻合组(A组)78例,进口器械吻合组(B组)47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中国产吻合器与进口吻合器疗效,评价国产吻合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25例,按术中行器械吻合使用器械分两组:国产器械吻合组(A组)78例,进口器械吻合组(B组)47例。比较两组病人食管胃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呼吸循环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B组平均胃食管吻合时间、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1±3)min、(136±21)min、2.1%、4.2%、(9±3)天、(13671.80±976.70)元,A组分别为(13±5)min、(139±23)min、3.8%、5.1%、(10±2)天、(11013.72±876.56)元;两组胃食管吻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费用B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贲门癌 吻合器 器械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32例的抗凝治疗及监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寨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2007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病人急性肺栓塞(APE)的抗凝治疗及监测情况。方法:对32例外科术后病人发生APE病人按急性期抗凝治疗用药情况分为普通肝素组18例及低分子肝素组14例,分别统计各组监测PT、APTT、D-D、PaO2/FIO2及出现并发症的比率及治...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病人急性肺栓塞(APE)的抗凝治疗及监测情况。方法:对32例外科术后病人发生APE病人按急性期抗凝治疗用药情况分为普通肝素组18例及低分子肝素组14例,分别统计各组监测PT、APTT、D-D、PaO2/FIO2及出现并发症的比率及治疗监测结果。结果:(1)普通肝素组及低分子肝素组抗凝前后PT、APTT、PaO2/FIO2升高,D-D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凝血功能延长,抗凝有效。(2)普通肝素组及低分子肝素组抗凝前后组间相比PT、APTT、D-D、PaO2/FIO2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死亡率、出血并发症比率无显著性差异,抗凝效果相当。结论: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相当,低分子肝素使用方法相对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术后 监测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急性严重脑损伤的监护治疗
9
作者 黄寨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脑外伤在SICU对全身多种生理功能及生化指标等进行重症监测和加强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在SICU和治疗严重脑外伤72例。其中合并多发伤占45例,单纯有颅脑损伤27例,对以上病例做相应手术处理后住SICU,需呼吸... 目的探讨严重脑外伤在SICU对全身多种生理功能及生化指标等进行重症监测和加强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在SICU和治疗严重脑外伤72例。其中合并多发伤占45例,单纯有颅脑损伤27例,对以上病例做相应手术处理后住SICU,需呼吸机支持呼吸,给予循环、呼吸等多种监测仪的监测和加强治疗及高质量的护理。结果治愈4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8例,死亡率25.0%。其中早期死亡6例,是严重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期死亡12例是肺部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1)迅速查明受伤部位及器官,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部位伤。(2)充分发挥ICU各监测仪的优势,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在重要脏器功能出现异常的早期及早发现并予以纠正,可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脑损伤 重症监测治疗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过度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鹏 黄寨 +4 位作者 秦文波 陆政 肖泉 莫祖聪 黎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801-280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轻~中度过度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重症医学科二区sTBI患者(GCS评分3~8分)40例临床资料,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行经皮气管切开并呼吸机短...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轻~中度过度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重症医学科二区sTBI患者(GCS评分3~8分)40例临床资料,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行经皮气管切开并呼吸机短时间内维持轻~中度过度通气。另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sTBI 4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行经皮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未进行过度通气)。两组患者均予防治感染、脱水降颅压、脑保护、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有手术指征者及时行手术治疗),连续观察患者伤后第1~7天颅内压(ICP)变化、机械通气的时间,所有病例于伤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经过轻~中度过度通气后能使sTBI患者的ICP迅速下降(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患者伤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良好者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轻~中度过度通气在sTBI中有利于降低ICP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重症患者伤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颅内压 重型颅脑损伤 过度通气 机械通气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鹏 黄寨 +2 位作者 秦文波 陆政 莫祖聪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580-4581,共2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SAP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抗菌药物以及持续血液灌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SAP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抗菌药物以及持续血液灌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bi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血淀粉酶、腹痛、体温异常、腹胀、恶心呕吐、白细胞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腹痛、体温异常、腹胀、恶心呕吐、白细胞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vs.64.44%),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1%vs.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对照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SAP疗效显著,患者康复较快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人床头抬高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唐芳华 黎艳 +5 位作者 郭靖 黄寨 钟小红 刘素云 吴晓丹 罗彩远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5期1392-1393,共2页
目的了解ICU危重病人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的执行情况。方法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1 485例ICU危重病人,从6个不同时间点:8∶00、12∶00、16∶00、20∶00、24∶00、4∶00对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调查,并比较护士年资、班别对... 目的了解ICU危重病人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的执行情况。方法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1 485例ICU危重病人,从6个不同时间点:8∶00、12∶00、16∶00、20∶00、24∶00、4∶00对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调查,并比较护士年资、班别对床头抬高依从性的影响。结果符合床头抬高30°~45°的共352例次,依从性仅23.7%,白天平均床头抬高依从性较夜晚高31.87%;护士年资、班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病人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低,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比较多,在执行过程中应积极采取培训及干预措施.以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 床头抬高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不张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忠志 黄寨 +2 位作者 秦文波 黄鹏 陆政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092-2094,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灌洗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不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肺不张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泡灌...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灌洗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不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肺不张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进行肺复张,对照组患者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不张面积、PaO 2、PaCO 2、氧合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O 2及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肺不张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 2、氧合指数及肺不张面积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PaCO 2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PaC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PEEP递增法,俯卧位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不张的效果更好,能更好地提高PaO 2和氧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复张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俯卧位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演变的血清PCT、LPH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小刚 梁滨琦 +4 位作者 黄萍 陈治中 黄寨 秦文波 陆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5期2164-2167,2171,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演变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淋巴细胞计数(LPH)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严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最新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24例)和脓毒症... 目的探讨动态演变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淋巴细胞计数(LPH)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8例严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最新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24例)和脓毒症休克组(24例),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PCT、LP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评分)、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差异。随访28 d,根据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8例)与存活组(40例),观察2组患者入院第1、3、7天PCT、LPH的动态演变过程并比较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PCT、LPH、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组患者入院时PCT、APACHE-Ⅱ评分、乳酸、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而LPH、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入院时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55,P<0.05),PCT与LPH呈负相关(r=-0.363,P<0.05),LPH与APACHE-Ⅱ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治疗后第1、3、7天PCT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治疗后第3、7天LPH均低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显示,脓毒症患者入院时PCT、LPH、AP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6(95%CI:0.854~0.994)、0.850(95%CI:0.717~0.937)、0.792(95%CI:0.651~0.896)。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LPH的变化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淋巴细胞计数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忠志 黄寨 +2 位作者 秦文波 黄鹏 陆政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96-397,共2页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将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危重症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施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按常规盲探方法进行中心静脉...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将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危重症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施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按常规盲探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常规盲探方法比较,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损伤ICU病人继发精神异常的监护与治疗
16
作者 黄寨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2008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额叶损伤ICU病人急性期继发性精神异常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26例额叶损伤的ICU病人的急性期继发性精神异常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或咪唑安定,严重精神障碍时使用氟哌啶醇,以间断唤醒的... 目的:探讨额叶损伤ICU病人急性期继发性精神异常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26例额叶损伤的ICU病人的急性期继发性精神异常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或咪唑安定,严重精神障碍时使用氟哌啶醇,以间断唤醒的办法控制急性期精神症状治疗,额叶损伤后存活20例,恢复良好15例,能叙述在ICU期间的感受或不适感3例,不能回忆治疗过程者12例。结论:采用间断唤醒镇静办法治疗额叶损伤ICU病人急性期继发性精神异常,安全性高,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损伤 精神异常 镇痛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致颅内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鹏 黄寨 +1 位作者 秦文波 陆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45-45,共1页
患者男,68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入院。入院后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住院期间继发肺炎,出现发热及血象偏高。术后第12天,脑脊液常规:色微浊,白细胞300×10^6/L,多个核细胞占70%;脑脊液生化检查:葡萄糖1.35g/L,... 患者男,68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入院。入院后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住院期间继发肺炎,出现发热及血象偏高。术后第12天,脑脊液常规:色微浊,白细胞300×10^6/L,多个核细胞占70%;脑脊液生化检查:葡萄糖1.35g/L,蛋白质1.7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万古霉素 颅内感染 屎肠球菌 利奈唑胺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常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甘草汤灌肠治疗脓毒症并发肠功能障碍30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秦文波 黄寨 《陕西中医》 2014年第9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脓毒症并发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脓毒症并发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应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首先应用西药基础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甘草汤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脓毒症并发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脓毒症并发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应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首先应用西药基础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甘草汤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1.8%,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CRP与PCT值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脓毒症并发肠功能障碍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在于缓解炎症反应,保护肠黏膜,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并发症 肠疾病 中医药疗法 大黄甘草汤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鹏 黄寨 +3 位作者 熊滨 秦文波 陆政 黎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联合治疗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AFLP患者共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E治疗,观察组采用PE联合DPMAS治疗。比较两组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联合治疗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AFLP患者共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E治疗,观察组采用PE联合DPMA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E与DPMAS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AFLP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妊娠期 急性脂肪肝 肝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莫祖聪 熊滨 +3 位作者 黄寨 秦文波 黄鹏 陆政 《右江医学》 2015年第6期691-693,共3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灌流(PP)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例进行常规剂量PE的AFLP患者设为对照组,12例进行小剂量PE联合PP的AFLP患者设为治疗组,对比两组人工肝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及预后。结果... 目的研究小剂量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灌流(PP)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例进行常规剂量PE的AFLP患者设为对照组,12例进行小剂量PE联合PP的AFLP患者设为治疗组,对比两组人工肝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及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T值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的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0人经治疗后治愈出院,治愈率为76.9%,治疗组11人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1.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0)。结论小剂量PE联合PP不但减少了血浆使用量,而且在改善AFLP患者肝功能、清除代谢产物方面与常规剂量PE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血浆灌流 小剂量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