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频畸变信号的分布式发电孤岛检测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毕尧 李建岐 +6 位作者 权楠 刘国军 王智慧 渠晓峰 熊晓方 钟丽梅 王凯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8-193,共6页
分布式发电以及微电网中的孤岛检测是新能源并网的重要技术问题。工频畸变是一种特殊的电力线通信信号,把工频畸变信号应用到孤岛检测中,对信号经过配电网传输后的耦合特征和振荡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信号的硬件合成方法,计算信号... 分布式发电以及微电网中的孤岛检测是新能源并网的重要技术问题。工频畸变是一种特殊的电力线通信信号,把工频畸变信号应用到孤岛检测中,对信号经过配电网传输后的耦合特征和振荡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信号的硬件合成方法,计算信号偶次谐波特征值。采用自行研制的嵌入式硬件检测装置在现场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工频畸变信号的孤岛检测方法检测可靠性高、无检测盲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微电网 工频畸变 孤岛检测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IPv6应用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毕尧 郭经红 +6 位作者 权楠 汪洋 丁慧霞 刘国军 仝杰 张庚 王楠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31,共6页
智能网络是开放式、分布式的架构,由多个互联网的、可寻址的、独立管理的实体所构成,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数据通信网络来支撑智能电网所有组件之间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在描述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和数据通信网络现状的基础上... 智能网络是开放式、分布式的架构,由多个互联网的、可寻址的、独立管理的实体所构成,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数据通信网络来支撑智能电网所有组件之间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在描述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和数据通信网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电网数据通信网络应用互联网协议的内在需求,并指出IPv6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标准先行的重要性,分析了标准体系规划、需要关注的现有国际标准,最后阐述了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数据通信网络过渡到IPv6的实践工作,可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下一代互联网 IPV6 信息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通信信号在配电网中的传播及其组网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毕尧 张琳 +1 位作者 李建岐 王智慧 《电力系统通信》 2009年第2期15-18,共4页
工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以中低压配电网络作为信号传输信道的通信技术,其调制信号能穿过工频变压器传输,通信可靠性高。文章分析了输配电网络和配电变压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并探讨了工频通信系统的组网模式,为在配电网中设计高速工频通信产... 工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以中低压配电网络作为信号传输信道的通信技术,其调制信号能穿过工频变压器传输,通信可靠性高。文章分析了输配电网络和配电变压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并探讨了工频通信系统的组网模式,为在配电网中设计高速工频通信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通信 配电网 配电变压器 信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工频通信系统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智慧 刘国军 +1 位作者 李建岐 黄毕尧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31,共5页
工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以中低压配电网作为传输信道的通信技术,其调制信号能穿过配电变压器传输,无需中继,通信距离远,可靠性高。但由于我国电网噪声复杂多变,工频通信上行信号的检测一直制约着工频通信系统的实用化进程。本文首先介绍了... 工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以中低压配电网作为传输信道的通信技术,其调制信号能穿过配电变压器传输,无需中继,通信距离远,可靠性高。但由于我国电网噪声复杂多变,工频通信上行信号的检测一直制约着工频通信系统的实用化进程。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时域差分检测方法;然后详细描述了本检测方法所采用的信号预处理技术,包括模拟信号预处理电路和FIR数字滤波技术;最后介绍了所采用的相关检测算法原理,并结合测试结果论证了所实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通信 信号检测 时域差分 预处理电路 数字滤波 相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热量降低原理的配电系统微机反时限过流保护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建文 许晶 +1 位作者 黄毕尧 孔祥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1-186,共6页
提出航空及民用配电系统耐热量降低原理,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的反时限特性曲线,研究用电设备过流保护跳闸条件、过流损坏的相对临界耐热量和电流热功率,设计一种快速高精度的反时限过流保护方法,并仿真分析其实现过程。统一定... 提出航空及民用配电系统耐热量降低原理,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的反时限特性曲线,研究用电设备过流保护跳闸条件、过流损坏的相对临界耐热量和电流热功率,设计一种快速高精度的反时限过流保护方法,并仿真分析其实现过程。统一定义10倍过流延时时间为时间整定值,使反时限函数具有统一明确的量化参数,并推导出相应的反时限特性方程,使参数更容易整定。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反时限过流保护不能准确反映电流快速变化时真实故障状态的缺点。根据耐热量降低原理推导一种简单实用的反时限动态特性测试方法,静态和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性好和准确性高,为航空供电系统机载用电设备及民用设备反时限保护提供了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时限特性 耐热量 动态特性测试 时间整定 微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并行工频通信设备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媚 徐剑 +5 位作者 杨健 王佳 黄毕尧 李建岐 刘国军 王智慧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41,146,共7页
开发了多路并行工频通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子站系统和用户终端装置两部分组成,给出了各部分的关键硬件电路及其连接关系。研究了多路工频通信系统下行信号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关键技术,并运用三相信号并行传输、单相6路... 开发了多路并行工频通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子站系统和用户终端装置两部分组成,给出了各部分的关键硬件电路及其连接关系。研究了多路工频通信系统下行信号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关键技术,并运用三相信号并行传输、单相6路信号并行传输及不同馈线信号并行传输来提高系统信息传输速率。设计了系统终端地址及与DL/T698-41等标准兼容的工频通信协议。多路并行工频通信系统速率较传统单路工频通信系统有明显提高,能更好地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通信系统 多路并行传输 终端 滤波 协议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用户开关柜多功能微机保护装置 被引量:6
7
作者 武建文 黄毕尧 +1 位作者 张少渤 廉世军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0-412,416,共4页
针对12 kV配电网终端用户变电站、户内外环网柜等进线开关柜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16位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终端用户开关柜微机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自具电源,基于热量累积原理实现快速高精度相电流反时限保护方法,实现对相电流和零序电... 针对12 kV配电网终端用户变电站、户内外环网柜等进线开关柜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16位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终端用户开关柜微机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自具电源,基于热量累积原理实现快速高精度相电流反时限保护方法,实现对相电流和零序电流三段式保护。根据主回路断相和CT断线故障时相电流符号特征及电流值特点来识别故障类型。故障电流录波,液晶显示,CAN总线通讯接口与其它保护装置及上位机之间远程通讯。实验结果表明,动作时间及电流动作值精度在2%以内,保护装置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保护 热量累积 反时限特性 开关柜 终端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IC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智慧 李建岐 +1 位作者 黄毕尧 刘国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针对我国配电网工频通信信道特性,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控制器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包括子站装置和用户终端。对工频通信系统构成,以及信号调制和信号解调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我国配电网信道特性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 针对我国配电网工频通信信道特性,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控制器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包括子站装置和用户终端。对工频通信系统构成,以及信号调制和信号解调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我国配电网信道特性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装置由主控单元、过零检测电路、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主控单元的选择和各功能电路的硬件实现及工作原理。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并以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式完成了装置软件设计,给出了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流程图。测试表明,所研制的装置现场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通信系统 通信装置 数字信号控制器 信号调制 信号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工频通信多路传输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国军 黄毕尧 +4 位作者 李建岐 殷树刚 钟丽梅 王凯睿 杨马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8-193,共6页
工频通信是一种特有的电力线通信技术,但存在传输速度低的问题。为此根据三相电压波形相差120°电角度,提出三相并行调制与接收的思路。在单相多路传输方面,给出一种工频通信上行信号正交码组方法,通过哈达玛矩阵提取适用于工频通... 工频通信是一种特有的电力线通信技术,但存在传输速度低的问题。为此根据三相电压波形相差120°电角度,提出三相并行调制与接收的思路。在单相多路传输方面,给出一种工频通信上行信号正交码组方法,通过哈达玛矩阵提取适用于工频通信的正交检测向量,然后从正交检测向量得到信号的调制编码方式,并给出相关示例。最后提出了一种工频通信多路传输系统结构,结合现场测试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通信 多路传输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网络编码的电力安全EPON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国军 张士宗 +4 位作者 汪洋 王震 顾仁涛 卢利峰 黄毕尧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共3页
为解决与提升EPON技术应用于配用电网高安全性问题,以EPON网络架构为基础,分析了EPON网络在配用电网的典型应用场景,对比了其AES、单重搅动和三重搅动主要加密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网络编码的安全EPON方案。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加密算法 网络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架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权楠 雷煜卿 +3 位作者 黄毕尧 卢锟 赵涛 渠晓峰 《电力系统通信》 2012年第1期74-77,共4页
我国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落后的配电网通信制约其发展。低性能、低可靠性的通信系统限制了配电网功能的发展。智能电网下的配用电业务极大增加,大部分业务需求高速实时可靠的通信作为支撑。文章通过对配... 我国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落后的配电网通信制约其发展。低性能、低可靠性的通信系统限制了配电网功能的发展。智能电网下的配用电业务极大增加,大部分业务需求高速实时可靠的通信作为支撑。文章通过对配电通信业务的研究,对以往配电通信网架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新型通信网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配电网通信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相关标准介绍和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崔全胜 白晓民 黄毕尧 《供用电》 2014年第11期41-44,共4页
本文在介绍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相关的几个有影响力的国外标准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它们的标准范围、侧重点、标准制定背景、信息模型、信息交换模型以及发展方向等,论述了智能电网用户接口国际及国内标准的制定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 需求响应 OPEN ADR EI1.0 SEP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TE的光伏电场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汝伟 黄毕尧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7年第8期11-15,共5页
太阳能以其安全可靠、无枯竭危险、低污染等优势,成为发电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得到国家的大力发展。光伏电场由于其地理位置、建设规模、并网方式等与传统的火力、水电发电存在较大差异,对通信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光伏电... 太阳能以其安全可靠、无枯竭危险、低污染等优势,成为发电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得到国家的大力发展。光伏电场由于其地理位置、建设规模、并网方式等与传统的火力、水电发电存在较大差异,对通信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光伏电场的通信需求,研究了基于TD-LTE的通信系统,有效解决了光伏电场数据采集、视频监测、移动检修等业务通信难题,为光伏电场建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宽带无线专网通信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场 TD-LTE 电力宽带无线专网 数据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谐波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森 黄毕尧 +1 位作者 王聪 李建岐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15,共9页
在电网低压侧,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广泛应用,产生了愈来愈多的超级谐波,超级谐波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并得到配网电能质量、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荷监测等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总结国内外对超级谐波的来源、特征、危害、相... 在电网低压侧,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广泛应用,产生了愈来愈多的超级谐波,超级谐波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并得到配网电能质量、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荷监测等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总结国内外对超级谐波的来源、特征、危害、相关标准、测量方法等研究成果;并归纳了超级谐波在负荷监测的应用价值。研究提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为应对超级谐波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失真 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电子电路 智能电网 超级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高低频电力线通信的中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毕尧 张明 +3 位作者 李建岐 高鸿坚 刘明祥 杨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50-2358,共9页
准确的拓扑数据是开展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故障处理、线损计算等应用的重要基础,为提升配电网拓扑识别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提出一种联合低频短时电流脉冲信号传输路径追溯和高频电力线载波测距的中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 准确的拓扑数据是开展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故障处理、线损计算等应用的重要基础,为提升配电网拓扑识别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提出一种联合低频短时电流脉冲信号传输路径追溯和高频电力线载波测距的中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偶次谐波正弦波模板匹配的低频短时电流脉冲信号检测算法,具有明显的信号和噪声可分性优势,有效提高了信号检测可靠性。最后开展了试点应用,短时脉冲电流接收可靠性>95%,高频载波测距误差<5%,验证了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流脉冲信号 高频电力线通信 电力线测距 拓扑识别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智能用电终端的新型射频调节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毕尧 魏玲 +2 位作者 刘军 董伟杰 刘晓磊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3,91,共5页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采用传统方法接入公网时,由于信号弱造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无法上线或者采集数据无法上传,以及成本高,辐射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智能用电终端的新型中继调节技术。从射频电压合路和射频调节2个方面进行了设计,采用可...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采用传统方法接入公网时,由于信号弱造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无法上线或者采集数据无法上传,以及成本高,辐射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智能用电终端的新型中继调节技术。从射频电压合路和射频调节2个方面进行了设计,采用可重构波段参数匹配射频设计原理和智能双级增益补偿的自动电平控制技术,解决了多终端合路信号衰减问题,增强了信号质量,开发了样机,并通过了国家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射频调节器 智能双级增益补偿 可重构波段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透明时钟驻留时间误差测试方法及其在时钟测试仪上的实现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全胜 白晓民 +1 位作者 黄毕尧 冯泽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2-327,共6页
在采用IEEE 1588协议实现时间同步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交换机的时钟模型一般选取为P2P(对等)透明时钟,因此研究P2P透明时钟驻留时间误差的测试方法,对于评估交换机作为P2P透明时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定义P2P透明时钟... 在采用IEEE 1588协议实现时间同步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交换机的时钟模型一般选取为P2P(对等)透明时钟,因此研究P2P透明时钟驻留时间误差的测试方法,对于评估交换机作为P2P透明时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定义P2P透明时钟驻留时间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P2P透明时钟驻留时间误差的测试方法以及此测试方法在时钟测试仪上的实现,并描述了利用测试仪样机测试P2P透明时钟驻留时间误差的测试步骤。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测试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来测试智能变电站中交换机P2P透明时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透明时钟 IEEE1588 驻留时间误差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新能源接入通信网的差异化QoS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侯健 黄毕尧 周振宇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7年第10期19-25,共7页
由于新能源接入网以不同的通信协议为基础,不同协议中各类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和时延需求在电网中需要得到保证,因此文章对电网差异化QoS原理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研究数据流分类及标记技术、数据流量管理及整形技术、拥塞管理和规避机制以... 由于新能源接入网以不同的通信协议为基础,不同协议中各类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和时延需求在电网中需要得到保证,因此文章对电网差异化QoS原理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研究数据流分类及标记技术、数据流量管理及整形技术、拥塞管理和规避机制以及几种经典队列调度算法的比较,给出了标记技术映射导则、令牌桶原理的应用和拥塞解决方法,详细介绍了QoS实现的关键步骤和主要技术,为实现电网差异化QoS提供原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OS 标记技术 流量管理与整形 拥塞规避 队列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联合优化 被引量:60
19
作者 崔全胜 白晓民 +1 位作者 董伟杰 黄毕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967-4981,共15页
建设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对于推进我国能源革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包含多种能量形式且相互耦合,因此,其最优规划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此,构建多网络节点的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联合优化模型(混合整数线性规... 建设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对于推进我国能源革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包含多种能量形式且相互耦合,因此,其最优规划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此,构建多网络节点的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联合优化模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同时考虑设备配置优化、网络与储能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并有机融合考虑季节变化和日内时序的运行优化。利用此模型可以得到最优规划方案,具体包括设备类型组合、设备容量(或台数)、设备安装位置、能量配送管网规划以及运行策略。在规划决策时,此模型可辅助规划人员全面分析评估多种因素对规划指标的影响。利用提出的模型,对某城市街区的数栋建筑构成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规划运行联合优化,证明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 规划运行联合优化 能量配送网络优化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近位置中继选择策略的电力5G网络D2D通信安全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毅超 杨会峰 +2 位作者 崔俊彬 李建岐 黄毕尧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68-174,共7页
电力5G网络中,利用终端直通(D2D)通信技术建立中继链路以可改善电力终端的通信质量,保障电力数据的可靠性传输。基于随机几何理论,定量分析了电力5G网络中中继终端辅助D2D通信系统中基于位置信息的中继选择策略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力5G网络中,利用终端直通(D2D)通信技术建立中继链路以可改善电力终端的通信质量,保障电力数据的可靠性传输。基于随机几何理论,定量分析了电力5G网络中中继终端辅助D2D通信系统中基于位置信息的中继选择策略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分别通过保密中断概率和中断概率作为性能指标来衡量。首先,推导直传方式下D2D通信的中断概率和保密中断概率,以提高D2D通信的可靠性为目标提出基于最近位置的中继选择(NLB-RS)策略,并理论推导了D2D链路采用此策略时的中断概率和保密中断概率;然后,针对中继辅助D2D通信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带安全保护区域的最近位置中继选择(NLR-SGR)策略,并定量分析了此策略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NLB-RS和NLR-SGR策略的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NLRSGR策略能在不降低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5G网络 终端直通通信 基于位置信息的中继选择 中断概率 保密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