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构造裂缝分布规律与有效性评价——以库车坳陷KT1气藏亚格列木组为例
1
作者 何巧林 王珂 +6 位作者 胡春雷 王俊鹏 邓建忠 张知源 孙金佳杰 黄箐璇 刘渊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7-447,共11页
构造裂缝是库车坳陷KT1气藏白垩系亚格列木组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获得高产天然气的重要条件,开展构造裂缝分布规律与有效性研究,有助于亚格列木组的有利储层预测。综合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对KT1气藏亚格列木组的构造裂缝特征进行了描述,... 构造裂缝是库车坳陷KT1气藏白垩系亚格列木组深层致密砂砾岩储层获得高产天然气的重要条件,开展构造裂缝分布规律与有效性研究,有助于亚格列木组的有利储层预测。综合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对KT1气藏亚格列木组的构造裂缝特征进行了描述,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构造裂缝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半定量预测,从时间有效性和空间有效性两个方面对构造裂缝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开展了水平应力不变、上覆岩层重力载荷依次增加条件下的构造裂缝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KT1气藏亚格列木组砂砾岩储层发育张性裂缝和剪切裂缝,以中—高角度为主,优势走向为NW—SE向,与NNW向的区域最大古构造应力方位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②KT1气藏亚格列木组至少发育2期裂缝:第1期裂缝为无效裂缝,形成于新近系康村组沉积期之前;第2期裂缝为有效裂缝,形成于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第四纪(5 Ma至今),该期裂缝与天然气充注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是天然气大规模充注成藏的重要条件。③裂缝空间有效性主要受控于裂缝的密度和开度。KT1气藏背斜高部位裂缝密度相对翼部较低,但裂缝开度大,裂缝渗透率显著高于翼部。这是位于翼部的KT204井裂缝密度最大、但产气量最低的重要原因。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随储层埋深增大,构造裂缝密度降低,但开度与渗透率显著增大、有效性显著变好,更有利于天然气在储层中的高效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致密砂砾岩储层 构造裂缝 数值模拟 裂缝有效性 亚格列木组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地质建模——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12气藏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珂 张荣虎 +5 位作者 李宝刚 王俊鹏 宋丙慧 曾庆鲁 张知源 黄箐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2,共11页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12气藏为例,基于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表征了构造裂缝的类型与产状,分析了构造裂缝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期次,分别采用随机和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了小尺度和大尺度裂缝模型,二者叠加得到总裂缝模型。结果表明...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12气藏为例,基于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表征了构造裂缝的类型与产状,分析了构造裂缝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期次,分别采用随机和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了小尺度和大尺度裂缝模型,二者叠加得到总裂缝模型。结果表明:①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近NS向的构造挤压背景下形成的大北12背斜型气藏,其目的层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的宏观裂缝以近NS向的直立和高角度裂缝为主,剪切裂缝和张性裂缝均有发育;微观构造裂缝也可沟通基质孔隙,提高储层的连通性。②在岩性相同的前提下,构造裂缝密度随单层厚度增大而减小,且减小幅度也随之降低;单层平均厚度相近时,构造裂缝密度与距断层距离呈良好的负相关;细砂岩中的裂缝密度最高。③大北12气藏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形成于喜马拉雅中期和晚期的第2、3期有效裂缝是天然气高效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④背斜型油气藏核部的构造裂缝密度低,但张开度、渗透率高,通常具有较高的单井产能;翼部的构造裂缝密度高,但张开度和渗透率低,可采用压裂措施提高产能。该成果可为裂缝属性等效模型建立及气藏数值模拟提供数据基础,服务于气藏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构造裂缝 随机裂缝建模 确定性裂缝建模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走滑作用对构造裂缝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珂 张荣虎 +5 位作者 赵继龙 王俊鹏 曾庆鲁 黄箐璇 张知源 周露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6-1327,共12页
走滑作用是含油气盆地中普遍存在的构造作用之一,系统开展走滑作用对构造裂缝发育特征的影响研究,对于构造裂缝的分布预测有着重要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博孜1、克深5和克深13气藏为例,综合岩心、成像测井和钻井漏失... 走滑作用是含油气盆地中普遍存在的构造作用之一,系统开展走滑作用对构造裂缝发育特征的影响研究,对于构造裂缝的分布预测有着重要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博孜1、克深5和克深13气藏为例,综合岩心、成像测井和钻井漏失量等资料,系统分析了走滑作用存在下的构造裂缝的特征与分布,并讨论了走滑作用及其对构造裂缝影响的可能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博孜1、克深5及克深13气藏均发育左旋走滑作用,使构造裂缝参数的分布与构造形态的对应性变差,但构造裂缝参数的变化规律与走滑作用方向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其定量力学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对于挤压构造区的背斜型气藏,当走滑作用存在时,井位部署不宜直接采用背斜构造的裂缝发育模式确定裂缝发育区,需要根据实际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作用 构造裂缝 动力学机制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