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利和文献信息的氧化物强化铂基材料发展分析
1
作者 陈松 沈传志 +3 位作者 王塞北 宁德魁 徐明玥 谢明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氧化物强化铂基材料是一种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玻纤漏板、光学玻璃和晶体生长中坩埚、测温热电偶、部分仪器以及汽车中的火花塞等领域中,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关键材料。本文从专利分析、文献报道和发展历史角度,对国内外该材料的... 氧化物强化铂基材料是一种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玻纤漏板、光学玻璃和晶体生长中坩埚、测温热电偶、部分仪器以及汽车中的火花塞等领域中,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关键材料。本文从专利分析、文献报道和发展历史角度,对国内外该材料的科研工作和专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趋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并给出该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基材料 氧化物 专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环境振动影响实测分析
2
作者 刘庆杰 陈松 +2 位作者 雷晓燕 徐浩能 冯青松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究地铁车辆行车对环境振动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环境振动进行现场实测,评估不同车速以及不同轨道形式对周围环境振动造成的影响,并采用1/3倍频的方法研究了源强以及盖板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0~60 km/h区间内... 为探究地铁车辆行车对环境振动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环境振动进行现场实测,评估不同车速以及不同轨道形式对周围环境振动造成的影响,并采用1/3倍频的方法研究了源强以及盖板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0~60 km/h区间内,车速每增加10 km/h,普通断面的轨枕和邻柱处Z振级分别增加2.2 dB和1.7 dB;梯形轨枕能大幅减少传递给轨道外结构的振动,相比于普通断面,梯形轨枕断面的轨枕和7.5 m处地面测点Z振级分别减小3.4 dB和10.1 dB;试车线上列车运行速度较快,引起的振动能量较大,如不加以控制将远超振动标准允许值,设置在试车线附近24 m范围内的上盖建筑物的振动值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车线 振动 实测 车速 梯形轨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8种植物顶尖嫩叶的取食偏好性研究
3
作者 刘月悦 雷应华 +5 位作者 陈松 陈庆东 王燕平 易春燕 文刚 刘虹伶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9-63,共5页
采用培养皿将8种植物(玉米、高粱、水稻、黑麦草4种寄主植物,辣椒、红薯、柑橘、豇豆4种非寄主植物)顶尖嫩叶分区,在温度27±1℃、湿度 75%的暗箱内喂养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以铺设滤纸区为对照(CK),于虫卵孵化开始后10 min、20 min... 采用培养皿将8种植物(玉米、高粱、水稻、黑麦草4种寄主植物,辣椒、红薯、柑橘、豇豆4种非寄主植物)顶尖嫩叶分区,在温度27±1℃、湿度 75%的暗箱内喂养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以铺设滤纸区为对照(CK),于虫卵孵化开始后10 min、20 min、30 min、40 min、60 min、80 min、100 min、120 min、12h、24h观察记录各植物喂养区及CK区幼虫数量,分析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参试植物的取食偏好性。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虫卵孵化开始至10 min(孵化率55%左右)的刚孵化的幼虫具有一定的取食偏好性,最喜欢寄主植物玉米(幼虫分布占比28.69%)、非寄主植物辣椒(26.45%),对寄主植物黑麦、水稻和非寄主植物豇豆、红薯嫩叶取食偏好性一般(7.95%~11.37%),最不喜欢的为寄主植物高粱(0.62%)、非寄主植物柑橘(0.38%);随着虫卵完全孵化(100 min),选食红薯嫩叶的幼虫数不断增加,占比(22.85%)与玉米(21.82%)、辣椒(21.31%)的相当,初孵及开始生长的幼虫,对玉米、红薯、辣椒具有较高的选食偏好性;初孵幼虫随生长时间的延长(100 min~24 h),表现出不同的取食偏好性,24 h取食玉米嫩叶的幼虫占比(28.13%)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取食寄主植物的幼虫占比增加,取食非寄主植物红薯的幼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取食非寄主植物辣椒的幼虫量快速下降至与取食豇豆、柑橘的幼虫量相当的较低水平;供试植物中玉米为初孵幼虫和生长阶段幼虫的首选食物;初孵幼虫与生长阶段的幼虫取食偏好性存在差异,生长初期对非寄主植物红薯表现出较高的偏好性,随着生长时间延长,更偏向于取食寄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初孵幼虫 取食偏好性 寄主植物 非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实现驱动下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
4
作者 李研 刘宵序 +1 位作者 陈松 王华 《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在界定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内涵与概念范畴的基础上,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驱动,提出了森林生态产品产出测量框架、指标和价值计算原理。综合利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价值进行核算,结果显示林场每年约创造... 在界定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内涵与概念范畴的基础上,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驱动,提出了森林生态产品产出测量框架、指标和价值计算原理。综合利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价值进行核算,结果显示林场每年约创造11.2亿元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尚未得到补偿,按照价值大小排列的森林生态产品子类别为:空气净化,占总价值的59.51%;涵养水源,占总价值的17.37%;固碳释氧,占总价值的12.12%;保护土壤,占总价值的6.66%;生物多样性,占总价值的3.44%;林木,占总价值的0.88%;科研成果,占总价值0.01%。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结果,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该建立统一、规范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标准,加大对林场的生态补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生态产品价值 塞罕坝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
5
作者 方姣 陈闻锦 +8 位作者 郑文凯 勾梦壮 刘永利 陈松 李娜 黄隽超 李艳丽 潘淑娟 谭云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SCZ)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SCZ患者(n=166)和正常对照(n=71)为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用酶联...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SCZ)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SCZ患者(n=166)和正常对照(n=71)为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ELISA)测定α-NaGalases、MAF和IL-18浓度。分析生物学指标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SCZ组α-NaGalases (P<0.001)和MAF(P<0.01)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SCZ组中,IL-18与α-NaGalases浓度(r=-0.24,P<0.01)负相关;α-NaGalases与MAF浓度(r=0.67,P<0.001),PANSS阳性症状量表总分与IL-18 (r=0.21,P <0.05)、MAF浓度(r=0.22,P <0.01)正相关。α-NaGalases和MAF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中介效应占比25.47%。结论:IL-18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发生,α-NaGalases和MAF可能会负性调节IL-18对SCZ的炎性损伤作用,从而代偿性缓解阳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白细胞介素-18 α-N-乙酰半乳糖胺酶 巨噬细胞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陈松 朱娟 +3 位作者 吕超 王菲菲 郭宝健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品质既受品种遗传因素的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在弱筋小麦优质栽培模式[基本苗2.40×10^(6)株·hm^(-2),施用纯氮180 kg·hm^(-2),磷、钾肥以基苗肥为主,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拔节肥(倒3.5叶前)=7∶1∶2],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容重大,淀粉品质较高,中筋品种扬麦25和扬麦28也能够达到优质弱筋的要求。在中筋小麦高产栽培模式(基本苗1.80×10^(6)·hm^(-2),施用纯氮240 kg·hm^(-2),磷、钾肥以基苗肥为主,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5∶2∶3)下,参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多数品种不能达到弱筋小麦的标准。要保证弱筋小麦品质,应选择适宜良种,在常规大田栽培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第一种栽培模式,并根据当地当年气候生态条件作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栽培模式 生态条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共振连续混合停留时间分布
7
作者 朱士富 刘红星 +4 位作者 马宁 李博豪 陈松 付小龙 谢中元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6,共6页
为模拟连续声共振混合的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特性,以TMTD(2,2,4-三甲基-1,3-戊二醇)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异丁醛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对象,采用基于VOF-DPM(流体体积模型-离散相模型)的气液固三相流模型,VOF模型求解连续混合气液相界面,DPM模型... 为模拟连续声共振混合的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特性,以TMTD(2,2,4-三甲基-1,3-戊二醇)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异丁醛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对象,采用基于VOF-DPM(流体体积模型-离散相模型)的气液固三相流模型,VOF模型求解连续混合气液相界面,DPM模型追踪示踪粒子位置,通过连续相对颗粒的作用力实现VOF模型和DPM模型的单向耦合。通过提取示踪粒子的逃逸时间获取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特性,并对连续混合通道3种关键结构参数:折流板数量、折流板倾角和开槽尺寸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0 g振动加速度下,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峰值位于11—16 s之间,95%以上的物料可在40 s内流出连续混合通道;3种结构参数对于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开槽尺寸>折流板数量>折流板倾角,折流板数量的增加在延长停留时间的同时还将提升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峰值,即停留时间分布更为集中,折流板倾角的变化对停留时间影响不明显,而开槽尺寸对停留时间影响最为显著,大开槽通道中物料停留时间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共振连续混合 TMTD 多相流 停留时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8
作者 解铭威 周慧荻 +1 位作者 陈耸 王向荣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研究多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并评估ESV,对优化土地管理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4种情景,通过多目标规划(MOP)求取不同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最优解,借助PLUS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研究多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并评估ESV,对优化土地管理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4种情景,通过多目标规划(MOP)求取不同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最优解,借助PLUS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情况,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ESV,并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特征、Pearson相关性探究权衡协同关系。[结果](1)2000-2020年,银川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建设用地扩张473.1 km^(2),耕地与草地减少。(2)自然演变和经济优先情景建设用地增加,草地减少;生态优先情景林地、草地增加,耕地减少363.9 km^(2);可持续发展情景耕地几乎不变,林地、水域增加。(3)ESV呈下降趋势,4种情景总体ESV分别为47.184,45.404,53.924,49.711亿元,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占主导地位。(4)11项ESV间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协同关系,食物生产与其他服务的协同性较低。[结论]可持续发展情景扭转ESV的下降趋势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为规划提供依据,未来应加强对林地与水域的保护,有利于提高E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PLUS模型 多目标规划 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覆膜处理对坡田旱改水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詹丽钏 周子榆 +2 位作者 陈松 王丹英 胡帅栋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在浙江省绍兴嵊州市赵马村旱改水试验基地(S1)和家园村旱改水试验农场(S2),研究不同有机肥处理[S1设置生物菌肥750kg·hm^(-2)(T1)、巴贝蚕沙7500kg·hm^(-2)(T2)、巴贝蚕沙11250kg·hm^(-2)(T3)、巴贝蚕沙15000 kg·hm... 在浙江省绍兴嵊州市赵马村旱改水试验基地(S1)和家园村旱改水试验农场(S2),研究不同有机肥处理[S1设置生物菌肥750kg·hm^(-2)(T1)、巴贝蚕沙7500kg·hm^(-2)(T2)、巴贝蚕沙11250kg·hm^(-2)(T3)、巴贝蚕沙15000 kg·hm^(-2)(T4)和商品有机肥15000 kg·hm^(-2)(T5),S2设置不施有机肥F1(0 kg·hm^(-2))、中量商品有机肥F2(15000 kg·hm^(-2))、高量商品有机肥F3(30000 kg·hm^(-2))]及2个覆膜处理[覆盖生物降解地膜(BM)和不覆膜(CK)],对坡田旱改水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1)当土壤肥力处于低水平时,增施有机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进而显著增产;而当土壤肥力已达到高水平时,继续投入有机肥(S1的T4、T5处理,S2的F3处理)会抑制水稻生产。进一步解析肥料配施中有机、无机养分投入的关系,拟合的二次方程显示,总肥料氮含量在231.40~232.20 kg·hm^(-2),其中有机氮占比22.70%~23.40%,且总肥料养分(氮磷钾)含量在616.50~617.80 kg·hm^(-2),其中有机养分占比44.40%~45.40%时,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水稻高产。2)相较于不覆膜,覆盖生物降解膜能明显增加水稻每穗粒数,最终提高水稻产量。综上所述,在旱改水的土壤改良与培肥中,有机、无机肥料配施需要考虑有机肥养分总量供给,其有机肥配施比例太高亦可能引起水稻减产,应采用适量施用有机肥和覆盖生物降解地膜等措施促进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 生物降解地膜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己定口腔护理液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彭杨耀 陈松 +3 位作者 秦淑文 徐丹丹 周建良 高彩霞 《医学新知》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的一种严重感染,与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内的微生物环境密切相关。氯己定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口腔卫生消毒剂,可能在预防VAP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近年来氯己定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的一种严重感染,与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内的微生物环境密切相关。氯己定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口腔卫生消毒剂,可能在预防VAP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近年来氯己定用于口腔护理出现一定争议。本文综述了氯己定的抗菌机理、对VAP预防的作用、不同浓度和频次的氯己定在VAP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和细菌耐药性问题,以期为氯己定的临床口腔护理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己定 口腔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细菌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强化学习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
11
作者 陈松 沈苏彬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提升Q学习(Q-learning)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数据效率与决策准确度,无疑是算法性能优化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将因果模型引入Q学习算法,通过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Q学习算法的性能是新兴且热门的研究方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因果模型... 提升Q学习(Q-learning)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数据效率与决策准确度,无疑是算法性能优化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将因果模型引入Q学习算法,通过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Q学习算法的性能是新兴且热门的研究方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因果模型的Q学习算法,C-Q学习(Causal-model based Q-learning)算法。该算法包括基于智能体利用Q学习算法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关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结构因果模型;采用因果推断理论中的后门调整的方法去除模型中影响奖励的混淆因子所引起的混淆效应,评估了更为准确的Q值,并且精准识别出每个状态下可能获得最高奖励的动作,优化Q学习算法的动作选择过程。最后,将Q学习算法、Eva-Q学习算法、C-Q学习算法在栅格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Q学习算法在路径长度、规划时间、数据效率和决策准确度等多个指标上均优于其余两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学习算法 因果模型 因果推断 混淆因子 后门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致倾角对漂浮式风机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朱永飞 詹海宁 +2 位作者 陈松 王春波 陈静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在巨大的气动载荷作用下,浮式风机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的的风致倾角,从而影响浮式风机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本文通过模型试验,深入研究了浮体风致倾角对漂浮式风机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风致倾角改变了浮式风机平台... 在巨大的气动载荷作用下,浮式风机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的的风致倾角,从而影响浮式风机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本文通过模型试验,深入研究了浮体风致倾角对漂浮式风机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风致倾角改变了浮式风机平台的水动力性能,主要是低频响应的增加,且角运动受风致倾角的影响比平动运动更为显著。此外,浮式风机叶片弯矩和塔筒载荷也在风致倾角的作用下显著增加,这对浮式风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潜在的威胁。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浮式风机的优化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 风致倾角 模型试验 结构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激光雷达的农田障碍物检测方法
13
作者 班超 王琳 +3 位作者 迟瑞娟 郭延超 陈松 董春红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针对当前障碍物检测方法存在的实时性或鲁棒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3D激光雷达的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搭建激光雷达点云采集平台,并进行感兴趣区域分割等预处理;然后,根据相邻点高程差筛选特征点,滤除边界处错误特征点,再对... 针对当前障碍物检测方法存在的实时性或鲁棒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3D激光雷达的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搭建激光雷达点云采集平台,并进行感兴趣区域分割等预处理;然后,根据相邻点高程差筛选特征点,滤除边界处错误特征点,再对正确特征点进行欧式聚类后,接着通过外接长方体分割出所有障碍物点云,并确定障碍物与激光雷达的水平距离;最后,在田间进行常见障碍物静态检测试验和田间行人动态检测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障碍物点云过分割率不超过8.28%,平均消耗时间为7.28 ms,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田间障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激光雷达 障碍物检测 欧式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芝麻薏仁合剂抗炎镇痛与止咳化痰的药理作用研究
14
作者 钟文 江雷敏 +3 位作者 陈松 魏江存 罗雪兰 黄国东 《广西中医药》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山芝麻薏仁合剂抗炎镇痛、止咳化痰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山芝麻薏仁合剂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热板实验及小鼠扭体实验,观察山芝麻薏仁合剂的镇痛作用;通过氨水引咳... 目的:研究山芝麻薏仁合剂抗炎镇痛、止咳化痰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山芝麻薏仁合剂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热板实验及小鼠扭体实验,观察山芝麻薏仁合剂的镇痛作用;通过氨水引咳试验以及气管段酚红排泌试验,观察山芝麻薏仁合剂的止咳和化痰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山芝麻薏仁合剂高、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高剂量组给药后120 min能显著升高小鼠热板疼痛模型的痛阈值(P<0.01),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减少醋酸致疼痛模型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或P<0.01),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P<0.01);但山芝麻薏仁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对于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山芝麻薏仁合剂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和止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芝麻薏仁合剂 抗炎镇痛 止咳化痰 药效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水平单孔多次爆破超前致裂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杜亮亮 杨坤 +5 位作者 陈松 黄小武 樊帅 陈德志 周钰焱 伍岳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针对盾构法隧道掘进过程中经常遇到坚硬基岩侵入的问题,结合钻爆法和盾构法隧道掘进施工特点,提出了一种盾构隧道水平单孔多次爆破超前致裂技术,并采用ANSYS/LS-DY⁃NA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完全重启动技术和初始体积分数... 针对盾构法隧道掘进过程中经常遇到坚硬基岩侵入的问题,结合钻爆法和盾构法隧道掘进施工特点,提出了一种盾构隧道水平单孔多次爆破超前致裂技术,并采用ANSYS/LS-DY⁃NA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完全重启动技术和初始体积分数法,后续爆破完全继承了模型上一次爆破后的应力与损伤等相关变量,经过水平单孔3次爆破,隧道模型炮孔底部空腔半径由10 cm逐步扩大至35 cm,模型轴向损伤影响深度由125 cm逐步扩大至916 cm,径向损伤影响半径由68 cm逐步扩大至整个断面,且对隧道周边围岩的损伤较小,可实现盾构隧道掘进路线岩体的超前致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超前致裂 爆破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双边滤波Retinex的非均匀光照散斑图像矫正
16
作者 陈松 温宇鑫 安浩铭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为了解决场景中非均匀光照导致散斑图像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数字图像相关测试精度的问题,采用多尺度双边滤波Retinex算法对散斑图像进行光学校正,实现光照不均匀场景下位移场与应力场的高精度光学测量;进行了模拟散斑图像的亚像素位移的实... 为了解决场景中非均匀光照导致散斑图像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数字图像相关测试精度的问题,采用多尺度双边滤波Retinex算法对散斑图像进行光学校正,实现光照不均匀场景下位移场与应力场的高精度光学测量;进行了模拟散斑图像的亚像素位移的实验,并与现有图像光学校正算法进行对比,取得了相应散斑图像位移均值误差、标准偏差以及质量评价指标数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于非均匀光照散斑图像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可以解决图像边界模糊和局部过度校正的问题,校正后散斑图像的平均灰度梯度从12.986上升到14.574,位移标准偏差从0.0443下降到0.0335。该方法可以增强散斑质量,保证光照不均匀场景下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测试精度和稳定性,提高复杂光照场景下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测试精度,为实际环境中光照突变的非接触测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非均匀光照校正 双边滤波 RETINEX算法 数字图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相区预变形对工业纯铁α-γ-α相变循环{011}/{011}近奇异晶界的影响
17
作者 匡竟成 王卫国 +3 位作者 林琛 Gregory S Rohrer 陈松 林燕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具有密排面与密排面匹配特征的{011}/{011}近奇异晶界比一般晶界更耐蚀,研究此类晶界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设法调控并提高其比例是增强体心立方金属晶界腐蚀抗力的根本途径。选用纯度为99.5%(质量分数)工业纯铁为研究对象,... 具有密排面与密排面匹配特征的{011}/{011}近奇异晶界比一般晶界更耐蚀,研究此类晶界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设法调控并提高其比例是增强体心立方金属晶界腐蚀抗力的根本途径。选用纯度为99.5%(质量分数)工业纯铁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α相区预变形及α-γ-α相变循环对{011}/{011}近奇异晶界的影响。两个平行试样分别在300和910℃进行轧制变形量为40%的α相区预变形后,再进行α-γ-α相变循环。采用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和五参数分析的晶界界面匹配表征方法测定上述各试样的{011}/{011}近奇异晶界比例。结果表明,经300和910℃预变形后再经α-γ-α相变循环的样品,其{011}/{011}近奇异晶界比例分别为7.95%和15.77%。重叠极图晶界迹线分析及相变晶体学分析指出,α相区预变形,可通过(1/2){011}<111->主滑移在纯铁中引入大量滑移带,相邻滑移带之间的界面具有{011}/{011}匹配特征。α相区预变形的样品加热至γ相区以及经冷却再次回到α相区的过程中,即完成α-γ-α相变循环的过程,依据Kurdjumov-Sachs相变机制,α相滑移带之间的{011}/{011}界面在进入γ相区时,有利于转变成γ相的{111}/{111}晶界,此类晶界经相变再次回到α相区时,也有利于转变成{011}/{011}近奇异晶界。经300℃预变形的样品在进入γ相区前,由于发生了大范围的再结晶,滑移带及其{011}/{011}界面留存较少,再经α-γ-α相变循环后,其{011}/{011}近奇异晶界比例较低;相反,经910℃预变形的样品在进入γ相区前,仍保留着很高密度的滑移带及其{011}/{011}界面,再经α-γ-α相变循环后,其{011}/{011}近奇异晶界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铁 近奇异晶界 预变形 相变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金属化膜的高储能密度脉冲电容器研制
18
作者 唐庆祝 陈松 +2 位作者 郭德良 冯春林 韦佳良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随着电容器行业的不断发展,国产聚丙烯薄膜拉膜和镀膜的制造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性能指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研制国产金属化膜的高储能密度脉冲电容器提供了原材料支撑。为了研制基于国产金属化膜的高储能密度脉冲电容器... 随着电容器行业的不断发展,国产聚丙烯薄膜拉膜和镀膜的制造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性能指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研制国产金属化膜的高储能密度脉冲电容器提供了原材料支撑。为了研制基于国产金属化膜的高储能密度脉冲电容器,文章根据电容器的技术指标,从工作场强的选择、提高耐久性能的设计、产品内部结构的设计、电容器安全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电容器元件和样机进行了试验验证,成功研制出储能密度0.8 kJ/L、充放电能量高达156 kJ,充放电寿命达到50000次的脉冲电容器。文章为国产高储能密度脉冲电容器采用国产金属化膜设计与加工制造研制提供探索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金属化薄膜 高储能密度 脉冲电容器 耐久性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上皮化生中铜死亡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免疫学特征
19
作者 钱菲菲 陈松 +3 位作者 张里 钟洁 费素娟 庞训雷 《激光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63-76,共14页
本研究探讨了肠上皮化生(IM)与铜死亡的关系,并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GSE2669数据集中22个IM样本的铜死亡相关基因簇和免疫特征的表达谱,并确定差异表达基因簇。通过评估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广义线性模型(... 本研究探讨了肠上皮化生(IM)与铜死亡的关系,并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GSE2669数据集中22个IM样本的铜死亡相关基因簇和免疫特征的表达谱,并确定差异表达基因簇。通过评估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广义线性模型(GLM)及极限梯度提升(XGB)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选出了性能最优的RF模型。同时构建了基于4个基因(DMBT1、HPN、SLC13A3及YWHAZ)的RF模型,通过表达分析发现,这4个基因与CDX2水平显著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这4个基因在正常胃组织及肠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分析高度一致。本研究初步确定了铜死亡在IM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并成功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死亡 肠上皮化生 机器学习模型 免疫浸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鲁棒控制
20
作者 陈松 《电力设备管理》 202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由于现行方法在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鲁棒控制中应用效果不佳,光伏发电站输出电流和电压谐波畸变比例比较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为此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鲁棒控制。以逆变器稳定性和鲁棒性为目标逆变器鲁棒优化... 由于现行方法在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鲁棒控制中应用效果不佳,光伏发电站输出电流和电压谐波畸变比例比较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为此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鲁棒控制。以逆变器稳定性和鲁棒性为目标逆变器鲁棒优化多目标函数,并设定约束条件,构建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鲁棒控制数学模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迭代优化,得到并执行最优控制策略,实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鲁棒控制。经试验证明,设计方法应用下电流、电压谐波畸变比例不超过1%,逆变器鲁棒性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光伏发电站 逆变器 鲁棒控制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