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被忽视和未被充分利用的植物对粮食安全的贡献 |
崔明昆
杨庭硕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元明清时期傣族国家向心力强化研究 |
吴云
胡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质 |
杨生平
张晶晶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文化线路遗产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
李然
林婵娟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进路——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为例 |
苟爽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民族互嵌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Y市X多民族社区为例 |
何雄浪
刘彦彤
|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
2025 |
0 |
|
7
|
流动的文本:拉祜族文字叙事与多民族文化交融 |
张劲夫
|
《怀化学院学报》
|
2025 |
0 |
|
8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生成逻辑、演化历程与发展方向——基于近十年《光明日报》的文本分析 |
吕倜然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9
|
龙舟兴乡:乡村振兴视域下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考察与机制探赜 |
童国军
王明建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生发逻辑——基于“两个结合”视域的分析 |
金鑫
代宏丽
李峥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白汉共居村落共同体的形塑路径——基于云南大理上村的调查 |
胡曼云
李若青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民族与国族: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新探索 |
孙琬婷
赵永春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融入现代世界的民俗学 |
高丙中
杨闪闪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换一个角度看“何为中国”:从“大一统”观到“国家—民族”理论 |
张继焦
刘云广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都市如何成为家园:中国都市节会传承与市民日常生活的重建 |
萧放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中华文化符号视域下优秀传统家风的赓续与弘扬——以包拯“孝肃家风”为例 |
汤夺先
郑佳琪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口传叙事中的中华文化符号及其当代传播——以毛南族为例 |
冯智明
张贝儿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中华民族包容性与凝聚力的逻辑关系探析 |
张会龙
杨菊美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坚守正统观:清初永顺土司归附清廷始末探析 |
瞿州莲
田丽娟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贵州清水江流域的地域化宗族形态演变 |
龙泽江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