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生发逻辑——基于“两个结合”视域的分析 |
金鑫
代宏丽
李峥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白汉共居村落共同体的形塑路径——基于云南大理上村的调查 |
胡曼云
李若青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家园、身份、名字、梦想:“四个共同”的深刻内涵及多维阐释 |
何生海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反封建斗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转型 |
郑大华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互促机制及路径 |
李忠斌
付泽
林蕾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6
|
内蒙古自治区以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 |
李生
陈旖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7
|
城市社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陈坤
刘晴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8
|
清代及民国时期西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宗祠碑刻和族谱文献为中心 |
段丽
李良品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从传统建筑看湖北恩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 |
黄柏权
黄天一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红色文化符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之维 |
罗柳宁
江涛
赵海鑫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1
|
以文化符号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理与路径 |
马慧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与路径选择——以四川成都三个社区为例 |
赵罗英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发展的价值探赜 |
李英
舒乙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主要依据、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
张琳
李会敏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五个共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阐释 |
冯菀珩
李乐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互动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红色资源的三重逻辑关系 |
董仲磊
高培轩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7
|
共同体视域下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基层实践与启示——基于南宁市F社区的调查 |
陈海思
许廷雲
|
《管理学家》
|
2025 |
0 |
|
18
|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 |
阳宁东
鲍黎丝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9
|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三重逻辑:历史、实践与价值 |
严庆
郭雨晨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0
|
革命主张的地方性刻写——巴中地区红军石刻标语遗存研究 |
赵旭东
张孜伟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