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3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类型与治理结构——基于国家-社会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国权 原桂楠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社会性质党组织参与企事业单位与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两类党组织除遵循党的逻辑之外还要分别遵循国家逻辑和社会逻辑,于是形成中国共产党的双层治理逻辑和双层治理结构。作为国家治理的中枢,国家性质党组织与宪法上的国家机构共同构成中国真实的国家(state)——广义政府。这也使得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要面临政党逻辑、国家逻辑、社会逻辑之间的张力。因此,国家性质党组织要重视以国家逻辑治理国家事务,社会性质党组织要重视以社会逻辑参与各种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会组织的管理,防止不恰当地以政党逻辑遮蔽国家逻辑与社会逻辑,避免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脱离自身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 社会 党组织类型 党的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文化的概念义理、构成要素与培育路径
2
作者 陈家刚 刘思聪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5,共10页
党内法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实践中形成的由党内外有关主体所共享的一整套符合管党治党、治国理政逻辑的观念总和。党内法规文化对于支撑和维系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引导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完善、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运... 党内法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实践中形成的由党内外有关主体所共享的一整套符合管党治党、治国理政逻辑的观念总和。党内法规文化对于支撑和维系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引导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完善、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运行效能具有重要价值。在党内法规文化中,规范性要素表现为党内法规原则,包括民主集中制、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人民立场、规范衔接和实事求是;评价性要素体现为党内法规价值,包括秩序价值、法治价值和发展价值;认知性要素凝结为党内法规意识,包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认识、对政党治理规则的认同、对法治精神的认可。培育与发展党内法规文化需要构建层次完整的实践进路,从而在由制度建设水平所标记的政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文化 党内法规 原则 价值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应性制度赋能:新时代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制度分析
3
作者 卢爱国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的升级、主要矛盾的转化、奋斗目标的转向以及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基层政治接续有效带来了新挑战,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基层政治接...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的升级、主要矛盾的转化、奋斗目标的转向以及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基层政治接续有效带来了新挑战,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基层政治接续有效的核心议题。从“政党回应、制度赋能与有效政治”的分析框架透视,新时代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实际上是党回应时代环境、时代使命和时代需求的变化,坚持和完善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制度,创新制度赋能的组织实践和自我实践,提高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实现基层有效政治的政治行动。新时代新征程应以基层政治的有效性为导向,持续加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制度建设,积极构建“内外双生、多层复合”的均衡性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基层党员领导干部 政治能力 回应性制度赋能 有效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集成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方法论的理论阐释
4
作者 陈胜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系统集成指中央和地方各层面推进改革战略的步调一致性、各领域各部门推出改革举措的协同性,包括改革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和效果集成,也包括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的...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系统集成指中央和地方各层面推进改革战略的步调一致性、各领域各部门推出改革举措的协同性,包括改革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和效果集成,也包括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的核心内涵是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提升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系统集成强调问题导向,其重点是以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为指向,进一步加强改革举措,打通改革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系统集成在目标指向上强调突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评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集成 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一致性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定位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变迁
5
作者 强舸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伴随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发生多次深刻变迁,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元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一元化领导”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新时代从“发挥政治核心...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伴随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发生多次深刻变迁,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元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一元化领导”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新时代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到“发挥领导作用”三个阶段。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需要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来理解国有企业党建变迁。国有企业党建变迁根本上取决于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变化,“一元化领导”符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要求,“政治核心作用”则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需要,“领导作用”则有助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概言之,不同时代的党建模式最有助于国有企业完成当时的使命任务,在国家发展中发挥好“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党建 功能定位 政治核心作用 领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智能”增“效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党内法规解释的深度赋能与路径优化
6
作者 张亚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语义空间重构与知识图谱嵌入技术,系统破解了传统党内法规解释中存在的碎片化、随意性、滞后性等问题,在提升解释效率、增强解释权威、拓展解释空间等维度实现解释效能跃升。其深度赋能过程面临数据安全风险消解制度... 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语义空间重构与知识图谱嵌入技术,系统破解了传统党内法规解释中存在的碎片化、随意性、滞后性等问题,在提升解释效率、增强解释权威、拓展解释空间等维度实现解释效能跃升。其深度赋能过程面临数据安全风险消解制度解释的权威性、算法自主性削弱制度解释的准确性、伦理和权责异化冲击制度解释的严肃性三重逻辑困境,对维护制度权威带来风险挑战。以智能技术增益制度解释效能,打造技术自主可控、算法透明可信、数据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创建基于责任锚定与程序规训的人机协同机制,建立制度刚性约束与价值柔性引导相协同的治理框架,为智能时代依规治党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党内法规解释 深度赋能 风险挑战 协同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逻辑结构的优化
7
作者 王立峰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随着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对党内法规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应以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为其逻... 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随着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对党内法规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应以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为其逻辑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逻辑结构的优化要考量其重要前提、主要原则和建构方式等因素。为应对制度实践中诸多问题,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应从三个方面不断优化:构建以党章为遵循的党的领导法规制度与党的建设法规制度两大板块,以法典化为突破口强化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建设,在体系模式上构建“1+M+N”三层级制度结构并保持第三层级制度规范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依规治党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必须坚持”: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方法
8
作者 刘先春 董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这一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哲学精华,集中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方法。坚持人民至上标定破解大党独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这一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哲学精华,集中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方法。坚持人民至上标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价值追求,坚持自信自立夯实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精神支柱,坚持守正创新揭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标明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实践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指明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方法,坚持胸怀天下彰显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崇高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党独有难题 “六个必须坚持” 科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何为、为何与应为
9
作者 吴增礼 李敏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围绕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的一项系统工程。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通过梳理总结习近平关于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论述发现,...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围绕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的一项系统工程。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通过梳理总结习近平关于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论述发现,“大党独有难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难题,即如何保持党的集中统一、保证组织健康发展;二是长期执政难题,即如何实现长期执政、保持高绩效执政;三是永葆活力难题,即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党在新时代基于自身发展情况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自觉判断与客观把握,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自觉、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从难题着手,以“科学认知—把准方向—主动应对—创新理论—纵深实践”的思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在解决难题中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以解决问题的结果检验建设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解题价值导向,坚守党的建设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准解题方向,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三个务必”时刻保持解决难题的清醒和主动,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以“两个结合”创新解题思路,强化党的理论建设;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完善解题方法,纵深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党独有难题 新时代 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三重逻辑
10
作者 李华胤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2,共13页
政治功能是政党政治的重要议题,也是认识政党特性的重要基础。与西方国家政党的单一性功能相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包括政治领导、政治组织、政治动员、政治宣传和政治凝聚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是马克思主义... 政治功能是政党政治的重要议题,也是认识政党特性的重要基础。与西方国家政党的单一性功能相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包括政治领导、政治组织、政治动员、政治宣传和政治凝聚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社会、中国革命以及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和建设相结合而不断发展出来的政治特质。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功能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要遵循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这三重逻辑有机联系,共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独特性与先进性。从三重逻辑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可以为“增进党的政治功能”和“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时代实践提供认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功能 认识逻辑 理论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掌握的群众”到“有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理论武装思想的主体性意蕴
11
作者 张彦 李佳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6,46,共6页
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核心任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被掌握的群众”和在《神圣家族》中提出“有实践力量的人”是其关于理论武装主体性问题的两个相似且重要的论断,两个文本中包含了理论武装... 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核心任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被掌握的群众”和在《神圣家族》中提出“有实践力量的人”是其关于理论武装主体性问题的两个相似且重要的论断,两个文本中包含了理论武装的现实基础、理论要求及目标指向等丰富内涵。从“被掌握的群众”到“有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理论武装思想的主体性得以强化,具体表现为从“群众”到“有实践力量的人”的主体确证与实践转向,以及从“说服”到“使用”的主体能动性跃迁。马克思理论武装思想的主体性意蕴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理论武装具有重要意义:以眷注“人民园地”作为理论武装的首要目标,实现“物质力量”到“实践力量”的转化,融通“内化-外化”过程,不断培育和增强主体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武装 理论掌握群众 有实践力量的人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百年演进历程及实践启示
12
作者 乔贵平 鹿晓东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7,共12页
标准决定质量,共产党员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地位的转变,结合时代任务的变化,充实完善与贯彻落实党员标准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石。共产党员标准以其自身具有的自我革命意蕴为如何始终保持政党性质的... 标准决定质量,共产党员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地位的转变,结合时代任务的变化,充实完善与贯彻落实党员标准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石。共产党员标准以其自身具有的自我革命意蕴为如何始终保持政党性质的难题提供了解题思路。考察历次党章中关于共产党员标准的条文内容及党的重要领导人对不同时期共产党员标准的界定,探寻与时俱进的共产党员标准在入党条件、党员义务权利、基本要求等内容上的延展和完善,有助于百年大党在新征程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提升中国共产党自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实现"大而强"的大党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员标准 党员数量 党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思考
13
作者 欧阳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是...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在一百多年党史发展中,伟大建党精神的谱写和传承,引领各族人民形成了对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伟大祖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新时代新征程依然要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引领各族人民汇聚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中,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化研究阐释,拓展宣传主体,丰富教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符晓婷 夏琳 陆梅华 《党政论坛》 2025年第2期56-58,共3页
公立医院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对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创新成立思政办公室,开展医院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重塑思政工... 公立医院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对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创新成立思政办公室,开展医院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重塑思政工作组织管理架构;二是立德树人,设计人文思政教育特色课程;三是网络育人,打造儿科人文思政文化名片;四是整合资源,孵化儿科人文思政特色品牌,为提升医院党的建设水平,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党建 思政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 卫生职业精神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视听叙事的策略研究
15
作者 徐靖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视听叙事是中国共产党传播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的有力工具。视听叙事具有直观性、情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通过生动的视听媒介展现党的最新理论和价值导向,极大地提升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效率和接受程度。中国共产党意... 视听叙事是中国共产党传播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的有力工具。视听叙事具有直观性、情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通过生动的视听媒介展现党的最新理论和价值导向,极大地提升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效率和接受程度。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视听叙事的核心要素包括人员管理、内容整合、话语表达和媒介选择等。因此,需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培养一批视听叙事的专门人才;坚守指导地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坚持话语创新,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故事;促进媒体融合,推动视听叙事媒介多样化等方面探究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视听叙事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视听叙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
16
作者 王炳林 刘志亮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3,共9页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是真挚情感,实事求是是根本原则,开拓创新是政治勇气,独立自主是根本立足点,团结统一是制胜法宝,胸怀天下是宽广境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十大要素,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崇高品格,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精神谱系 思想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逻辑进路
17
作者 孙秀玲 何源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了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聚焦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聚焦社会主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了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聚焦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系统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准确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守正”和“创新”,“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统筹推进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探索建立改革长效机制,推动文化领域各方面改革同向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系统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赋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
18
作者 李向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4,共4页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赋予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时代课题和职责使命。树立并践行“党...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赋予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时代课题和职责使命。树立并践行“党建+”理念是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必由之路,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以高质量党建支撑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不够顺畅、“党建+思政”协同联动不够深入、“党建+干部”党务骨干不够有力、“党建+党员”先锋模范不够彰显等短板弱项。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不断深化对“党建+”理念的思想认同,通过凝聚思想共识、实化主体责任、筑牢坚强堡垒、发挥党员作用、提升履职能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高校基层党组织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红色档案资源立法现状研究综述
19
作者 帖梅 向党 《档案天地》 2025年第3期28-32,共5页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的珍贵记载与重要见证,是我们党创造的独特财富,对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记录好、留存好”[1]...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的珍贵记载与重要见证,是我们党创造的独特财富,对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记录好、留存好”[1],这为做好新时代红色档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现状 不忘初心 根本遵循 档案记录 红色档案 不可替代 光辉历程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发展路径创新性探究——以燕山大学为例
20
作者 梁丽肖 董国疆 《办公室业务》 202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课题和重要工作,对于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燕山大学教师党支部发展现状为例,从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推动支部建设联动共进... 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课题和重要工作,对于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燕山大学教师党支部发展现状为例,从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推动支部建设联动共进、发挥科技优势、凝聚教育资源等路径,推动教师党支部在人才培养、校地融合和教育强国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党支部 人才培养 校地融合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