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7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全公正司法体制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江必新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并将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既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使命,也是其基本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并将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既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使命,也是其基本方向。深刻把握“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应当从健全刑事司法体制、民事司法体制、行政审判体制和国家执行体制四个方面着力:健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以完善刑事司法体制;规范专门法院设置以完善民事司法体制;深化管辖制度改革以完善行政审判体制;深化审执分离以健全国家执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公正司法 依法治国 专门法院 审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鉴定公益服务的实践省思与制度建构
2
作者 吴宏耀 袁志尧 《中国司法鉴定》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法律援助案件中的司法鉴定服务,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一种司法鉴定公益服务。在我国,顶层设计的整体推进与地方探索的守正创新,共同勾勒出司法鉴定公益服务的基本制度轮廓,但该项服务也存在立法层级较低、各地规范内容差异较大、运行... 法律援助案件中的司法鉴定服务,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一种司法鉴定公益服务。在我国,顶层设计的整体推进与地方探索的守正创新,共同勾勒出司法鉴定公益服务的基本制度轮廓,但该项服务也存在立法层级较低、各地规范内容差异较大、运行程序较为粗疏等问题。司法鉴定公益服务不仅具有查明案件事实、实现实体正义的工具价值,更具有推进两造力量平衡、促进人权司法保障、提高诉讼效率的固有价值。未来,应当加强司法鉴定公益服务的体系化建构,将国家责任、正当程序、诉讼效率作为其基本原则,采取将司法鉴定公益服务整体纳入《法律援助法》的立法模式,并从服务主体、服务范围、运行程序、经费保障、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完善具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法律服务 司法鉴定公益服务 法律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背景下行政检察监督范式的转型及规范路径
3
作者 秦前红 刘平华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92,共16页
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政检察监督机制,从传统个案监督到数字化类案监督,行政检察的范式跃迁正在经历从监督范围的纵深延展逐渐向社会治理深度延伸。然而,在此转型进程中伴随着多重困境:监督权能的规范边界模糊引发功能张力,数... 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政检察监督机制,从传统个案监督到数字化类案监督,行政检察的范式跃迁正在经历从监督范围的纵深延展逐渐向社会治理深度延伸。然而,在此转型进程中伴随着多重困境:监督权能的规范边界模糊引发功能张力,数据壁垒导致治理效能耗散,信息处理中安全价值与效能目标的衡平困境逐渐凸显。对此,遵循功能主义权力配置原理,检察机关应秉承谦抑理念,积极发挥检察监督的主动性,建构动态平衡框架。针对数据共享困难问题,应当积极争取人大及党委政法委支持,分阶段逐步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在数据收集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从规范流程和加强监管两个方面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努力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为避免算法“机械决策”所带来的人工智能风险,数字行政检察仍需秉持司法亲历性原则,遵循“算法锁定异常线索——人工审查确认”的监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检察 数字化转型 风险防范 规范路径
原文传递
贝叶斯统计证据应用的实践探讨——基于英国判例研究
4
作者 张宇宽 贾佳秀 《中国司法鉴定》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贝叶斯统计推理基于先验知识和证据信息,对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逻辑推理和概率估计。其不仅正在发展成为国际法庭科学证据评价的标准逻辑框架,且其似然率模型有助于法官心证形成过程的明示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对防止法官滥用自由... 贝叶斯统计推理基于先验知识和证据信息,对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逻辑推理和概率估计。其不仅正在发展成为国际法庭科学证据评价的标准逻辑框架,且其似然率模型有助于法官心证形成过程的明示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对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我国学界对该种统计证据或推理方式的介绍和研究逐渐增多,但司法审判实践中似乎对该种证据采取回避态度,亦缺少相关研究成果。与之相对,英国虽对贝叶斯统计证据持谨慎态度,但在实践中不断试错,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裁判规则。我国应当在现有基础上,努力促成多个职业群体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争取就贝叶斯统计证据的应用早日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定理 统计证据 判例研究 英国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定与调解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完善
5
作者 赵朝琴 《中国司法鉴定》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鉴调融合是指诉前鉴定与诉前调解的融合,鉴调融合发展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尝试,应遵循一致同意原则、适宜性原则和一体化原则。各地在鉴调融合方面进行了多样化探索,为鉴调融合的制度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最高人民法院... 鉴调融合是指诉前鉴定与诉前调解的融合,鉴调融合发展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尝试,应遵循一致同意原则、适宜性原则和一体化原则。各地在鉴调融合方面进行了多样化探索,为鉴调融合的制度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调解中委托鉴定工作规程(试行)》等的实施,对融通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透过生效裁判文书可以直接观察鉴调融合在诉讼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如诉辩意见、争议焦点、判决说理等部分都有对鉴调融合相关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的清晰表达。因应鉴调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针对其存在的基本定位不够明确、条件与职能不够清晰、程序不够协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制定专门的鉴调融合司法解释,明确人民法院主导、司法行政机关参与的基本定位,整合法律服务主体的主要职能与双重审查条件,一体规范鉴调融合程序,精准设计鉴调融合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调融合 原则 职能 协同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局与破解:司法鉴定援助责任分配探究
6
作者 卫燕茹 《中国司法鉴定》 2025年第1期55-65,共11页
在具有公益特质的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建设中,关键问题在于明确责任主体并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通过分析我国司法鉴定援助实践样态,可以识别出三种主要的援助模式:“机构”式援助、“国家+机构”式援助、“国家+机构+个人”式援助。同时,... 在具有公益特质的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建设中,关键问题在于明确责任主体并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通过分析我国司法鉴定援助实践样态,可以识别出三种主要的援助模式:“机构”式援助、“国家+机构”式援助、“国家+机构+个人”式援助。同时,在司法鉴定援助责任分配中,国家、鉴定机构、援助申请人各自面临不同的争议,分别是国家的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之争议、鉴定机构追求营利性与履行公益性之争议、援助申请人有无责任之争议。鉴于此,从法律和道德两个维度出发,阐释了国家、鉴定机构和援助申请人成为司法鉴定援助责任主体的必要性。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在司法鉴定援助领域提出“国家肩负主体责任不放松、鉴定机构积极承担‘可担’义务,要求援助申请人合理负担,引导社会力量逐步注入司法鉴定援助领域”的最优责任分配模式,旨在打造一个稳定、高效且持续发展的司法鉴定援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援助 责任主体 责任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裁判如何实现社会治理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英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司法裁判的微观修复功能源自司法权的本质,宏观社会功能来自案件传播中的观念磨合与共识形成,司法裁判与社会治理在法理上是相融共通的,也会推进公平正义、稳定秩序、公共理性与个体尊严等社会治理价值目标的实现。司法裁判参与社会治... 司法裁判的微观修复功能源自司法权的本质,宏观社会功能来自案件传播中的观念磨合与共识形成,司法裁判与社会治理在法理上是相融共通的,也会推进公平正义、稳定秩序、公共理性与个体尊严等社会治理价值目标的实现。司法裁判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包括:推动公共政策的形成;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促进法律适用的统一;形塑公众观念和行为。司法裁判发挥社会治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存在被滥用的风险,为了防范这些问题,需要坚持司法的职能定位和基本逻辑,强化裁判文书的释法说理能力,注重司法与民意之间的良性互动,拓展和优化司法裁判的共知共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 社会治理 法理兼容 价值相融 参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司法鉴定立法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志淳 沈臻懿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司法鉴定领域内唯一的专门法律性文件,其颁布与实施初步实现了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但随着目前法治的进步及司法鉴定领域出现的诸多问... 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司法鉴定领域内唯一的专门法律性文件,其颁布与实施初步实现了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但随着目前法治的进步及司法鉴定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亟需法律予以规制,司法鉴定立法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司法鉴定立法不仅面临着《决定》制定中遗留的老问题,亦交织着《决定》施行后衍生的新问题。需要在已有制度运行基础上,对司法鉴定立法涉及的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来予以探讨,以期能够逐渐形成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相对成熟性的立法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法》 司法鉴定立法 重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工交融”背景下司法鉴定专门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政法院校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发展为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沈臻懿 杜志淳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司法鉴定等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支撑。司法部《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将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列入司法鉴定准入的相关专业,为政法院校前述专业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化注入了... 司法鉴定等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支撑。司法部《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将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列入司法鉴定准入的相关专业,为政法院校前述专业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鉴于司法鉴定兼具法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交叉属性,其在成为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职业导航新增长点的同时,需要处理好前述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工”交叉融合,探寻契合司法鉴定行业所需的“法工交融”专门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法律服务队伍 司法鉴定 人才培养 法工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完善路径镜鉴——以英国专家证人管理改革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宫雪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2期33-46,共14页
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健全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近年来,英国在统一专家证人的资格审查与选任程序、统一和重塑专家证人的职责、统一专家证据的披露要求以及统一专家证人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在面... 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健全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近年来,英国在统一专家证人的资格审查与选任程序、统一和重塑专家证人的职责、统一专家证据的披露要求以及统一专家证人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在面对现代专家证人管理类似挑战时尝试应对的例证。对我国而言,应确保司法鉴定活动各方主体的权益,为案件事实认定提供技术支持。首先,在对鉴定主体资格的管理上,应当明确司法鉴定管理和法院监督的界限,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其次,在责任追究的管理上,应当在充分尊重鉴定人独立的诉讼地位的前提下,明确鉴定人的真实义务和责任,完善法院和当事人对鉴定人的责任追究机制;最后,在技术标准的管理上,应当加大行业管理的力度,实现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向纵深发展,推动其在行业标准制定上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证人 选任程序 司法鉴定 管理体制 责任追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行政裁量基准逸脱适用的法治化规制路径
11
作者 李幸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内在张力导致逸脱现象难以避免,还产生逸脱失当和逸脱怠惰等衍生问题。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条路径构成的逸脱规制机制分别存在规制面向单一、逸脱条款虚置、司法审查方式不一的问题,实际规制效果一般。其根本原因在于... 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内在张力导致逸脱现象难以避免,还产生逸脱失当和逸脱怠惰等衍生问题。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条路径构成的逸脱规制机制分别存在规制面向单一、逸脱条款虚置、司法审查方式不一的问题,实际规制效果一般。其根本原因在于,裁量基准自身的性质定位决定其无法严格适用,与行政-司法规制机制推崇严格适用的取向之间存在衔接不畅和功能错位。解决方案是构建自我规制与外部过程规制的二阶治理框架,对裁量基准内置的逸脱条款进行规范构造(自我规制),同时通过构建“过程控制”的行政责任体制和过程式司法审查方法理顺行政-司法规制机制(外部过程规制),保证逸脱适用既能作为个别情况下抵达实质正义的正当手段而运用,又不至于脱离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量基准 行政裁量 逸脱适用 个案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参与生成鉴定意见的程序法机理及方案
12
作者 张栋 陈修勇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以Sora和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刑事司法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司法鉴定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同时也暴露出新的问题。传统以鉴定人和经验为中心的鉴定意见生成模式易受认知偏见影响,而以算法和数据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参与生... 以Sora和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刑事司法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司法鉴定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同时也暴露出新的问题。传统以鉴定人和经验为中心的鉴定意见生成模式易受认知偏见影响,而以算法和数据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参与生成鉴定意见的模式可有效克服人的认知偏见,由人工智能充当专责检验的鉴定人,鉴定人充当情景管理员,从而增强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并提高司法鉴定效率。要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司法鉴定领域应用可能存在的诸如“算法黑箱”“算法偏见”等新问题,防止陷入数字时代的“新法定证据主义”。首先,确立“人主机辅”的人机关系,明确鉴定人负有对算法参与生成鉴定意见的审查和监管职责。其次,建立数据规范与溯源机制,防止算法模型学习内容的“源头污染”。最后,对于算法的公开与有效审查,一个可行的方案是构建独立的算法审查委员会及算法审查听证程序,以缓解算法公开审查要求与商业利益保护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鉴定意见 认知偏见 对质权 算法审查听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鉴定立法的规范分析与程序完善——以司法鉴定制度为参照
13
作者 拜荣静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1期18-27,共10页
2018年《监察法》与2021年《监察法实施条例》分别规定了监察调查中的鉴定措施,这标志着我国继司法鉴定、行政鉴定方式用于解决专门性问题之后,又产生了解决专门性问题的监察鉴定方式。《监察法实施条例》在监察调查权限中规定了鉴定措... 2018年《监察法》与2021年《监察法实施条例》分别规定了监察调查中的鉴定措施,这标志着我国继司法鉴定、行政鉴定方式用于解决专门性问题之后,又产生了解决专门性问题的监察鉴定方式。《监察法实施条例》在监察调查权限中规定了鉴定措施的基本规范,监察鉴定对于监察调查中专门性问题解决有其存在必要性和基本价值。根据《监察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监察机关鉴定措施实行对外委托方式,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监察机关不内设鉴定机构。完善监察鉴定制度,应在监察机关内设对外委托职能部门,建立对外委托监察机构名册目录、建立监察鉴定意见复议制度,以及完善出具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监察鉴定 行政鉴定 对外委托 名册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参与庭审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
14
作者 陈邦达 李赫 刘畅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4期91-100,共10页
近年来颁布的司法解释赋予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参与庭审过程的权利已超越诉讼法预设的初衷,专家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亟待重新审视和界定。为保护质证权,立法不应对被告人申请专家出庭设置障碍。现行立法不苛求参与庭审的专家须具备鉴... 近年来颁布的司法解释赋予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参与庭审过程的权利已超越诉讼法预设的初衷,专家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亟待重新审视和界定。为保护质证权,立法不应对被告人申请专家出庭设置障碍。现行立法不苛求参与庭审的专家须具备鉴定人资质,但不意味专家毋庸具备体现专业优势的条件,唯此才能适用意见规则。专家参与庭审的基本职能为辅助一方质证,作证是司法解释赋予专家的扩张职能。现有规定造成专家的角色定位模糊,专家辅助人向专家证人转型的过程存在诉讼构造、证据种类法定等制约性因素。专家参与庭审发表意见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归属,对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可理解为对证据的反驳。而专家对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性质上类同于反证,此类意见具有证据属性,可归入专门性证据范畴接受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专家辅助人 专家证人 专门性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驾型危险驾驶鉴定意见审查原则及要点
15
作者 罗静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4期75-80,共6页
近年来,随着危险驾驶案件数量的攀升,无罪判决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部分无罪判决系由鉴定意见问题引发。实践中,鉴定意见主体不适格、送检不规范、检材来源不合法、出具报告超时、鉴定标准适用错误等,常常成为无罪判决中鉴定意见不... 近年来,随着危险驾驶案件数量的攀升,无罪判决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部分无罪判决系由鉴定意见问题引发。实践中,鉴定意见主体不适格、送检不规范、检材来源不合法、出具报告超时、鉴定标准适用错误等,常常成为无罪判决中鉴定意见不被采纳的理由,严重影响该类案件的办理质效。因此,掌握鉴定意见审查原则,从检材来源、采血管和消毒试剂选择、鉴定人和鉴定机构主体资格、鉴定标准及方法等方面做好鉴定意见的“穿透式”审查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驾型危险驾驶 鉴定意见 证据审查 证据采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鉴定机构数据安全的规范进路
16
作者 拜荣静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司法鉴定机构数据利用规制是司法鉴定数据安全的基础。“四大类”司法鉴定均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司法鉴定机构数据安全风险识别应坚持类型化思路展开,已有的《网络安全法》《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司法鉴定机构数据... 司法鉴定机构数据利用规制是司法鉴定数据安全的基础。“四大类”司法鉴定均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司法鉴定机构数据安全风险识别应坚持类型化思路展开,已有的《网络安全法》《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司法鉴定机构数据安全提供了制度指引和基本要求。司法鉴定机构数据安全规制应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建立涉案数据安全监管机制,培育数据安全意识,提升数据合法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数据安全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的制度构建研究
17
作者 蒋巍 蓝彩箫 刘军辉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6期133-141,共9页
轻罪治理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内在协调、和谐共生,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犯罪治理得以有效转型的支点。然而,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犯罪形态的日益复杂,我国轻罪治理在立法层面存在界限不明、刑罚配置不合理... 轻罪治理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内在协调、和谐共生,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犯罪治理得以有效转型的支点。然而,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犯罪形态的日益复杂,我国轻罪治理在立法层面存在界限不明、刑罚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捕后轻缓刑率较高、相对不起诉率较低、诉讼程序有待优化等挑战。为此,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的制度构建应结合中国国情与社会实际,在立法上,明确轻罪范围和界限、优化刑罚配置等;在司法方面,完善轻罪治理的司法配套措施,包括推进刑罚制度改革、建立轻罪前科消灭制度等;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快速办理机制、完善量刑机制、加强教育改造等;同时推动研究视域的扩展,涵盖跨学科、比较、实证、社会参与、科技应用和国际合作等多维度研究,进而构建科学、规范、高效且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进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 制度构建 司法配套 社会治理 轻罪前科消灭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陪审员制度探要
18
作者 李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31-142,共12页
2023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若干规定》,这标志着经历多年实践探索以后,专业陪审员制度终于在我国正式落地。然而,当初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情况报告中对... 2023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若干规定》,这标志着经历多年实践探索以后,专业陪审员制度终于在我国正式落地。然而,当初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情况报告中对专业陪审员制度暂不规定的表态言犹在耳,而且客观条件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此时出台这项司法解释委实过于操切:专业陪审员制度不仅于法无据,上位法并不支持将人民陪审员分为普通和专业的做法;而且于情不合,凸显了陪审员人民性与精英性的内在冲突;更加于理相悖,在必要性与合理性两个层面均有所欠缺。因此,目前宜严控专业陪审员制度的适用,待《人民陪审员法》修改以后再定夺其存废去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 专门知识 环境资源案件 专业陪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的功能、特色与镜鉴
19
作者 孙大明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源远流长,至今对多国死因调查程序仍有重要影响。从制度初建到系统完善,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既具死因调查的独立性、公开性和全面性等鲜明特色,也展现出制度本身的程序价值和实体功能。在镜鉴英国死因裁判制度优点的基础上... 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源远流长,至今对多国死因调查程序仍有重要影响。从制度初建到系统完善,英国死因裁判制度既具死因调查的独立性、公开性和全面性等鲜明特色,也展现出制度本身的程序价值和实体功能。在镜鉴英国死因裁判制度优点的基础上,从扩展死因调查方式、理顺与死因鉴定的关系、适当公开死因调查结果以及建立特殊案件死因听证制度等方面完善死因认定制度。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死因调查、鉴定和裁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裁判制度 死因调查 死因鉴定 法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司法鉴定的立法体系及借镜思考
20
作者 郭金霞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立法体系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系统,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构成的系统,司法鉴定立法体系是司法鉴定现代化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俄罗斯司法鉴定立法体系以《俄罗斯联邦宪法》为依据,以上位联邦... 立法体系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系统,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构成的系统,司法鉴定立法体系是司法鉴定现代化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俄罗斯司法鉴定立法体系以《俄罗斯联邦宪法》为依据,以上位联邦法为统领,专门联邦法为核心,指引联邦行政机关颁布下位法精细规范,构造出立法层次高、立法体系完备、各位阶法律规范有效衔接的完整而细密的司法鉴定立法体系。以俄罗斯为鉴,我国应当积极推进统领性上位法建设,提升司法鉴定规范的法律位阶,弥补司法鉴定活动规范中上位法缺失,以上位法为统领理顺下位法冲突,构建完整统一的司法鉴定立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司法鉴定 立法体系 借镜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