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理视角下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治理视角下构建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蕴含着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化治理图景。有力政党强调坚定数字经济的人民立场,明确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为政府强调推动数字经济... 治理视角下构建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蕴含着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化治理图景。有力政党强调坚定数字经济的人民立场,明确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为政府强调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有效市场强调积累数字财富和提升福利,助推数字经济均衡增长,实现普惠共享。有机社会强调营造健康数字伦理生态环境,构筑数字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提升数字福祉。有力政党领导是根本,有为政府引导是前提,有效市场主导是关键,有机社会参与是基础,共同构成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治理共同体 治理现代化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与分异
2
作者 彭刚 高劲松 沈亚楠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共16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并使用2013—2019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有限混合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 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并使用2013—2019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有限混合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总体水平及其分项维度的影响与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整体上可有效推进共同富裕,具体表现为可显著提高富裕水平,但对共同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显著改善数字经济对共同水平的推动作用,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则能有效改善数字经济对富裕水平的推动作用;利用有限混合模型识别出中国城市层面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存在三条路径,各路径的赋能效果具有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加速路径转化,进而增强城市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果。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大力支持数字技术研发,多措并举跨越数字鸿沟,并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取得实质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数字鸿沟 有限混合模型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不平衡、共享发展与居民幸福感
3
作者 陈福中 蒋国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87,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收入不平衡和共享发展程度较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不平衡、共享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收入不平衡和共享发展程度较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不平衡、共享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不平衡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并且共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调节效应,使得共享发展程度较高的群体对收入不平衡更加包容,而且更易发挥收入不平衡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会保障支出等政策也有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对收入不平衡的包容度.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实施有效举措降低收入不平衡、多措并举提升共享发展水平并着力落实扶贫类和保障类政策,进一步提升居民家庭的幸福感,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不平衡 共享发展 居民幸福感 非线性关系 政策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对消费韧性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
4
作者 张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对我国消费韧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基准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对消费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人工智能发展能有效促进消费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对我国消费韧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基准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对消费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人工智能发展能有效促进消费韧性的提升,且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第二,从传导机制来看,人工智能发展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条途径来提升消费韧性。第三,从门槛效应来看,人工智能发展对消费韧性具有非线性作用,当以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时,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发展对消费韧性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最后,文章就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市场协同、构建多层次的消费韧性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消费韧性 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户规模结构变化的辽宁省居民消费需求研究
5
作者 田成诗 信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家庭户规模结构的变化必然使得居民消费出现新的特征和趋势。文章基于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家庭户数据,在对辽宁省消费特征和家庭户结构变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基于不同情景设定、借鉴日本发展经验分析家庭户结构变动对居民未来消费... 家庭户规模结构的变化必然使得居民消费出现新的特征和趋势。文章基于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家庭户数据,在对辽宁省消费特征和家庭户结构变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基于不同情景设定、借鉴日本发展经验分析家庭户结构变动对居民未来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辽宁省居民消费中食品等必需品消费占比减少,住房、汽车、教育、旅游等多样化消费品和服务热潮持续升温,标志着辽宁省居民消费迈向更高层次发展。辽宁省家庭户小型化趋势下,居民更加注重个人消费;随着人口老龄化深度加重,健康消费支出将逐年增加;辽宁省当前人口规模、生育率降低的趋势将对住房需求产生影响;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会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而人口规模总量无论增长还是减少均会降低居民消费支出总量;促进人口规模适度增长,提高一人户和三人户占比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支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家庭户规模结构 消费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6
作者 于春海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2025年工作重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凸显了消费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2025年工作重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凸显了消费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要提升居民消费,必须深化对居民消费动态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居民消费受到收入水平、消费倾向和供给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政策实践中,要从这三个方面共同发力。通过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消费需求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率先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进展、优势潜力与政策建议:以上海为例
7
作者 李莹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超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上处于领先地位,为全国各地区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表率并提供了先进经验。其中上海为推动共同富裕,在提高就业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推动慈善事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拥有坚实的制度保... 超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上处于领先地位,为全国各地区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表率并提供了先进经验。其中上海为推动共同富裕,在提高就业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推动慈善事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拥有坚实的制度保障、巨大的人才红利、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及先进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优势。然而,上海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上海需要在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持续缩小各类收入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方面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收入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阈下普惠型健康保险长效发展研究
8
作者 黄国武 都豪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2-104,共13页
普惠型健康保险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增强化解大病风险的能力,防止疾病脆弱群体因病致贫返贫,促进共同富裕。通过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的研究框架,探究政府、参保人、保险公司之间权力与利益的作用关系,及其影... 普惠型健康保险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增强化解大病风险的能力,防止疾病脆弱群体因病致贫返贫,促进共同富裕。通过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的研究框架,探究政府、参保人、保险公司之间权力与利益的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健康保险“普”和“惠”强弱的内在逻辑,发现目前普惠型健康保险参与主体存在“权-利”不均衡,制度发展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未来政府应从目前的“强权力-弱利益”向“弱权力-弱利益”转变,并带动参保人向“强权力-强利益”以及保险公司向“强权力-弱利益”逐步转化,推动普惠型保险从形式普惠向实质普惠发展。发展思路上,政府从主导项目发展向监管服务转变,参保人从被动参保到主动参与,保险公司从依附基本医保向发挥保险精算优势发展。实现路径上,推动个税优惠与普惠健康保险衔接,明确最低赔付率提升产品质量,参保选择多档多元多样化,保障范围向非基本、目录外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型 健康保险 权力-利益 长效发展 惠民保 利益相关者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效应研究——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付娟 苗慧敏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9-77,共9页
通过构建我国31个省(区市)2011-2022年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分别对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构建我国31个省(区市)2011-2022年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分别对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变化、区域差异及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耦合协调度全国均值增速较快,耦合协调等级从轻度失调变为勉强协调;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Dagum基尼系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区域间的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原因,呈现明显的地方化特征;其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及空间溢出效应。据此:要明确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耦合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发挥北上广等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第一梯队的领头羊作用;重视区域内部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耦合协调 熵值法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家庭共同富裕的现实与挑战
10
作者 尹志超 魏梦颖 吴子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家庭财富、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存在差距。在家庭财富差距方面,北京市的财富差距小于河北省和天津市;在家庭收入差距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家庭财富、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存在差距。在家庭财富差距方面,北京市的财富差距小于河北省和天津市;在家庭收入差距方面,河北省的家庭收入差距大于北京市和天津市家庭;在家庭消费差距方面,天津市家庭消费差距最小,河北省家庭消费差距最大。在京津冀地区中,天津市财务脆弱家庭占比最低,河北省最高。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家庭贫困脆弱性问题基本解决,破产风险显著降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从发展普惠金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低收入人群转移支付和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以逐步缩小京津冀地区的家庭经济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差距 经济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人健康消费新趋势
11
作者 解垩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6,共5页
我国年轻人群健康消费呈现出整体性、持续性增长态势,已成为健康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的主力军。年轻人健康消费的需求侧驱动因素方面,外部环境变化、政策引领及亚健康现象的年轻化、普遍化态势拉动年轻人群健康关注度上升,可支配收入的增... 我国年轻人群健康消费呈现出整体性、持续性增长态势,已成为健康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的主力军。年轻人健康消费的需求侧驱动因素方面,外部环境变化、政策引领及亚健康现象的年轻化、普遍化态势拉动年轻人群健康关注度上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奠定健康消费需求的物质基础;供给侧驱动因素方面,政策赋能及专业企业布局推动大健康产业专业化、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为满足年轻人群高端化、差异化消费需求奠定基础。年轻人健康消费需求渗透率不断提高,健康消费的细分化、差异化、智能化、舒适化及效能化特征明显,中式养生文化与健康消费融合度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需求 健康消费 年轻人 中式养生 全场景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年轻人健康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
12
作者 刘彦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当前,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产品和服务备受年轻人青睐,健康消费新潮流蔚然成风,已成为消费领域的新热点。同时,健康服务消费在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不断转型与变革。推动年轻人健康消费高质量发展是满足年轻人... 当前,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产品和服务备受年轻人青睐,健康消费新潮流蔚然成风,已成为消费领域的新热点。同时,健康服务消费在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不断转型与变革。推动年轻人健康消费高质量发展是满足年轻人健康需求、引领消费新潮流的关键举措,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培育健康服务消费新供给和新功能,需要不断优化健康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展健康服务消费新领域、新模式,进而推动年轻人健康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消费 年轻人 消费潮流 健康服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居民消费水平视角
13
作者 何涌 高旋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7,共14页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能够改进消费结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本文利用2013—2022年近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提高经济高质量...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能够改进消费结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本文利用2013—2022年近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能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多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地区经济、人口密度、市场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等异质性上;最后,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建议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实现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效应,重视各地区差异性,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居民消费水平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
14
作者 刘佳玮 金桂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数字经济有利于加快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共同富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数字经济有利于加快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共同富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我国共同富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2)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共同富裕,且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因区域不同而具有异质性。(3)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中介渠道实现。(4)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字经济不仅可以促进本区域共同富裕,而且对相邻区域的共同富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异质性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影响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李俊铭 夏友富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共7页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该影响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能够有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共同富裕;机制检验分析发现,推动有效市场建设、强化有为政府职能是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区域一体化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理论路径与中国经验
16
作者 李莹 程广斌 吴家庆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0,共6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以数字经济为依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机遇和战略选择。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并以2012—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共同富裕评价...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以数字经济为依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机遇和战略选择。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并以2012—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实际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果显著,既能加速社会财富积累,又能推进共享发展,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数字经济对富裕指数的赋能作用更强。(2)数字经济通过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创新活跃度两条路径赋能共同富裕发展。(3)分位数回归和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果在省域内差异大,在共同富裕水平低的地区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 共享发展 区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与共同富裕:基于集聚经济的机制检验
17
作者 龙晓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文章立足于集聚经济视域,采用2013—2022年中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能够加快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东部与中部地区城市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享有的区域一体化红... 文章立足于集聚经济视域,采用2013—2022年中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能够加快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东部与中部地区城市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享有的区域一体化红利更为突出,国家级城市群与多核中心型城市群内区域一体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集聚经济是区域一体化影响共同富裕的关键机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集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区域一体化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而一旦超过特定门槛值,区域一体化的作用效果就会呈现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据此,我国应坚持长期发展,持续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注重区域差异,发挥个性化城市协同效应;优化空间布局,形成跨区域经济联动机制,从而加快共同富裕实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一体化 集聚经济 创新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发展与相对贫困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
18
作者 左丛民 章元 王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6,共16页
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须巩固已有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刻画了服务业就业比重影响相对贫困的机制,认为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能通过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带来“亲贫”效应,有助于降低相对贫困。... 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须巩固已有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刻画了服务业就业比重影响相对贫困的机制,认为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能通过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带来“亲贫”效应,有助于降低相对贫困。本文基于199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该效果在中国经济越过刘易斯拐点之后更加明显。劳动收入份额提高能显著降低相对贫困发生率和相对贫困深度。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为中国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中,制定改善收入分配和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服务业 劳动收入份额 相对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效果评价
19
作者 陈政安 严登才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从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吸纳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促进农户共享资产收益三大方面选择17个指标构建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G省B市的调查数据为例,利用熵权TOPSIS法定量评价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产业项目联农... 从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吸纳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促进农户共享资产收益三大方面选择17个指标构建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G省B市的调查数据为例,利用熵权TOPSIS法定量评价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产业项目联农带农的效果。结果表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产业项目在联农带农方面效果比较明显,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促进农户共享资产收益是进一步提升项目联农带农水平的关键;后期需要从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分配方式和联结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后期扶持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后期扶持产业项目联农带农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后期扶持产业 联农带农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数字化的乡村振兴效应: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志兴 宁薛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1,共12页
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发挥金融和数字化的双重效能。文章从金融功能观视角,将金融数字化作用于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持效应、技术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产业经济效应四方面机制与金融功... 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发挥金融和数字化的双重效能。文章从金融功能观视角,将金融数字化作用于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持效应、技术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产业经济效应四方面机制与金融功能观的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衍生功能四个层次相结合,系统解释了其中的理论机制,进一步从数字化主体、数字化要素、金融主体、金融要素四个方面分析了金融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文章建议通过提高乡村数字素养、加强数字资产效能与金融融合、推进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主体协同、打造数字金融共享平台等措施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提升新质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数字化 乡村振兴 金融功能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