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1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塞俄比亚国家馆开馆仪式在北京成功举办--深化中国埃塞经贸合作,共创两国人民美好生活
1
作者 王崇民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6期I0002-I0003,共2页
1月19日,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促进中埃两国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宣传推广埃塞俄比亚特色商品和文化,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中埃友好合作再上新台阶,由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国出入境... 1月19日,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促进中埃两国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宣传推广埃塞俄比亚特色商品和文化,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中埃友好合作再上新台阶,由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大广天下投资控股集团共同承办的埃塞俄比亚国家馆开馆仪式暨雕豆师(Coffee Carver)中国上市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该活动主题为“深化中国埃塞经贸合作,共创两国人民美好生活”,以咖啡豆为媒介,重点展示埃塞俄比亚深厚的咖啡文化,通过体验具有埃塞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文化,促进两国人民友好交流和文化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馆仪式 经贸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 埃塞俄比亚 咖啡文化 驻华大使馆 投资控股集团 宣传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国产业政策 被引量:4
2
作者 江飞涛 赵雪 贺鑫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75,共8页
进入21世纪,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各国之间竞争的制高点。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系列产业政策,将其分为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发展提升至... 进入21世纪,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各国之间竞争的制高点。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系列产业政策,将其分为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和强化升级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部署三个阶段。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产业政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功能型产业政策在整体产业政策体系中的分量与重要性日趋增加;二是相关制度建设成为数字经济领域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构成;三是重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高度重视数字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五是促进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融合与发展。因此,高度重视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强化功能型产业政策应用的重中之重,未来中国需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应基础科学、关键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扩散的支持力度,打通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键桥梁,从而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政策 信息化战略 数字化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学斌 王冬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40,共13页
在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同时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努力,从消费视角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减碳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测算2011—2021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量,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镇居... 在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同时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努力,从消费视角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减碳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测算2011—2021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量,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抑制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这种效应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成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降低了城镇居民生存型消费碳排放,但对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创新激励、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应从消费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才能进一步抑制居民消费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镇居民 消费碳排放 STIRP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发展走廊建设新趋势与中非合作新方向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玉渊 《当代世界》 CSSCI 2024年第9期37-43,共7页
发展走廊是非洲国家推进地区一体化和实现国家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手段。非洲发展走廊建设的理念、目标和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构建多元化、立体式和参与型的生态格局,正成为建设2.0版本发展走廊的核心理念和主要方式。非洲发展走廊战略... 发展走廊是非洲国家推进地区一体化和实现国家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手段。非洲发展走廊建设的理念、目标和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构建多元化、立体式和参与型的生态格局,正成为建设2.0版本发展走廊的核心理念和主要方式。非洲发展走廊战略重要性的提升引发大国加大对非投入,推动国际社会对非发展合作方式发生转变,同时加剧大国在塑造非洲议程上的竞争。中国为非洲发展走廊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在促进非洲发展和国际对非合作转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中国在非洲发展走廊建设上的前期优势转化为战略和制度优势,是新形势下中非深化合作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发展走廊 非洲地区一体化 中非合作 大国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非洲新兴国家的会计制度建设:以加纳为例——兼论制度环境、准则趋同与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5
作者 马元驹 熊健 李晓冬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134,共12页
有关亚非拉新兴市场经济体会计问题的探析一直是会计制度与会计史研究的新领域之一,而关于非洲国家会计制度建设的问题更是鲜有关注。纵览现有与非洲国家会计制度建设及历史沿革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也主要集中在埃及和南非等发展起步... 有关亚非拉新兴市场经济体会计问题的探析一直是会计制度与会计史研究的新领域之一,而关于非洲国家会计制度建设的问题更是鲜有关注。纵览现有与非洲国家会计制度建设及历史沿革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也主要集中在埃及和南非等发展起步较早的国家,与之相反的是对于广大地处撒哈拉以南地区国家会计制度建设、财务报告、资本市场及公共政策等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的研究则相对欠缺。因此本文以加纳这一地处撒哈拉以南的新兴非洲国家为例,分别从制度环境、准则趋同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对其现代会计制度建设的沿革、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经贸合作往来中可能出现的与会计制度建设相关的问题给予部分借鉴,并同时站在当前我国的发展立场上对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设提出一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制度 加纳制度建设 会计准则 会计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华竞争背景下拜登政府对非洲的经济战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汉智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104-123,129,130,共22页
在全面对华竞争背景下,经贸议题成为美国经略非洲、与中国在非洲竞争的重要抓手。拜登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美非经贸合作制度和政策框架、加大对非洲关键矿产的投资、加快布局非洲新兴产业、打造全球基建伙伴联盟等手段,试图全面强化与非... 在全面对华竞争背景下,经贸议题成为美国经略非洲、与中国在非洲竞争的重要抓手。拜登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美非经贸合作制度和政策框架、加大对非洲关键矿产的投资、加快布局非洲新兴产业、打造全球基建伙伴联盟等手段,试图全面强化与非洲的经贸联系,重塑21世纪的美非伙伴关系。拜登政府的对非经济战略对有关各方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使美国在非洲的经济竞争力有所恢复,优化了美国在国际上的产业布局,使非洲市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步上升,也使中国企业在非洲面临更多竞争和打压。但鉴于《非洲增长与机遇法》作用不彰、美非扩大经贸合作的结构性障碍显著以及美国规划与非洲自主发展意愿冲突,美国加强对非经贸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美国外交 美非关系 大国竞争 经济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性关系:“智能化—绿色化”整合框架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继新 高文静 夏五洲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4期39-55,共17页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之义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引擎,对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将新质生产力纳入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基于2010—2...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之义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引擎,对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将新质生产力纳入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基于2010—2020年的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指数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智能化、绿色化发挥的调节效用。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体上,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且促进作用具有长期稳定性;在南北方差异上,南北方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均显著,南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高于北方地区;在老龄化程度差异上,老龄化程度越低,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智能化与绿色化均赋能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 绿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na Shock”or China Dividend?-China GVC Participation’s Effects on Trading Partners’Technological Progress
8
作者 Chen Qifei Yang Jijun Ye Di 《China Economist》 2024年第1期44-57,共14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China’s global value chain(GVC)participation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rading-partner countries based on estimated data on value-adde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52 trading partne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China’s global value chain(GVC)participation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rading-partner countries based on estimated data on value-adde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52 trading partners.We find that,first,although China’s exports lowere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of its trading partners(competitive effect),its imports greatly increased trading partners’TFP(effect of scale).This implies that China’s GVC participation is beneficial to its trading partners’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form of a considerable technology dividend effect.Second,China’s export dividend effect compensates for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hinese competition on trading partners’technological progress;the innovation effects attributable to China’s imports reinforc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cale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When innovation is factored in,the China dividend thus becomes further reinforced.Third,China’s merchandise imports have a diminishing positive effect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rading partners as geographical distance increases,but trade in services transcends geographical boundaries,and the positiv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ffect of China’s service imports do not diminish as distance increases.We find that the“China dividend”from China’s GVC participation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partner nations,and China’s imports are conducive to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long r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value chains China dividend trade in value-added technology spillov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非洲:政策、应用与展望
9
作者 黄梅波 曾靖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非洲的人工智能领域处于萌芽阶段,但也具有较大潜力。本文重点选取了人工智能在非洲农业、教育、医疗和金融四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未来,中非双方可进一步加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投融... 非洲的人工智能领域处于萌芽阶段,但也具有较大潜力。本文重点选取了人工智能在非洲农业、教育、医疗和金融四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未来,中非双方可进一步加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投融资、数字教育、国际治理协调方面的合作,助力非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人工智能 发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5G通信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0
作者 刘赛琪 《江苏商论》 2024年第11期48-52,共5页
美国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优先”的原则和维护霸权地位的目的,自2017年起绕过WTO规则不断对中国高科技进行打压和制裁,5G通信产业更是成为中美贸易战核心中的核心。这对于中国的5G通信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巨大... 美国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优先”的原则和维护霸权地位的目的,自2017年起绕过WTO规则不断对中国高科技进行打压和制裁,5G通信产业更是成为中美贸易战核心中的核心。这对于中国的5G通信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在压力之下发展机遇也是巨大的。争夺以5G为首的高新技术战争已不仅仅是产业、企业的战争,实质上已经是整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必须高度重视、化解不利因素、争取发展机遇。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应对中美贸易战、促进中国5G通信产业健康发展,做好长期应对美国施压的准备。建议包括确保中国5G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重视5G通信产业的技术和产品需求;建设完整的5G通信产业链;推动中国5G通信产业的健康发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战 贸易摩擦 5G通信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投资环境地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尹海伟 徐建刚 +1 位作者 曾尊固 龙国英 《世界地理研究》 2005年第2期25-31,共7页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投资环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特殊性、综合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由30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对非洲各国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将其分为优(I≥2)、良(1≤I<2)、差(0.8≤...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投资环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特殊性、综合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由30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对非洲各国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将其分为优(I≥2)、良(1≤I<2)、差(0.8≤I<1)和极差(I<0.8)四大类,以便为我国企业对非投资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投资环境 地域差异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经济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常艳 黄贤金 李丽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104,共14页
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收敛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2003—2010年的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检验非洲经济体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空间溢出的溢出路径。最后,运用GI... 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收敛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2003—2010年的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检验非洲经济体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空间溢出的溢出路径。最后,运用GIS空间关联技术模拟了空间溢出效应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非洲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α、β收敛趋势,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且形成了以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家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②空间溢出效应对非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初级教育、矿产资源开发、国家财政支出、国际贸易等因素是非洲经济体空间溢出的主要路径。③毗邻区域的随机震荡冲击对非洲经济体核心区域内的极点国家影响不明显,说明非洲经济体经济差异较大,经济发展相对好的国家抗风险能力也较强,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对冲击更具有灵敏性。这与非洲经济体地域范围广、空间差异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缺乏、殖民经济遗留的特征明显以及区域社会政治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经济体 经济收敛 空间外溢效应 计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泡沫测度及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晓兵 梁伟涛 白雪菲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安其居,才能乐其业。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否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满足人民住有所居的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商品房价格... 安其居,才能乐其业。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否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满足人民住有所居的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商品房价格的普遍快速上涨,严重超出了百姓的购买力水平。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程度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结构性矛盾 房价收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发展(R&D)溢出——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爱军 韩青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1,共4页
作者以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跨国公司R&D经费占各省研发经费比重、项目所占比重以及人员所占比重度量其在华的研发活动,不同于以往的分析,考虑进溢出的滞后情况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是否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以经费... 作者以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跨国公司R&D经费占各省研发经费比重、项目所占比重以及人员所占比重度量其在华的研发活动,不同于以往的分析,考虑进溢出的滞后情况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是否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以经费度量的溢出小于以项目度量的溢出,而以项目度量的溢出又小于以人员度量的溢出,由此得出与跨国公司研发要素的交融程度越高,这种溢出就越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 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各类贸易条件变动的比较分析:1981~2008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小平 石琛 苏珏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从各个方面衡量了贸易的收益。文章对1981~2008年中国的各类贸易条件的变动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尽管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而总的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呈改善趋势,初级产品... 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从各个方面衡量了贸易的收益。文章对1981~2008年中国的各类贸易条件的变动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尽管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而总的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呈改善趋势,初级产品和工业制造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也呈改善趋势;这说明了总体而言,中国出口数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抵消了中国出口价格的相对下降,从而改善了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 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凌宇 刘鸿武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65,共16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非洲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政治治理能力不足和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要突破发展瓶颈,非洲国家应该致力于寻找新型工业化道路,创建胜任的发展型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非洲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政治治理能力不足和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要突破发展瓶颈,非洲国家应该致力于寻找新型工业化道路,创建胜任的发展型国家,积极寻求与外部世界的合作,培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内在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经济 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经济特区合作与发展
17
作者 王泓杰 杜萌 +1 位作者 赵小舟 王云川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近年来,中非双方共同规划、建设和运营的一大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特区,推动了中非产能合作、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当前形势下,创新合作模式,发展经济特区,是深化中非合作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中非经济特区合作情况,研判中非经... 近年来,中非双方共同规划、建设和运营的一大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特区,推动了中非产能合作、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当前形势下,创新合作模式,发展经济特区,是深化中非合作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中非经济特区合作情况,研判中非经济特区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合作 经济特区 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双循环”经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世清 杨帆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3,共7页
本文梳理了日本“双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总结出有助于中国“双循环”实践的启示。日本的“外循环”经济在“家长式”的政府指导下,依靠有利的外部条件,实现了“粗放式”的高速增长。由于外部和内部压力,日本转向“内循环”模... 本文梳理了日本“双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总结出有助于中国“双循环”实践的启示。日本的“外循环”经济在“家长式”的政府指导下,依靠有利的外部条件,实现了“粗放式”的高速增长。由于外部和内部压力,日本转向“内循环”模式,通过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小城市及完善环境政策等措施,建立起“以人为本”、以内需驱动发展、依靠竞争政策规范市场运行的新经济循环,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基于日本的“双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中国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扩大内需方法;持续推动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结构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建立都市圈,有效利用协同效应;由产业政策转向竞争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双循环 外循环 内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基于条件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党玉婷 徐磊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本文采用条件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1992-2014年中国29个省份的工业环境效率,检验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贸易、环保投入等因素对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中国工业环境效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地区间差异逐年... 本文采用条件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1992-2014年中国29个省份的工业环境效率,检验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贸易、环保投入等因素对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中国工业环境效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地区间差异逐年减小并趋于收敛,东部地区的平均环境效率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环境效率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2014年东部大部分省份均已超过拐点,而中、西部地区尚未到达拐点;对外贸易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对环境效率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环保治理投入力度越大,工业环境效率越低,这主要是由于对工业污染高投入且效果较差的"末端治理"所导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越高,工业环境效率越高,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对环境效率产生的正面效应大于其负面影响;人口密度对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总体上为负,人口密度越大,环境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率 经济增长 贸易 条件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估计 被引量:21
20
作者 阚大学 《南方经济》 CSSCI 2013年第3期75-82,共8页
文章在Schumacher(2003)构建的引力模型基础上推导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日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为传统的比较优势也促进了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但本地市场效应对中... 文章在Schumacher(2003)构建的引力模型基础上推导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日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为传统的比较优势也促进了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但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对日本服务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传统比较优势。中国对日本的10个服务行业中有6个行业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1个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不显著,3个行业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具体是运输服务、旅游服务、通讯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版权及许可费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其他商业服务本地市场效应不显著,建筑服务、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本地市场效应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